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halla  M.  S.  Blinder  K.  J.  Tewari  A.  曹绪胜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9):16-17
目的:报道2例pegaptanib玻璃体腔注射后发生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的患者。迄今为止,这是第1篇对眼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后出现上述并发症的报道。设计:观察性病例报道。方法:2例患者表现为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和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均由老年性黄斑变性所致。2例患者均接受玻璃体腔pegaptanib注射治疗。结果:1例患者于玻璃体腔注射后1周发生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另1例患者于治疗后8周出现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结论:虽然上述情况可能是由于患者的自然病程所致,但患者接受pegaptanib玻璃体腔注射后发生视力严重下降时应高度怀疑视网膜色素上…  相似文献   

2.
光动力疗法对迟发型眼底黄色斑点症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视觉诱发电位在评价眶周血管瘤中的价值;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伴黄斑裂孔的自发性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动态轮廓眼压测量法测量眼内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自体虹膜色素上皮(IPE)转位治疗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 M D)的方法,通过1年多的观察评价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56例渗出性A RM D的连续病例纳入本研究。在玻璃体切割术中剥除了黄斑下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 V)膜,从虹膜周边切除术中获得的IPE细胞,然后将这些细胞注入黄斑下间隙。56例患者中有黄斑中心凹下隐匿型CN V(11只眼)、典型CN V(10只眼)、混合型CNV(17只眼),伴有色素上皮脱离的CN V(13只眼)以及伴有出血的CNV(5只眼)。主要观察指标有视力、黄斑中心凹固定、荧光造影显示的CN V面积及其复发率等。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道作为猫抓病并发症的黄斑裂孔。设计:病例报道。方法:1例血清学证实为猫抓病的10岁女孩表现为单眼视神经视网膜炎。12d后,患眼形成黄斑裂孔。在黄斑裂孔出现时和形成后对患者进行眼底照相和O CT检查。结果:症状出现时眼底照相和O CT显示,鼻侧感觉神经脱离和遍及黄斑部的多处炎性病灶,包含一处中心凹下损伤。12d后的眼底照相和O CT显示,部分玻璃体后脱离及全层黄斑裂孔。结论:黄斑裂孔应该属于猫抓病的眼后节并发症。在本病例中,黄斑裂孔与玻璃体部分后脱离及事先存在的中心凹下损伤有关,可能是炎症的表现。猫抓病中发生黄斑裂孔…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继发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 D)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在进行光动力治疗(PDT)之后发生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设计:回顾性干预性病例研究。方法:在公共医院里进行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报道7例患者的7只眼进行PDT治疗后发生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撕裂。所有的患眼均为继发于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报道1例老年性黄斑变性(A M D)患者的罕见视网膜血管瘤增生(RA P)表现及其对激光凝固疗法的短期反应。方法:病例报道。结果:1例85岁女性患者出现罕见的R AP,同时伴有一条睫状体视网膜动脉衍生出的大血管支和一处睫状体视网膜-视网膜动脉吻合支(C-RR A)。临床表现有弥散黄斑囊样水肿(CM E)、环形视网膜硬性渗出和纤维血管的色素上皮脱离(PED)。采用激光凝固疗法进行治疗导致睫状体视网膜血管支阻塞及血管瘤损伤,CM E有所减轻。异常的C-RR A的视网膜端发生明显充盈并出现一条新生的睫状体视网膜血管支,同时伴发视网膜内出…  相似文献   

7.
作者报告了一例65岁的男性患者,主诉其右眼突然视力丧失。9年有黄斑区视网膜上皮浆液性脱离的病史,但没有经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证明有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形成。后来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部位自然复位了,因而未复诊。  相似文献   

8.
背景:本文报道1例联合丝裂霉素C的滤过手术后发生伴视网膜前出血的黄斑裂孔病例。方法:1例患有左眼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患者行联合丝裂霉素C的小梁切开术和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2周眼底见一黄斑裂孔,以及伴玻璃体出血的视网膜下和视网膜出血。O CT证实为全层黄斑裂孔。结论:研究认为伴有视网膜下和视网膜出血的黄斑裂孔是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并发症。联合丝裂霉素C的滤过手术后发生黄斑裂孔和视网膜前出血@Sony P.$E7 Ayur Vigyan Nagar, New Delhi 110049, India @Gupta V. @Sihota R. @白芳…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一项以前的研究中,作者报道中心凹脉络膜血流量(ChBFlow)在A M D及玻璃膜疣患者中降低。为进一步研究A M D患者脉络膜循环的改变,本试验对ChBFlow和眼底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这些眼底特征与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发生风险升高相关。方法:本研究包括17例正常受试者的26只对照眼和123例A M D患者有早期A M D表现的163只眼。AM D研究眼依据CNV进展的风险增加分为3组:①玻璃膜疣≥63μm,观察眼无R PE色素沉改变,对侧眼无CNV;②玻璃膜疣≥63μm,观察眼有R PE色素沉着改变,对侧眼无CN V;③对侧眼有CN V。采用激光多普…  相似文献   

10.
报道1例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双眼浆液性黄斑视网膜脱离病例。观察性病例报道。一33岁男性患者,双眼行单纯LASIK术治疗右眼+5.00D,左眼+7.00D的球镜度数,术后第4d双眼视力突然下降。有详细病史并行眼科、全身、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O CT检查。术前眼底检查记录有双侧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萎缩。现诊断为双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R),O CT上显示视网膜色素上皮发生多灶性改变及黄斑区有袋状浆液性视网膜积液。荧光血管造影的晚期静脉可见多个高荧光渗漏点,右眼视网膜色素上皮着色较多。术前已有如视网膜色素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1组老年性黄斑变性(A M D)并发黄斑中心凹脉络膜新生血管(fCN V)的连续性患者中,视网膜下手术联合自体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移植术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不能行激光或光动力疗法的fCNV患者,行视网膜下膜切除术,同时联合自体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术。对照组采用单纯膜切除术。在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以后每隔3个月中,检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和Jaege视力表的远、近最佳矫正视力、多焦ERG(m fERG)、中心视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荧光造影。结果:最终有53只眼经过检查得到结果。其中,39只眼施行R …  相似文献   

12.
王丽霞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7):835-836,F0003
目的:用荧光眼底血管造影观察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方法:用日本Canon相机对30例患者(36眼)进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并结合常规眼科检查进行分析。结果: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图像显示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中,有典型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24眼,隐匿型脉络膜新生血管6眼,黄斑结瘢6眼;在明确脉络膜新生血管定位和分型中,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呈颗粒状11眼,斑片状7眼,车轮状6眼,隐匿型脉络膜新生血管呈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4眼,血管性色素上皮病变2眼。结论: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可早期发现黄斑下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并能确定其位置、范围、数目及性质,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报道2例黄斑裂孔(M H)伴近视性黄斑劈裂(M F)病例。干预性病例报道。2例女性患者主诉视物变形,术前OCT显示M H和M F。行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离及气体顶压治疗。术前O CT检查和术中显微镜观察显示在后极部视网膜有部分玻璃体后脱离,玻璃体粘连在M F边缘。术后2例患者的M F消失,而M H仍开放。尽管不能排除切向力在M H形成中的作用,但是在M F眼中M H形成的机制可能是由于部分玻璃体后脱离造成的异常玻璃体黄斑中心凹粘连,并引起前后方向的牵拉所致。近视性黄斑劈裂眼的玻璃体后脱离和黄斑裂孔形成@Matsumura N. @Ikuno Y. @…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简单分级评分法,创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的临床病例和病历记录。并评估患者的临床分类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分级(CARM S)系统。受试者:采用CARM S系统评估246例处于不同时期ARM的患者,该患者在第4年纳入本研究,设计:横断面对照研究。方法:CARM S系统依据裂隙灯所见的玻璃疣、视网膜色素上皮、地图状萎缩、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和脉络膜新生血管对患者进行分类。采用受试者的眼底照相和临床数据评估CARM S系统的评分值。不同时期的ARM的246例患者的492只眼的临床分级与由读片中心评估的眼底照片分级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道2例玻璃体腔内注射Pegaptanib治疗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后引起的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病例。设计:非对照病例序列。方法:对2例玻璃体腔内注射Pegaptanib后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的病例进行鉴定。在鉴定之前得到了鉴定机构的的批准和许可。在治疗前后采用眼底照相、静脉  相似文献   

16.
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RPED)是引起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视力丧失的重要病理过程,也是今后能否找到有效治疗的主要针对点。故此,本文对近年来国外有关RPED的病理演变规律、形态变化特征、临床诊断技巧、治疗措施进展以及与眼底其它病理损害有关的最新资料作了综述,并客观地探讨了开展RPED中医药研究的前景,为临床的诊治工作提供了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报道1例以视神经萎缩和黄斑变性为临床首发症状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病例。观察性病例报道。1名9岁男孩,因视神经萎缩和黄斑变性导致视力丧失后,进行了诊断性检查。就诊时,双眼视力都是光感。眼底检查发现双侧视神经萎缩和黄斑变性改变,包括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黄斑瘢痕化以及视网膜前膜形成。血清和脑脊液中抗麻疹IgG滴度都很高。患者发现视力障碍后4个月,以及在本院就诊后2周,出现了肌阵挛、共济失调、运动和智力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有视神经萎缩和黄斑变性损害的儿童,即使没有出现典型的神经系统症状,也应该进行硬化性全脑炎的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道1例患有黄斑微裂孔自发性消退的病例。设计:观察性病例研究。方法:对1例黄斑微裂孔自发性消退的患者进行了临床检查及OCT检查。结果:1例62岁的女性患者,因出现了视力下降而就诊,同时发现有全层黄斑微裂孔、玻璃体后脱离、眼底生物显微镜和OCT证实存在的膜盖。在临床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黄斑裂孔伴有周边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收治的黄斑裂孔伴有周边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采取23G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进行治疗。结果:黄斑裂孔伴有周边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力高于术前,P<0.05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情况:3例出现术后一过性眼压增高,2例出现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结论:23G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黄斑裂孔伴有周边裂孔性视网膜脱患者,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造成高龄人群中心视力损害的最常见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视网膜、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玻璃膜和脉络膜的改变导致患者出现玻璃膜疣、局灶性RPE色素改变、RPE萎缩、RPE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异常的脉络膜灌注以及最终的盘状瘢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