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生命科学成为最前沿的学科之一,其中脑科学则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在全球科学界聚焦脑科学的今天,给我们中医脑病学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1979年12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科学》(中医分册)(下面简称为新编《中医内科学》)较之1964年出版的《中医内科学讲义》和1967年出版的《中医内科学》教材等在内容与质量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出版以来,经过一年多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它的编写是成功的,基本适合于当前中医学院五年制的学习教材。兹就其中有关内容评介如下: 一、痨证全面,分科合理中医很早以来就有分科,但因受历史条件所限,分科多不够完善和确切。《中医内科学》是在《内 相似文献
8.
由沈福道主编、湖北科技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中医与多学科》一书,作为多学科研究中医这方面概貌的第一部专著,很有特色,值得一读,笔者读后有如下体会: 1 尊重事实述往昔该书主体内容共分十一章,除第一章“中医与多学科研究的关系”外,其余十章分别讨论了中医学与哲学、逻辑学、时间医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电子计算机、系统科学理论等学科的关系。书作者通过列举大量的事实证明,多学科研究中医,并非今天才被人们发明,我们的 相似文献
9.
<正> 王琦、盛增秀同志所著《中医体质学说》一书,就体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反映了中医体质学说的重要性及其在临床上的指导意义,足资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之师法。学习之余,仅就有关内容,作以评介。 相似文献
10.
<正>中医研究院、广州中医学院和上海、辽宁、成都、安徽、南京、陕西、湖南等中医学院以及河北新医大学、南京医学院合编,最近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简明中医辞典》(以下简称《简辞》),是一本学习和研究中医,内容比较丰富、编写质量较高的工具书。《简辞》所列词目,即中医常用的医学术语,它是祖国医学理论和经验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和整理这份医学文化宝贵遗产,首先必须理 相似文献
11.
《中医治疗学原理》一书出版,拜读再三,喜欣之余,简介于下。 一、《中医治疗学原理》的问世是中医药学向现代化发展走上新台阶的一个标志。 建立在辨证基础上的中医治疗学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探讨中医治疗学原理,揭示其优势,并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是提高中医防治疾病水平,促进中医药学现代化,加速中西医结合,创立新医药学的最重要工作之一,《中医治疗学原理》 相似文献
12.
13.
方剂学是中医理论方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范围广,内容多。加之,中医学术的争鸣和发展,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用药制方风格。因此,方剂学中存在着不少难点、疑点,许多问题至今仍然得不到一致的认识,使人莫衷一是,给方剂学的教与学带来一定的困难。鉴于此,我院部分教师根据历年教学、临床、科研实践的经验和体会,设计题目,寻求答案,反复讨论,多次修订,历时数年,写成《中医方剂题解》一书,最近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中医研究院著名的中药炮制学家原思通研究员主编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李春生研究员主审的《医用中药饮片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 2 0 0 1年 8月正式出版。这是中医药界的一件喜事。该书首次把中药饮片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提出 ,为中药学科增加了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中药炮制学是一门密切结合中医临床的最具有传统工艺技术特色的应用科学。只有通过对符合炮制学要求的中药饮片的应用 ,才能使中医在临床选用中药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专一性 ,才能使处方更具有针对患者不同病情的个体用药方案 ,才能更好的发挥中医药临床的优点和长处… 相似文献
15.
16.
《金匮要略》关于水湿病的论述 ,内容丰富 ,理法方药完备 ,颇具临床指导意义。现就书中所论 ,撮其要者简述之。《金匮要略》论湿有三 :一曰“湿” ,二曰“水” ,三曰“痰”。愚意湿、水、痰三者 ,异名而同类 ,正如热之与火然。湿为水之渐 ,水为湿之聚 ,痰为水之凝。湿犹雾露 ,弥漫浮游 ;雾聚而成水 ,可向一定方向流动 ;水寒凝结为冰 ,常固定于一处。雾也 ,冰也 ,水化而成者也 ,形质不同而已矣。分之可三 ,合之则一。故治湿之方可以治水 (防己黄芪汤 ) ;治水之方亦可治痰 (苓桂术甘汤 )。《素问·经脉别论》说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 相似文献
17.
<正>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原思通研究员主编,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李春生研究员主审的《医用中药饮片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8.
19.
《金匮要略》湿病探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病是湿邪蕴积于人体而产生的一类疾病,时刻重视阳气在体内的通达是仲景论治湿病一大特色。仲景论湿详于外湿而略于内湿。《金匮要略》明言治湿禁忌:禁大汗、禁攻下、禁火攻。 相似文献
20.
汪海东;吴晴;王秀薇;王少墨;王庆其 《中医杂志》2015,56(13):1089-1092
简要概括中医学对湿病的认识及其特性。结合现代医学对湿病的研究,认为湿病的病理机制是局部组织微循环代谢紊乱和炎症反应的始动阶段,湿病的发生是机体能量代谢障碍在局部病变组织的表现,\"脾气散精\"功能失调是导致湿病产生的重要\"枢机\"和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