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仲景辨证施护思想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有影响的一部临床医学巨著.其不仅是诊疗疾病理、法、方、药完备的辨证施治纲领,为中医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体系,而且记述了丰富实用的护理知识,开创了临床辨证施护的先河,为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伤寒杂病论>详细论述了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应如何根据辨证制定的治则、治法和服药要求做好护理工作,体现了张仲景的辨证施护思想,同时说明了中医治病过程中护理的重要性.笔者通过对张仲景辨证施护思想的探讨,一则阐述其对中医护理学发展的伟大贡献,一则强调中医护理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张仲景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强调辨证施治、辨证施护相结合,护理时要注意药物煎服法,观察患者服药后的病情变化,重视疾病动态演变过程中的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调护,以使患者恢复健康。《伤寒杂病论》蕴含着张仲景所倡导的丰富护理学思想。应充分发掘仲景护理学思想,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有关中医护理学内容作一阐述,主要有以下5方面内容:充分体现“医护一体”思想、辨证施护、精于用药护理、重视饮食护理、重视预防护理.  相似文献   

4.
《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在多年临证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而来,书中虽未提"护理"二字,但根据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贯穿了大量的整体护理学思想。同时也丰富了现代护理学,为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减轻病人痛苦以启发,尤值得挖掘整理。仲景护理学思想根据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整体过程大体可分为未病先护、辨证施护、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病后调护5个部分。  相似文献   

5.
关正荣 《四川中医》2010,(11):38-39
《伤寒杂病论》全书蕴含着丰富的护理学辨证施护思想,为中医护理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以著作的条文为基础,从整体性、灵活性、饮食调护、情志社会、医德思想等六个方面对全书的辨证施护思想进行理论探讨,希望服务于中医临床,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浅谈《伤寒杂病论》之中医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杂病论》包含丰富的护理学知识,主要是饮食护理与临证护理两个方面,对于疾病的康复与预防保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饮食护理体现了辨证施护与三因制宜的中医护理特色,仲景提出要注意饮食调理以预防疾病.并就病人的饮食宜忌作了专门论述。在热病调护方面仲景明确指出热病初愈或当病邪日渐衰退之际。食肉和勉强多食均在禁忌之列。同时十分重视服药后的饮食护理。临证护理则主要包括病情观察、药物护理及护理操作技术等。仲景倡导医护合一、辨证施护的护理学思想.对于现代中医护理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伤寒杂病论》一书是张仲景经多年临证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而来,其中贯穿了丰富的中医护理学思想,即使在当前中医医院的病房护理中仍有一定裨益,今粗辑其相关论述浅析于此。1注重临床观察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灵魂,证是疾病在其发  相似文献   

8.
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一书,其不仅在医疗上开创了辨证论治之先河,而且也开创了辨证施护、整体施护的护理先河。在疾病康复过程中,张仲景注重医护合一,密切地、动态地观察病情,服药方法灵活,尤其加强饮食调护,无疑为后世护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仲景在饮食调护中用粥颇多,在用粥的方剂中《伤寒论》中12个,占该书方剂的10%。《金匮要略》中共21个,也占该书方剂的10%。其总共涉及用粥的条文有64条。仲景护理用粥,手段灵活多变,其用粥时机不同,或冷或热,同煮与否,用与不用,权变在心,其奥妙难尽。兹作浅探。  相似文献   

9.
《伤寒杂病论》不仅是中医临床治疗学专著,也同样蕴含着重要的护理学思想。文中从未病先防、整体调护、服药护理、药后护理、饮食护理等四个方面,对《伤寒杂病论》的护理学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凭脉辨证是张仲景辨证的主要特色,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脉证在《伤寒杂病论》中内容丰富、论理精辟。探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关于脉证的条文,认为《伤寒杂病论》脉证思想主要包括凭脉辨病因、凭脉辨病位、凭脉辨病性、凭脉确定病证、阐释病机、凭论治凭脉判断预后几个方面,实际上就是凭借脉象辨证论治。《伤寒杂病论》脉证思想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也对临床诊治疾病和深入研讨中医基础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魏惠亚 《江西中医药》2007,38(12):17-18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虽非专论脾胃,但有关脾胃病证治约涉及四分之一篇幅,其顾护脾胃思想贯穿于辨证施治始末.李东垣《脾胃论》则力求经旨,同时吸收仲景治伤寒的特点,进一步强调"内伤脾胃学说".本文拟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与李东垣《脾胃论》调治脾胃方药的比较中得出两者的异同,以期使两者的脾胃学术思想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工作,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梁岩  王芸芸 《四川中医》2002,20(4):18-19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不仅创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记载了许多著名方剂而且十分重视辨证施护,并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药后护理方法,尤其在药后饮食调护,外部护理,禁忌,卫生等方面论述得十分具体,使饮食调护与药物协同作用,对于疾病的康复与预防保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总结仲景药后护理方法,并细加钻研,旨在宣扬仲景药后护理思想。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不仅是诊疗疾病理、法、方、药完备的辨证施治纲领,而且记述了丰富实用的护理知识。通过对此著作的研究,从五个方面就其中的护理学思想进行了探索。一是仲景主张医疗护理本为一体,相互依存,治护不分。二是重视未病时养生调摄、预防护理,防病于未然。三是根据病情,辨证施护,三因制宜。四是注意护理工作中的细节,保证治疗效果的充分发挥。五是病情初愈后,适当护理,以防复发。  相似文献   

14.
《伤寒杂病论》创立的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并不局限在某一方面,而是由多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所组成,即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等。临床中须按照张仲景的辨证思路,将多种辨证方法合理运用,才能明显提高辨治疾病的疗效。多种论治方法相互补充、相互衬托,是《伤寒杂病论》辨治疾病的精华。现探析张仲景辨治不寐六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乔模  乔欣 《山西中医》2011,27(12):1-3
六经辨证是张仲景《伤寒论》的辨证论治方法,而脏腑经络辨证是杂病的基本辨证体系和方法。通过对《金匮要略》中辨证论治方法运用的比较研究,显示运用六经辨证方法对杂病进行辨证论治共涉及全书14种疾病,约占《金匮要略》一书所论疾病的35%,计有28证次。由此可见,张仲景早已把六经辨证广泛地运用于杂病的辨证论治,突显了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是其原书《伤寒杂病论》的基本辨证论治方法,而脏腑经络辨证似是其辨治杂病的变通或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6.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广泛深入地研究了《内经》、《难经》等典籍,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和宝贵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创立了伤寒六经辨证,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提出了用针灸治疗伤寒、杂病的具体方法,为祖国医学针灸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笔者谨就其针灸学说思想作如下探讨。1 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张仲景是一位针灸药并重的医家。他在《伤寒论》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伤寒杂病论》关于体质理论的学术思想以及对后世体质学说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方法:研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相关条文,并参考有关教材及历代医家的注释进行分析论述。结果:在《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体系中,张仲景从临床医学的角度将体质与发病、体质与病位病性、体质与病证转归及预后、体质与治法方药等方面理论与临床实践充分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了中医体质学说。结论:《伤寒杂病论》建立了以体质差异性为基础的病因病机学和辨证治疗学思想,开创了体质与病证结合进行辨治之先河,为后世体质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中医整体观念及其理、法、方、药在临床中的具体运用。最早形成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其中辨治外感热病以六经辨证为主,辨治内伤杂病则以脏腑辨证为主。辨证论治的诊疗方法发展到现在,其临床运用模式可概括为方正对应、审机论治、微观辨证、病证结合4种。  相似文献   

19.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内科急症学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本文拟就其在中医急症学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略论如下。奠定中医内科急症证治体系《伤寒杂病论》急症证治体系的特点,主要有:1、源于内、难,高于内、难。以外感热病为例,《素问·热论》有“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及“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说法,仲景就直接把这类疾病叫做“伤寒”。在辨证上,仍用“热论”三阴三阳的名称为纲,但已结合临床实践,有所取弃,有所提  相似文献   

20.
贾澜 《中医研究》2012,25(4):9-11
病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到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比《黄帝内经》对证的论述早了约1000a;辨证和辨病理论体系的确立,均得益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开创了中医学六经辨证的先河;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以辨病与脏腑辨证相结合的方式辨治杂病,完善了辨病论治理论体系.辨证和辨病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辨病是认识和解决疾病的基本矛盾,而辨证则是认识和解决疾病的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辨证和辨病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