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母婴床旁护理对提升产妇及家属育儿技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6~7月在我科住院的421对母婴作为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产妇及新生儿各项护理操作及健康教育由责任护士在床旁进行,并发放相关宣教资料;2011年6~7月在我科住院的410对母婴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为96.43%、对照组满意度为89.7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及家属各项育儿技能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母婴床旁护理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产妇和家属育儿技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实施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妇250例,按住院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结果采用母婴床旁护理的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相关技能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是推动现代产科护理模式发展的重要方法,体现了产科服务模式突出人文关怀的特点,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产科病房2014年5-6月住院分娩的50对母婴为对照组,2014年7-8月住院分娩的50对母婴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产科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即产妇及新生儿的各项护理操作及健康教育均由母婴专科护士在床旁完成。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两组产妇在分娩当日及出院当日的评分情况,记录母婴知识掌握程度及婴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临床满意度及其对丈夫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妇在分娩当日焦虑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出院当日焦虑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产妇母婴知识及格人数及婴儿护理水平及格人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护理工作的临床满意度及其对丈夫的满意度也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明显降低初产妇产后焦虑水平,促进产妇及家属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和育儿技能,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产科分娩的12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传统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对照组63例)与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观察组63例),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技能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产妇较为认可我院母婴床旁护理工作,组间数据相比(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产妇展开产后护理时,可采取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技能与健康知识的有效掌握,并提高护理满意度,符合于优质化护理服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实施和效果,提高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选择我院收住的120例产妇,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母婴床旁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比较2组产妇和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新生儿护理技能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新生儿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能有效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之快速、准确地掌握足够的健康知识和新生儿护理技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产科母婴同室实施床旁护理的方法及效果,寻求以人为本和以家庭为中心的母婴护理服务模式.方法 将200例母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实验组实施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产妇及其家属满意度显著提高,产妇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母婴同室床旁护理能使产妇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识和婴儿护理技能,提升产妇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顺利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对护理满意度及母乳喂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总满意率、母乳喂养率均为96.0%,对照组产妇护理总满意率、母乳喂养率均为82.0%,观察组产妇护理总满意率、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沐浴、臀部护理、脐部护理及新生儿抚触等护理技能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提高母乳喂养率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行剖宫产初产妇88例临床资料,按照常规护理和母婴床旁护理分组,其中常规护理组47例,母婴床旁护理组41例,比较2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产妇对母亲角色的适应性。结果常规护理组产妇掌握新生儿技能情况、对母亲角色适应性及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母婴床旁护理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能够帮助产妇适应母亲角色,帮助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牛慧军   《中国医学工程》2011,(6):118-119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探寻人性化、个体化、家庭化的产科服务模式。方法将200对母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产妇及新生儿各项护理操作及健康教育由母婴专科护士在床旁进行。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分别调查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正确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正确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能提高产妇满意度,促进产妇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和育儿技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以母婴床旁护理模式,选择经标准化职业培训后的高级护理人员担当此任务。将一切新生儿的护理均在其母亲床旁进行,并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一对一"的操作演示和健康指导。对照组仅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满意度为94.54%,掌握新生儿的护理技能情况较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可以促进产妇的早日健康恢复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王红 《吉林医学》2013,(8):1573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产科分娩的产妇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9例。予观察组以母婴床旁护理模式,选择经标准化职业培训后专科技术过硬、理论知识丰富,素质高,善于沟通的高级护理人员担当此项任务。将一切新生儿的护理均在其母亲床旁进行,并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一对一"的操作演示和健康指导。而对照组仅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满意度为98.3%,且掌握新生儿的护理技能情况较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显著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促进了产妇的早日健康恢复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科母婴床旁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2011年7月至12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模式护理,而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各项护理操作及健康教育由专科护士在床旁完成).出院前统计两组产妇健康教育知识、护理技能掌握情况,调查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正确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更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要求,优于传统的母婴同室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究在产科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把在我院生产的200对母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母婴床旁护理,由专业的母婴护理人员在床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产妇对及其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和对母婴护理方法的掌握.结果 观察组的产妇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和对母婴护理方法的掌握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母婴床旁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程度,帮助产妇及其家属更好的掌握护理技能.  相似文献   

14.
伍芬芳 《四川医学》2014,(4):502-503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240例母婴患者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母婴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对照组母婴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母婴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母婴在新生儿护理机能掌握效果、健康育儿知识的正确率以及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率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母婴的试验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母婴床旁护理能提高产妇满意度,促进产妇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和育儿技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薛月清 《吉林医学》2014,(18):4078-4078
目的:研究并分析分层护理模式下母婴床旁护理的具体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100对母婴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按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针对性的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法,统计两组患者满意度与护理技能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为76.0%,观察组产妇护理技能掌握情况与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层护理模式下对于母婴同床应该采取针对性、一对一的护理方式,该种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帮助产妇与家属快速的掌握护理技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过程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母婴共160对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由专业护士对产妇和婴儿护理操作技能及护理知识进行指导和讲解;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母婴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知识了解情况以及婴儿护理技能操作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比较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知识了解情况及婴儿护理技能操作情况,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产妇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母婴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均能熟练掌握。  相似文献   

17.
母婴床边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穗琼 《当代医学》2011,17(26):117-118
目的讨论母婴床边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寻求人性化、个体化、家庭化的产科服务模式。方法将160对母婴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母婴床边护理,产妇及新生儿各项护理操作及健康教育由母婴专科护士在床边进行,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调查两组产妇及家庭对护理的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正确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母婴床边护理能提高产妇及其家庭满意度,促进产妇和家属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和育儿技能。  相似文献   

18.
杨沁源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529-1530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初产妇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母婴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优质床旁母婴护理方式。观察比较2组初产妇育儿技巧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服务满意度及产妇抑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育儿技巧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的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母婴床旁护理应用于剖宫产初产妇的护理中,可有效提高产妇的育儿技巧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减低产后抑郁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邓海芬 《黑龙江医学》2021,45(22):2437-2438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及家属母婴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产科产检及分娩的4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对比两组初产妇及家属对母婴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后,观察组初产妇及家属母婴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9、32.90、27.13、24.88、33.39,P<0.05;χ2=9.375,P<0.05).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P<0.05).结论:产科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有效提升初产妇及家属母婴护理技能,提高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及护理技能对剖宫产产妇泌乳量的影响。②方法选择住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50例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母婴同室护理;选择住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50例为干预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及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护理技能指导。观察两组不同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泌乳量的影响。③结果干预组产妇剖宫产后第1、2天泌乳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④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及产妇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使新生儿实现了早吸吮、产妇早开奶,促进了剖宫产妇女乳汁的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