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联合保妇康栓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疗价值。方法:对132例CIN患者行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及LEEP术,术后阴道内放置保妇康栓1枚/日1次×12次,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并对其疗效做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术前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的诊断结果相比,132例LEEP术后病理结果级别升高者25例,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最终结果的符合率为71.96%,LEEP术后病理结果最终结果的符合率96.9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联合保妇康栓治疗CIN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等优点,对CIN是一种较理想的诊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覃冬莉 《中国妇幼保健》2014,(33):5502-5504
目的:对比分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科宫颈细胞学检测异常,进一步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提示CIN的患者100例,反复宫颈细胞学检测异常及HPV持续阳性,但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阴性12例,共112例。行LEEP术后对比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和LEEP术后病理结果诊断的一致性。同时分析患者细胞学和HPV结果与宫颈CIN误诊的关系。结果: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同LEEP术最终病理诊断符合者71例(63.39%),不符合者41例(36.61%),其中诊断过度者18例(16.07%),诊断不足者23例(23.54%)。两种检测方法在CIN-I的检测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宫颈CIN的误诊和ASC-H及以上与HPV阳性显著相关,P<0.05。结论: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诊断CIN可能存在一定的误诊及漏诊,进一步行LEEP术可通过提供完整组织标本弥补阴道镜检查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LEEP电波刀诊治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频(射频)电波刀(LEEP)诊治宫颈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20例宫颈病变患者行妇科细胞学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LEEP术治疗,并做病理学检查。将LEEP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比较,阴道镜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的符合率为53.18%(117/220),宫颈炎的符合率为83.02%(44/53)。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术前术后病理报告一致占38.16%(58/152),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上升占11.84%(18/152),级别下降占50.00%(76/152)。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LEEP宫颈病变治愈率97.73%(215/220),手术平均时间5.6min,平均出血量4.9ml,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的发生。结论:LEEP操作简单,安全省时,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可提供完整病理标本,对宫颈病变尤其是CIN是一种理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电圈环切术(Loop electrosugiral excision Prcedure,LEEP)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异常和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组织病理检查异常的174例患者,均经LEEP治疗,切除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LEEP术后诊断符合率为72.41%,LEEP术后3个月随访慢性宫颈炎100%治愈,ClNⅠ100%治愈,CINⅡ96.7%治愈,CINⅢ93.3%治愈。原位癌术后6月、1年随访正常。结论:LEEP对包括炎症、损伤、癌前病变等宫颈疾病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诊断、治疗手段。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活检,LEEP术后病理诊断构成了宫颈病变系统的一个新的诊断模式,尤其是对微小浸润癌和原位癌的早期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治疗宫颈病变而不影响生殖的新方法:宫颈环形电切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在宫颈病变的诊断中互补,及其LEEP在宫颈病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因宫颈病变同时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的患者109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对照LEEP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结果。结果:LEEP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完全符合者86例(78.9%),不符合者23例(21.1%)。LEEP后,因发现原位癌2例(1.9%)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行较大的宫颈锥形切除术1例。术后3个月随诊。无一例出现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LEEP的并发症为出血46例(42.2%)。结论:LEEP在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极其重的价值。对于宫颈病变的明确诊断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互为补充;对宫颈炎症,CINⅠ、CINⅡ、CINⅢ可提供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并可保留生育功能;患者有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再到门诊做阴道镜检查时,即可用LEEP进一步诊断和同时治疗,术后必须定期随访;本文中介绍几种处理并发症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圈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8年6月来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宫颈科就诊,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不同级别的CIN169例,对自愿行LEEP者148例进行临床分析,采用自身对照,对比研究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LEEP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93.24%。活检为CINⅠ的43例患者中,宫颈LEEP术后病理降级为慢性宫颈炎12例,占27.91%;术后病理保持为CINⅠ27例,占62.79%;术后病理升级为CINⅡ4例,占9.30%。活检为CINⅡ的78例患者中,宫颈LEEP术后病理降级23例,占29.49%(其中慢性宫颈炎12例,占15.38%,CINⅠ11例,占14.11%);术后病理保持为CINⅡ50例,占64.10%;术后病理升级为CINⅢ5例,占6.41%。活检为CINⅢ的27例患者中,宫颈LEEP术后病理降级9例,占33.33%(其中慢性宫颈炎1例,占3.70%,CINⅠ2例,占7.41%,CINⅡ6例,占22.22%);术后病理保持为CINⅢ17例,占62.96%;术后病理升级为宫颈癌1例,占3.70%。结论:对CIN患者实施LEEP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更可以避免因阴道镜下活检遗漏更高级别的宫颈病变,甚至宫颈癌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宫颈上皮内瘤变手术后组织学升高16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LEEP)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组织学检查对宫颈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患者,采用LEEP手术诊断治疗908例。切除宫颈病变组织,手术标本再次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908例中CIN级别不同程度升高者164例(18.1%),其中CINⅠ级67例,LEEP术后病理为CINⅡ级41例,CINⅢ级23例,原位癌2例,腺癌1例;CINⅡ级45例LEEP术后病理为CINⅢ级30例,原位癌10例,早期浸润癌4例,鳞癌1例;CINⅢ级52例LEEP术后病理为原位癌38例,早期浸润癌10例,鳞癌4例。[结论]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有一定的假阴性率,LEEP手术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电环形切除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宫颈LEEP术后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旨在防止对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漏诊。方法收集2013年07月至2016年12月1588例在本院宫颈疾病中心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并行宫颈LEEP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LEEP术后病理相比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升级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总符合率为58.1%(923/1588),术后诊断降级431例(27.1%),术后诊断升级234例(14.7%),诊断升级中有宫颈癌59例(3.7%)。宫颈LEEP术后病理升级与患者年龄、宫颈液基细胞学(TCT)结果有关(P<0.05),与是否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无关(P>0.05)。结论阴道镜检查是辅助诊断CIN的有效方法,但单独的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CIN的准确性尚不够理想,LEEP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局限性,但临床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LEEP术结合应用于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TCT检测的结果和年龄,在提高诊断的前提下避免过度诊疗。  相似文献   

9.
宫颈环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6):3762-3763
目的:探讨子宫颈电热圈环形切除术(LEEP)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子宫颈内瘤样变(CIN)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以及LEEP术后随访情况。方法:2005年7月~2007年6月在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经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2~3级(CIN Ⅱ~CIN Ⅲ)的患者63例,进行LEEP宫颈环切治疗,比较宫颈环切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之间的差异,同时对LEEP宫颈锥切后进行液基细胞学随访1~2年。结果:63例中41例环切病理结果与多点活检病理结果一致,符合率65.07%;22例多点活检与环切的结果不同,其中9例多点活检为CIN Ⅱ~Ⅲ级,环切诊断为镜下早期浸润癌。5例多点活检示CINⅡ~Ⅲ级,环切病理为CINⅠ,8例多点活检示CIN Ⅱ~Ⅲ级,环切病理为慢性子宫颈炎。2例多点活检示CIN Ⅱ~Ⅲ级,环切为急性子宫颈炎。63例均行HPV检测,49例HPV高危型阳性,26例宫颈活检CINⅡ~Ⅲ级累腺。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环切是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一种重要诊断与治疗方法。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提示CIN Ⅱ~Ⅲ级伴腺体受累是存在宫颈癌的一个高危因素。HPV感染并持续存在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有关,其数值高低与病理级别之间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颈电热圈环形切除术(LEEP)与阴道镜下多点组织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以及LEEP术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否持续感染.方法 对阴道镜下多点组织活检病理学诊断的186例CIN患者,进行LEEP治疗,比较LEEP病理学诊断与阴道镜下多点组织活检病理学诊断之间的差异,同时患者进行术后液基细胞学随访,术前及术后6、12个月HPV-DNA检测随访.结果 127例LEEP的病理学结果与阴道镜下多点组织活检的病理学结果一致,符合率为68.28%(127/186).手术切缘阳性3例,其中CINⅡ级1例,CINⅢ级2例.LEEP术前163例(87.63%)宫颈高危型HPV-DNA阳性,术后6个月18例(9.68%)持续阳性,术后12个月仅4例(2.15%)持续阳性.结论 LEEP是治疗重度CIN的有效方法,需根据术后病理学诊断再做进一步的临床治疗和定期随访.LEEP治疗对清除高危型HPV感染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宫颈病变中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的比较,探讨LEEP治疗CIN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05年12月在本院妇科因宫颈病变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再行LEEP术的170例CINⅠ~CIN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0例CINⅠ~CINⅢ患者,91例(53.52%)LEEP术后与阴道镜下结果相符,34例(20.00%)升级,其中4例原位癌,1例浸润癌,47例(27.60%)降级,剔除LEEP术后原位癌及浸润癌5例,治愈率97.05%。结论:LEEP术在宫颈病变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对CINⅠ~CINⅡ患者LEEP治疗最适宜,CINⅢ宜先行LEEP术,以避免早期宫颈癌的漏诊,消除治疗的隐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07年12月术前诊断CIN行LEEP术者136例,自身对照比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LEEP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结果:136例CIN患者LEEP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者46例(33.8%);不符合者90例(66.2%),其中80例(58.8%)LEEP后病理检查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程度轻,10例(7.4%)程度较重,浸润癌1例。LEEP切缘阳性率6.6%(9/136),手术并发症主要是术后出血,短期随访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LEEP治疗CIN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并发症少、避免了二次手术和过度治疗,能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在治疗的同时能进行诊断。宫颈锥切术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阳性患者为复发的高危人群,应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LEEP刀锥切术(LEEP)后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观察阴道镜宫颈活检对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及宫颈癌漏诊情况,并分析可能导致宫颈癌漏诊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9月该院经阴道镜宫颈活检确诊为CIN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在接受阴道镜宫颈活检后均接受LEEP刀锥切术治疗,并将LEEP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阴道镜宫颈活检对CIN的诊断准确性,并观察LEEP术后检出宫颈癌情况,观察阴道镜宫颈活检对宫颈癌的漏诊情况,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可能导致漏诊的相关因素。结果经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阴道镜宫颈活检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与LEEP术后病理检查结果Kappa值为0.563,提示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用于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与LEEP手术有一定的一致性,但一致性一般。全部124例经阴道镜宫颈活检为CIN的患者,经LEEP手术术后病理检出26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漏诊率为20.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病变面积小、未行宫颈管搔刮术(ECC)、阴道镜图像不满意均可能是导致阴道镜宫颈活检宫颈癌漏诊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相较于LEEP术后病理检查,阴道镜宫颈活检用于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较差,对宫颈癌的漏诊率高,这可能与患者病变面积小、检查前未行ECC、阴道镜图像满意度不佳等因素有关。若CIN患者病变面积小或阴道镜图像满意度不佳,应及时给予其ECC检查,以减少宫颈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诊治宫颈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1例宫颈病变患者行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及LEEP术,将术前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79.5%,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符合率为68.2%,慢性宫颈炎的符合率为84.9%;术后病理级别升高者有19例,级别下降者有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术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等优点,可以部分弥补阴道镜下活检的缺陷,且有治疗作用.对宫颈病变特别是慢性宫颈炎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诊断、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0例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组织学诊断为CIN患者给予LEEP手术.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疗效及术后病检结果.结果 LEEP术治疗CIN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标本的病理诊断有差异(P<0.05).结论 LEEP诊治CIN效果明显,并发症少,且对早期诊断宫颈原位癌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及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高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因白带异常、阴道不规则流血、接触性出血等症状就诊并行液基细胞学检查显示异常的68例可疑CIN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术,以LEEP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探讨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术在CIN诊断及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术误诊3例,漏诊17例,诊断准确度为63.24%,灵敏度为71.67%,特异度为62.50%。6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LEEP和病理活检。43例确诊为CIN的患者病理诊断分级为CINⅠ级13例(30.23%),CINⅡ级19例(44.19%),CINⅢ级11例(25.58%)。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术病理分级诊断准确率为63.24%,对CINⅠ级的诊断准确率(65.00%)显著低于CINⅡ级(76.00%)和CINⅢ级(73.33%)(均P0.05)。病例分级ASC-H及以上、HPV阳性是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术误诊宫颈CIN的影响因素。结论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术诊断CIN存在一定误诊、漏诊,对CIN患者病理分级尤其是CINⅠ级诊断准确率偏低,进一步联合应用LEEP有助于诊断CIN。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阴道镜、利普刀(LEEP)用于宫颈癌前病变诊断、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初诊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临床资料,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异常,LEEP术后病理学明确诊断,统计阴道镜宫颈组织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符合情况,统计LEEP术手术及术后2周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转归情况。结果:120例LEEP术后病理检查,CINⅠ62例(51.7%)、CINⅡ36例(30.0%)、CINⅢ22例(18.3%),阴道镜宫颈组织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75.0%。LEEP术时间12.60±1.61min、术中出血量21.00±3.07ml、住院时间3.66±1.05d。LEEP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率为29.2%。术后3个月复查转阴率为94.2%。结论: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与治疗中,阴道镜、LEEP术应用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能有效根治宫颈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LEEP刀宫颈电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对2007年1月~2007年12月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1N的385例患者行LEEP刀手术后随访。结果: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与最后诊断的符合率为89.87%(346/385),383例患者术后1年细胞学复查均转阴性(100%),其中372例HPV DNA阳性患者,369例术后1年转为阴性(99.2%)。结论:LEEP刀宫颈电锥切术疗效高,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CIN诊断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徐波  李卫红  姚吉龙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5):2153-2154
目的:探讨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低度瘤样病变(CIN I)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6年11月来我院子宫颈疾病诊治中心(国家子宫颈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就诊,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确诊为CIN I的病例531例,对其中自愿行LEEP术治疗的153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采用自身对照,对比研究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IEEP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7.58%,宫颈LEEP术后病理降级为慢性宫颈炎,宫颈湿疣样变的有56例,占36.60%,其中HPV阳性14例(25.00%);宫颈LEEP术后病理保持为CIN I的有78例,占50.98%,其中HPV阳性42例(53.85%);宫颈LEEP术后病理升级的有19例,占12.42%,其中CIN II有12例,占7.84%,CINⅢ级以上有7例,占4.58%,其中包括1例原位癌,1例镜下早期浸润癌.病理升级病例中HPV阳性率为100%.结论:对HPV阳性的CIN I患者实施LEEP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更可以避免因阴道镜下活检遗漏更高级别的宫颈病变甚至宫颈癌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准确性及其漏诊宫颈癌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阴道镜下活检确诊的118例CIN患者临床资料,均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观察CIN的准确性,分析漏诊相关因素。结果:1118例患者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85.59%,病理级别上升23例(19.49%),其中漏诊浸润癌17例(14.41%);2年龄≥50岁、细胞学检测HSIL、阴道镜病理CINⅠ级、阴道镜图像不满意、活检标本1个、宫颈病变面积1/2者宫颈癌漏诊率高(均P0.05),细胞学检测HSIL、阴道镜图像质量、活检标本个数、宫颈病变面积是影响阴道镜下活检漏诊宫颈癌的关键因素(P0.05)。结论:阴道镜对宫颈病变具有直观性,但对CIN的诊断尚不够准确,强化对宫颈细胞学的鉴别,提高阴道镜的操作技能,改进图像质量,尤其是多点取活检是降低宫颈癌漏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