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于哲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4,(1):55-5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分娩方式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分娩合并子宫肌瘤的48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分娩无子宫肌瘤的48例产妇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低体重儿发生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胎儿窘迫和胎盘早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较易发生分娩期并发症,且剖宫产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正常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不同BMI范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孕前正常BMI的GDM孕妇2 319例,按照孕前BMI分为A组(18.5 kg/m2≤BMI<20.0 kg/m2,581例)、B组(20.0 kg/m2≤BMI<22.0 kg/m2,922例)与C组(22.0 kg/m2≤BMI<24.0 kg/m2,816例)。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不同孕前BMI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3组GDM患者发生GDM A2级、子痫前期、巨大儿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随孕前BMI的升高而增加;发生胎盘早剥、新生儿低血糖症的风险随孕前BMI的升高而降低。在正常BMI人群中,GDM女性孕前较高或较低的BMI水平是发生GDM A2级、子痫前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其孕期增长对妊娠结局及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双胎妊娠产妇333例,根据孕前BMI不同分为低BMI组(BMI< 18.5 kg/m2)64例、正常BMI组(BMI 18.5 ~25.0 kg/m2)221例、高BMI组(BMI >25.0 kg/m2)48例.分析双胎妊娠孕妇孕前BMI及其孕期增长与妊娠结局、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 高BMI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发生率均高于低BMI组和正常BMI组(P<0.05);低BMI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低于正常BMI组(P<0.05).3组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妊娠期糖尿病组孕期与无妊娠期糖尿病组BMI增长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子痫前期组孕期BMI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无子痫前期组(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产妇孕期BMI增长呈正相关性(r=0.178,P<0.001).正常BMI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为2 500 ~3 999 g的比例明显大于低BMI组(P<0.05),但与高BM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胎妊娠孕妇的孕前BMI、孕期BMI增长与妊娠结局及并发症、新生儿体重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期BMI增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巨大儿及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将500例单胎孕妇按孕前BMI分为正常组(18.5≤BMI23)、超重组(23≤BMI25)和肥胖组(BMI≥2 5)3组。再根据整个孕期BMI的增幅,分为I组(BMI的增幅4)、Ⅱ组(4≤BMI的增幅≤6)和III组(BMI的增幅6),并分别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巨大儿及分娩结局的关系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肥胖组、超重组孕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胎儿窘迫、难产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III组孕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巨大儿、剖宫产、高危新生儿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BMI及孕期BMI增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巨大儿、难产、高危新生儿发生率之间有密切关系,控制孕前体重及孕期体重的增加可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巨大儿、难产、高危新生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血糖控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89例妊娠糖尿病孕妇分为血糖控制满意组(A组)64例及血糖控制不满意组(B组)25例,对孕妇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血糖控制不满意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早产、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病率及畸形发生率高于血糖控制满意组。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是危害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妊娠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控制血糖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2.
165例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孕妇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对围产儿及孕产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65例ICP患者分为观察组,选择我院同期分娩的无ICP孕妇16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的早产、胎儿窘迫、羊水胎粪污染、围产儿死亡例数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妇产后出血、产后平均出血量、剖宫产、难产例数也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CP对母婴特别是对胎儿危害极大,因此,对本病应早诊断、早处理,同时加强孕期保健及监护,并决定剖宫产时机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和产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家族史对孕妇体重指数、指数增长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为糖尿病家族组,同期5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体重指数、孕期体重指数增长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体重指数糖尿病家族组孕妇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增长和新生儿体重糖尿病家族组孕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家族组与对照组相比,孕妇低血糖、蛋白尿发生率、新生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妊娠高血压、酮症酸中毒、离子紊乱发生率、新生儿死胎和巨大儿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家族史孕妇孕期体重指数增长较多,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研究护理干预对肥胖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肥胖孕妇48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孕妇分娩结束后,将其新生儿并发症、产科合并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巨大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剖宫产率、伤口延期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指导孕妇重视孕期营养的科学性、合理性、适当性,同时指导其进行适当的锻炼与劳动,防止过度肥胖,对减少妊娠与分娩期的并发症,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肥胖与非肥胖、青春期和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代谢的特点.方法 选择85例PCOS患者,按体质量指数分为肥胖PCOS患者55例(BMI≥25 kg/m2),非肥胖PCOS患者30例(BMI<25 kg/m2);按年龄分为青春期PCOS患者41例(年龄14~19岁),育龄期PCOS患者44例(年龄20~32岁);所有患者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行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血脂检测.结果 (1)与非肥胖组相比,肥胖组空腹胰岛素(INS0h)、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HOMA-IR),空腹血糖(BG0h)、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升高,葡萄糖耐量程度更重(IGT),血脂(TC、TG、LDL、ApoB)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青春期组相比,育龄期组AUCG及血脂更高,IGT更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育龄期和青春期PCOS患者均存在代谢紊乱,肥胖是PCOS发生代谢紊乱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肥胖的PCOS患者应及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20.
目的谈谈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前体重指数以及妊娠期体重指数增幅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妇产科门诊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50例,详细记录其孕前体重、身高和产前体重值,并计算相应的体重指数(BMI)及孕期体重指数增幅.按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幅分组,比较分析各组间围产结局的差异.结果妊娠前BMI对孕妇终止妊娠周有显著影响;孕期肥胖组和超重组孕妇发生胎儿窘迫、早产和子痫前期的危险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孕妇的羊水过多和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C组的新生儿发生巨大儿、低体重儿和低血糖的概率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新生儿发生窒息和湿肺的概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DM孕妇孕前肥胖和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均可增加其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性,因此应控制GDM孕妇孕期体重指数总增幅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