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间质瘤的临床病理改变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了解胃间质瘤的特殊临床病理改变。方法:收集37例胃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常规光镜切片观察,免疫组化SMA,S100,CD34,CD117,CKp标记。2例恶性胃间质瘤新鲜组织常规电镜切片,观察超微结构。结果:胃间质瘤临床症状以上腹痛、肿块和呕血为主。良性间质瘤直径〈4.5cm,无出血坏死,瘤细胞以梭形细胞为主,核分裂0—2个/50HPF。多数恶性间质瘤直径〉5cm(20/25),有出血坏死,瘤细胞多形性,核分裂6—564/HPF。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以CD34和CD117阳性为主。电镜观察2例恶性间质瘤的瘤细胞中细胞器稀少,无密体密斑、神经内分泌颗粒和细胞外基板。结论:胃间质瘤临床症状与胃癌相似,良性和恶性胃间质瘤的病理诊断依据组织学改变和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和电镜观察示胃间质瘤以未分化型为主。  相似文献   

2.
食管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食管间质瘤的特殊临床病理改变.方法: 收集21例食管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资料,每例常规光镜切片观察,作免疫组织化学SMA ,S100,CD34,CD117,CKp抗体等标记.结果: 食管间质瘤临床症状以吞咽困难为主,肿瘤直径<3.0cm者17例,>6.0cm的4例.肿瘤无出血坏死,瘤细胞以梭形细胞为主,核分裂0-4个/50HPF.免疫组化染色:CD34阳性20例(20/21),CD117阳性(20/21),SMA阳性20例(20/21),S100蛋白阳性1例(1/21). 结论:食管间质瘤临床症状与食道癌相似,病理改变以良性肿瘤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标准、良恶性参考指标和预后因素。方法对34例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进行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其CD117、CD34、a-SMA、S-100蛋白等的表达状况,并结合随访资料,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GIST患者平均年龄58.9岁。最常见症状为腹痛和消化道出血。大体上肿瘤境界清楚,切面灰白,部分区可见出血、坏死囊性变等继发性改变。镜下梭形细胞25例,上皮样细胞4例,梭形或上皮样细胞5例。CD117和CD34多弥漫强阳性。阳性率为94.1%、79.4%。a-SMA、S-100阳性率分别为29.4%、35.3%。34例GIST中,良性7例,交界性16例,恶性11例。良性与交界性随访23例健在,恶性11例随访9例,3例无瘤生存,4例复发与转移,2例死亡。结论GIST好发中老年,瘤细胞形态多变,排列结构多样。免疫组织化学特征CD117、CD34阳性。肿瘤临床和病理形态、CD117和CD34表达是诊断GIST的要点。肿瘤直径大于5cm,核分裂像大于5/50HPF可作为良恶性参考指标。肿瘤性坏死、核分裂大于5/50HPF及肿瘤大小是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合并食管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13例胃肠间质瘤合并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结果:8例于术中发现间质瘤病变,其余5例术后病检偶然发现,所有间质瘤均发现存在于胃,直径0.3~2.2 cm,术后均证实为梭型细胞间质瘤,DOG1阳性13例,CD117阳性13例,CD34阳性12例,核分裂计数均<5个/50HPF,均为低度或极低度危险性间质瘤,通过随访发现其中5例病人因食管癌远处转移死亡,1例复发,其余均健在。结论:胃肠间质瘤合并食管癌并不少见;并发的胃肠间质瘤多为早期病灶,恶性程度低,术前难以明确诊断,术中探查和术后仔细的病理检查是发现小间质瘤最可靠的方法;术中完整切除间质瘤,是防止复发的关键;预后主要取决于食管癌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5.
哈英娣  李宁  杨艳丽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2):2331-2333
目的:了解食管间质瘤的特殊临床病理改变。方法:收集21例食管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资料,每例常规光镜切片观察,作免疫组织化学SMA,S100,CD34,CD117,CKp抗体等标记。结果:食管间质瘤临床症状以吞咽困难为主,肿瘤直径〈3.0cm者17例,〉6.0cm的4例。肿瘤无出血坏死,瘤细胞以梭形细胞为主,核分裂0—4个/50HPF。免疫组化染色:CD34阳性20例(20/21),CD117阳性(20/21),SMA阳性20例(20/21),S100蛋白阳性1例(1/21)。结论:食管间质瘤临床症状与食道癌相似,病理改变以良性肿瘤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意义,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近8年收治的13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状况及CD117、CD34免疫组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4例共行手术11次.结直肠间质瘤以梭形细胞为主占92.3%,CD117阳性率占92.33%,CD34阳性率占77.0%.13例患者皆无淋巴转移.肿瘤体积10cm以上,核分裂>5/50 HPF 6例,其中2例出现肝转移,2例膀胱及大网膜转移.结论结直肠恶性间质瘤体积>10cm.核分裂>5/50 HPF是远处转移的信号.采用合理的首次治疗,肿瘤完整切除及预防性大网膜切除是治疗结直肠恶性间质瘤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与消化道癌并发的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  对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东营市人民医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57例胃肠间质瘤病例, 观察CD117、CD34、SMA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的表达。观察并发胃肠道癌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 重点观察肿瘤异型性、核分裂活性、细胞增殖活性标记物Ki-67的表达特点, 与未并发胃肠道癌的病例进行比较。  结果  157例中并发胃肠道癌者24例, 占15.3%。其中男14例, 女10例, 男女之比为1.4:1。年龄41岁~66岁, 中位年龄55岁。24例中7例位于食管中段或下段, 15例位于胃壁, 2例位于空肠。肿瘤直径0.6~3.8 cm, 平均(1.50±0.85) cm, 4例有轻度异型性, 其余无异型性。核有丝分裂0~5个/50HPF, 平均(0.79±1.83)个/ 50 HPF, Ki-67指数0~7.72, 平均2.16±3.26。并发癌瘤包括食管癌5例, 胃食管交界处癌2例, 胃癌15例, 肠癌2例。作为对照, 未并发消化道癌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133例, 其中男74例, 女59例, 男女之比为1.25:1。年龄43~71岁, 中位年龄54岁。114例发生于胃, 13例位于肠, 6例食管。肿瘤直径2.4~15.5 cm, 平均(6.11±7.09) cm。82例显示不同程度的异型性, 68例诊断为中危险度, 14例为高危险度。核有丝分裂0~53个/50 HPF, 平均(3.81±23.67)个/50 HPF。Ki-67指数0~39.21, 平均6.22±16.96。并发癌的胃肠间质瘤较未并发癌者比较, 男女病例比值较高, 瘤体平均直径较小, 核分裂指数和Ki-67阳性指数显著较低(分别为t=1.981, P < 0.05;t=1.993 5, P < 0.05)。  结论  15.3%胃肠间质瘤是并发癌。并发的胃肠间质瘤多数没有特殊临床症状, 因癌手术后标本大体检查时发现。其增殖活性显著低于未并发癌的胃肠间质瘤, 可能属于发生早期的肿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胃肠间质瘤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56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38个月,中位时间为17个月,其中4例复发,2例转移,8例死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6%(53/56)、89.3%(50/56)、82.1%(46/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直径、核分裂象和肿瘤是否破裂与患者的预后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大小(RR=6.600,95%CI=2.830~15.390)、核分裂象(RR=8.457,95%CI=2.855~25.049)和肿瘤是否破裂(RR=6.586,95%CI=1.792~24.202)是胃肠间质瘤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肿瘤大小、核分裂象和肿瘤是否破裂是影响胃肠间质瘤术后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20例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形态特征,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17、CD34、Vimentin、SMA、desmin及S-100等6种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20例间质瘤中,女性11例,男性9例,平均年龄59·82岁(27~80岁)。发生部位:胃8例(40%),小肠4例(20%),大肠2例(10%),食管1例(5%),肠系膜4例(20%),大网膜1例(5%)。肿瘤镜下主要由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组成,有栅栏状、交叉束状、漩涡状及巢状等多种排列。CD117、CD34、Vimentin、SMA、desmin及S-100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5%(19/20),75%(15/20),100%(20/20),40%(8/20),5%(1/20)及25%(5/20)。临床症状以腹部包块、腹部不适及消化道出血为主。良性3例(3/20),潜在恶性4例(4/20),恶性13例(13/20)。恶性间质瘤中的核分裂>5/50HPF、肿瘤细胞坏死及细胞密集比良性和低度恶性者常见(P<0·05)。结论:间质瘤多发生于老年人,无性别差异,胃肠道是其好发部位,细胞排列多样,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免疫组化证实部分GIST具有不完全的平滑肌、神经单向或双向分化特征。核分裂>5/50HPF、肿瘤细胞坏死及细胞密集是重要的恶性指征。CD117及CD34是其较特异及敏感的抗体,免疫组化在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胡建生 《肿瘤学杂志》2009,15(6):574-575
对75例胃肠间质瘤(GIST)进行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CD117、CD34、SNA、S-100、Ki-67等染色特点分析,胃肠间质瘤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其中66例CD117和56例CD34标记阳性,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和74.7%。胃肠间质瘤缺乏定向分化.CD117和CD34标记阳性对胃肠间质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检测Ki-67对预测GIST恶性潜能非常有用,Ki-67标记阳性病例更具有复发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