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年男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04—2014-04收治的280例中青年男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据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年龄≤44岁,n=110)与中年组(年龄45~59岁,n=170),分析其一般资料,总结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比较2组住院病死率及随访1a病死率。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卒中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血脂异常史、血糖及NIHSS评分为中青年脑出血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中年组脑出血部位多分布于基底节区、丘脑及脑叶,但青年组脑叶及脑室出血率高于中年组(P0.05),而中年组基底节区脑出血率高于青年组(P0.05);中年组住院期间病死率11.76%,1a为37.06%,均高于青年组(P0.05);年龄、血糖、NIHSS评分则为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入院时血糖显著上升且神经缺损症状较明显的中年男性脑出血患者,其不良结局发生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某农村社区≥35岁人群血压水平进行普查,分析其中无高血压病史者血压水平在不同年龄组及性别间的特点,为高血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某农村社区抽取10000自然人群,选择其中≥35岁者进行高血压病普查,剔除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后对目标人群进行年龄、性别与血压的情况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172名对象,其中男性2454名,女性2718名;平均年龄(53.3±12.7)岁。男性平均收缩压为(123.88±11.99)mmHg(1mmHg=0.133kPa),平均舒张压为(77.38±6.66)mmHg;女性平均收缩压为(120.12±12.72)mmHg,平均舒张压为(75.04±4.45)mmHg;男女性别组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除男性〉75岁年龄组外,血压水平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高血压的总检出率为12.7%,除男性〉75岁年龄组外,高血压筛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1)。结论:在非高血压病人群中,男性各年龄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较女性为高;除男性〉75岁年龄组外,血压水平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并且高血压筛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性脑出血再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52,自引:1,他引:151  
目的 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再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221 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 其中47 例发生再次脑出血。对这些病例进行了定期门诊复查或随访, 分析了血压( 收缩压和舒张压) 、年龄、性别、出血部位、糖尿病、高血脂、心肌供血状态和抗凝血药物应用等因素与再次脑出血的关系。结果 舒张压水平与再次脑出血关系密切, 舒张压> 90mmHg 的病例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再次发生率明显高于舒张压< 90mmHg 的病例。其它因素与再次脑出血无显著关系。结论 本研究认为高舒张压是引起高血压性脑出血再次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青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预后等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青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并与475例同期治疗的老年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2组性别构成无显著性差异,临床症状相同;青年组吸烟、长期饮酒显著高于老年组,血脂异常以及家族史与老年组无明显差异,但是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合并基础心脏疾病者显著低于老年组;2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青年组全身肢体瘫痪发生率低于老年组。结论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性在青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病后青年人全身肢体瘫痪发生率低于老年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在不同年龄阶段中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34例,分为青年组(56例)、中年组(87例)、老年组(91例)。采用免疫法检测外周血中尿酸,对各组的尿酸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将各年龄组按照的出血量大小,分为小量出血组、中量出血组、大量出血组3个亚组。对各个亚组的尿酸水平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青年组血尿酸水平(377.70±160.73umol/L)明显高于中年组(307.14±96.65umol/L)和老年组(291.93±98.97umol/L),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青年组中中量出血组的尿酸高于其它两个亚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老年组中各亚组尿酸水平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尿酸水平对青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有密切相关。降低尿酸水平有助于预防青年高血压脑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右臂血压的差异。方法入选健康体检者11 693例。应用日本Colin公司生产的动脉硬化检测仪,同时测量仰卧位左右臂血压。结果 (1)男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为左臂高于右臂,脉压为右臂高于左臂(P<0.05)。按年龄分组后,各组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女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为右臂高于左臂(P<0.01)。按年龄分组后,舒张压在60岁以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0岁以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总体组受男女性别血压差异的影响,统计结果无临床意义。结论左右臂血压的差异依性别而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右臂血压的差异。方法入选健康体检者11 693例。应用日本Colin公司生产的动脉硬化检测仪,同时测量仰卧位左右臂血压。结果 (1)男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为左臂高于右臂,脉压为右臂高于左臂(P〈0.05)。按年龄分组后,各组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女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为右臂高于左臂(P〈0.01)。按年龄分组后,舒张压在60岁以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0岁以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总体组受男女性别血压差异的影响,统计结果无临床意义。结论左右臂血压的差异依性别而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垂体腺瘤在性别因素方面的差异性。方法通过对2004-08—2013-10我院神经外科50例垂体腺瘤患者及其中18例ACTH垂体腺瘤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和体征、影像学表现、病程、激素水平、术后的生活质量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的ACTH垂体腺瘤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但男性患者的发病年龄要早于女性,男性患者的肿瘤大小、病程、血ACTH水平、血皮质醇水平均明显大于女性,同时男性患者的高血压、低钾血症、骨质疏松、性功能障碍、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阳性、侵袭性、卒中等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女性,而男性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女性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垂体腺瘤在不同性别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和体征、影像学表现、病程、激素水平、术后的生活质量等多个表现均有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发病24h内入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04例.监测入院后7d内血压,收集详细病史资料,对病程中伴发疾病进行评分,记录入院后血压的管理方式及干预时间等.运用简单和多因素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并且存在自发下降趋势,8h内下降最明显,36h趋于稳定.其中脑梗死患者血压在入院30h内趋于稳定,脑出血患者血压在入院96h内趋于稳定.出血性卒中患者血压要高于缺血性卒中患者.缺血性卒中患者TOAST分型和OCSP分型间血压无显著差异.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影响入院时和入院后36h内血压.独立影响入院时收缩压的因素有卒中类型、入院时NIHSS评分、心脏病史、高血压史,其中心脏病史与入院时血压成负相关.独立影响入院时舒张压的因素有卒中类型、年龄、入院NIHSS评分、高血压史.年龄与入院时舒张压呈负相关.独立影响7d内平均收缩压的因素有卒中类型、入院NIHSS评分、伴发疾病评分、心脏病史、高血压史、既往史评分.心脏病史与7d平均血压呈负相关.影响入院7d内舒张压的因素有卒中类型、年龄、伴发疾病评分、入院NIHSS评分、心脏病史.心脏病史和年龄与7d平均舒张压呈负相关.结论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并有自发性下降趋势.卒中类型及高血压史与血压呈正相关,心脏病史及年龄与血压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遗传的差异及父系、母系阳性家族史的差异.方法 对长沙市城、乡在我院住院的及同时段各社区进行免费药物求助的共19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精神障碍遗传的问卷调查,发现精神分裂症阳性家族史患者253例,其中男性139例,女性114例.对家族史阳性率,先证者父系、母系、同胞子女患病情况作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阳性家族史比率较女性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父系、母系、同胞子女的阳性家族史无明显性别差异;母系阳性家族史明显高于父系.结论 遗传因素对精神分裂症有很大的影响,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家族史无明显差异.精神分裂症中母系后代比父系后代有更高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条件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血肿周围水肿扩大者17例,未发生血肿周围水肿扩大者19例。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搬运、发病到手术间隔时间、血压、高血压病程、出血量、出血位置、血肿侧别、血肿形状等可能影响血肿周围水肿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血压,出血位置,术前搬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肿周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程(P=0.007)和血肿形状(P=0.008)与血肿周围水肿密切相关;而血压、出血位置以及术前搬运等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长的高血压病程以及不规则的血肿形状可能是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脑出血CT特征及预后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收集南方医院4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CT资料,对其在不同出血部位、年龄、病程、性别与预后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425例患者中男性269例(63.29%),女性156例(36.71%).男女比为1.72:1.本组以幕上脑实质出血为主(87.53%),平均出血量(30.042±7.905)mL,死亡39例(10.5%);幕下脑出血者平均出血量(7.838±5.761)mL,死亡2例(5.3%).各部位出血中,以基底节最多,多部位脑出血最少,不同年龄组出血部位构成比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080,p=0.001).结论患病人数随年龄增长呈逐渐增多趋势,出血量多是死亡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老年人椎动脉迂曲扩张是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保护机制;早期CT检查可确定诊断、明确治疗方法、初步预测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强化降压对血肿扩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ICH)患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 选择入院时血压>180/110 mmHg的ICH患者256例,随机分为强化降压组(A组,128例)及指南标准降压组(B组,128例),分别给予强化降压及指南标准降压治疗;观察24 h后两组血肿体积的变化和入院时及21 d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情况.结果 A组治疗前及24 h后血肿平均体积为(20.5±2.76)ml和(23.3±2.32)ml,血肿扩大11例(8.59%);B组血肿平均体积为(20.2±2.87)ml和(26.5±2.48)ml,血肿扩大29例(22.66%),两组血肿扩大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入院时及治疗21 d时NIH-SS评分分别为(26.5±7.42)分及(16.5±9.26)分;B组分别为(25.8±7.93)分及(19.7±10.40)分;两组发病21 d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ICH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控制血肿扩大有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止发生术后再出血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及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查找2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血肿继续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出现血肿持续扩大,将其与未出现血肿扩大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程、长期饮酒、糖尿病史、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体重指数高、发病至第一次CT时间短(<2h)、丘脑出血、血肿形态不规则、入院时血压值高、高血糖和早期大量使用甘露醇是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饮酒、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发病至第一次CT时间短(<2h)、丘脑出血、血肿形态不规则、入院时血压值高和早期大量使用甘露醇是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长期饮酒、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丘脑出血、血肿形态不规则、入院时血压值高以及出血后大量使用甘露醇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高度警惕血肿继续扩大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简便的可参考方法。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1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的19项变量及治疗方法、预后情况等进行记录分析,通过多因素逐步判别和寻找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结果出血量、出血部位、术前GCS评分、血肿是否破入脑室、脑疝发生情况、并发症6个变量为判断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上述6个因素对预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预后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为指导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右美托咪定诱导麻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右美托咪定诱导麻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体征及术后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02—2017-02收治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对比2组不同时间点HR、SBP、DBP、MA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后脑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入室时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诱导前、插管后、切皮时及自主呼吸恢复时各时间点的HR、SBP、DBP、MAP水平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S100β蛋白水平及NSE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0h、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诱导麻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同时可以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且对患者脑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颅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7-01—2018-06收治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颅脑穿刺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再出血分为出血组18例,未出血组70例,对颅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组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原发出血量、GCS评分及糖尿病人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机、术后血压、首次抽吸量及肝脏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时机、术后血压、首次抽吸量以及肝脏疾病情况均为颅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对颅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术后血压、首次抽吸量以及肝脏疾病情况进行监测并处理,对预防术后再出血、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预后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HICH)病人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0年6月以来42例HICH病例,从入院时年龄、临床表现、GCS评分、平均动脉压、CT检查、手术干预时间等多因素来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发现年龄、GCS、呼吸和瞳孔的改变(脑疝)、合并症、中线移位和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平均动脉压、手术干预的时间与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综合分析多种量化因素,能前瞻性预测HICH病人的预后,指导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6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被分为脑室外引流组、小骨窗组、骨瓣开颅组,分析其临床特征、术后1个月的治疗结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本组死亡48例,总死亡率为28.9%。术前GCS≤7患者的死亡率为38.1%(45/118),GCS>7患者的死亡率为6.2%(3/48)。脑室外引流组、小骨窗组、骨瓣开颅组死亡率分别为35.3%(18/51)、20.3%(14/69)、34.8%(16/46);GOS分别为(27.1±1.6)、(3.3±1.6)和(2.5±1.5)分。相关分析显示,GOS与术前血肿量呈负相关,与术前GCS呈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术前GCS明显影响GOS。结论术前血肿量及GCS与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相关;应根据不同的出血量及出血部位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