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目的探讨HBeAg(+)和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HBsAg与HBV DNA的关系。方法定量检测HBeAg(+)55例和HBeAg(-)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和HBV DNA的水平。结果 HBeAg(+)患者血清HBV DNA、ALT和AST水平较HBeAg(-)患者高(P〈0.05);HBeAg(+)患者血清HBsAg水平较HBeAg(-)患者低(P〈0.05);高水平血清HbsAg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低(F=10.096,P〈0.01);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与HBV DNA存在负相关(r=-0.796,P〈0.01),而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与HBV DNA无相关性(r=0.289,P〉0.05)。结论定量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患儿细胞因子与HBV DNA及血清乙肝标志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小儿慢性乙型肝炎(CHB)细胞因子IL-12和INFγ与HBV DNA定量及HBVM的关系及意义。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均分别以ELISA法检测IL—12和IFNγ及HBVM,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HBeAg阴性组IL—12和IFNγ较HBeAg阳性组明显升高(P值均〈0.05)。高病毒载最组IL-12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慢性乙型肝炎患儿IL—12和IFNγ与HBeAg及HBV DNA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cccDNA定量与乙型肝炎临床及病理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组织HBVcccDNA定量与乙型肝炎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48例CHB肝组织HBVcccDNA定量、肝组织和血清HB VDNA定量、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同时用链霉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检测肝细胞中HBcAg表达。分析肝组织HBVcccDNA与组织和血清HBV DNA、HBeAg、肝细胞内HBcAg水平及肝脏炎症活动度的关系.结果1.肝组织HBVcccDNA定量与组织和血清HBV DNA定量呈正相关(r=0.837,P〈0.001;r=0.627,P〈0.005);2.肝组织HBV cccDNA定量与肝细胞内HBcAg半定量呈正相关(r=0.618,P〈0.005);3.肝组织HBV cccDNA定量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尤明显相关(P〉0.05):4.HBeAg阳性较抗-HBe阳性患者肝组织HBV cccDNA定量、肝组织和血清HBV DNA定量高(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HBV cccDNA定量是评价HBV复制最直接可靠的指标,在CHB的诊断和抗病毒治疗中有重要意义。但与肝组织炎症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HBV感染者血清中HBVcccDNA、HBeAg及HBV DNA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HBV感染者血清HBVcccDNA与血清HBV DNA及HBeAg的关系。分别以PER分子信标技术和ELISA方法对非HBV相关肝炎、HBV健康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AHB)、慢性乙型肝炎(CHB)、乙肝肝硬化、乙肝患者血清中HBVcccDNA HBV DNA含量及HBeAg进行了检测。HBVcccDNA仅见于HBV DNA阳性血清中;HBeAg阳性组的HBVcccDNA阳性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P〈0.05);145例HBV DNA阳性患者中,HBVcccDNA阳性组HBVD—NA水平显著高于HBVcccDNA阴性组(P〈0.01)。血清HBVcccDNA可能是乙肝病毒在患者体内大量复制的血清标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血清IP—10和RANTES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定量检测正常人、自限性HBV感染者、慢性HBV携带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P-10和RANTES水平。结果与正常人比,自限性HBV感染者、慢性HBV携带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P-10(P=0.002,P=0.002,P=0.01)和RANTES(P=0.01,P=0.02,P〈0.001)表达均明显上调;自限性HBV感染者、慢性HBV携带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之间血清IP-10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自限性HBV感染者血清RANTES水平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P±0.005,P=-0.0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P-10(P=0.001)和RANTES(P=0.02)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HBV携带者;HBeAg阴性和阳性者之间两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8,P=0.42);HBVDNA阳性者血清IP-10(P=-0.016)和RANTEs(P=0.02)水平均明显高于HBV DNA阴性者。结论IP-10和RANTES的趋化作用广泛参与了机体对HBV免疫应答的各个阶段,并在肝脏组织的炎性损伤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敏  卢诚震  王怡  翟璐  郭洁  周莉  韩旭  刘勇钢 《肝脏》2010,15(3):167-170
目的对比不同年龄阶段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及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肝脏病理特点。方法 323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每组以40岁为界分为高龄组与低龄组,均经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同时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 DNA,分析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高龄组与低龄组的肝脏病理损伤与血清ALT及HBV DNA水平的关系。结果 HBeAg阳性高龄组与HBeAg阴性高龄组比较具有更明显的炎症程度(P〈0.05)及更高的HBV DNA载量(P〈0.01),HBeAg阳性低龄组与HBeAg阴性低龄组比较HBV DNA载量较高(P〈0.01),但炎症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HBeAg阴性非活动性HBV携带者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炎症、纤维化程度及血清HBV DNA水平在高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低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eAg表达和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的关系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不同,血清HBeAg表达与否和HBV DNA水平高低不能单独作为判断肝组织病理变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关系。方法根据血清HBeAg状态将310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分为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常规进行肝活检术和病理学观察,分析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关系。结果224例HBeAg阳性患者肝组织炎症程度以G0(42.0%)为主,纤维化程度以S0(58.0%)为主;86例HBeAg阴性患者炎症程度以G0(29.1%)、G1(30.2%)、G2(34.9%)为主,纤维化程度以S0(51.2%)为主;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无明显相关(r=-0.098,P>0.05),与纤维化分期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309,P<0.01);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306,P<0.01),与纤维化程度无明显相关(r=0.112,P>0.05)。结论 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关系存在显著差别,应区别分析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2周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替比夫定治疗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周,对治疗前后ALT、HBVDNA、HBeAg消失、HBeAg血清转换、组织学改善、基因型耐药进行比较。同时根据患者治疗前状况的评估和治疗4周、8周、12周和24周的HBVDNA来预测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治疗52周,HBV DNA和ALT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治疗前的评估对52周的疗效无明显影响,而治疗24周HBV DNA水平低于300拷贝/ml时,52周HBV检测不到、ALT复常、HBeAg消失和HBeAg血清转换的比例明显增高,基因型耐药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能明显抑制HBV DNA复制,使ALT复常,促进HBeAg血清转换。治疗24周的HBV DNA抑制水平可预测治疗52周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差异。方法选择2008年01-05月在北京佑安医院住院并作活体肝组织穿刺病理学诊断(肝穿)且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57例,其中HBeAg(+)组87例,HBeAg(-)组50例,对2组间的血清学指标及肝穿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HBeAg(+)组和HBeAg(-)组HBV DNA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00);②HBeAg(+)组患者的ALT异常率要高于HBeA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⑧HBeAg(+)组的病理炎症分级要重于HBeA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1),但2组间纤维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HBeAg(-)组中HBV DNA(+)组的病理炎症分级要重于HBV D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但2组间纤维化程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BeAg阳性是判断HBV复制的良好指标。对HBeAg阴性患者应常规测定血清HBV DNA水平,筛查前C区变异。尤其应对HBeAg阴性且HBV DNA高水平的患者加以重视,结合肝穿结果综合评估病情以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E抗原(HBeAg)、大蛋白(LHBs)与乙肝病毒DNA(HBV DNA)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109例HBeAg阳性和116例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的LHBs、HBV DNA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BeAg阳性组中,LHBs、HBV DNA的检测率分别为89.9%和84.4%,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BV DNA定量与HBeAg定量和LHBs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1、0.94,P均<0.05),不同HBV DNA载量组间HBeAg定量和LHBs含量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对HBeAg阴性患者而言,LHBs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HBV的复制情况,可作为HBV DNA的补充,指导临床诊治和用药。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组织学及血清学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2b治疗18周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学及血清HBV DNA等变化。方法 采用肝组织损伤程度Knodell计分法、免疫组织化学及血甭HBV DNA定量检测对22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结束时肝组织学中坏死及炎症程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轻(P<0.01);55%(12/22)患者肝组织学活动指数得以改善,其中门静脉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无明显改善(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治疗后肝组织中HBeAg阴转率为53.8%(7/13),活化的星状细胞数显著减少(P=0.0004)。血清HBV DN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结束HBeAg阴转率为42.9%(6/14)。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相比,其肝组织学损伤程度的改善及血清HBV DNA的下降无明显区别。结论 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明显降低血清HBV DNA的水平,并改善其肝组织学的炎症及坏死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HBV DNA定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与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干扰素-α1b治疗48周。结果 在治疗结束时,完全应答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BV DNA水平为5.8±0.4 log copies/ml,显著低于部分应答组(6.9±1.2 log copies/m1)和无应答组(7.7±1.4 log copies/ml,P〈0.05);在完全应答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于治疗第4和第12周时较治疗前下降大于2 log;完全应答组患者治疗前血清ALT水平(175.3±39.2 IU/L)高于部分应答组(115.4±22.3 IU/L)和无应答组(88.4±21.2IU/L),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时。完全应答组血清ALT水平较治疗前上升(185.2±35.20 IU/L),明显高于部分应答组(89.5±15.7 IU/L)和无应答组(75.6±18.4 IU/L),差异显著(P〈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干扰素-α1b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4周至12周时,血清HBV DNA水平低和ALT水平高预示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背景: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完全应答包括血清HBVDNA低于检测水平和HBeAg血清学转换,HBeAg是评估乙型肝炎治疗效果和停药的监测指标。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影响HBeAg转阴的因素。方法:采用替比夫定治疗15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观察ALT、HBVDNA、HBeAg治疗前后变化,分析治疗前基线HBVDNA载量、ALT水平、HBVDNA降至检测下限的时间对HBeAg转阴和定量的影响。结果:替比夫定治疗48周后,HBVDNA转阴128例(82.1%),ALT恢复正常153例(98.1%),HBeAg转阴52例(33.3%);HBVDNA载量、HBeAg定量、AL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前HBVDNA〈10^7 copies/mL、ALT≥200U/L组的HBeAg转阴率分别显著高于HBVDNA≥10^7 copies/mL、ALT〈200U/L组(46.4%对23.0%,P〈0.01;55.2%对16.9%,P〈0.叭),且HBeAg定量显著降低(P〈0.01)。HBVDNA降至检测下限的不同时间组HBeAg转阴率和定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线HBVDNA〈10^7 copies/mL、ALT水平较高、治疗后HBVDNA降至检测下限的时间对替比夫定治疗48周时HBeAg转阴和定量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组织HBV cccDNA定量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应用FQ—PRC法检测42例乙肝患者肝组织HBVcecDNA、肝组织和血清HBV—DNA水平,同时对肝组织行常规病理染色判断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SP法检测肝组织中HBsAg、HBcAg表达,化学发光法检测HBV标志物。分析肝组织HBVceeDNA与组织和血清HBV-DNA、肝细胞内HBsAg、HBcAg水平及肝脏炎症、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肝组织HBVeecDNA定量与组织及血清HBV—DNA定量呈正相关(r=0.807,P〈0.001;r=0.627,P〈0.001);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肝组织HBVcccDNA定量与肝细胞内HBsAg表达无明显相关性,而与HB—cAg表达呈正相关(r=0.486,P〈0.05)。结论检测肝组织内HBVceeDNA可更精确反映HBV复制程度;对乙肝诊断、抗病毒治疗及选择停药时机具有重要价值。肝组织HBV cccDNA与血清HBV-DNA定量及HBcAg联合检测可指导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CXCL10和CXCL11的表达水平及与ALT和HBVDNA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CHB患者外周血中CXCL10和CXCL11含量;以实时定量PCR检测CHB患者HBVDNA含量。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HB患者血清中ALT含量。结果CHB患者血清中CXCL10和CXCL11浓度分别为(123.38±88.37)pg/ml和(129.24±82.79)pg/m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与ALT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39、0.597,P〈0.05);但外周血中CX—CL10和CXCL11的含量与血清中HBVDNA含量无明显相关(r值分别为0.244、0.242,P〉0.05)。结论CHB患者外周血中CX—CL10和CXCL11介导了肝脏炎症细胞浸润和免疫损伤,参与了乙型肝炎慢性化病程。  相似文献   

16.
张绍峰  钟艳丹 《肝脏》2014,(12):915-917
目的:观察 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探讨脂联素和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之间的关系。方法60例 HBeAg 阴性 CHB 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24周,治疗前后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检测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HBV DNA 载量,测量人体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CHB 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治疗24周后,ALT、AST、TBil、HBV DNA 和脂联素水平较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 TC、TO、BMI 和 FBG 水平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相关,对于 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程健  孙静  周文三  严晓敏  刘勇  许林  吴静  林丽  吴超 《胃肠病学》2009,14(8):483-487
背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呈持续性高表达。然而关于抗病毒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T细胞表面PD-1表达变化及其与病毒载量关系的报道较少。目的:动态观察CHB患者抗病毒治疗早期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与血清HBV DNA载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1例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前或基线期(T1)、治疗后4~8周(他)和12.16周(T3)的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同时检测血清ALT水平。结果:抗病毒治疗早期,CHB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逐渐下调(P〈0.05),血清HBV DNA载量和ALT水平亦逐步降低(P〈0.01);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与HBV DNA载量(P〈0.01)和ALT水平(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通过降低CHB患者的病毒载量使T细胞表面PD-1表达下调,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与患者疾病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 HBeAg与 HBV DNA 联合定量检测对 HBeAg 阳性的不同程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7例慢性乙型肝炎、1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和7例肝细胞癌患者),χ2检验、t检验及秩和检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肝功能、HBeAg、HBV DNA 等指标。采用 ROC 曲线评价 lgHBV DNA、lgHBeAg、lgHBV DNA/lgHBeAg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准确性。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 HBeAg 定量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在性别、年龄、HBV DNA、TBil、ALT、Alb、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 定量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在性别、年龄、HBeAg、TBil、ALT、Alb、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的 HBeAg、HBV DNA 水平高于乙肝肝硬化及肝癌组(P〈0.05)。lgHBV DNA/lgHBeAg诊断乙肝肝硬化肝癌的准确性比其中单一种准确性高,最佳截断值12.31,灵敏度0.412,特异度0.867。结论单一 HBeAg作为判断 HBV复制的活跃及预测疾病进展有一定局限性,故在临床联合检测 HBV DNA和 HBeAg定量,对 HBeAg阳性不同程度的慢性乙型肝炎有更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Shang Q  Yu J  Xiao D  Xu C  Chen C  Zhang G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10):656-659
目的:观察重叠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肝脏损害及HBV复制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法对122例CHB患者血清进行了抗-HEV IgkM,IgG检测,同时应用肝穿刺活检、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化等技术对重叠与未重叠HEV感染者分别进行了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球蛋白(A/G)、电泳γ球蛋白(γ-EP)水平、肝脏病理学、血清HBeAg及肝组织HBcAg阳性率、血清及肝组织中HBV DNA含量对比。具有可比性的重叠(7例)与未重叠HEV感染者(14例)1年后做第2次肝穿活检并做病理学比较;HBeAg阴性重叠HEV感染者8例做HEV感染急性期、恢复期血清HBeAg定性、HBV DNA含量对比。结果:重叠HEV感染者21例(17.2%)。重叠HEV感染者较未重叠感染者ALT、TBil增高,PTA降低(P<0.05),但A/G、γ-EP水平未见显著差别(P>0.05);血清HBeAg及肝组织HBcAg阳性率、血清及肝组织HBV DNA含量低(P<0.05);肝组织炎症活动度重(P<0.05),但纤维化程度未见明显差别(P>0.05)。两组患者1年前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无显著差别,1年后仍无显著差别(P>0.05)。HEV感染恢复期血清HBeAg阳性率、HBV DNA含量高于急性期(P<0.05)。结论:重叠HEV感染可加重CHB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对HBV复制具有短暂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以血清 e 抗原状况和患者年龄分组对 ALT<2×ULN 的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 HBV DNA水平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对253例ALT<2×ULN 的CHB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检测肝功能、HBV DNA定量和 HBV血清标志物,分别按肝脏病理分级、e-抗原状态和 HBV DNA载量分组,比较各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结果重度肝脏炎症、纤维化组中 HBeAg 阴性比例均较轻度组高(P=0.043,P=0.033);重度肝脏炎症、纤维化组患者年龄均较轻度组大(P=0.004,P=0.000)。HBeAg阴性患者中高病毒载量组中肝脏炎症、纤维化患者比例较高(P=0.001,P=0.007)。≥38岁的 HBeAg 阴性CHB患者中,高病毒载量组较低病毒载量的患者重度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比例高(P=0.000,P=0.041),HBeAg 阳性 CHB 患者中,低病毒载量CHB患者比高病毒载量的患者重度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比例高(P=0.042,P=0.042),年龄<38岁的CHB患者无论是HBeAg阳性和阴性CHB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严重程度与血清HBV DNA水平间均无相关。结论年龄是预测不同HBV DNA水平下CHB患者结局的关键因素。对于ALT<2×ULN的CHB患者,均应积极建议患者进行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而对于≥38岁 HBeAg阳性低病毒载量的CHB患者更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