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气胸治疗36例报告隋在春刘衍广(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264400)关键词慢性阻塞性疾病;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引起自发性气胸的最常见原因[1]。近年来,我们共收治COPD并自发性气胸36例,报告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相关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疾控中心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接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抽取7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变现、影像学表现以及实验室等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进行分析。观察治疗后痊愈和死亡情况。结果治疗后6-9个月后复查,肺结核痊愈68例、死亡2例。结论科学合理用药和准确的诊断分析,能够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临床疗效,对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忠林 《河北医学》2013,(11):1699-1701
目的:探究并分析有氧运动肺康复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治疗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和体能状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均较前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正常步速和最大步速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氧运动肺康复治疗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和体能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刘芳 《大家健康》2016,(4):57-58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诊断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为实验组,3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对象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患病时间、肺功能情况、吸烟情况和用力呼吸容积等临床特征和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吸烟人群的时间、比例和患病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 Velcro 啰音和杵状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叩诊清音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单位时间内呼气容积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叩诊清音高、Velcro 啰音和杵状指低和每秒用力呼吸容积低时,医生应该注意患者出现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可能,并及时的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近年来,慢性阻塞性疾病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就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及同期的6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象,分析动态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相似文献   

6.
何士杰  曲宝亮 《求医问药》2014,(20):200-201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中白介素8含量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和10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将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使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研究对象血液中白介素8的含量,然后将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检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液中白介素8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介素8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中最主要的相关炎性介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中白介素8的浓度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7.
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康复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后体重、BMI、FVC、FEV1%的改变情况;随访1年,统计治疗前1年内和治疗后1年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结果经治疗后患者体重、FVC、FEV1%明显增加,治疗后1年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费用显著减少(P<0.05或<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治疗经济上投入较少,并且能达到较满意效果;是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血清透明质酸和层粘蛋白检测对肺疾病的诊断意义李慧,王援朝,甄明生,于红,杨洁军,刘久山南方医院呼吸内科,广州市,510515关键词肺疾病;透明质酸;层粘蛋白1临床资料住院病人120例,其中肺癌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6例,肺结核20例,支气管扩张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4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护理,3个月后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疗效以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同时也有利于增加护患沟通,规范了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对健康教育的管理,该护理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8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肺功能分析唐素兰,覃玫(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关键词肺心病;阻塞性,肺功能对18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心病病人的肺功能结果进行分析,试图从肺功能角度探讨COPD、肺心病的程度,并用以指导临床。1临床资料本文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手段治疗的病情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016年期间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患者所接受治疗方案差异为依据将其以每组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所接受治疗方案分别对应常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干预、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手段。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措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根据患者病情体征改善情况作为疗效判断依据,对照组与观察组判定无效患者分别为10例、2例,组间总有效率差异统计学提示有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均接受平均3个月时间随访,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不同时间段了解6分钟步行距离,提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数据优越性相对明显,统计学处理有意义(P0.05)。结论对症干预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而言相对于对症治疗不仅能提高病情干预效果且对患者身体恢复和生活质量等均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的因素与护理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睡眠调查表,对100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相关因素,进行个体化综合护理和效果评价.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问题主要生理因素是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心理因素主要是担心病情预后,经济负担问题,环境因素主要是噪声和睡眠环境的改变.结论:实施护理措施后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并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误诊原因,旨在提升对疾病的认知。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10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有28例并发自发性气胸,并出现漏诊误诊现象。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起病急,且隐匿性较强,临床症状表现复杂,生命体征变化容易被原发病掩饰,故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应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及时行胸部X片检查,并进行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采用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方案,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氨茶碱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肺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呼吸困难程度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肺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呼吸困难程度等对比均有明显改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肺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呼吸困难程度等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总编导读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4,(7):I0001-I00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常见疾病,尽管其患病率几近百分之十,但没有被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到慢病管理的任务中。对此,多年前就有不少呼吸科专家呼吁,在社区医疗机构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筛查,早发现就可以早治疗,早治疗就可以防止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本期《重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治疗》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合并症的诊治需要全科医师关注》两篇特邀文章,就是告诉我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需要从“全人”着眼,关注患者全身并存疾病,综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是个漫长过程,急性期患者在大医院接受治疗,稳定期患者需要继续做长期连续的肺康复治疗,这阶段的肺康复治疗完全可以由社区医疗机构完成,就地、就近、便利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对此,社区的全科医生能够做些什么?怎么做?在《重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治疗》一文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6月至2016年0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33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70例以及对照组6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对比分组依据为不同治疗方法;对照组:止咳平喘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基础治疗+无创呼吸机;通过对比心率水平、血气分析结果以及呼吸频率,以突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疾病的临床价值。结果在心率水平、血气分析结果以及呼吸频率几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P0.05)。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P0.05);在住院费用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无创呼吸机,可以将患者的呼吸肌耗氧有效减少,将患者的呼吸肌疲劳症状显著缓解,将临床治疗时间显著缩短,最终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氨茶碱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氨茶碱进行治疗。3个月为1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肺功能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氨茶碱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杨昕  王迪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50+152-150,152
目的探讨血浆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浓度变化,从而观察血浆C-反应蛋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8例,设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正常对照组49例:采取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C-反应蛋白,所有患者均测定肺功能。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均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结论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氨茶碱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氨茶碱进行治疗。3个月为1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 3个月的治疗,肺功能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P <0.05),并且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氨茶碱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5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空气压缩泵高效雾化吸入,并对其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经过5d的治疗及细致的临床护理,采用高效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患者疗效满意.与治疗前对比患者的气喘、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得到缓解.结论 高效雾化吸入疗法配合细致的临床护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