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讨论双胎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双胎PPROM(研究组)46例及同期随机选择的单胎PPROM(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胎膜早破的发生孕周、并发症合并症发生率、期待疗法、新生儿预后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早产儿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早产儿的窒息率、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等新生儿并发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破膜前32.6%新生儿有较明显宫缩,对照组破膜前18.3%新生儿有明显宫缩(P〈0.05)。研究组早产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31.7%)(P〈0.01)。结论双胎妊娠是导致PPROM的高危因素;双胎合并PPROM的临床处理棘手,早产发生率显著升高,并且新生儿预后差,应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9):48-50+53
目的研究残余羊水量对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产妇及胎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PPROM孕妇160例,根据羊水指数(amniotic fluid index,AFI)将患者分为两组:羊水正常组(AFI50 mm)和羊水量不足组(AFI≤50 mm)。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分娩情况、产妇及胎儿妊娠结局。结果羊水正常组孕妇正常分娩的比例(72.17%)明显高于羊水不足组(35.56%)(P0.01),羊水不足组剖宫产(62.22%)的比例明显高于羊水正常组(27.8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羊水不足组发生绒毛膜羊膜炎、子宫内膜炎、产褥感染和羊水污染的比例明显高于羊水正常组(P0.01);羊水不足组发生胎儿窘迫、胎儿窒息、低体重出生儿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例高于羊水正常组(P0.05);羊水不足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低于羊水正常组(P0.01)。结论残余羊水量可影响PPROM产妇及胎儿结局,应关注并监测残余羊水量,及时终止妊娠,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梁岚 《广西医学》2009,31(4):524-525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残余羊水量与妊娠分娩的关系。方法166例胎膜早破患者在破膜后均行超声检测羊水指数(AFI),根据AFI将孕妇分成两组:羊水过少组(AFI≤5)88例,羊水量正常组(AFI〉5)78例,观察两组胎儿宫内感染、胎儿窘迫和分娩方式的差别。结果羊水过少组剖宫产率65.9%、羊水污染率28.4%、宫内感染率28.4%、新生儿窒息率5.9%,均高于羊水正常组的32.1%、5.5%、7.7%和0(P〈0.05)。结论胎膜早破残余羊水量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裴慧琳  才运江  张镔  陈丹  杨淑莉 《医学研究杂志》2019,48(2):117-120, 129
目的 对比28~34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不同残余羊水量的妊娠结局,探索PPROM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收治的28~34周PPROM患者共120例,根据羊水指数(AFI)分为羊水正常组30例(AFI≥8cm).羊水偏少组30例(5cm<AFI<8cm).过少组30例(AFI≤5cm)和严重过少组30例(AFV≤1cm),观察并记录AFI.破膜时间.潜伏期.新生儿出生体重.孕妇白细胞计数.发热情况.分娩方式.胎盘早剥.羊膜腔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黄疸.脑室出血及低血糖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着羊水逐渐减少,患者潜伏期时间逐渐减少,破宫产和羊膜腔感染例数逐渐增多,围生儿发生缺氧.缺血心肌损害的概率显著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羊水量对羊膜腔感染存在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42,95% CI:1.058~5.534,P=0.021)。羊水量对围产儿发生缺氧.缺血心肌损害存在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980,95% CI:1.582~5.613,P=0.038)。结论28~34周PPROM后羊水量减少可能导致潜伏期缩短.剖宫产率.羊膜腔感染率.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发生率的增高。  相似文献   

5.
李凤清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1):296-298
目的探讨异常脐动脉血流比值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70例脐动脉血流比值异常的孕妇与正常对照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2组间先兆子痫、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2组间新生儿平均体重有显著性差异(P〈0.01),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70例脐动脉血流比值异常的产妇中,有孕期合并症组较无合并症组、未愈组较治愈组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胎儿脐动脉血流监测对预测不良妊娠结局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治疗效果及孕期合并症的分析有利于准确地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6.
周飞飞  胡艳君  郑建琼 《浙江医学》2024,46(11):1157-1162
目的探讨单胎妊娠24周前短宫颈孕妇不同治疗方式妊娠结局及早产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接受产前检查或住院,妊娠24周前经阴道或会阴超声测量宫颈长度≤25mm并接受孕激素治疗的86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宫颈长度分为≤10mm组24例、>10~20mm组24例、>20~25mm组38例,每组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又分为对照组(仅黄体酮软胶囊治疗)、宫颈环扎组(黄体酮软胶囊联合宫颈环扎术治疗)、子宫托+宫颈环扎组(黄体酮软胶囊联合子宫托+宫颈环扎术治疗);比较相同宫颈长度组内3种治疗方式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24周前短宫颈孕妇早产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宫颈长度≤10mm组内,宫颈环扎组、子宫托+宫颈环扎组妊娠延长时间、分娩孕周以及新生儿体重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28周分娩比例以及新生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宫颈环扎组与子宫托+宫颈环扎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宫颈长度>10~20mm组内,宫颈环扎组、子宫托+宫颈环扎组新生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宫颈环扎组羊膜腔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子宫托+宫颈环扎组(均P<0.05),子宫托+宫颈环扎组新生儿体重均大于对照组、宫颈环扎组(均P<0.05);3种治疗方式妊娠延长时间,分娩孕周,<28、34、37周分娩比例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宫颈长度>20~25mm组内,3种治疗方式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长度(OR=0.919,P=0.016)是妊娠24周前短宫颈孕妇早产的独立保护因素,羊膜腔感染(OR=7.064,P<0.001)是妊娠24周前短宫颈孕妇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宫颈长度是妊娠24周前短宫颈孕妇早产的独立保护因素,羊膜腔感染是独立危险因素。妊娠24周前宫颈长度≤10mm的单胎孕妇采用宫颈环扎术或子宫托+宫颈环扎术能改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而宫颈长度>10mm的单胎孕妇,不同治疗方式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足月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指数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80例初产妇、单胎、胎膜早破、孕37周后、头位,无其他产科并发症与合并症,临产前均行B超监测羊水指数(AFI)。根据残余羊水指数将产妇分为三组,即羊水正常组(AFI〉80 mm)70例,羊水偏少组(50 mm〈AFI≤80 mm)70例,羊水过少组(AFI≤50 mm)40例。观察分析三组产妇的宫内感染率、胎儿窘迫率、剖宫产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发病率、剖宫产指征。结果:羊水过少组的剖宫产率(55.0%)、宫内感染率(10.0%)、新生儿发病率(45.0%)与羊水正常组、羊水偏少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胎儿窘迫发生率(35.0%)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胎膜早破残余羊水量与围生儿预后及分娩方式密切相关,残余羊水量过少时,胎儿窘迫率、宫内感染率、新生儿发病率及剖宫产率明显增高。因此,胎膜早破者要监测残余羊水量,产程中严密监护,及时发现产程异常、胎儿心率异常及羊水性状异常,选取正确的分娩方式,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8.
晚期羊水过少的处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钟琴琴 《当代医学》2010,16(33):108-109
目的研究晚期羊水过少及其处理原则,并且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5月~2010年5月在妇产科病房住院分娩的晚期羊水过少孕妇210例,排除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孕妇,根据羊水指数(AFI)结果将孕妇分成两组:羊水量偏少组(50mm≤AFI≤80mm)110例,羊水量过少组(AFI〈50mm)100例,采取母体水化疗法后,予以催产素引产。并对妊娠结局进行统计。结果两组经水化治疗后羊水量均增加,两组经阴道分娩率提高,剖宫产率降低。结论母体水化疗法对增加羊水量有效,并显著减少了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病、脑病的发生,有效地降低了剖宫产率,提高了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9.
孙晓蓉 《广西医学》2014,(7):956-958
目的探讨妊娠不良结局与血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00例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孕妇为妊娠不良结局组,另选择144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两组血硒(Se)、锰(Mn)、铁(Fe)、铜(Cu)、锌(Zn)元素含量。结果对照组血Fe、Cu和Zn含量明显高于妊娠不良结局组(P〈0.05),两组血Se、Mn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不良结局孕妇中,孕期≥26周组血Mn、Zn含量明显高于孕≤13周组和1326周组(P〈0.05);2630岁组血Fe含量明显高于≤25岁组和〉30岁组(P〈0.05);经产妇组血Mn、Fe、Zn含量明显高于初产妇组(P〈0.05)。结论孕期各种微量元素Se、Mn、Fe、Cu、Zn的变化都会对妊娠结局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因此,孕妇应合理的膳食,保证足够的微量营养素确保孕期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后不同羊水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130例胎膜早破的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B超检测羊水指数(AFI)分成两组,羊水量偏少组(51mm〈AFI≤80mm)74例,羊水过少组(AFI≤50mm)56例,观察两组胎儿宫内感染、胎儿窘迫和分娩方式的差别。结果羊水过少组剖宫产率、羊水污染率、宫内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羊水偏少组。结论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量过少会促使宫内感染率增加,影响胎儿、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根据残余羊水指数,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1.
钱春枝 《安徽医学》2013,34(5):591-593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11月住院的73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临床资料,按发病孕周分为两组:A组37例,28周≤孕周≤33+6周;B组36例,34周≤孕周〈37周,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结果 A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呼吸窘迫综合症(RDS)的发生率、围生儿病死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8~33+6周的胎膜早破患者,应在严密监护下采取期待治疗,可改善围生儿结局,并不增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何春梅 《吉林医学》2014,(13):2767-2769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对未足胎膜早破1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孕周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新生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随孕周的延长而降低,观察组产妇宫腔感染和产褥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采取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易发因素和妊娠结局。方法入选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PPROM孕妇180例,统计分析易发因素和妊娠结局。结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与PPROM显著相关的易发因素有:双胎,人流史≥2次和臀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分娩方式中,剖宫产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新生儿死亡率为5.0%(3/60)。结论 PPROM的易发因素包括双胎、人流史≥2次和臀位,应尽量避免上述因素,以提高顺产率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未足月胎膜早破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小柳 《河北医学》2010,16(10):1213-1215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分娩方式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20例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患者按照孕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情况和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68例,对照组阴道分娩5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死亡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选择期待治疗可以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和围生儿死亡率,改善母儿预后,妊娠晚期节制性生活,预防感染,必要时适当使用宫缩抑制剂,同时加强产前诊惭,以便减少畸形儿出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及临床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问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4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48例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足月生产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组(观察组)孕妇的剖宫产率、羊膜腔感染率、脐带脱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产后出血率及胎盘早剥率无明显差异(P〉O.05);观察组孕妇所生新生儿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剖官产率明显升高,且其所生新生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幅提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石前 《医学综述》2011,17(19):3029-3031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妊娠结局及临床处理。方法宝鸡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孕28~36+6周PPROM孕妇98例,选择同期足月胎膜早破(PROM)9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结果孕28~33+6周与孕34~36+6周PPROM相比,新生儿感染、窒息、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ROM组与PROM相比,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方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ROM孕妇选择合适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能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采取期待疗法时,应用预防感染、促进胎肺成熟及抑制宫缩等方法,以达到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分析孕妇生殖道需氧菌、假丝酵母菌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待产分娩的200例孕妇进行研究,其中早产胎膜早破组70例,足月胎膜早破组70例,正常妊娠组60例;对所有入选病例进行生殖道分泌物需氧菌和假丝酵母菌检测,分析各组致病菌感染情况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早产胎膜早破组及足月胎膜早破组产妇生殖道致病菌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分娩组,早产胎膜早破组致病菌感染率也高于足月胎膜早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假丝酵母菌和需氧菌检测阳性者作为感染组,两者均阴性者作为未感染组,2组在胎儿早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感染、低出生体重率以及新生儿疾病率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假丝酵母菌感染和需氧菌感染分别对母婴结局影响,结果显示2组感染患者在胎儿早产、产妇剖宫产率、新生儿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疾病以及围生儿死亡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低出生体重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膜早破与孕妇假丝酵母菌和需氧菌感染密切相关,对孕妇生殖道致病菌检查,采取有效的抗菌治疗,可降低胎膜早破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8.
季清宁 《中国现代医生》2012,(22):146+148-146,148
目的回顾性分析胎膜早破后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胎膜早破80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测羊水指数,根据羊水指数将孕妇分成羊水过少组(AFI≤5cm)35例、羊水量略少和正常组(AFI〉5cm)45例,观察两组分娩方式、宫内感染、胎儿宫内窘迫的差异。结果羊水过少组剖宫产率、宫内感染率、胎儿宫内窘迫率均高于羊水量略少和正常组。结论胎膜早破后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陈翠红  徐芹 《河北医学》2009,15(11):1271-1273
目的:探讨羊水补充疗法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妊娠晚期28~37周胎膜早破孕妇10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日常饮食外,每日饮水(牛奶,汤等)2000ml以上,配合静脉补液。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日常饮食。两组分别于治疗或观察前d1、d5、d8测定羊水指数(AFI),此后两组均每一周监测AFI1次,直至分娩,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饮水后AFI明显升高,与饮水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新生儿平均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及畸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羊水补充疗法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安全、经济、有效、简单易行,并能促进胎儿发育,减少新生儿窒息率、畸形率、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妊娠的结局。方法选取ICP产妇32例为研究组,同期非ICP产妇70例为对照组,将两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早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剖宫产率也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的结局主要是早产、剖宫产率与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