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男,50岁,已婚,县财政局干部。患者于81年10月因咳嗽、胸闷,在省一附院胸透为右上肺阴影。10月21日,行支气管镜检,未见癌细胞,疑为肺结核。按肺结核治疗一年余。83年1月27日胸片:右上肺肿块增大,约3×2.5Cm。2月发现右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约2×2Cm,继续抗结核治疗。83年2月16日赴省结核病院,行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同年4月18日赴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住院,又行右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右颈部淋巴结转移性腺癌。于83年5月13日行化疗,COF方案(CTX800mg,VCR1mg,5-FU500mg),每周2次,静脉推注,共  相似文献   

2.
王元平  邓福来 《陕西中医》2002,23(7):653-654
1 瘘管 李某 ,女 ,62岁 ,住甘肃武山郭槐乡金刚村 ,1 998年 4月 5日初诊。患者 4年前颈部可触及数个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结 ,压痛、质硬、活动、无粘连 ,在当地县医院诊为“颈淋巴结核”,用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治疗 8个月 (剂量不明 ) ,淋巴结变小 ,数量也减少 ,至 1 997年 1 0月患者因感冒突发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烧、仍用前药治疗未效 ,延至 2周 ,颈部几处淋巴结溃破、流脓 ,又在当地县医院行清创处理 ,无效 ,病情有增无减 ,来我处就诊时见两侧颈部各两处皮肤溃疡 ,流脓汁 ,人臭秽不可近 ,患者用花椒叶覆盖溃疡处 ,汗出恶风 ,舌淡苔薄…  相似文献   

3.
病例报告 例1,女,7岁,2年前发现左颈部有蚕豆大肿物,近1年逐渐增大,无疼痛,时有低热,盗汗。平素喜爱玩猫,有密切接触史,曾被猫抓伤过。查体:左颈、耳后可触及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10余个,质中等硬度,活动尚可,压痛( ),头被迫右倾,临床诊断结核。于1987年8月行淋巴结切除述,切除大小不等有完整包膜的淋巴结10余个,大者5×3×3cm,小者2×1×1cm,病理报告:猫抓病(Ⅱ期)。术后10天痊愈出院。 例2,男,30岁,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1年,伴低热乏力,周身不适,当地医院确诊为“亚性淋巴瘤”,介绍来我院。查体:体温:37.6℃,双侧颈部  相似文献   

4.
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是最近几年才被提出的新病种,临床经过为潜在恶性,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现介绍于下。张××,女,48岁,工人,住院号21992。患者1980年4月突然寒战高烧,后发现颈部两侧淋巴结肿疼、纳差、心慌乏力,在当地医院发现贫血,Hb4.8g,ESR142mm/h,骨髓检查疑"缺铁性贫血","难治性贫血",曾服硫酸亚铁、叶酸、VitB_(12)、中药及输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1.5T MRI扩散加权成像对鼻咽癌颈部小淋巴结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4月经病理证实的60例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颈部淋巴结MRI常规平扫资料、增强扫描资料、DWI影像学资料等。对患者的颈部转移性大淋巴结组、转移性小淋巴结组、良性淋巴结组的ADC值进行测量。进而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转移性小淋巴结组的ADC值为(0.75±0.43)×10~(-3)mm~2/s,而转移性大淋巴结组的ADC值为(0.73±0.23)×10~(-3)mm~2/s,两者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淋巴结组的ADC值跟转移性大淋巴结组ADC值以及鼻咽癌颈部转移性小淋巴结组ADC值却有着明显的差异.两者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对患者的鼻咽癌颈部小淋巴结转移瘤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ADC诊断阈值进行总结,分别为90.90%、83.22%、0.907×10~(-3)mm~2/s。结论对于鼻咽癌颈部小淋巴结转移瘤的诊断,使用1.5TMRI扩散加权成像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具有非常显著的诊断价值以及诊断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颈部淋巴结肿大按其性质可分为慢性非特异性反应性肿大淋巴结 (CLPN)、急性淋巴结炎 (ALPN)、结核性肿大淋巴结 (TLPN)、肿瘤转移性肿大淋巴结(MLPN)、原发性恶性淋巴结即恶性淋巴瘤 (PLPN) [1]。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定位、定性对临床正确诊断、指导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笔者分析总结了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2月经临床诊断、细胞学检查或手术病理证实的 117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超声资料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17例中 ,男 6 9例 ,女 4 8例 ;年龄 5~ 74岁。所有病例均用东芝 SSA- 2 4 0 A型超声实时诊断仪 ,7.5M…  相似文献   

7.
吴某,男,25岁,农民。右侧颈部及同侧腋下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2年。曾在某院做病检确诊为“何杰金氏病Ⅱ期”,经放疗加化疗治疗4个月,病情改善不明显。于1992年10月3日入院,家属要求手术处理,在氯胺酮麻醉下行右侧颈部及腋下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进展顺利,伤口痊愈出院。术后继续应用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药物化疗,病情渐趋稳定。但半年后,右侧颈部及同侧腋下淋巴结仍呈无痛性进行性肿大,且伴有声音嘶哑。遂于1993年5月2日邀余诊治。查体:体温37.6℃,双侧扁桃体Ⅰ°肿大;右侧颈部有一约6cm×  相似文献   

8.
强胜 《天津中医药》2000,17(4):44-44
阎某,男,16岁,因发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1周,于 1997年11月27日就诊.患者1周前不明原因出现发热头痛、口干咽痛,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到某医院就诊 ,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因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故来中医门诊就诊.诊见患者发热头痛,面目俱赤,口干咽痛,烦渴多饮,食欲不振,两胁胀痛,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测体温39.4℃,咽红充血 ,双扁桃体I度肿大,双侧颈部均可触及肿大淋巴结 ,约10余个,直径1cm~3cm不等,中等硬度,分散而不粘连,无明显压痛,不化脓,两侧不对称.脾肋下2. 4cm.本院门诊血涂片检查:白细胞23.7×109/L,中性粒细胞22%,淋巴细胞75%,单核细胞3%,异型淋巴细胞8.6×109/L,谷-丙转氨酶51,舌质红,苔黄,脉数 .  相似文献   

9.
消瘰丸为《医学心悟》所载方剂。由玄参、生牡蛎、贝母三药组成。笔者用此方加味治疗颈及乳房包块各一例,现报道如下: 一、颈部包块(颈部弥漫性蜂窝织炎) 刘××,男,31岁,工人。1985年10月23日诊。患者于半月前因左颈侧部肿痛4天入××医院住院治疗。诊断:颈部弥漫性蜂窝织炎。入院后,前10天中每日静滴青霉素达960万单位。15天后颈部感染炎症虽得以控制,但包块仍未消除。刻诊:左颈侧部可扪及鸡蛋大包块,底宽质硬,中部压痛明显,推之可移,舌  相似文献   

10.
熊某某,女,37岁。住院号:11162。初诊日期:1987年9月15日。主诉:全身淋巴结肿大,伴发热17天。现病史: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轻压痛、无破溃流脓,逐渐出现颈侧锁骨上下窝及腹股沟区淋巴结均肿大,伴有午后低热37.3~38℃,周身皮肤瘙痒难忍,无咳嗽咯痰。曾在某医院治疗无好转。近7天体温高达39.7℃,查血白细胞3~3.2×10~9/L之间。我院以发热淋巴结肿大原因待查收住入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经病理确诊为颈淋巴结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病灶清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或脓肿切开引流(热脓肿型),同时予以全身化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消瘰汤和瘰疬宁片口服.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治疗组为97.5%,经统计学检验,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年,对照组中4例复发(4/19,21.1%),治疗组中无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王××男59岁社员入院日期:1977年11月9日住院号90783 右颈部肿物三十余年,无心悸,食欲亢进,腹泻等症状。因地方性甲状腺肿(Ⅲ度),憋气,于1977年5月在当地行碘酊腺体囊内注射治疗,三个月后发生感染形成脓肿,呼吸困难,遂至县医院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伤口经常流脓,形成瘘道,持续二个多月不愈,而来北京我院治疗。检查:右颈部肿物有15×9×4厘米大小,质地硬韧,边缘清楚,肿物随吞咽活动。表面有二个瘘道,右侧瘘口表面愈合,左侧瘘口直径为1厘米左右,瘘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部Castleman病(C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10例颈部Castleman病的临床资料与临床表现。结果临床分类,局限型4例,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多中心型6例,表现为纵隔、脾脏、多部位浅表淋巴结肿大。组织病理学分类,透明血管型(HV)7例,浆细胞型(PC)2例,混合型(Mix)1例。所有病例术后均生存,其中4例局限型和3例多中心型CD术后无复发。1例多中心Mix型患者于术后第4年、第9年各复发1次,均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CD临床诊断困难,需要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颈部局限型CD和部分多中心型CD经彻底手术可获治愈;某些多中心型CD需要综合治疗。发现颈部肿块应尽可能取活检,取得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14.
谷××,女,53岁,干部,门诊号1678。患者于1971年始,经常感颈部板胀不适,头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血压高(150~160/95~110mmHg),多次到医院,经内服中西药治疗,症状均无明显改善。此次因游泳致颈部疼痛与功能障碍而来我院就诊。 检查:颈部呈强迫体位,功能障碍,右侧胸锁乳突肌痉挛压痛,双侧前斜角肌呈结节样变,压痛著,C4棘突明显左偏压痛,且引致头痛头  相似文献   

15.
喉癌验案     
赵××,男,40岁,工人。患者于1980年12月14日突然声嘶,伴咳嗽,痰黄,吞涎不适,达十天未见好转,于24日在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作喉镜检查,发现左侧声带前三分之一处有一直径约0.5厘米的新生异物,局部声带运动受限,表面高低不平,呈溃疡状,两颈部淋巴结未见明显转移,即予以作病理切片检查,活检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病理报告单为2805197号)。考虑手术治疗,而患者及家属畏其手术,便转入我院采用中医治疗。1980年12月25日初诊:症见声  相似文献   

16.
【例一】储××,女,50岁,工人。患者于1975年因患甲状腺瘤,在××人民医院手术治疗。1982年9月发现颈部又有肿瘤一个,经×××医院诊断为甲状腺瘤,动员其手术治疗。患者不愿再行手术,来我院延诊于笔者。1982年10月12日初诊:患者痰湿体型,性情急躁易怒,颈部甲状软骨棘突右下方有一肿块如桃核大小,质软,表面光滑,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无自觉症状。苔薄脉沉弦。乃由肝气郁滞,痰湿瘀凝结而成,给予  相似文献   

17.
自1993年以来,笔者运用蜈蚣鸡蛋食疗治疗颈部慢性淋巴结炎性肿块60例,取效满意,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0例,男21例,女39例;年龄最大42岁,最小4岁;病程最长11年,最短半年;肿块单发者18例,多发42例;单侧发病者44例,双侧16例,肿块最大4×3×2cm,最小0.5×0.3×0.2; 慢性淋巴结炎32例,淋巴结结核28例(其中破溃流脓者13例);多数病例经穿刺活检确诊.[治疗方法]取蜈蚣4条,鲜鸡蛋2枚,先将蜈蚣焙干研末,分2份,再将鸡蛋一端打一孔,倒出蛋清少许,搅匀鸡蛋内容物,每蛋纳入蜈蚣粉1份,搅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分子标记物。方法:纳入喉癌伴或不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病例共30例,收集原发灶、切缘黏膜、颈部转移淋巴结标本,分为切缘组(n=30)、原发灶组(n=30)、淋巴结组(n=16),采用RTq PCR分别检测HGF、c-MET、VEGF、EGF、VASH1、HIF-1α、JMJD3、JMJD4基因m RNA表达,筛选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结果:HGF、VEGF、EGF、HIF-1α、JMJD3基因在喉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均P0.05),VASH1则为低表达(P0.05);进一步筛选表明,HIF-1α、JMJD3在颈部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原发灶(均P0.05)。结论:HIF-1α、JMJD3过表达可能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案例]岳××,女,57岁,干部。1989年5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颈部不适、吞咽发憋一年余,经某医院诊断为“甲状腺瘤”而预约手术治疗,但患者不愿手术,要求中医治疗。来诊时,表情急躁,善太息,体态肥胖。甲状腺峡部可触到3×3  相似文献   

20.
自1972年日本学者首先报道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之后,国内曾相继报道几例,其治疗均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消炎痛之类。我科以疏风清热解毒辅以软坚散结治疗本病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王××,男,10岁。因淋巴结肿大疼痛伴发热19天于1987年8月11日入院。入院后患儿恶寒,发热,头痛,口渴,尿赤,便秘,体温呈间歇热型,最高达39.6℃,右侧颈部有串珠样肿大之淋巴结,耳后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