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常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其检测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20例正常非孕育龄妇女、60例正常孕妇(早、中、晚孕各20例)、30例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分别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D-二聚体水平随孕周上升而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1);正常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正常孕妇处于相对高凝及继发性纤溶性增强状态,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更倾向于血栓形成和DIC发生。因此。产前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对病情监测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D-二聚体测定的方法学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艾云  杨立顺 《河北医药》2005,27(8):625-626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的最终产物,它的生成或增高反应了纤溶系统的激活,可作为判断机体继发慢性纤溶激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小儿川崎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川崎病(KD)患儿D-二聚体的变化研究川崎病血管损伤的机制,并探讨D-二聚体改变与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5例KD患儿、2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的D-二聚体并同时分别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血小板计数(PLT)。结果:KD患儿组的D-二聚体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组D-二聚体明显增高,D-二聚体高于无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与NCAL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CAL组的CRP均呈显著正相关,(r=0.718,P<0.01)。与血小板计数均无相关性。结论:D-二聚体在川崎病血管损伤发生、发展中有着密切的关系。D-二聚体的升高反映了川崎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倾向。对冠状动脉损伤的并发症具有很大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痛患者血中D-二聚体(D-dimer)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97例急诊内科胸痛患者血D-二聚体结果,分析D-二聚体在恶性胸痛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肺栓塞(PTE)及主动脉夹层中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胸痛患者D-二聚体阳性率为26.39%;恶性胸痛特异性82.69%,敏感性100%.结论:D-二聚体...  相似文献   

5.
皮慧  王友莲  宋小萍 《江西医药》2012,47(10):935-93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以及其与狼疮疾病活动性及其与SLE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30例SI点患者.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Br糖蛋白1(β2-GP1)浓度。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对SLE患者进行疾病活动性评分。结果SLE患者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3.02±2.21)mg/L,而正常对照组为(0.51±0.23)m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4,P〈0.001);SL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939,P〈0.001),即D-二聚体水平越高。SLEDAI评分也越高。SL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β2-GP1呈明显正相关(r=0.758,P〈0.01),即D-二聚体水平越高,β2-GP1也越高。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不仅可以作为判断SLE患者体内凝血一纤溶系统异常的指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SLE疾病的活动性。联合检测血浆β2-GP1水平,有助判断SLE患者继发抗磷脂综合征及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
<正>肺血栓栓塞症(PTE)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从完全无症状和体征到出现严重休克,甚至猝死,其漏诊率与误诊率及病死率极高。确立PTE诊断策略可以更好地安排不同检查  相似文献   

7.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浩仙 《河北医药》2004,26(4):340-340
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多伴有凝血和纤溶的异常。血浆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可灵敏地反映体内的凝血和纤溶状态。本文检测了56例AL患者血浆D-dimer水平,以探讨AL患者凝血与纤溶状态变化与AL疾病状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D-Dimer)在小儿肾小球疾病中的应用,方法:测定53例正常小儿及77例肾小球疾患儿D-聚体的含量,结果:小儿肾小球疾病组D-二聚体明显增长(P<0.01),结论:D-二聚体可用于小儿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及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9.
血浆中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玲芬 《淮海医药》2007,25(1):94-94,F0003
目的 探讨FDP、D-二聚体在临床治疗应用.方法 FDP、D-二聚体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标记乳胶颗粒,与待测血浆混合.当血浆中FDP含量≥5 μg/ml,D-D聚体含量≥5μg/ml时,标记的乳胶颗粒则发生凝集呈现阳性反应.结果 DIC时,血浆FDP、D-二聚体明显增高,呈阳性反应,要结合临床表现警惕DIC前状态的存在.D-D聚体在原发性纤溶时正常,继发性纤溶亢进时显著增高,是两者鉴别的重要指标.结论 FDP、D-二聚体对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作为血管内凝血,纤溶和血栓形成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孙谦 《中国医药指南》2014,(18):128-129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检测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1年间收治的62例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患者,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的血浆DD水平,并与62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DD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6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D-二聚体的平均浓度为(1468.4±35.7)μg/L,所有患者的D-二聚体浓度均≥500μg/L,阳性率为100%。健康者的D-二聚体的平均浓度为(326.7±21.5)μg/L,D-二聚体平均浓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是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反映肺栓塞的程度,并对预后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死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脑梗死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变化,为进一步了解急性脑梗死病理生理机制、病程判断及疗效观察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20例正常人用Elisa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D-Dimer)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恢复期下降,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呈高凝状态的表现,血浆D-二聚体动态测定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病程判断及疗效观察的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测定83例脑梗死患者和77例健康对照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组间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836,P<0.01).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不但能反映脑梗死患者的凝血及纤溶活性,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脑梗死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3.
D-二聚体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莹 《哈尔滨医药》2009,29(2):49-50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其含量增高表明体内有血栓形成及纤维系统的激活,可以作为体内血栓前状态和血栓形成的分子标志物之一。近二十年来,在排除深静脉血栓栓塞症(DVT)和肺栓塞(PE)方面,D-二聚体检测已获得广泛的应用。另外D-二聚体出现在继发性纤溶中,对其他血栓形成性疾病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脑血管疾病、肝脏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疾病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同时D-二聚体检测还可用于溶栓药物的治疗监测指标。现着重对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异常,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D-二聚体异常增高,临床研究发现血浆D-二聚体异常增高的患者预后不佳,可以作为远期预后的指标[1]。本研究通过检测3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探讨其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9例,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并排除严重心脏、肝脏、肾脏、血栓性疾病等。  相似文献   

15.
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及脑梗死的诊疗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及脑梗死的诊疗价值天津市民族医院(300122)张令生王惠珍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及脑梗死血浆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进一步探讨其对急性心肌梗死及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并观察对尿激酶溶栓治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D-D)在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的意义,为糖尿病的诊断及并发症的分析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2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157例,按并发症的有无分为并发症组(94例)和无并发症组(63例),另外选取100例正常体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抽取三组患者清晨静脉血,分别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浆D-D。结果三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浆D-D进行比较,从高到底一次为并发症组、无并发症组和对照组,三个检测指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监测血浆D-D变化水平,可以尽早准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的高凝状态,对早期预防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急性脑梗死病理生理机制,病程判定及疗效观察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对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64例正常人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较正常人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恢复期下降,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提示急性脑梗死是高凝状态的表现,血浆D-二聚体测定可作为急性期脑梗死病程判定及疗效观察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8.
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肺栓塞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中D-二聚体(DD)含量的检测对于肺栓塞疾病(PE)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肺栓塞组患者以及62例非肺栓塞组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31例肺栓塞组患者当中的12例高临床概率患者以及19例低临床概率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 31例肺栓塞组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为(3.1±2.79)mg/L,其D-二聚体阳性率约为87.10%(27/31);62例非肺栓塞组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约为(0.8±1.10)mg/L,其D-二聚体阳性率约为30.65%(19/62);31例肺栓塞组患者与62例非肺栓塞组患者之间的D-二聚体含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低临床概率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的高于高临床概率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结论血浆中D-二聚体(DD)含量的检测对于临床肺栓塞疾病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特别是对于临床低概率肺栓塞疾病的排除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在急性肺栓塞(PE)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急性PE患者42例和对照组20例血清D-二聚体水平。结果肺栓塞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1.71±0.86)mg/L显著高于对照组(0.29±0.1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阳性率为92.1%,D-二聚体诊断PE的敏感性为93.0%,特异性为69.7%。结论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dimer可作为PE的敏感、快速、廉价的初步筛选指标,值得在急诊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