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S100蛋白:脑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继贵 《医学临床研究》2004,21(11):1307-1310
1965年Moore首次自牛脑组织中分离出一种亚细胞组分,被认为是含有神经系统特异的蛋白质,因为这个成分在中性pH时能溶解在100%的饱和硫酸铵溶液中而得名,叫做S-100蛋白。近年来,随着神经免疫学、神经生物化学和神经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有关S100蛋白的研究非常活跃,许多研究已证实测定生物体液中S-100蛋白浓度.可以作为脑损伤的一种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佐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间收治的186例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甲泼尼龙组(93例)在基础治疗上应用甲泼尼龙1~2 mg/(kg.d),每12小时静脉滴注1次;地塞米松组(93列)应用地塞米松0.25~0.75 mg/(kg.d),每12小时静脉滴注1次,治疗3~5 d。比较两组咳喘消失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峁〖灼媚崃榭却奔洹⒎尾?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地塞米松组?崧邸〖灼媚崃敲钢苎谆级⑻乇鹗侵匦突级己玫木樾杂靡?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ROSC)30例患者,经心电监护或心电图证实院内心跳呼吸骤停,即刻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生存≥48 h、年龄≥18岁患者;入选病例排除因各种疾病终末期、晚期肿瘤、自然死亡因素所致心跳呼吸停止者,及发病前一周内伴有各种感染、休克、严重创伤者.随机分为A组(甲泼尼龙组,n=14):复苏后加用甲泼尼龙每日3 mg/kg,分两次静脉滴注,连续3 d;B组(对照组,n=16):采用常规心肺复苏治疗.两组患者原发病因基本相仿.ELISA法检测两组心肺复苏即刻、ROSC后24 h、48 h、72 h、7 d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资料数据采用SPSS11.5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各不同时间点计量资料两两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两组心肺复苏后SIRS患病率和病死率采用Chi-square test,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心跳骤停至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平均间期[(8.9±4.6)min,(9.6±5.0)min]及心肺复苏即刻血清TNF-α、IL-1β、IL-6、IL-8、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ROSC后24 h、48 h血清TNF-α、IL-1β、IL-6、IL-8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ROSC后72 h A组血清IL-8水平(114.33±149.72)仍低于B组(332.09±277.45)(P<0.05),ROSC后7 d两组血清各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0水平两组在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甲泼尼龙可降低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IL-8释放,对复苏患者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5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静脉推注,治疗组(2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喘息消失、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泼尼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优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入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101例,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采取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82.0%)明显低于观察组(9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采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治疗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人创伤性脑损伤后挫伤区皮质中的表达情况,包括表达位置、表达强度和表达时相,同时观察甲泼尼龙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2004-01/2005-06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8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按伤后时间分为8组,〈24h创伤性脑损伤组、2448h创伤性脑损伤组、48-72h创伤性脑损伤组、〉72h创伤性脑损伤组以及相同时间段创伤性脑损伤+甲泼尼龙组。选择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6例脑外肿瘤患者为阴性对照组。取样时间从伤后5h到5d,所有病例均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用咬骨钳夹取约0.5cm^3挫伤区边缘的脑组织,各时间段创伤性脑损伤+甲泼尼龙组患者于术前2小时给予甲泼尼龙30mg/kg,快速静脉滴注。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在200倍显微镜下随机选择10个高倍视野,计数阳性血管数。同一时间段各组间使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不同时间段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tudent Newman Keuls检验。 结果:入选的48例脑损伤患者都进入结果分析。免疫组化测定结果显示,在人创伤性脑损伤后的挫伤区皮质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在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中未见表达。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时间段创伤性脑损伤组、创伤性脑损伤+甲泼尼龙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极显著上调(P〈0.01),同一时间段中创伤性脑损伤与创伤性脑损伤+甲泼尼龙组比较,甲泼尼龙治疗组的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显著下调(P〈0.05),伤后48-72小时组与其它组比较,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人创伤性脑损伤后的挫伤区皮质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创伤性脑损伤后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甲泼尼龙抑制了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4例给予甲泼尼龙静滴5 d,随后口服泼尼松并逐渐减量直至停药;对照组12例给予地塞米松静滴10 d,随后口服强的松并逐渐减量直至停药,比较2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所需时间及总体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50.0%),并发症发生率(8.3%)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行下地行走、排尿恢复以及肌力改善2级以上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临床上采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的疗效更好,也更安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近年来病死率有所增长 ,未及时合理的应用静脉糖皮质激素是其因素之一。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非特异性抗炎等作用 ,为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一线药物。我们旨在对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儿童急性中重度哮喘发作的疗效及费用进行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全部病例来自我院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2年9月的住院患儿 ,均符合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和治疗常规”[1] 。 2 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 9月治疗组 38例 ,男性 2 4例 ,女性 1…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人创伤性脑损伤后挫伤区皮质中的表达情况,包括表达位置、表达强度和表达时相,同时观察甲泼尼龙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2004-01/2005-06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8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按伤后时间分为8组,<24h创伤性脑损伤组、24~48h创伤性脑损伤组、48~72h创伤性脑损伤组、>72h创伤性脑损伤组以及相同时间段创伤性脑损伤+甲泼尼龙组。选择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6例脑外肿瘤患者为阴性对照组。取样时间从伤后5h到5d,所有病例均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用咬骨钳夹取约0.5cm3挫伤区边缘的脑组织,各时间段创伤性脑损伤+甲泼尼龙组患者于术前2小时给予甲泼尼龙30mg/kg,快速静脉滴注。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在200倍显微镜下随机选择10个高倍视野,计数阳性血管数。同一时间段各组间使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不同时间段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tudentNewmanKeuls检验。结果:入选的48例脑损伤患者都进入结果分析。免疫组化测定结果显示,在人创伤性脑损伤后的挫伤区皮质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在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中未见表达。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时间段创伤性脑损伤组、创伤性脑损伤+甲泼尼龙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极显著上调(P<0.01),同一时间段中创伤性脑损伤与创伤性脑损伤+甲泼尼龙组比较,甲泼尼龙治疗组的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显著下调(P<0.05),伤后48~72小时组与其它组比较,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人创伤性脑损伤后的挫伤区皮质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创伤性脑损伤后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甲泼尼龙抑制了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糖皮质激素对免疫系统的多个环节均有抑制作用,从而发挥抗炎及免疫抑制的药理作用。甲泼尼龙属中效糖皮质激素,在治疗结缔组织病、过敏性疾病及皮肤疾病中发挥着很强的抗炎、免疫抑制及抗过敏活性,因此均作为首选治疗药物,但长期大剂量的用药易引起诸多不良反应。现将2005年10月至2006年11月我院75例皮肤病住院患者服用甲泼尼龙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在判断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救治的106例TBI患者,分别于伤后第1、3、5天检测血清S100B的水平;根据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3组:轻度组65例、中度组14例、重度组27例;按照3个月时回访的格拉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脊液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在评估创伤性颅脑损伤(TBI)严重程度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收治的43例TB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结局量表分为预后良好组(n=20)与预后不良组(n=23).通过脑室外引流获取脑脊液,测定患者术后6、1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后血清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EV71感染患儿176例,依据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标准,结合病情轻重将患儿分为3组:普通组62例、重型组65例、危重组49例.另选30例健康体检婴幼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与普通组、重型组、危重组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患儿于入院后治疗前第1天,治疗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分别采空腹静脉血4 mL;健康对照组留取就诊当天空腹静脉血4 mL.分离血浆,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血浆中NSE、S100蛋白水平.同时收集入院后24h内的血常规、生化、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等临床资料.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与普通组和对照组比较:重型组及危重组的NSE、S100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②普通组中进展至重型肠道病毒感染者血液中NSE、S100蛋白的水平显著高于病情好转的患儿(P<0.05).结论 血清NSE、S100蛋白均可以作为判断EV71感染重症的生化标记物,两者的联合检测对于评估病情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血清S100B检测在急性颅脑损伤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S100B在急性颅脑损伤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77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3 h内的血清S100B含量,以扩展Glasgow结果评分评价其伤后6个月的康复情况,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受试者操作特性分析.结果血清S100B含量低于0.42 μg/L者预后良好,其敏感度为78.8%,特异度为88.9%.结论血清S100B可以用作评估急性颅脑损伤预后的神经化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 分析探讨血清S100BB蛋白在肺癌脑转移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测定43例肺癌脑转移患者(脑转移瘤1 cm以下组12例,1~2 cm组9例,2 cm以上组17例,5例未知脑转移瘤大小)、44例肺癌患者、45例肺炎患者及44名健康人血清S100BB蛋白水平,并分析血清S100BB蛋白与肺癌脑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肺癌脑转移组血清S100BB蛋白水平为42.28(38.56~121.70)ng/L,显著高于肺癌组的34.09(27.38~43.89)ng/L、肺炎组的31.11(26.79~37.15)ng/L和健康对照组的30.97(7.27~35.84)n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422.5、325.5和237.5,P均<0.01).血清S100BB诊断肺癌脑转的ROC曲线AUC为0.828,当以37.15 ng/L为临界值时,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3.7%(36/43)、74.4%(99/133)、51.4%(36/70)、93.4%(99/106)、76.7%(135/176).肺癌脑转移组、肺癌组、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中S100BB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3.7%(36/43)、36.4%(16/44)、24.4%(11/45)、15.9%(7/44),肺癌脑转移组S100BB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肺癌组、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X~2=50.705,P<0.01).肺癌脑转移肿瘤1 cm以下组、1~2 cm组和2 cm以上组的S100BB蛋白水平分别为47.87(39.63~131.68)ng/L、45.28(40.02~126.70)ng/L和38.79(34.86~58.23)ng/L,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50.5、65.0和56.0,P均>0.05).结论 血清S100BB蛋白水平可以作为肺癌脑转移发生的辅助诊断指标,但肺癌脑转移瘤大小可能与S100BB蛋白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S100蛋白水平与大肠癌的发生、分期及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东西湖区人民医院普外科及肿瘤科大肠癌患者111例,其中低分化腺癌27例,中分化腺癌35例,高分化腺癌49例;按照Dukes分期标准又分为Ⅰ期31例,Ⅱ期29例,Ⅲ期34例,Ⅳ期17例。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经病理切片和组化染色确诊。健康对照组为本院健康体检人群104例。两组年龄和性别比例匹配。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血清S100蛋白水平。检测方法为化学发光分析法。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大肠癌组血清S100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Dukes分期间血清S100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之间比较,血清S100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100蛋白水平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和分期相关,但与病理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s

In recent years, biochemical markers have been employed to predict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In mild TBI, S100B has shown the most promise as a marker of outcom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BI was to: show the range of serum S100B levels during the acute phase after trauma: determine if S100B has potential to discriminate favourable from unfavourable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similar brain injury severity scores and to establish an S100B ‘cut-off’ predictive for death.

Methods

All patients with severe TBI, admitted to this neurointensive care unit within 24 h of injury were eligible for inclusion in the study. One serum blood sample was obtained from each patient at the 24 h post-injury time-point. S100B levels were measured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Injuries were coded using 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sed injury severity scoring system (ISS). Three-month follow-up was undertaken with outcome assessed using the Glasgow outcome score (GOS).

Results

One hundred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Serum S100B levels ranged from 0.08 to 12.62 μg L−1 S100B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a GOS of 1 (death) 2 and 3 (unfavourable outcome)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GOS 4 and 5 (good recovery). In this study a cut-off point of 0.53 μg L−1 has sensitivity of >80% and specificity of 60% to predict unfavourable outcome and 49% to predict death.

Conclusion

In 100 patients studied with similar brain injury severity scores, serum S100B measured at the 24-h time-point after injury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outcome but a cut-off 0.53 μg L−1 does not have good prognostic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20.
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血糖与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血糖与白细胞介素 6的关系。方法 观察 4 0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第 1天血糖和白细胞介素 6的变化 ,并与 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比较。白细胞介素 6应用ELISA方法测定。结果 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血清白细胞介素 6水平与血糖变化的相关系数为r=0 817(P <0 0 1)。结论 白细胞介素 6可能参与了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高血糖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