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10例心脏移植术监测护理的体会。方法通过对10例心脏移植术后受者进行监护治疗,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对症治疗.使受者度过心脏术后右心功能不全、感染、急性排斥等并发症。结果9例受者痊愈出院,1例受者出现急性供心衰竭死亡。结论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脏病最有效的方法,加强术后监测和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心脏移植成功率,提高心脏移植术后受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HLA配型与心脏移植患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纳入2003年5月至2021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做心脏移植术的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移植术后3至12个月的患者早期疗效和排斥反应进行随访观察.使用PCR-SSP方法对供受者进行HLA分型.采用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开展的3例心脏移植术后护理.结果3例患者心功能均恢复到1级,存活良好.结论严格无菌操作,维持循环稳定,加强排斥反应的监测,重视心理护理及出院后指导是心脏移植术后成活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总结24例成人原位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和经验。方法: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连续成功为24位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行原位心脏移植术,其中心肾联合移植1例。原发病包括冠心病11例,心肌病8例,瓣膜病3例,心肌炎2例。全部采用双腔静脉吻合法。结果:24例患者心脏移植术后心功能均恢复至Ⅰ级(NYHA)。术后随访1~24个月。随访过程中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例,带状疱疹感染2例,肺炎2例。随访过程中死亡4例,死亡原因分别为暴发肝炎1例、重症感染1例、肾功能衰竭1例、呼吸衰竭1例。结论:终末期心脏病行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疗效良好。术前供受体评估、器官功能维护、心肌保护、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及抗排斥治疗是心脏移植术的关键。远期需注意对免疫排斥反应、感染、多脏器功能的监测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脏移植术后长期存活的影响因素及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4月至2007年12月21例接受心脏移植术患者的存活时间、死亡原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排斥反应、左心室功能及冠状动脉改变.结果 9例患者长期存活;死亡原因主要为非特异性移植物衰竭及猝死;环孢素为心脏移植术后的主要免疫抑制剂;4例长期存活者中没有发现急性排斥反应,其余5例存活者在移植术后第1年出现超过2次需要处理的排斥反应;左心室功能检查提示仅1例左室射血分数为45%,其余基本正常;冠状动脉造影除1例左前降支狭窄75%外,其余无明显内膜增生.结论 积极预防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和移植物血管病变有利于心脏移植患者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2例原位心脏移植的经验。方法本组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47、50岁,均为扩张性心肌病。术前心功能(NYHA)IV级,均为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移植手术在全麻低体温体外循环下进行,1例为标准法,另1例为双腔法,均顺利复跳。术后1例采用他克莫司(FK)506+骁悉+强的松,另1例环孢素A+骁悉+强的松抗排斥反应药物治疗。结果2例患者全部存活。1例术后出现排斥反应,右心衰,心律失常,治疗9天死亡。另1例无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出院,术后2个月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结论心脏移植术是挽救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唯一有效方法,心脏移植术后的主要问题是排斥反应和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肝肾联合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实施的7例肝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受体手术均获得成功。7例中,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1例术后14天发生腹腔出血;1例术后12天血胆红素进行性升高,肝内外管扩张及狭窄;1例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经支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于术后第7d血肌酐正常;除1例患者术后16天死于颅内出血和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无移植肝排斥反应;余6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肝肾联合移植手术复杂,术后并发症较多及护理难度大。术后细致护理,有预见性预防措施,并能掌握和熟悉其并发症护理是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总结12例心脏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经验 方法 1998年10月至2007年6月施行12例原位心脏移植, 9例为扩张型心肌病,2例为限制型心肌病,1例为瓣膜性心肌病。术后早期采用免疫诱导加三联免疫抑制剂的抗排斥反应方案。术后积极抗感染治疗及加强重要器官功能保护。 结果 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感染、急慢性排斥、肾功能不全、右心功能不全。手术死亡2例,中远期死亡3例,余7例存活至今,最长存活时间8年7月。 结论 积极抗感染治疗,对排斥反应的严密监测和合理的免疫抑制方案,能有效提高心脏移植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肾脏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血液透析是治疗的重要环节。我院自 1996年 6月~ 2 0 0 0年 6月对 16例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行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我院血透室自 1996年 6月~ 2 0 0 0年 6月间对肾脏移植术后出现急性排斥反应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共 16例 ,其中男 12例 ,女 4例 ,年龄最大 6 5岁 ,最小 2 3岁 ,平均 4 4岁。1 2 方法 透析次数 2~ 3次 /周 ,时间 4~ 5小时 /次 ,术后透析总次数短者为 3次 ,长者为 9次。2 结  果  经过透析治疗护理 ,1例肾功能未逆转 ,15例疗效满意 ,肾功…  相似文献   

10.
应用普乐可复、霉酚酸酯与强的松预防心脏移植排斥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普乐可复、霉酚酸酯与强的松联合使用预防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 受者为43岁,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女性患者,于2000年4月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术后应用普乐可复、霉酸酚酯与松预防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结果 患者术后13个月无明显排斥反应征象,无感染,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药物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胃肠道不适及轻度的骨髓抑制。结论 新型免疫抑制剂普乐可复、霉酚酸酯联合强的松预防术后排斥反应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1.
移植物的排斥反应仍然是影响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有效地控制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及时治疗急性排斥反应是保证心脏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就我院于近期收治的心脏移植术后,长期生存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3例同种异体肺移植术后肺部感染防治的经验和教训。方法2005年6月-2008年10月在非体外循环下右单肺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肺气肿1例(受体1)、单肺移植同期对侧肺减容术治疗终末期肺气肿1例(受体2)、体外循环下双肺移植术治疗终末期矽肺1例(受体3)。结果3例手术基本顺利,受体1术后第4天出现移植肺感染,第7天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和左侧自体肺感染,术后2年10月伴发左下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存活至今。受体2术后第6天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左侧声带麻痹和声音嘶哑,反复并发严重的移植肺细菌感染、霉菌感染和吻合口狭窄;术后9月因双肺严重感染并移植肺慢性排斥反应而死亡。受体3双肺移植术后未出现排斥反应,但多次伴发肺部感染,出现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存活33天。结论合理强度的免疫抑制治疗和合理的抗生素应用是肺移植术后感染防控和患者长期存活的关键,纤维支气管镜是肺移植术后感染防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无创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心脏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目前影响其远期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是移植后的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经颈内静脉心内膜活检 ,已成为诊断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金标准” ,但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免疫学及影像学等无创手段 ,能有效地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和指导心内膜活检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动态观察原位心脏移植术后1年内不同时间段移植心脏超声心动图表现,研究心脏移植术后非排异期超声心动图表现特点。方法应用Acuson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仪观察房室腔大小、室壁及室间隔厚度、二尖瓣及三尖瓣血流频谱、左室肌质量及肌质量指数,计算不同时间段数值平均值并同术前供体作对照。结果患者在术后1年长期存活,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超声心动图监测表现为:左室、右室及右房内径显著下降,而左房内径则显著上升;室间隔、左室后壁及右室前壁厚度显著增加;左室肌质量及肌质量指数显著增加;二尖瓣E、A峰及三尖瓣E峰均显著下降,三尖瓣A峰变化不明显。术后4个月出现二尖瓣反流,术后持续存在三尖瓣反流。结论心脏移植术后非排异期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具有特殊性,某些特点类似早期急性排斥反应,最终确诊尚需心内膜心肌活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普乐可复、霉酚酸酯与强的松联合使用预防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受者为43岁, 终未期扩张型心肌病女性患者,于2000年4月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术后应用普乐可复、霉酸酚酯与强的松预 防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结果 患者术后13个月无明显排斥反应征象,无感染、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药物的副作 用主要表现为胃肠道不适及轻度的骨髓抑制。结论新型免疫抑制剂普乐可复、霉酚酸酯联合强的松预防术后排斥反应 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6.
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及早诊断和解除排斥反应是治疗成败的关键,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运用超声动态监测心脏排斥反应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减少了心内膜活检的次数,已成为术前评价、病例筛选、术后监测的重要检查手段。我院于2004年2月完成1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1个月后康复出院,现将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移植术后动态连续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各种管道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例1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施行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的各种管道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之后,患者术后恢复理想,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及排斥反应发生,胰、肾均发挥正常功能,术后近30 d康复出院,门诊随访胰、肾功能基本正常,正常饮食,生活自理,可从事轻工作。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理想方法,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护理人员除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应做好各管道的观察与护理,及时预防和发现并发症的发生,为医生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动态观察原位心脏移植术后1年不同时间段移植心脏超声心动图表现,研究心脏移植术后非排异期超声心动图表现特点,方法:应用Acuson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仪观察房室腔大小,室壁及室间隔厚度,二尖瓣及三尖瓣血流频谱,左室肌质量及肌质量指数,计算不同时间段数值平均值并同术前供体作对照。结果:患者在术后1年长期存活,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超声心动图监测表现为:左室,右室及右房内径显著下降,而左房内径则显著上升;室间隔,左室后壁及右室前壁显著增加,左室肌质量及肌质量指数显著增加。二尖瓣E、A峰及碱尖瓣E峰均显著下降,三尖瓣A峰变化不明显,术后4个月出现二尖瓣反流,术后持续存在三尖瓣反流,结论:心脏移植术后非排异期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具有特殊性,某些特点类似早期急性排斥反应,最终确诊尚需心内膜心肌活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求膝关节韧带损伤采用自体及异体腱移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98例,将其按盲抽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自体腱移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异体腱移植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年,两组关节活动度、Lysholm、IKDC评分均较术前高,组间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神经受损、动静脉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血栓形成、免疫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体腱移植术和自体腱移植术均可有效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且异体腱移植术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无明显免疫排斥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12例心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心脏移植术后患者谵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结果:112例心脏移植患者术后发生谵妄18例,发生率为16.07%(18/112),设为发生组,其余设为未发生组;发生组年龄≥6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程≥10年、机械通气时间≥24 h、术后输血、术前焦虑或抑郁、术后抗排斥药物使用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程≥10年、机械通气时间≥24 h、术后输血、术前焦虑或抑郁、术后抗排斥药物使用等均为影响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6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程≥10年、机械通气时间≥24 h、术后输血、术前焦虑或抑郁、术后抗排斥药物使用均为影响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