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目的 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方法 对146例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者,按年龄分为早发组66 例(男<55岁,女<65岁)和晚发组80例,对两组患者肥胖、吸烟、早发心血管病家族、高血压病、糖尿病史及血脂、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早发冠心病组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史、肥胖、甘油三酯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发病率低于晚发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血压发病率低于晚发冠心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纤维蛋白原是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干预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早发冠心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王向荣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2906-290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对策,降低冠心病发生率。方法对研究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事件患者及对照组高血压未合并冠心病事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高血脂、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实验室重要指标(Cr、24 h 尿蛋白定量、Fib)检测结果等。结果研究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高血脂人数、糖尿病人数、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人数、实验室相关指标(肌酐、24 h 尿蛋白定量、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吸烟史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给予控制,以有效降低冠心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15 9例中男 89例 ,女 70例 ,平均年龄 (5 9.6± 9.2 3)岁 ,有典型心绞痛或不典型胸痛的高血压病患者以性别、年龄、体重指数 (BMI)、坐位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 C)、低密度脂蛋白 (LDL C)、纤维蛋白原、吸烟量、冠心病家族史等多种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 (冠脉评分 )进行多变量分析 ,患者均行冠脉造影 ,84例冠状动脉造影狭窄≥ 5 0 % ,诊断为冠心病。结果 多元逐步回归及多元lo 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舒张压、吸烟等级与冠心病独立相关 ,冠心病的相对危险率(OR)分别为 :纤维蛋白原 >5g L为≤ 5g L的 4 .36 2倍 ;空腹血糖 >6 .1mmol L为≤ 6 .1mmol L 7.6 5 4倍 ;舒张压≥ 90mmHg为 <90mmHg的 2 .6 77倍 ;吸烟级别 =3级为 <3级的 6 .5 0 2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舒张压、吸烟等级与冠心病独立相关 ,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与冠脉狭窄评分独立相关。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的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吸烟等级、舒张压与冠心病独立相关 ,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早发冠心病患者182例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学增 《中外医疗》2011,30(7):46-47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特点。方法 18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90例和对照组92例。对2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两者的血脂水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评价在2组人群间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早发冠心病组中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清总胆固醇高于老年冠心病组;而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低于老年冠心病组。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及高胆固醇血症是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汤万胜 《现代实用医学》2022,(12):1650-1653
高血压(HD)是冠心病(CHD)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且两者具有共同的发病机制,常交互影响并存[1]。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包含HD患者2.45亿,CHD患者1100万,且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稳定CHD患者合并HD患病率高于60%,住院患者中这一数据上升至71.8%;门诊HD患者合并CHD(HD-CHD)患病率也高达30%,庞大的患病人群与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威胁人群生命健康。本研究针对HD患者膳食结构、生活行为及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探讨HD-CHD的影响因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冠心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我站高血压门诊在1236人中进行了调查。对可能影响冠心病、高血压的10项因素进行了1:1配对病例单因素相对危险度及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7.
不同性别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不同性别早发冠心病(PCAD)患者临床危险因素的差异,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PCAD患者270例,分为男性组(158例)和女性组(112例),采集两组患者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BMI等)和血液指标(血脂、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等),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间高血压、糖尿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肥胖、血脂异常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男性组吸烟比例显著高于女性组(P<0.01),男性组血HDL-C和载脂蛋白a(Apoa)水平显著低于女性组(P<0.01).结论 男性吸烟和血脂紊乱比例高于女性,提示吸烟和血脂紊乱是男性PCAD患者发病时间提前的重要危险因素,HDL-C和Apoa水平下降可导致冠状动脉保护机制降低.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冠心病发病年龄提前,早发冠心病(PCHD)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将对PCHD的相关特殊危险因素展开分析,以期提高对PCHD的警惕和认识程度,走出冠心病只是老年病的误区,呼吁关注中青年群体健康状况,以达到早预防、早诊治,降低发病率,改善预后,提高整个人群健康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50岁以上高血压伴胸痛女性253例,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分析冠心病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3年11月50岁以上女性高血压伴胸痛患者25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70例和非冠心病组83例,分析冠心病组的危险因素。结果:冠心病组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下降的比例为52.4%,而非冠心病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下降的比例为32.5%,两者间差异显著(P<0.01),冠心病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高于非冠心病组,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伴糖尿病的比例为22.4%,而非冠心病组伴糖尿病的比例为12.0%,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尿蛋白阳性患者比例,冠心病组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结论:50岁以上女性高血压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高密度脂蛋白降低(HDL-C)、糖尿病,新的可能的危险因素是尿蛋白阳性。  相似文献   

10.
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将男性冠心病患者按年龄分成早发冠心病组与迟发冠心病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男性早发冠心病组有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者明显高于迟发冠心病组,而有高血压史者则低于迟发冠心病组(P<0.05)。早发冠心病组血浆甘油三酯T(G)水平高于迟发冠心病组(P<0.05)。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主要累及左前降支,侧支循环的形成较少(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与年龄有明显的关系,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开始。  相似文献   

11.
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女性早发冠心病(CHD)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纳入75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早发CHD(男性<55岁,女性<65岁)患者,对男性组(507例)和女性组(246例)的3个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血脂异常及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早发CHD男性组和女性组平均年龄相近,女性组糖尿病患者比例显著高于男性组(33.74%vs19.13%,P<0.001),而高血压、血脂异常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早发CHD单支病变占49.14%,部位以前降支为主(70.65%),但2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无论是狭窄程度、狭窄支数还是累及分支血管比例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女性早发CHD冠状动脉病变并不轻于男性,对女性早发CHD应予重视;临床诊断女性早发CHD应强调危险因素的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观察组与2型糖尿病未合并冠心病对照组均测定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PB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GHbA_1C)、血压、体重指数(BMI)。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患者在FBS、PBS、GHbA_1C、高血压、TC、TG、LDL-C、HDL-C方面与2型糖尿病未合并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BS、PBS、GHbA_1C、高血压、TC、TG、LDL-C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子代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性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入选66例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子代76例(病例组),收集其临床资料、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测定结果、心血管危险因素,计算空腹胰岛素抵抗指数(Hom a IR),并与70例非冠心病患者的子代81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患高血压及吸烟的比例、空腹血糖、胆固醇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空腹甘油三酯和胰岛素水平、血脂异常比例、体重指数以及Hom a IR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9±0.43)mmol/L比(1.22±0.36)mmol/L,P<0.01;(10.7±2.6)mU/L比(9.6±2.4)mU/L,P<0.05;31.6%vs 9.9%,P<0.01;(23.09±1.85)比(22.49±1.70),P<0.05;(2.5±0.7)比(2.2±0.6),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1.20±0.22)mmol/L比(1.32±0.23)mmol/L,P<0.01]。相关分析显示Hom a IR与体重指数、胰岛素、血糖和甘油三酯成正相关(分别r=0.174,P=0.029;r=0.877,P=0.000;r=0.368,P=0.000;r=0.157,P=0.049)。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子代存在胰岛素抵抗,并且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性相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合并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的早发稳定性冠心病患者(〈50岁)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特征。方法收集106例早发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的代谢综合征标准,用B型超声检测合并NAFL及颈动脉粥样硬化(CA)情况,将研究对象按合并NAFL及不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进行分组分析。结果研究对象中合并NAFL32例(30.1%),非脂肪肝74例(69.9%)。合并NAFL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ALT、hsCRP和白细胞计数及体重指数、Homa IR、血糖异常和CA比例、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均高于非脂肪肝组(P均〈0.05)。hsCRP与体重指数、甘油三酯、ALT和Homa IR正相关(r=0.420,P=0.000;r=0.200,P=0.040;r=0.218,P=0.048;r=0.546,P=0.000),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负相关(r=-0.220,P=0.023)。白细胞计数与空腹血糖正相关(r=0.211,P=0.030)。高胰岛素抵抗组体重指数、hsCRP、ALT、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NAFL患病率及CA比例均高于低胰岛素抵抗组(P均〈0.05)。结论合并NAFL的早发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慢性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程度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贵阳城区老年患者骨质疏松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及其共同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门诊接收的4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研究对象均通过问卷调查健康状况,测定使用美国GE公司的DPX-Bravo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骨密度值,根据测量结果分为骨质疏松和非骨质疏松两组...  相似文献   

16.
刘芳  王竟靖  穆彬  杨锐英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132-1134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脉造影确诊的489例CHD患者,分为合并MS组患者与单纯CHD患者。分析冠脉病变影像资料与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HDL-C、TG/HDL-C、空腹血糖(FPG)、吸烟指数、血尿酸(UA)、纤维蛋白原(FIB)的关系。结果 CHD患者合并MS组冠脉病变以多支、重度为主且年龄较大,其更易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较单纯CHD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MS组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糖,CHD合并MS患者冠脉病变较重,其范围及严重程度与心血管多重危险因素聚集有关,更需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青年和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对比分析不同的危险因素在不同的年龄段患者中所占的比例。结果中青年组患者高舒张压、吸烟、酗酒等危险因素的出现率明显高于老年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高收缩压、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糖化血红蛋白、高空腹血糖、肥胖等影响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患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家族史出现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高脂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的冠心病患者在各常见危险因素、患者家族史和病变类型等方面均有差别,可根据统计结果对不同年龄段患者做出不同的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结局的影响证据尚不充分,本研究旨在探讨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发生病死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北京大学援鄂国家医疗队于2020年1月29日至2020年3月10日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收治的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标本检测COVID-19病毒核酸阳性以及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和/或冠心病为纳入标准,收集符合条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COVID-19患者发生病死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有9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中,其中存活患者81例,病死患者13例,平均年龄 66.7 岁。入院生命体征:与存活组患者相比,病死组患者基础心率较快(103.2次/min vs. 88.4次/min, P=0.004), 呼吸急促(29.0次/min vs. 20.0次/min, P<0.001)。血常规提示:病死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9.2×109/L vs. 3.8×109/L, P<0.001), 淋巴细胞计数较低(0.5×109/L vs. 1.1×109/L, P<0.001)。心肌损伤标记物提示:病死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MB,CK-MB;3.2 μg/L vs. 0.8 μg/L, P<0.001)、高敏肌钙蛋白Ⅰ (high 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Ⅰ,hs-cTNⅠ; 217.2 ng/L vs. 4.9 ng/L, P<0.00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 945.0 μg/L vs. 154.0 μg/L, P <0.001)较高。炎症因子提示:病死组患者铁蛋白(770.2 μg/L vs. 622.8 μg/L, P =0.050)、白细胞介素-2受体(interleukin-2 recepter,IL-2R;1 586.0 U/mL vs. 694.0 U/mL, P <0.00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 82.3 ng/L vs. 13.0 ng/L, P <0.001)、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 9.8 ng/L vs. 5.0 ng/L, P <0.001)较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淋巴细胞计数低、发生心肌损伤、IL-2R、IL-6、IL-10指标异常升高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OR=1.11, 95%CI =1.03~1.19, P =0.026)、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OR=0.85, 95% CI =0.72~0.99, P =0.041)、IL-10异常(>9.1 ng/L;OR=101.93, 95%CI =4.74~2190.71, P =0.003)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淋巴细胞计数低、发生心肌损伤、IL-2R、IL-6、IL-10指标异常升高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相关因素;高龄、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IL-10异常(>9.1 ng/L)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结局的影响证据尚不充分,本研究旨在探讨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发生病死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北京大学援鄂国家医疗队于2020年1月29日至2020年3月10日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收治的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标本检测COVID-19病毒核酸阳性以及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和/或冠心病为纳入标准,收集符合条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COVID-19患者发生病死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有9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中,其中存活患者81例,病死患者13例,平均年龄 66.7 岁。入院生命体征:与存活组患者相比,病死组患者基础心率较快(103.2次/min vs. 88.4次/min, P=0.004), 呼吸急促(29.0次/min vs. 20.0次/min, P<0.001)。血常规提示:病死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9.2×109/L vs. 3.8×109/L, P<0.001), 淋巴细胞计数较低(0.5×109/L vs. 1.1×109/L, P<0.001)。心肌损伤标记物提示:病死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MB,CK-MB;3.2 μg/L vs. 0.8 μg/L, P<0.001)、高敏肌钙蛋白Ⅰ (high 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Ⅰ,hs-cTNⅠ; 217.2 ng/L vs. 4.9 ng/L, P<0.00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 945.0 μg/L vs. 154.0 μg/L, P <0.001)较高。炎症因子提示:病死组患者铁蛋白(770.2 μg/L vs. 622.8 μg/L, P =0.050)、白细胞介素-2受体(interleukin-2 recepter,IL-2R;1 586.0 U/mL vs. 694.0 U/mL, P <0.00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 82.3 ng/L vs. 13.0 ng/L, P <0.001)、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 9.8 ng/L vs. 5.0 ng/L, P <0.001)较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淋巴细胞计数低、发生心肌损伤、IL-2R、IL-6、IL-10指标异常升高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OR=1.11, 95%CI =1.03~1.19, P =0.026)、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OR=0.85, 95% CI =0.72~0.99, P =0.041)、IL-10异常(>9.1 ng/L;OR=101.93, 95%CI =4.74~2190.71, P =0.003)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淋巴细胞计数低、发生心肌损伤、IL-2R、IL-6、IL-10指标异常升高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相关因素;高龄、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IL-10异常(>9.1 ng/L)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