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家骥 《重庆医学》2008,37(7):765-767
目的探讨尿道板与带蒂包皮内板Ⅰ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采用尿道板与带蒂包皮内板Ⅰ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25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自正位尿道口排尿,尿道外口呈裂隙状,阴茎外观较满意,无阴茎下曲或侧弯,并发症发生率16%(4/25)。其中尿瘘3例,尿道吻合口狭窄1例。结论本术式具有皮瓣血运可靠、成形阴茎外观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阴茎头型和阴茎型尿道下裂的Ⅰ期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尿道下裂手术的成功率.方法:设计了Ⅰ期阴茎下曲矫正、阴茎头部尿道重建术,并在8例病人中实施了该术式.利用阴茎远端腹侧皮瓣重建阴茎头部尿道,在Ⅱ期手术时进行阴茎头部尿道与原尿道外口间的尿道成形术.结果:8例病人完成Ⅱ期手术后,重建尿道外观良好,无尿漏和尿道狭窄发生,阴茎勃起正常.结论:本术式操作容易,简化了Ⅱ期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利用带蒂横裁包皮内板治疗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 对 3 7例患者纠正阴茎下弯 ,横裁包皮内板 ,做包皮内板带蒂岛状皮瓣 ,将之缝成Duckett皮管 ,将Duckett皮管与原尿道吻合 ,Ⅰ期行尿道成形 ;如尿道缺损超过4cm ,用尿道口周围皮肤做Duplay皮管 ,与Duckett皮管吻合 ,行尿道成形。 结果 一次手术成功 3 3例 ,占 89%。尿瘘 3例。随访 6个月~ 1年 ,尿道狭窄 1例 ,无尿道憩室状扩张 ;4例尿道缺损超过 4cm ,以Duckett加Duplay术均获满意效果。所有病例阴茎下弯完全纠正 ,尿道口位于阴茎头正位 ,阴茎外观好。结论 此法治疗尿道下裂不用分期手术 ,效果良好 ,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4.
带蒂包皮皮瓣在尿道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采用带蒂包皮皮瓣尿道一期成形术找出对于冠状沟型和轻度阴茎型尿道下裂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选择带蒂包皮皮瓣成形尿道的方法,手术43例.结果43例均获得随访,一期治愈36例,占83.7%.引起尿道外口狭窄1例,尿道吻合口狭窄3例,经行尿道扩张2~3个月治愈.尿瘘3例,其中1例自行愈合,余下2例经二期手术治愈.结论带蒂包皮皮瓣尿道一期成形术是冠状沟型和轻度阴茎型尿道下裂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阴囊岛状皮瓣一期重建尿道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的手术经验,评估此术式在尿道下裂修复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阴囊岛状皮瓣一期重建尿道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阴囊阴茎型16例,阴茎型30例。结果阴囊阴茎型术后尿漏1例,无尿道狭窄患者,成功率93.7%;阴茎型术后尿漏3例,尿道狭窄1例,成功率86.7%。结论阴囊岛状皮瓣一期重建尿道治疗阴囊阴茎型先天性尿道下裂和阴茎型先天性尿道下裂成功率高,应是首选术式。保证阴囊中隔的系膜血管供养、选用合适的皮瓣宽度及分层次缝合是预防尿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阴囊纵隔皮瓣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手术经验,评估此法在尿道下裂修复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88年10月至2010年11月我院应用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阴茎型17例,阴茎阴囊型19例。结果:阴茎型17例术后尿漏5例,成功率70.6%;阴茎阴囊型术后尿漏3例,成功率84.2%。结论:阴囊纵隔皮瓣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成功率高,应是首选术式;正确切取与缝合阴囊皮瓣是预防尿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双皮瓣对合成形尿道治疗尿道下裂的经验。方法 对36倒尿道下裂患者Ⅱ期行双皮瓣对合成形尿道的尿道成形术,其中阴茎体型10例,阴茎阴囊交界型24例,阴囊型2例。术后尿道支架管留置5~7天。结果 36例皮瓣均成活,随访6~12个月,阴茎外观正常,排尿通畅,尿道外口狭窄1例;尿瘘3例,均已修补成功。结论 双皮瓣对合成形尿道行尿道下裂Ⅱ期成形术,皮瓣血供丰富,手术简单,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刘晓东  李守林  王浩  姜俊海 《海南医学》2014,(14):2161-2162
目的:分析重型尿道下裂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疗经验。方法回顾31例重型尿道下裂临床资料:一期手术矫正阴茎弯曲,应用Dupaly或阴囊纵隔皮瓣法重建尿道至阴茎阴囊交界处;二期手术重建阴茎段尿道,采用Snodgrass手术方式。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31例重型尿道下裂矫形后均接近正常状态,重建尿道总长度为5~10 cm,平均7 cm。手术成功率为74.2%(23/31),尿瘘发生率为19.4%(6/31),尿道狭窄发生率为6.5%(2/31),尿瘘及尿道狭窄分别经尿瘘修补及尿道扩张治疗后痊愈。确诊并手术治疗前列腺囊3例,真两性畸形1例。结论重型尿道下裂伴发畸形多,尿道缺损长,分期手术治疗并发症少,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斜裁包皮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对61例合并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患者应用斜裁包皮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式,同时注意将血管蒂筋膜覆盖新形成的尿道及吻合口上面,增加尿道表面组织的厚度及血供预防尿瘘及尿道狭窄的发生。结果61例中有60例阴茎外观满意,均自正位尿道口排尿,尿道外口呈纵向裂隙状,无阴茎下弯或侧弯;并发症发生率11.5%(7/61),其中尿瘘3例、尿道外口狭窄3例,尿道口退缩1例。结论本术式具有皮瓣血运可靠、成形阴茎外观满意、取材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阴茎型、阴茎阴囊型及阴囊型尿道下裂的I期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侧冗长包皮瓣法分期治疗小阴茎头畸形伴重度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小阴茎头畸形伴重度尿道下裂患儿22例,应用腹侧冗长包皮瓣法分期治疗,一期术中离断尿道板伸直阴茎后在其远端腹侧预留冗长包皮瓣;对于阴茎头直径<10 mm的小阴茎头,二期手术前2~4周外用丙酸睾酮膏4~8周以促进阴茎头发育。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游离腹侧预留包皮瓣作为阴茎头处尿道,行尿道板纵切卷管术,所有患儿术中均行改良阴茎头成形术。结果 22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1年。术后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阴茎头裂开,3例尿道瘘,均再次手术后治愈;2例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后治愈。16例患儿手术成功,成功率为72.7%,术后随访尿道开口于阴茎头端,阴茎头外观良好,排尿通畅,无尿道憩室、阴茎下弯等并发症。结论 小阴茎头畸形伴重度尿道下裂患儿术前外用丙酸睾酮有利于阴茎阴头发育,然后再采用腹侧冗长包皮瓣法分期治疗,能够充分利用阴茎头皮肤来包裹成型尿道,联合运用改良阴茎头成形术,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刘孝华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9):1052-1053
目的观察阴囊中缝皮瓣联合矩形包皮内板皮瓣治疗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2004年3月—2010年12月32例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患者均采用阴囊中缝皮瓣联合矩形包皮内板皮瓣Ⅰ期尿道成形治疗,对术后的愈合情况及尿瘘、皮瓣坏死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施行阴茎伸直及尿道成形术,32例患者尿道皮瓣完全成活,无一例发生坏死,阴茎完全伸直。发生尿漏4例,尿道狭窄1例,阴茎轻度扭转1例。4例尿漏患者均于6个月~1年行尿瘘修补术后愈合;1例尿道狭窄患者行尿道扩张后痊愈;1例阴茎轻度扭转,未行特殊处理,1年后复查外观接近正常。结论阴囊中缝皮瓣联合矩形包皮内板皮瓣治疗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可有效减少尿瘘发生率,皮瓣成活率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分期岛状包皮瓣尿道板重建术在重度尿道下裂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22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重度尿道下裂患者28例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分期岛状包皮瓣尿道板重建术式手术组(A组)和传统分期手术(即:一期伸直阴茎,二期尿道成形术)组(B组)。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随访亲属对治疗的满意度。  结果  分期岛状包皮瓣尿道板重建术的13例中,在首次手术时年龄2岁至34岁,尿道缺损长度3.5~6 cm;传统分期手术患者15例, 第1次手术时年龄2岁至27岁,尿道缺损长度 3~6 cm。2组患者的年龄、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分期岛状包皮瓣尿道板重建术手术组术后2例发生尿道瘘,另1例发生阴茎头部尿道破裂。经再次尿道瘘修补/尿道成形治疗。传统分期手术组术后4例发生尿道瘘,2例尿道狭窄和尿道憩室。需经再次手术尿瘘修补术/尿道成形术,尿道扩张术治愈。分期岛状包皮板尿道板重建术组手术成功率为76.9%,传统分期手术组手术成功率为60.0%(P > 0.05)。且分期岛状包皮瓣尿道板重建术较传统分期手术术后满意度更高(P < 0.05)。  结论  分期岛状包皮瓣尿道板重建术已成为分期治愈尿道下裂的重要方法,对重度的尿道下裂术后安全性较好,外观比较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邓永洪  梁志宇  王雪冰 《吉林医学》2012,33(24):5274-5275
目的:评价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和加盖带蒂包皮瓣术加U形支架管引流Ⅰ期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和加盖带蒂包皮瓣术加U形支架管引流Ⅰ期治疗小儿尿道下裂65例。结果:65例手术均成功,尿瘘5例,6个月后行尿瘘修补均痊愈。随诊3~16个月均无尿道狭窄。手术时间70~130 min,平均90 min。结论:手术后阴茎外观良好、正位尿道口、尿道外口垂直裂隙状,排尿功能良好,并发症低,手术简便且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双皮瓣对合成形尿道治疗尿道下裂的经验,方法:对36例尿道下裂患者II期行双皮瓣对合成形尿道的尿道成形术,其中阴茎体型10例,阴茎阴囊产界型24例,阴囊型2例,术后尿道支架管留置5-7天,结果:36例皮瓣均成活,随访6-12个月,阴茎外观正常,排尿通畅,尿道外口狭窄1例,尿瘘3例,均已修补成功,结论:双皮瓣对合成形尿道行尿道下裂II期成形术,皮瓣血供丰富,手术简单,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阴茎根部推进皮瓣重建阴茎阴囊角治疗各型尿道下裂的疗效及美观性.方法 2014年2月—2016年2月,方便收集筛选该院50例无合并症患儿,采用阴茎根部推进皮瓣重建阴茎阴囊角治疗尿道下裂中阴茎体型42例,阴茎阴囊型7例,会阴型1例.均采用Duckett术,重度尿道下裂(阴囊型、会阴型)采用Duckett+Duplay治疗.结果 术后皮瓣血运良好,皮瓣色泽正常,无皮下血肿,无皮瓣坏死及切口感染.皮瓣全部存活,存活率达100%.6例尿瘘,无一例出现尿道狭窄及尿道憩室等并发症,手术成功率达88%.随访6个月~2年,阴茎体挺立、皮瓣规整、外形美观,家长满意度高.结论 阴茎根部推进皮瓣重建阴茎阴囊角治疗各型尿道下裂的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美观性佳,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6.
周学东  金见祥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8):656-656,658
目的 总结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或Snodgrass手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经验.方法 采用Snodgrass手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患者15例.其中冠状沟型4例,阴茎体型8例,阴茎阴囊型1例,另2例为行尿道成形术后尿道瘘.结果 术后排尿通畅,阴茎外观满意.并发尿瘘2例(13.3%).随访4~31个月,无尿道狭窄发生.结论 Snodgrass手术对无阴茎下弯或轻度下弯的各型小儿尿道下裂治疗有效,术后并发症少,外形美观.但如因尿道板造成阴茎弯曲,以及尿道板组织薄、短缩,仍应考虑采用带蒂包皮瓣的手术矫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道延伸术在保留尿道板阴茎阴囊皮瓣翻转埋藏法治疗尿道下裂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总结尿道延伸术应用在保留尿道板阴茎阴囊皮瓣翻转埋藏法治疗尿道下裂患儿46例的疗效和随访情况。其中冠状沟型20例,阴茎体型26例,46例均合并阴茎下弯(轻度10例,中度16例,重度20例),术中尿道延伸长度为1cm-2cm,4例阴茎下弯矫直不满意,行背侧白膜折叠横缝予矫正。结果应用尿道延伸术治疗尿道下裂46例,Ⅰ期成功40例(86.9%),因尿瘘、尿道口狭窄等手术失败6例(13.1%)。结论尿道延伸术能使尿道延伸1cm-2cm,从而既能完整地保留尿道板,完全矫正阴茎下弯,又能使所取阴茎阴囊皮瓣明显缩短,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尿道下裂属于泌尿外科的一种较常见病,在生殖结节腹侧形成的一条纵形的尿生殖沟,此沟槽向后向前闭合面成尿道,如闭合过程停止,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尿道下裂。按尿道海绵体发育到达的位置,分为阴茎头型、阴茎型、阴囊型及会阴型,其中会阴型尿道下裂,手术修补尿道,需用皮瓣面积较大。如采用阴囊皮肤,尿道内因有毛皮,远期常有结石形成,尿流不畅易导致梗阻和感染。若用阴茎皮肤,如果阴茎发育小,则皮肤少,取皮瓣困难。目前认为用膀胱黏膜Ⅰ期尿道成形术较为合适。本人在近期工作中对2例会阴型尿道下裂行膀胱黏膜Ⅰ期修补成形术,术后较为理想。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Snodgrass手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效果及探讨该术式的适应证.方法 对采用Snodgrass术式治疗小儿尿道下裂48例进行总结.患儿年龄最小18月,最大13岁,其中阴茎头及冠状沟型9例,阴茎体型36例,阴囊型3例,有19例合并轻到中度阴茎下曲畸形,4例为第一次手术失败后再次手术.结果 一期手术治愈44例(91.7%),术后发生尿瘘4例(8.3%),尿瘘部位主要发生在冠状沟附近.其中1例于术后经尿道扩张,3周后尿瘘自行愈合,其余3例分别于术后半年行尿瘘修补而治愈.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无尿道狭窄发生.结论 Snodgrass术式手术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尿道成形后阴茎外观满意,对于无或仅并发轻、中度阴茎下曲的尿道下裂以及多次手术失败的尿道下裂,Snodgrass术式是较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阴茎背侧包皮纵行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回顾7年间采用背侧包皮纵行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15例尿道下裂患儿的手术资料,患儿年龄10个月~8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3例为阴茎阴囊型,其余12例均为阴茎体型。结果手术治愈13例(86.7%),有2例发生尿瘘,术后半年经尿道修补后治愈。结论采用本术式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尿瘘发生率低,皮下组织在阴茎两侧分布均匀,符合生理解剖且美容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