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薛生白学术思想和经验的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方法:将解放前后出版的叶天士和薛生白医案对照比较做出推断。结果:叶天士和薛生白医案相互参见者不少。结论:《扫叶庄医案》尚有可疑,《三家医案合刻》中薛案真实可靠,陆撰《薛生白医案》实三家合刻中薛案,《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薛案只有三分之一是真的,《清代医家医案大全》中薛案以讹传讹,《碎玉篇》中有近五分之一叶案,学者在研究时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2.
正清代诗人袁枚府上的厨师因瘟疫而死,将入殓之时被薛雪巧遇,认为可以救活,薛雪将自制一粒药丸令袁枚家人为其灌服,不久,厨师果然起死回生。薛氏自制丹药,治疗温病邪入心包,屡获良效。那时,薛雪与名医叶天士齐名,俱擅治温病,惟彼有相轻之嫌,常互相攻击。曾分别立起"扫叶庄"(意即扫除叶天士)与"踏雪斋"(意即脚踏薛雪)  相似文献   

3.
<正>《临证指南医案》[1]是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的临证医案,由华岫云收集分类编辑而成。全书共10卷,89篇,疾病88门,每门由叶氏门人撰附论一篇(因卷十幼科要略是总述各种儿科疾病所用药大法及基本方,故疾病门少1类)。卷一至八记载内科之杂证、时证案,卷九为妇科,卷十为儿科,书末附录为中医案所用方剂索引",以便初学之士查阅"。《临证指南医案》写作有自身特点,其记载每类疾病例数不一,相差甚大,且对病案分证型并录,证候分类极细,大多只有几例,1例者比比皆是。叶天士是清代前期江苏苏州人,他长期在苏州  相似文献   

4.
正《湿热条辨》为清·薛雪所著,该书系统地论述了外感湿热病的病因病机以及辨证论治,对我国中医学关于湿热类外感热病的理论认识和临证治疗起到了奠基作用。《湿热条辨》的诞生,充实与完善了温病学的内容,使温病学的理论体系更加完整,对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作者生平薛雪,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磨剑山人,晚年自称放牛老朽,清代医学家,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生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卒于清  相似文献   

5.
中医医案是医家临床实践的文字记录,是保存、查核、考评乃至研究具体诊疗活动的档案资料.章太炎先生指出:“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清代名医周学海也说:“每家医案中,必各有一生最得力处,细心遍读,是能粹众家之长.”医案学的宝库,记录前人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汇聚临证之精华,为继承和研究医家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提供宝贵的资料[1].因此,研究中医医案整理方法,更好的保存和使用医案资料,对于促进医案学和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简斋,字师勤,行医40余载,民国金陵医派的奠基人[1].张简斋上承孟河医派,其医道从张仲景医著和《本草经》入手,又融会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时病医著,博采众家之长.《张简斋医案》是邹伟俊先生根据其祖父手抄的张简斋541例医案整理而成,对后世影响颇深.本文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张简斋治疗妇科病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对张...  相似文献   

7.
《柳选四家医案》是清代著名医家柳宝诒的代表著作,为柳氏选取清代四位著名医家的医案,包括尤在泾《静香楼医案》二卷、曹仁伯《继志堂医案》二卷、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三卷、张仲华《爱庐医案》二十四则等,分门别类,每案之后,加以评注,编撰而成。书中理法方药齐备,辨治思路井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医案佳作。为了更好地学习与应用《柳选四家医案》,笔者将该书的学习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清代名医王堉所著《醉花窗医案》中的各种鉴别诊断方法及其特色之处,期以提高临床辨治水平。[方法]对全书明确涉及鉴别诊断的58案进行分析提练,总结《醉花窗医案》的鉴别诊断特点。[结果]《醉花窗医案》全书共有101案,其中58案明确涉及鉴别诊断,其鉴别方法,多从主症、兼症、脉诊三方面入手,而又尤重脉诊,是为特色。[结论]抓住主症,参以兼症,注重脉诊,脉证相合,是《醉花窗医案》中鉴别诊断的最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 叶天士,名桂,又号香岩,生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约公元1666~1745年)。先世居安徽歙县,后迁徙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为清代最享盛名的临床医学家。精于治疗,经验丰富。因其平时诊务繁忙,故无暇著书立说。相传《温热论》一书,还是他在出诊洞庭山舟中,由叶氏口授,门人顾景文笔录整理而成。现存《临证指南医案》(以下简称《医案》),也是其门人随师诊疗时的零星记录,后经无锡华云岫收集整理,加以分门别类付梓。今天我们研究这位临床医学大师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主要的资料就是这一《论》-《案》了。对于《温热论》,注释发明其旨趣者,已不乏人。惟对《医案》,除与叶氏同时代的著名  相似文献   

10.
王九峰与蒋宝素均是清代名医,二人年代相近,据说王与蒋还有师生之分[1,2].蒋宝素生前于清道光三十年,手订刊刻有<问斋医案>一书.王九峰医案则"由门人辈集临证方案整理而成",初以手抄本散布流传,最早刊印介绍于1927年[3].最完整的本子是由江一平等据无锡邹鹤瑜处抄本的点校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1994年2月第1版).笔者在学习两书时偶然地发现有些医案总有似曾相识之感,似乎在另一书也读到过.遂将其对读,而发现惊人相同相似者甚多, 将其抄排一处, 细较之下,认定其中相当一部分竟可断为是同一案例.这应是医案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例,因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试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