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腓总神经损伤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疾患,多由于臀部肌肉注射、阳陵泉或足三里穴位注射、感冒、下肢骨折行石膏固定、醉卧压迫所致。我院采用针刺及中药薰蒸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田士松  陈爱桂 《河北中医》2013,35(8):1267-1268
作为坐骨神经的一个重要分支,腓总神经位于腓骨颈处,位置较为表浅,紧贴骨面,且神经周围的软组织相对菲薄和稀少,神经移动性较差,因此在遭受外力的情况下,腓总神经容易受到损伤.腓总神经损伤作为周围神经损伤以及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的一种较为常见的损伤类型,临床上常见于膝关节内收造成的损伤,腓骨头、腓骨颈骨折造成的损伤,以及肿物或外部压迫等[1].对于踝关节扭伤造成的腓总神经损伤,临床报道较为罕见.2006-12-2012-03,我们收治了15例踝关节扭伤后致腓总神经损伤的患者,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腓总神经在膝后方自坐骨神经发出后,沿着股二头肌肌腱深侧面向外下行,绕腓骨颈至其前方分为了腓浅、腓深神经,腓浅神经支配小腿外侧及足背部皮肤感觉;腓深神经支配小腿外侧肌肉。腓总神经于腓骨颈处位置最表浅,其深面有腓骨做衬垫,因此该处最容易受压迫。自体压迫性腓总神经损伤是由于一些不良的姿势,如长时间"跷二郎腿"、极度屈膝位"盘腿"时间过长、长时间侧卧于硬板床而造成腓总神经损伤。随着经济  相似文献   

4.
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的一大分支,位于腓骨小头之下,位置表浅,易于损伤,所以腓总神经损伤在临床并非少见。造成腓总神经损伤的原因有腓总神经炎症,常发生在受寒感冒之  相似文献   

5.
鼠神经生长因子系从小鼠颌下腺中提取纯化的神经生长因子(mNGF),mNGF通过促进神经损伤恢复发挥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神经损伤,腓总神经卡压症多由压迫、牵拉等外伤所引起腓总神经受压。现将NGF对腓总神经卡压症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三才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腓总神经损伤的原因多由外伤,糖尿病,感染,结缔组织疾病(结节性多动脉炎)臀部肌肉注射所致。  腓总神经来自腰4.5骶1,2,3神经根,为坐骨神经的主要分支之一。腓总神经损伤引起腓骨肌及胫骨肌群的瘫痪和萎缩。其典型症状:为足下垂并转向内侧,不能背屈,呈“马蹄内翻足”,行走呈“跨阈步态”,小腿外侧有肌肉萎缩,小腿前外侧足背和第1~4足趾背面有感觉障碍,足趾每一节屈曲。归属中医的“伤筋”,“瘘证”范畴。1 三才的来源  天地人三才一气之说,是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也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主导思想。天在…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46例临床疗效观察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10007)章威,刘伍立谭晓红,娄必丹主题词腓总神经/损伤,神经肌肉损伤/针灸疗法腓总神经损伤多系因打击、牵拉、压迫以及注射不当等损伤造成的一种周围神经损伤,其主要表现为分布区域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腓总神经损伤主要临床表现为足不能背屈,足下垂并内翻,小腿前外侧面下部和足背部出现痛觉、温觉等感觉障碍。笔者运用针刺疗法和按摩疗法相结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患者30例,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股骨骨折石膏固定术后的腓总神经损伤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调查股骨骨折127例,对其中5例出现骨折石膏固定术后的腓总神经损伤的病例,分析损伤的原因及处理的临床疗效。效果:股骨骨折石膏固定术后腓总神经损伤常常产生于石膏固定后对腓总神经的牵拉、压迫。及时处理疗效尚为理想。结论:正确把握石膏固定方法,及时观察处理是解决股骨骨折石膏固定术后的腓总神经损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腓总神经损伤主要临床表现为足不能背屈,足下垂并内翻,小腿前外侧面下部和足背部出现痛觉、温觉等感觉障碍.笔者运用针刺疗法和按摩疗法相结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患者30 例,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呼婧婧  宫军 《河南中医》2014,34(1):144-144
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的分支,分为腓深、浅神经,其位置表浅易受撞击、挤夹、压迫、冷冻等各种外界因素损害,也可因代谢障碍、结缔组织疾病和感染性损伤以及化学性损伤等引起损伤。腓总神经损伤目前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科宫军主任医师用运气针法配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1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腓总神经沿腘窝外侧缘下行,绕腓骨头下外方至小腿前面,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腓总神经位置表浅易在胭部及腓骨小头处损伤,多以外伤、牵拉、压迫等引起小腿前外侧伸肌麻痹,出现足不能背屈,足下垂并内翻,形成"马蹄内翻足",以及小腿前外侧面和足背皮肤感觉障碍.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致残.笔者在跟师临床实践中,采取针刺加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患者1例,收到了显著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闫毓茜 《河北中医》2013,(12):1844-1845
腓总神经为坐骨神经的分支,沿胴窝上外侧缘下降,绕腓骨颈达小腿前面,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腓总神经绕胫骨颈处,位置最浅,易受损伤。常因过度的非正常姿势(如强力的足内翻、长期反复蹲位劳动)所致受压、局部的占位性病变、小腿上端骨折、医源性损伤(如全膝关节成形术后、石膏或小夹板使用不当)而发病。表现为足下垂、不能外翻足底及足背屈、小腿外侧面和足背感觉麻木、肌肉萎缩等一系列症状。2010-10-2012-12,我们应用针刺联合梅花针循经叩刺治疗腓总神经麻痹23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推拿针刺穴位注射治疗腓总神经损伤1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腓总神经来自腰4、腰5、骶1、骶2、骶3神经根,为坐骨神经的主要分支之一.其损伤原因多由臀部肌肉注射、外伤、感染或结节性多动脉炎所致,引起腓骨短肌受累,踝和趾不能背曲、外翻、伸趾.归属中医"伤筋"、"痿证"范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在收集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文献基础上,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选穴规律。结果: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以足少阳胆经使用频率最高,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位腧穴为:足三里、阳陵泉、解溪,特定穴的选用具有绝对优势,占总频次的79.52%;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是阳陵泉-足三里。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发现,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以循经取穴和沿神经走行取穴为主,同时重视特定穴的运用,可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温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荣 《四川中医》2000,18(7):53-53
笔者近年在临床中收治各种原因导致腓总神经损伤病例13例,用温针治疗后,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3例病人均经本院神经科或外科确诊为腓总神经损伤(排除确诊为神经断裂者)。经药物或其它方法治疗未效者居多。针灸治疗期间,上述病人均未再接受其他药物或方法治疗。13例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者68岁。病程为1个月至12年。致病原因:因神经压迫致病5例,骨折所致3例,注射所致2例,外伤所致2例,原因不详1例。临床表现:患肢足外展外翻无力,伸伸趾、背伸踝关节无力甚或呈垂足畸形,足背和小腿外侧皮肤及第1、2趾间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五段拔伸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胫腓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病例160例,随机分为五段拔伸推拿组(观察组) 80例和传统推拿组(对照组) 80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胫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及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变化、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或P 0. 01);治疗后组内比较,观察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变化、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或P 0. 01)。对照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 0. 01),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改善。结论:五段拔伸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胫腓神经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推拿手法。  相似文献   

18.
腓总神经为坐骨神经的一个主要分支,在大腿下1/3,从坐骨神经分出,在腓骨头前方分出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在小腿外侧面,然后形成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腓总神经,位置表浅易受撞击、挤夹、受凉,也可能为代谢障碍,结缔组织疾病引起。腓总神经损伤引起腓骨肌及胫骨前肌群的瘫痪和萎缩,患者不能伸足,提足扬趾及伸足外翻,呈马蹄内翻足。步行时病人高举足,使髋关节、膝关节过度屈曲,当足落地时先足尖下垂,接着用整个足趾着地,似马或鸡的步态,或称跨阅步态。感觉障碍分布于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包括第1趾间隙,仅腱反射不受影响。诊断:根据典型的垂足证状,…  相似文献   

19.
笔者于1989年6月至1998年7月,治疗因沉睡而致肘、膝以下周围神经损伤23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3例均为男性,年龄30~71岁,平均43.5岁。其中工人12例,农民6例,干部5例。发病至就诊时间0.5~26天,平均4天。桡神经损伤19例,尺神经损伤2例,尺桡神经合并伤1例,腓总神经损伤1例。发病均由沉睡引起。沉睡原因:醉酒16例,疲劳过度5例,自然睡眠2例。沉睡时间3~7小时,平均5.8小时,睡前均身体健康,醒后即发现神经损伤症状。睡姿:尺桡神经损伤多为患侧卧位或伏案卧位,腓总神经损…  相似文献   

20.
针刺与药物治疗腓总神经损伤对照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延芳  于琳  丁建萍  蔡红英  程辉 《中国针灸》2003,23(12):715-716
目的 :寻求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以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降低致残率。方法 :将 97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 (穴取环跳、髀关、阳陵泉等 )和营养神经药物组(口服维生素B1 、腺苷钴胺片)进行对比治疗观察。结果 :针刺组的治愈率为 73 8% ,总有效率为93 8% ,明显高于药物组的 40 6%和 56 2 % ,P <0 0 1。结论 :针刺是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