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on factor,GM-CSF)在初发鼻息肉和复发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初发鼻息肉和复发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初发鼻息肉组40例、复发鼻息肉组40例,正常下鼻甲黏膜对照组20例,下鼻甲黏膜组织标本来自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的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GM-CSF在初发鼻息肉组和复发鼻息肉组和正常下鼻甲黏膜中的表达,比较GM-CSF在初发性和复发性鼻息肉2组间和两组组内不同性别中表达的差异性。结果 GM-CSF阳性细胞主要表达在黏膜下层及血管周围,在初发性鼻息肉和复发性鼻息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下鼻甲黏膜中无明显表达。结论 GM-CSF能够延长炎性细胞的存活时间,抑制炎性细胞的死亡,参加它们的趋化和浸润。致使大量GM-CSF向黏膜中聚集,促使局部炎症长期地存在,病变范围逐渐累及整个鼻腔以及多个和多组鼻窦,导致鼻息肉的形成和复发。  相似文献   

2.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作用于各种骨髓细胞增殖和成熟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比较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因化学治疗(化疗)致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39例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GM-CSF组18例(男性12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42a)与G-CSF组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53a)。因化疗后引起骨髓抑制,分别应用GM-CSF150μg/d与G-CSF100μg/d,sc,qd×(2~6)d。结果:2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与用药前比较均上升(P<0.01),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均少而轻。结论:GM-CSF与G-CSF治疗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6.
邵力  巫协宁 《新药与临床》1993,12(6):354-356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4种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3)的发现、分子生物学特性确定、生物活性研究和临床初步应用的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7.
刘魁凤 《新药与临床》1997,16(2):106-107
目的:比较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因化学治疗(化疗)致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39例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GM-CSF组18例(男性12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42a)与G-CSF组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53a)。因化疗后引起骨髓抑制,分别应用GM-CSF150μg/d与G-CSF100μg/d,sc,qd×(2 ̄6)d。结果:2组  相似文献   

8.
集落刺激因子在防治系统性真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免疫低下病人中发生的系统性真菌感染 ,单纯的抗真菌药物常难以控制。集落刺激因子因其对吞噬细胞在数量及功能上都具有上调作用 ,近年来被试用于严重真菌感染的预防及治疗 ,用于改善机体免疫状况。一些临床试验初步显示出这是一种有前途的可供选择的免疫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段志强  邢纯 《黑龙江医药》1997,10(6):358-360
本文着重从骨髓发育异常综合症,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恶性肿瘤放疗和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和白血病等方面介绍了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近些年的临床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高氧引起的新生大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 32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95%氧浓度+GM-CSF 9μg/kg(A)组、GM-CSF9μg/kg(B)组、95%氧浓度+生理盐水(C)组和生理盐水(D)组。7d后计算肺湿质量与干质量比(W/D),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数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RT-PCR检测肺组织中MCP-1mRNA表达,HE染色进行肺损伤病理评分。结果与C、D组相比,A、B组肺损伤评分及W/D、BALF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MCP-1及IL-8水平、MCP-1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除MCP-1水平及其mRNA表达外,A组上述各指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CSF对高氧暴露引起的新生大鼠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损伤部位炎症反应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唐才环  薛芳  陈乙云  陈霞  黄惠敏 《安徽医药》2024,28(7):1425-1429
目的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 5(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5,IRF5)、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在细菌性肺炎病儿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及疾病预后价值。方法选取 2019年 4月至 2021年 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八医院收治的细菌感染性肺炎病儿 96例作为细菌组,同期非细菌感染性肺炎病儿 88例作为非细菌组,另外选取健康体检儿童 96例为对照组,收集检测三组病儿基本临床资料。检测血清中 IRF5、GM-CSF及其组间差异;采用 Pearson法分析细菌性肺炎病儿血清 IRF5、GM-CSF水平与病情指标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 IRF5、GM-CSF及二者联合预测细菌性肺炎预后的价值。结果细菌组血清 IRF5水平[(38.85±13.86)ng/L]显著高于非细菌组[( 11.15±4.37)ng/L]和对照组[( 10.76±1.55)ng/L],且重症组高于轻症组( P<0.05);细菌组血清 GM-CSF水平[(54.73±16.56)ng/L]显著低于非细菌组[(246.73±28.94)ng/L]和对照组[(250.64±55.67)ng/L],且重症组低于轻症组( P<0.05)。重症组气促、吐沫、三凹征、肺部明显湿啰音比例、 C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非细菌组(P<0.05)轻症组、非细菌组 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非细菌组 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血清 IRF5水平与 CRP、,白细胞、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均呈正相关( r=0.34、0.36、0.41,P<0.05)血清 GM-CSF水平与 CRP、白细胞、 CPIS均呈负相关( r=-0.40、-0.32、-0.45,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 IRF5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 GM-CSF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 P<0.05)。 ROC曲线显示, IRF5、GM-CSF对预后预测的 AUC分别为 0.90、0.87,二者联合对预后预测的 AUC为 0.96,明显高于二者单独诊断,(Z联合 vs.IRF5=2.86,P=0.004;Z联合 vs.GM-CSF =2.24,P=0.025),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90.32%、90.77%。结论细菌性肺炎病儿血清 IRF5水平升高, GM-CSF水平降低,二者在评估病情进展及疾病预后预测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胡婷  刘悦 《安徽医药》2023,27(9):1791-1795
目的探讨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人中性粒细胞多肽 1-3(HNP1-3)、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 CD64联合预测新生儿败血症抗感染转归结局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三二〇一医院 2019年 1月至 2021年 10月新生儿败血症病儿 9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抗感染治疗,治疗 7d后根据抗感染转归结局分为有效组( 69例)与无效组( 23例)。比较两组血清 GM-CSF、HNP1-3、CD64水平,分析各血清指标预测抗感染转归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无效组血清 GM-CSF(0.24±0.08) μg/L、HNP1-3(92.75±17.22)μg/L、CD64(1 281.00±89.04)平均荧光强度( MFI)高于有效组( 0.17±0.05)μg/L、(78.40±14.16)μg/L、(362.00±82.37)MFI(P<0.05);血清 GM-CSF、HNP1-3、CD64水平与新生儿败血症病情程度呈正相关(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前,病情程度、低体质量儿、早产、合并化脓性脑膜炎、血清 GM-CSF、HNP1-3、CD64对新生儿败血症抗感染转归结局有独立影响,校正病情程度、低体质量儿、早产、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等其他因素后,血清 GM-CSF、HNP1-3、CD64仍对新生儿败血症抗感染转归结局有独立影响( P<0.05);血清 GM-CSF、HNP1-3、CD64联合预测新生儿抗感染转归结局的 AUC为 0.91[95%CI:(0.83,0.96)]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 0.84[95%CI:(0.75,0.91)]、 0.80[95%CI:(0.70,0.87)]、 0.77[95%CI:(0.67,0.85)]灵敏度为 91.30%,度为 81.16%。结论血清 GM-CSF、HNP1-3、CD64联合预测新生儿败血症抗感染转归结局的价值较可靠,临床可根据其血清水平变化制定相关防治措施,同时还应关注病情程度、低体质量儿、早产、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等因素对抗感特异,为染转归结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静脉窦损伤的临床特点及紧急处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静脉窦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紧急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7月我院收治的2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静脉窦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紧急处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术中完成静脉窦损伤的紧急修补,止血明确。26例中恢复良好15例、中残7例、重残1例、死亡3例。结论根据手术中静脉窦具体的损伤特点采用相应的修补方法,尽早控制致命性大出血,恢复静脉窦血流,可显著改善颅脑损伤合并静脉窦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2种不同生物型外科补片(需缝合和免缝人工硬膜)与自体帽状腱膜修补硬膜缺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根据采用补片的差异将80例患者分为缝合组(采用需缝合的人工硬膜,32例)、免缝组(采用免缝合的人工硬膜,28例)和自体组(采用自体帽状腱膜,20例),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生物型外科补片与自体帽状腱膜在手术时间、引流液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热、脑脊液漏、皮下积液及癫痫)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缝合组、免缝组及自体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1±0.6)、(2.5±0.5)和(3.0±0.5)h,缝合组手术耗时高于自体组,而免缝组手术耗时低于自体组,缝合组和免缝组分别与自体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免缝组及自体组的引流量分别为(120±75)、( 178±68)和(131±66)ml,缝合组的引流量与自体组基本一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免缝组高于自体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与免缝组患者术后发热及脑脊液漏/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分别与自体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发热:12.5% (4/32)比5.0% (1/20),7.1% (2/28)比5.0% (1/20);脑脊液漏/皮下积液:6.2% (2/32)比0%,25.0%(7/28)比0%,均P>0.05].癫痫发生例数较少,仅缝合组为3.1%(1/31),余2组患者均无癫痫发生,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自体帽状腱膜取材受到一定限制时可采用生物型外科补片.免缝人工硬膜可相应减少手术时间,对难以缝合的部位不失为一种好材料.严密缝合生物型外科补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糖尿病创面愈合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关系.方法 70只C57BL/6小鼠分为野生小鼠组(对照组,n=35)和糖尿病模型组(DM组,n=35).腹腔麻醉后在背部中线两侧各制作0.8cm×0.8cm创面.创面动态摄像并于相应时间段取标本,观察创面组织愈合情况,同时计算创面愈合率;ELISA法测定创面GM-CSF表达,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创面免疫细胞数目.结果 创面形成后第3天起,DM组小鼠创面愈合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以创面形成后7d内变化最为明湿;创面形成后第1天,两组小鼠创面GM-CSF表达均明显增高;创面形成后第1天和第3天,对照组小鼠创面GM-CSF表达显著高于DM组.2组动物在伤后第5天,T淋巴细胞均达到峰值,DM组显著低于对照组,7~14天DM组稍高于对照组.结论 GM-CSF的低表达则可能与创面愈合早期炎症细胞浸润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杨宏宇 《淮海医药》2013,(6):493-494
目的 探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M-CSF、IL-2和CG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2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清GM-CSF、IL-2和CGRP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在治疗前,血清GM-CS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IL-2和CGRP水平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3个月后则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GM-CSF水平与IL-2、CGR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12,-0.5014,P值均小于0.01).结论 血清GM-CSF水平的升高和血清IL-2、CGRP水平的降低是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发病的病理因素之一,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损伤后运动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急性脊髓伤后运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NGF组20只。Allen’s的WD法,造成T8节段急性脊髓挫伤。NGF组于伤后1周内通过微泵将NGF经置入皮下的导管泵入蛛网膜下腔。分别于麻醉清醒后、1周末、4周末,采用Gale联合计分法(CBS),计算脊髓损伤程度的百分数。4周末,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脊髓下行传导通路,计算阳性细胞数及面积。结果损伤4周后CBS记分及HRP逆行示踪提示NGF组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神经功能恢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持续外源性NGF可促进脊髓损伤后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及神经通路的重建。  相似文献   

18.
Aim: Lutei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rotenoids defined in human plasma as having potent anti-oxidant effects. We aimed to determine the biochemical and histopathological effects of lutein on cisplatin-induced oxidative retinal injury in rats.

Materials and methods: Twenty-four rats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s healthy controls (HC group), only cisplatin (5?mg/kg) administered group (CIS group), Lutein (0.5?mg/kg)?+?cisplatin (5?mg/kg) administered group (LC group), and only Lutein (0.5?mg/kg) (LUT group) administered group. From the blood samples obtained, serum malondialdehyde (MDA), total glutathione (tGSH), interleukin 1 beta (IL-1β),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 levels were investigated. In histopathological analyses, the total retinal thickness,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 photoreceptor layer (PL), outer nuclear layer (ONL), outer plexiform layer (OPL), inner nuclear layer (INL), inner plexiform layer (IPL), and ganglion cell layer (GCL) were evaluated.

Results: MDA, IL-1β, and TNF-a level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higher (p?p?Conclusions: Lutein co-administration was highly effective in prevention of cisplatin-induced retinal damage due to the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lutein.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哮喘患者单核细胞凋亡状态及其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培养法对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15名健康对照者单核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后,以空白组、地塞米松组培养24h,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率,同时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粒细胞—巨噬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哮喘组单核细胞自然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分泌TNF-α、GM-CSF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地塞米松作用后,哮喘组单核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地塞米松促进哮喘患者单核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分泌前炎性细胞因子TNF-α、GM-CSF可能是其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