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难治性哮喘的现代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临床上大约有 5 %~ 10 %的哮喘患者 ,经常规治疗 (包括最大推荐剂量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 )后症状仍难以控制。这些病例被称之为难治性哮喘 (Refractoryasthma ,简称RA)。RA是内科医师们经常面临的临床难题 ,也是造成哮喘病情迁延 ,甚至致死的常见原因[1] 。1 RA的临床类型和特征[2 ,3 ]1 1 急性重症哮喘 :临床特征 :(1)常伴有高碳酸血症或需要机械通气 ;(2 )即使接受了“充分的”治疗后 ,仍可再次出现这种严重发作 ;(3)需要接受多个疗程的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 ;(4)常见诱因 :未及时给予抗炎药物治疗、对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循证护理干预对急性加重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急性发作的控制作用,并评估护理质量及生命质量。方法:将100例急性加重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评估两组护理前后哮喘症状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哮喘知识评分,记录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哮喘症状评分、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20±0.95)分、(4.10±0.73)d和(8.06±1.18)d,评分低于对照组(9.57±0.91)分、(5.39±0.61)d和(9.47±1.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命质量评分、哮喘知识评分、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为(105.36±3.45)分、(86.59±5.14)分、(98.34±2.50)分和(99.02±1.32)分,高于对照组(92.61±3.71)分、(79.52±5.06)分、(93.62±2.31)分和(91.39±1.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积极治疗急性加重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基础上,应用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好转时间,提高生命质量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良好的心理护理、临床护理、用药护理、辨证施护等整体化护理措施。结果:12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71例病情迅速缓解,42例症状有效控制而出院,11例因并发感染、体质虚弱等原因致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结论:通过耐心、细心地为重症哮喘患者实施良好的心理护理、临床护理、用药护理、辨证施护等整体化护理护理措施,是缓解症状控制并减少发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宋蓓  陈艳  李萍  董正惠 《新疆医学》2012,42(11):49-51
目的:调查哮喘患者的控制现状,评价哮喘控制测试量表在哮喘患者随访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07年2月~2008年2月对20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集病史、症状,并记录肺通气功能检查结果。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哮喘控制测试(ACT)量表。结果ACT测试结果与肺通气功能各指标均正相关(P≤0.01)。结论:ACT是一种简单、有效、可靠的哮喘控制评估方法,它可以在短时间内筛选出未得到控制的哮喘患者,从而补充肺功能和症状学在临床评估哮喘控制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杨颖 《吉林医学》2013,34(24):5043-504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哮喘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与规范化心理护理后,45例患者中病情完全控制23例(51.1%),部分控制21例(46.7%),未控制1例(2.2%)。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行系统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对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哮喘治疗起到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儿68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应用喷射式雾化器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虞城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应用喷射式雾化器治疗之后给予对症护理,观察病人症状积分、最大呼气流量(PEF)、血氧饱和度(SaO2)的改变。结果:雾化前后患者哮喘症状积分下降、PEF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前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无明显降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喷射式雾化器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并给予对症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哮喘症状,提高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每逢感冒或进食诱发哮喘的食品而发作.支气管哮喘的持续状态是指哮喘发作严重,持续24h以上症状未得到控制症状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上应紧急抢救,合理用药,积极的护理配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哮喘患者出院后的哮喘控制情况及再次住院情况的影响作用。方法 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本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1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84例,常规护理组仅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综合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出院时登记联系方式每2周进行一次电话病情随访,同时对患者发放健康手册。比较两组患者本次住院治疗后1年随访的哮喘控制情况、生活质量、急性发作住院的差异。结果 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急性发作例数为16例(19.05%)、再次住院例数为13例(15.48%)均显著的低于综合护理组患者(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活动受限、回避物刺激、心理情绪、哮喘症状、刺激物反应、对疾病的担心各项得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的生命质量总分(128.8±8.9)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112.1±9.2)分(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的ACT评分为(16.3±2.8)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14.7±2.18)分(t=4.190,P=0.000<0.05)。综合护理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差诱发哮喘发作的比例为12.5%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46.34%(P<0.05)。结论 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哮喘患者出院后再次急性发作和住院率,同时提高生命质量和哮喘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疾病控制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例)予以常规治疗措施和护理,观察组(n=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延续护理,护理时间为3个月。采用自制自我管理行为调查问卷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行为变化,采用哮喘患者生命质量问卷(AQLQ),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后生命质量,采用哮喘控制测试表(ACT)评估两组患者疾病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活动受限、回避刺激物、哮喘症状、心理情绪、刺激物反应、对疾病的担心等生命质量及ACT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病情自我监测、发作时临床症状识别及处理、遵医嘱正确用药、避免诱发因素、及时定期医院就诊等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明显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生命质量,并有效控制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哮喘宁联合信必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哮喘宁在控制哮喘方面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通辽市结核病防治所哮喘中心2010年至2012年期间收治的哮喘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信必可吸入,治疗组每日加用哮喘宁,对比两组临床症状、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呼吸困难、喘息、湿啰音和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控制率及FEV1、PEF%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哮喘宁联合信必可加快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消失,改善肺功能,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延续性护理,采用哮喘症状积分、用药依从性量表及成人哮喘生活质量评分表(AQLQ)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总分及用药依从性佳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及AQLQ各维度评分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两组患者日间症状评分及夜间症状评分较本组护理前均下降,AQLQ各维度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控制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发作,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急性发作期已好转出院的患者7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3例患者经过积极规范的治疗和全方位的护理,全部症状得到控制,没有1例加重或死亡。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病情得到控制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及哮喘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儿均采取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哮喘控制情况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良好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C-AC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明显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控制哮喘症状,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宋芳 《大家健康》2013,(3):119-1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控制效果。方法 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依照随机数字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同时实施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4h症状缓解率为92.0%(46/50),住院时间(12.0±4.5)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护理可提高症状缓解率,减少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护理体会,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行抗感染、吸氧、雾化吸入、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对症等综合治疗及全方位的护理。结果:5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47例患儿在(24~72)小时内症状逐步缓解,(4~10)天出院。3例危重患儿转入急救科进一步治疗。结论:全方位的护理对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子扬 《河北医学》2015,(4):674-67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信念,病情管理能力以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疾病认知、情绪管理、症状管理、用药依从性等症状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1s用力呼气容积(FEV1)、血氧饱和度(Sp O2)高于对照组,哮喘积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使临床护理更加程序化、规范化,有利于提高哮喘患者的病情管理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到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9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水平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哮喘症状评分及随访期间哮喘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期间采用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哮喘症状,减少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相同的对症及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n=57)采用雾化常规护理,观察组(n=58)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2组治疗前哮喘日间、夜间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哮喘日间、夜间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支气管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减少雾化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提高症状改善效果,使患儿病情尽快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我院1997-2011年六月治疗支气管哮喘80例.结果明确哮喘的病例生理特征是气道炎症,了解哮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哮喘的治疗策略仍以缓解症状和护理为主.结论首先必须控制哮喘的发作和注重各方面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