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与认知功能障碍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向云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7):620-622
自从克雷匹林于1896年提出的“早发性痴呆”的定义即认为: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20世纪70年代初,Gallhofer便已提出:精神分裂症除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外,还存在第三种症状成分,即认知功能损害。近几年有人提出精神分裂症由五种症状组成,即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情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损害,特别是注意和记忆缺陷,是Kraepelin最初提出的早发性痴呆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初Gallhofer也提出:精神分裂症除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外,还存在第三种症状成分,即认知功能损害。与精神分裂症是“功能性”精神病的认识不一致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功能紊乱,已得到一致性的重复。至少8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持久而严重的认知损害,特别是在注意、言语记忆和执行功能方面。 相似文献
3.
认知功能障碍贯穿于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其在疾病进程中的发展轨迹仍不清楚。本文从精神分裂症不同时期认知功能损害特点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关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明确其发展轨迹以阐明精神分裂症的性质,并回顾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方式,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随时间推移相对稳定,其本质可能为一种认知疾病,今后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需要从认知功能损害的预防、识别和干预等方面建立新的精神分裂症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已有逾百年的历史 ,但目前就其原因、性质、损害范围和程度仍有许多争议。目前较为一致的认识是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 ,主要涉及注意、记忆 (包括工作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抽象思维 (主要表现在执行功能 )和信息整合等方面的障碍 ,它是精神分裂症的原发症状而非疾病的结果。另外 ,患者的长期预后和社会功能障碍均主要取决于认知受损的程度 ,故如何正确评测及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对临床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将主要介绍国内外在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一、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4):298-30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的精神症状与认知功能特点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2月至2016年7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3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痰火内扰型143例,痰湿内阻型137例,阴虚火旺型43例,心脾两虚型41例,阳虚亏损型37例,气滞血瘀型126例,肝郁脾虚型11例。分别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各型患者进行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评定,并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痰火内扰型、痰湿内阻型和阴虚火旺型患者阳性症状评分、正确应答数和完成分类数高于心脾两虚型、阳虚亏损型、气滞血瘀型和肝郁脾虚型患者(P<0.05);痰火内扰型、痰湿内阻型和阴虚火旺型患者阴性症状评分、持续错误数、错误应答数低于心脾两虚型、阳虚亏损型、气滞血瘀型和肝郁脾虚型患者(P<0.05)。痰火内扰型、痰湿内阻型和阴虚火旺型患者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评分、持续错误数、错误应答数、正确应答数和完成分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脾两虚型、阳虚亏损型、气滞血瘀型和肝郁脾虚型患者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评分、持续错误数、错误应答数、正确应答数和完成分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CST中持续错误数、错误应答数、正确应答数和完成分类数与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及PANSS阳性症状评分无相关性(P>0.05),持续错误数、完成分类数与PANSS阴性症状评分呈负相关(r=-0.103、-0.184,P<0.05),正确应答数、完成分类数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r=0.414、0.417,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存在不同,其中痰火内扰型、痰湿内阻型和阴虚火旺型患者以阳性症状为主,心脾两虚型、肝郁脾虚型、阳虚亏损型和气滞血瘀型患者以阴性症状为主;阴性症状明显的患者其认知功能受损严重,而其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患者其认知功能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6.
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已有逾百年的历史,但目前就其原因、性质、损害范围和 程度仍有许多争议.目前较为一致的认识是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主 要涉及注意、记忆(包括工作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抽象思维(主要表 现在执行功能)和信息整合等方面的障碍,它是精神分裂症的原发症状而非疾病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有始动性缺乏和社交技能缺陷,导致其出院后就业率下降甚至精神残疾。精神康复发展的历史证明,各种心理社会干预措施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原发性核心症状之一,患者的长期预后和社会功能障碍均主要取决于认知损害的程度;社会支持和社会技能训练对认知损害的改善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临床效果如何报告较少。为此,笔者对维持治疗的慢性分裂症患者进行劳动技能训练干预,5年后对其认知功能状况再次评定,以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仍然是当前探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它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刻,主要涉及到造成认知损害的原因和有关影响因素,以及认知损害的范围、评价手段、基本对策等。本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一综述,并提出个人一些粗浅见解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和阴性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4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服用单一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8例为病例组。同期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本市社区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基线时分别采用数字符号转换测验、动物流畅性测验、韦氏记忆量表修订版(甲式)评定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信息处理速度、词语流畅性和记忆能力(认知功能),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病例组患者精神症状。6周后再次评定42例仍服用单一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症状。结果 病例组患者信息处理速度评分、词语流畅性评分、记忆能力评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基线时患者精神症状各项评分及PANSS总分与6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时患者信息处理速度评分、词语流畅性评分及记忆能力评分均与阴性症状评分呈负相关,信息处理速度评分与PANSS总分呈负相关(P<0.05)。6周后患者认知功能各项评分与疾病特征、精神症状各项评分均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6周后阴性症状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模型的变量有基线时氯丙嗪当量、基线时信息处理速度评分、基线时阴性症状评分(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和阴性症状之间关系是相对独立而又存在联系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60例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氯丙嗪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分别进行12周系统治疗,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RC)、中国成人智力量表(CISA)进行检查与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利培酮组患者的PANSS总分、阴性症状和一般病理性症状因子分均显著低于氯丙嗪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利培酮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认知总分、心智、再认、背数、图形识别)优于氯丙嗪组,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氯丙嗪疗效。 相似文献
11.
认知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我们采用认知治疗方法对4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8周的治疗观察,并以48例为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绝经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雷洛昔芬对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徽省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门诊接诊的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并长期服用氯氮平治疗的绝经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给予氯氮平治疗,研究组给予氯氮平联合雷洛昔芬治疗,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血清雌二醇(E2)水平、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SANS评分、PAN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即刻记忆、注意力、言语功能、延迟记忆、视觉广度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较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线测验、PANSS量表,对住院时间超过5年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9例(患者组)进行认知功能评定,选择39例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均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 对照组)做对照.SPSS 13.0统计软件统计.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病程、PANSS量表、年龄、性别等相关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阿力哌唑是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对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改善认知功能有效。我院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并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认知异常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是衰退、改善或是保持稳定是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病程的纵向观察 ,可以看出疾病的演变趋势。也可以看出认知功能在精神分裂症病程发展中的变化特征。我院 1994年 3月—1999年 10月通过对 6 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 5年随访 ,旨在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在病程演变中的发展变化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对象 6 4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 41例 ,女 2 3例 ;平均年龄 (2 1.1± 4.73)岁 ;已婚 11例 ,未婚 5 3例 ;平均受教育程度为 (8.4± 1.8)年 ;首发年龄 (19.6± 3.7)岁。均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精神运动康复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上海市民政第一精神卫生中心的64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2组对象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及日常康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精神运动康复干预,干预周期为10周;分别于入组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估.结果 ·研究组及对照组分别有30例患者完成观察.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10周后,研究组PANSS的阴性症状分量表得分、PANSS总分低于对照组(均P=0.000),而MMSE、RBAN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8,P=0.000);10周后研究组PANSS的阴性症状分量表得分、PANSS总分低于研究前(均P=0.000),而MMSE、RBANS得分高于研究前(均P=0.000).结论 ·精神运动康复可以改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其认知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预测因素。方法 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 (PSP)、自尊量表 (SES)、家庭关怀量表 (APGAR)、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第二版 (WHODAS-Ⅱ)对 101例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基线和6个月后的测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分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患者6个月社会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和预测因素。结果 患者社会功能改善与首发年龄 (r=0.220)、阴性症状减分值 (r=0.468)、一般病理症状减分值 (r=0.392)、PANSS总分减分值 (r=0.472)和WHODAS-Ⅱ减分值 (r=0.247)相关 (P 均<0.05);社会功能改善的主要预测因素按作用大小依次为:阴性症状减分值〔决定系数变化 (ΔR2)=0.197〕、首发年龄 (ΔR2=0.048)、WHODAS-Ⅱ减分值和精神康复干预 (ΔR2=0.031)。结论 阴性症状改善是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短期社会功能改善的最大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认知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海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抽样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认知功能情况、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状态。结果:试验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定向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定向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动性与交往情况和社会性活动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搜索认知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 相似文献
19.
利培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变化。方法:对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均进行认知功能测验,包括领悟、相似性、数字广度、数字符号、填图、图片回忆、视觉再生、再认、触党记忆和WCST中的总测验数、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且统一服用利培酮治疗。数据采用SPSS 9.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利培酮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相似性、数字广度、数字符号、填图、图片回忆、视觉再生测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WCST中测验总数、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利培酮治疗12周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部分认知功能得到改善,提示这部分认知功能损害具有可逆性。(2)利培酮治疗12周后,仍有小部分认知功能无明显改善,推测此部分认知功能损害具有器质性因素,可能与神经学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20.
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认知功能与临床常见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Fuld物体记忆测验(FOM),言语流畅性测验(RVR)、积木测验和数字广度测验(DS)对7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的认知功能状况进行评定。结果:相关分析发现:BD、DS、FOM、RVR与阴性症状因子分呈负相关(P〈0.01,P〈0.05);FOM、RVR、BD、DS与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RVR和BD与不同药物治疗(非典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