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莉萍 《护理研究》2005,19(2):352-352
护理人员在为病人留置导尿管时,按照传统的方法是先将导尿管插入尿道,见尿后妥善固定导尿管,再将导尿管末端与尿袋的引流管接头连接。目前临床使用的一次性导尿包中常无血管钳,部分导尿管无自带夹子,因此尿管插入后无法钳夹尿管。如病人烦躁不安、不配合,弯盘内的尿液极易污染床单位。护理人员对留置尿管方法进行小改进后,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3年来,我们对身体虚弱并必须长期留置尿管的79例患者,为提高无菌要求,在导尿时做了一些改进,与对照组比较尿路感染程度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留置导尿是ICU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是护理尿失禁患者、观察其出液量的基本手段。目前更换集尿袋时间均不一致,殷磊的《护理学基础》要求每天更换1次集尿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范》建议每周更换2次普通集尿袋[1]。2010年11月~2011年7月,我们对150例ICU留置导尿患者实施三种不同更换尿袋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ICU留置导尿患者150例,男97例,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一次性集尿袋的最佳更换时间。方法将120例在普外科住院治疗需留置尿管的患者分成A、B、C3组,A组每天更换1次集尿袋,B组每周更换2次集尿袋,C组每周更换1次集尿袋,比较3组患者的尿培养结果。结果B组患者尿培养阳性率[45.0%(18/40)]低于A组[67.5%(27/40)]和C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到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等6种病原菌。结论一次性集尿袋以每周更换2次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在护理技术操作中持续导尿是最常用的无菌技术操作之一,观察尿液颜色、记录尿量也是留置导尿护理中的主要内容,以往临床常用引流袋接尿,虽然操作起来较为方便,但对观察尿液颜色及记录尿量都存在一些不足,如颜色分辨不清晰,尿量记录不准确,倾倒尿液时容易引起上行污染等。笔者在外科工作时探讨试用了一种新方法,用输液瓶替代尿袋可弥补引流袋的缺点。在临床应用300余例,效果良好,得到了医生与护理人员的广泛赞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更换集尿袋的最佳时间。方法全面检索国内相关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研究对象为已发表的有关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更换的临床对照试验,观察指标为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不同更换频率(每天更换、每3d更换及每周更换)下的尿培养阳性率,干预有效性的效应量采用相对危险度(odds ratio,OR)。结果共检索到10篇合格文献。Meta分析结果提示: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每天更换与每3d更换、每3d更换与每周更换、每天更换与每周更换发生泌尿系感染的OR值分别为2.31[95%CI(1.45,3.68),P=0.0004]、0.54[95%CI(0.32,0.92),P=0.02]、1.33[95%CI(0.91,1.95),P=0.14]。结论留置导尿患者若每3d更换1次集尿袋,发生泌尿系感染的风险最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术中集尿袋连接时机,以方便操作及减少泌尿系感染。方法:在留置导尿术中采取先接尿袋方法,并与常规的后接尿袋方法对比,且对留置导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操作者对2种方法的评介作对比研究。结果:先接导尿袋可使操作更直观、方便、快捷并减少污染机会。结论:采用先接导尿袋法进行留置导尿,可使操作更直观、方便、快捷并减少污染机会。  相似文献   

8.
胡元霞 《护理研究》2006,20(17):1541
殷磊主编《护理学基础》中关于留置导尿管术的操作步骤为:插入导尿管后,根据导尿管上注明的气囊容积向气囊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固定导尿管,再接无菌集尿袋。采用这种方法尿液如溢出弯盘可污染床单位,对意识不清、躁动病人更增加了操作的繁琐及污染的可能。鉴此,笔者在临床中采用  相似文献   

9.
宋红莉  廖淑梅 《护理研究》2006,20(11):2988-2988
留置导尿是临床常规无菌操作,但按《基础护理学》中规定的留置导尿技术操作存在不足。通过临床实践,对传统导尿术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室是一个综合性科室,经常进行复杂、难度大、时间长的手术,而留置尿管在手术中是必需的。在手术过程中,由于输液量大,排出量也大,巡回护士需及时更换尿袋,但常由于无菌巾下垂边的遮盖及手术床两旁的医护人员而影响更换及对尿量、尿颜色的观察,鉴于此我们将2个一次性引流袋串联用于临床手术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较普通导尿管优越,在于它一腔为气囊管,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10~20ml,即可固定,另一腔与集尿袋连接,具有操作简单容易固定、不易脱落等优点。但在护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循证护理探讨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的最佳更换时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景芬 《临床医学》2008,28(7):119-120
目的 探讨留置导尿患者更换集尿袋的最佳间隔时间.方法 运用循证护理,查找国内外相关文献.寻找留置导尿患者更换集尿袋的最佳间隔时间,并应用于100例住院并留置导尿患者的护理实践中.结果 在临床实践中,92例患者没有发生逆行感染,8例患者发生轻度尿路感染,无一例发生严重感染.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增高.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明显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 将循证护理运用到对留置导尿患者的研究和实践中,为留置导尿患者更换集尿袋的最佳间隔时间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学科的专业化和科学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毛艳群  徐文 《现代护理》2006,12(13):1208-1208
目的 通过对2种不同置入方式的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术术后效果的对比,就传统护理教材关于该项操作方法的介绍提出质疑,以进一步规范该项护理技术操作。方法根据导尿管插入长度的不同,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比较2组术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尿道黏膜损伤小,舒适感好,尿管留置时间长。结论传统护理教材讲述的双腔气囊导尿管置入方法存在长度不够、注水量不适当的明显缺陷。  相似文献   

14.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CAUTIs)是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全美每年超过100万罹患CAUTIs的患者,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40%,占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的80%。国内研究证实CAUTIs约占整个医院感染的40%。  相似文献   

15.
王宗英 《护理研究》2006,20(11):2909
传统导尿操作过程中,导尿管插入尿道前,需用无菌镊持液状石蜡棉球或50%甘油溶液润滑导尿管。笔者在操作过程中对润滑尿管的方法进行改进,既保证了无菌操作,又使操作更方便、快捷。具体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2种不同置入方式的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术术后效果的对比,就传统护理教材关于该项操作方法的介绍提出质疑,以进一步规范该项护理技术操作.方法根据导尿管插入长度的不同,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比较2组术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尿道黏膜损伤小,舒适感好,尿管留置时间长.结论传统护理教材讲述的双腔气囊导尿管置入方法存在长度不够、注水量不适当的明显缺陷.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进行腹腔穿刺术或导尿术等无菌操作时,往往会遇到无菌包布随折痕向无菌区域折叠,从而污染了正在进行操作的无菌区域.使用一次性使用子母式集尿袋的固定夹,可有效防止包布折叠污染无菌区域.方法:一次性使用子母式集尿袋的连接管部分有一个由橡胶圈拴着的固定夹,夹在床单的适当位置,可固定尿袋及连接管部分,避免留置尿管期间病人因过度活动的牵拉而引起尿管或尿袋脱落.选择未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的固定夹,清洗后4个装或6个装打包,用环氧乙烷消毒备用.进行无菌操作时,用无菌固定夹直接将无菌包布层与病人衣物或被服层从上往下双层夹住,保证无菌操作时包布不再折叠,可有效避免无菌区域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临床留置导尿操作中,气囊尿管插入适当深度(女性3~5cm,男性18~20cm)见尿液流出后,再向气囊内注水时,尿管易部分脱出甚至全部脱出。其原因可能为:(1)尿管前端涂有润滑油,易致尿管滑出;(2)由于尿管尾端牵拉或重力作用致其脱出;(3)患者腹压增大致其脱出。尿管部分脱出易致污染及因反复插尿管引起尿道黏膜损伤。笔者在操作时,采用将尿管初步固定的方法,避免了尿管脱出的现象。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魏红云徐恒  陈佩娟 《现代护理》2006,12(21):2040-2040
在临床工作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尿失禁或意识不清的男性病人的排尿是护理工作中的难点。长期留置尿管会使病人膀胱的收缩功能丧失,并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而长期放置尿壶,病人阴囊及腹股沟处皮肤受尿液刺激,易形成皮炎、尿疹。不仅造成病人痛苦,而且增加了护理工作量。以下是护理同仁在护理工作中总结的接尿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50岁以上男性60%都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若受凉、饮酒、憋尿等因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而发生急性尿潴留或合并其他疾病需导尿治疗时,由于增生的前列腺压迫尿道和增生的基质平滑肌收缩的张力因素而造成膀胱尿道口梗阻,用常规导尿方法,即《护理学基础》中男性导尿术方法,普通尿管常常无法顺利通过尿道内口,导致首次插管失败,造成反复插入,不仅容易损伤尿道黏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