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一例孙国超刘洪霞李焕义患者女,43岁。发现左上腹包块11年,伴腹部胀痛2年。体检:左上腹部触及12cm×6cm包块,质韧不活动,表面光滑,触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正常,AFP阴性。B超检查:于肝左叶查及10.1cm×9....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9岁。因"上腹部饱胀逐渐加重半年,乏力一周"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左上腹可及15cm×15cm大的肿块,质中,活动度差。血生化检查无异常。腹部CT检查示:左上腹腔内见一巨大团块影,大小18.9cm×13.0cm×16.0cm.密度不均匀,CT值-21.2~62.7HU.边界清,周围器官受压移位,后腹膜未见肿大淋巴结(图1.2)。CT诊断:左上腹团块状占位,考虑肝左叶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病理脾延迟破裂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13岁,学生。因摔伤致左上腹疼痛4h于2004年5月1日急诊入院。体检:体温37.0℃,脉搏103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18/80mmHg(1mmHg=0.133kPa)。急性痛苦病容,意识清楚,口唇红润,睑结膜不苍白,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左上腹为甚,脾区叩击痛阳性,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可闻及。左下腹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5岁。因左上腹钝挫伤4d,左上腹部出现包块、进行性增大伴疼痛2d,以脾包膜下血肿收住入院。体检:脉搏88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贫血貌、痛苦病容。左上腹部膨隆,触及一较大的圆形包块,约  相似文献   

5.
我院收治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64例,现对有关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38例,女26例。年龄2~73岁,平均49岁,其中40~60岁46例(占71.9%)。H、病理类型及分布见表1。三、临床表现从出现症状至人院1d~12年,平均13个月。首发症状:腹部肿块34例(53.1%),腹痛25例(39.1%),其它5例(7.8鞘)。具体表现详见表2。58例腹部可触及肿块者,其中肿块位于右上腹14例,左上腹15例,右下腹门例,左下腹10例,脐周4例,盆腔4例。肿瘤最小6cmXscmXscm,最大40cmX38cmX25cm,平均直径12cm。肿块除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对小儿腹膜后肿块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2例行CT检查并具有完整资料的小儿腹膜后肿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3个月-14岁,小于5岁36例。30例手术及病理证实,12例具有典型的CT征象可资诊断。32例行B超检查。结果:42例患儿中,良性肿块20例(占47.62%).恶性肿块22例(占52.38%),实质性肿块25例,占59.52%,囊性肿块17占40.47%。先天性肾盂积水7例,先天性肾囊肿6例,囊性畸胎瘤2例,肠系膜囊肿1例,腹腔脓肿1例。实质性肿块中神经母细胞瘤6例,肾母细胞瘤11例,淋巴瘤5例,畸胎瘤3例。本组CT检查结果术前定位诊断正确率95.2%(40/42),定性诊断正确率61.9%(26/42)。同时对各种疾病进行了鉴别诊断。结论:CT检查是儿童腹膜后肿块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为术前定位、定性诊断、鉴别诊断、决定能否完整切除和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是儿童腹部肿块病变的必查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7.
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2岁。患者近10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血压升高,最高可达165/120mmHg。发作时伴有头晕恶心,一直口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患者无腰痛及排尿改变,自觉无力。体格检查:T:36.8.p:76次/min。R:19次/min。BP 142/84mmHg.Na:134mmol/L.K:3.7mmol/L.Ca1.07mmol/L.腹部平坦,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无异常。左上腹可触及一包块,质较硬,无压痛及反跳痛,大小触不清。  相似文献   

8.
女性,28岁。左上腹肿块逐渐增大8年余,最初发现左上腹有一拳头大小肿块,无疼痛及其他不适。在当地医院以脾大而手术,见肿块位于腹膜后,未能切除。以后肿块逐渐增大,现已占据近整个腹部。 检查:脉搏80次/min、血压17/13KPa,慢性病容。全腹膨隆,腹壁静脉无怒张。左腹部肿块约40cm  相似文献   

9.
病例资料女,43岁。因左上腹间断性疼痛半年,加重7d入院。体格检查:腹柔软,左上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WRC 7.46×10^9/L,RBC 3.17×10^12/L,HB 98 g/L,PLT 509×10^9/L。腹部彩超示脾脏占位。CT诊断:脾脏淋巴瘤(图1 a-c)。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9岁。右上腹隐痛1年,呈持续胀痛,无恶心、呕吐,近半月疼痛加重。查体,发育正常,右下胸部叩浊,右下肺呼吸音低。右上腹可触及一中等硬度肿物,上界不清,下界腋前线肋下仍可触及。影像学检查:胸、腹平片示肿块上至右肺门,下至肝缘下,密度不均匀,可见钙化影。CT平扫,肿块占据右侧胸腔及右上腹部,大小约30cmX25cmXZOom,肿块外形较规整,上极至右肺门水平,将右肺中、下叶向内上推移。下极位于右腹膜后脊柱前,肝后绿受压变形,肾脏受压并向右前移位。肿块密度不均匀,上部以脂肪密度为主,CT值一121—一132HU,并可…  相似文献   

11.
CT及MRI诊断腹膜后神经鞘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中庆  侯建明  戴志龙 《人民军医》2008,51(11):705-705
1病例报告患者男,51岁。因右上腹部阵发性胀痛,伴右腰背部放射痛就诊。查体:体温36.3℃,心率90/min,血压120/90mmHg。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莫菲征(-)。B超显示胆囊多枚增强光团,后方伴声影,最大18mm×17m,考虑为胆囊多发结石。CT显示胆囊密度不均匀增高,右肾前间隙、  相似文献   

12.
我院近期收治了1例少见的巨大神经纤维瘤,术后2年复发并且发生恶变,现报道如下。病例资料患者,女,70岁,近日发现腹部肿块逐渐增大,腹部稍隆,触及表面光滑,不活动,有压痛,食欲不振,慢性病容,轻度消瘦,体温36℃。患者曾于2年前腹部占位手术,术后病检为神经纤维瘤。B超检查:于左侧腹腔探及一巨大实性肿物边界清,内回声不均匀,下达髂嵴,大小为16.7cm×10.5cm。B超诊断:腹腔内占位,以畸胎瘤可能性大。CT检查:左侧腹部见一11.0cm×13.0cm巨大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缘清晰光整,内部有少许低密度灶。CT值在5~11HU之间。肿块…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0岁,因腹胀、恶心、关节痛1年余就诊。患者无尿路感染及肾绞痛,无外伤及手术史。体格检查:体温孤5℃,血压123/80mmHg(1mmHg=0.133kPa),脉搏76次/min,呼吸20次/min;心肺听诊正常;腹软,左上腹压痛弱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示: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伴左肱动脉血栓的经导管溶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40岁。车祸伤致头部、腹部疼痛3h急诊入院,体检:血压18/10kPa,心率98次/min.左上腹压痛.无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B超提示:脾包膜下血肿。经保守治疗无效于入院第2天行脾切除术。于术后18、20h.患者排出黑色水样便,约50ml。术后22h突感腹部剧烈疼痛、腹胀、呼吸困难,肌注哌替啶无效。心率130次/min,血压测不出,面色苍白,腹膨隆.全腹部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2岁。中上腹部持续性隐痛16个月,伴腰背部放射痛及体重下降。体检:消瘦,腹平软,中上腹可触及4.0cm×5.0cm大小肿块,无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5.1×10^9/L,血红蛋白91g/L;红细胞沉降率84mm/1h;γ-谷氨酰转肽酶61U/L(正常0—40U/L),血淀粉酶16U/L(正常20—120U/L)。肿瘤标记物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6.
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T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CT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后腹膜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结果:12例中,肿块平均最大径9.2cm,10例肿块形态不规则伴明显分叶,2例表现为椭园形。平扫CT值低于肌肉软组织10例,2例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9例实质内明显坏死囊变,2例实质内可见钙化灶,3例破坏骨骼,1例累及肾脏,1例累及胰体、尾部。增强扫描肿块呈中-高度强化。对照手术病理结果,CT定位准确率75%,定性准确率41.67%。结论: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CT表现为一定特征性,有助于协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8岁.因左上腹包块1年伴后背痛10余天入院.体检:左上腹扪及深部肿块,直径约5 cm, 质软,有活动, 腹肌无紧张,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18.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类白血病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京  朱英梅 《人民军医》2008,51(4):193-193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44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3年,加剧伴上腹部疼痛1天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84/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78mmHg,痛苦面容,腹略膨隆,左上腹压痛明显,轻度反跳痛及肌紧张,左腰部触痛明显。肝功能:直接胆红素10μmol/L、总胆红素16μmol/L、丙氨酸转氨酶456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218U/L,血脂肪酶6660U/L,血淀粉酶3280U/L。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74岁.上腹部憋闷不适,进食后左上腹疼痛2月余.体检:一般情况较差,慢性病容,贫血貌,左上腹可触及包块.X线胃肠造影及胃镜检查均未发现病变.B超:左上腹探及一囊实性肿块,内部回声不均,与胃及胰腺界限不清,考虑来自胰腺可能性大.CT检查:左上腹见一较大混杂密度肿块,约18 cm×15 cm×12 cm大小,CT值20~30 HU,边界较规则,其前缘与胃体部界限不清,后缘与胰腺关系密切;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图1、2).  相似文献   

20.
息者女:28岁。左上腹无病性肿块3个月,无发热,无消化不良症状,无外伤史。查体:左上腹可触及一约10x8cm大小肿块表面光滑、质地中等、边界清楚、但不能触及肿块上界,无压痛;右侧卧位时肿块随腹式呼吸运动上下移动、全身检查无其它阳性体征。B超检查示:左上腹脾前方有一6·5X71X82cm大小无回声区,边界清楚、形态欠规则,壁厚后方伴增强效应。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显示:囊肿内无彩色血流信号。CT检查示:左上腹10xscm多房性、囊性占位病变,边界清楚,囊壁部分钙化。肿块与脾脏相连,增强扫描天强化,胃体受压右移。CT诊断:囊肿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