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荣寅  李锴 《淮海医药》2008,26(6):498-500
目的 探讨对复杂困难胆囊行腹腔镜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复杂困难胆囊行腹腔镜切除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腹腔镜手术对16例复杂困难胆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治疗效果及优点。结果 16例复杂困难胆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部在腔镜下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疗效满意。结论 采用腹腔镜胆囊手术对复杂困难胆囊行切除,只要方法适当,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腹逆行化学物理法胆囊切除术的指征和方法。方法1998年1月-2009年1月,我科共施行经腹逆行化学物理法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56例全部治愈,未出现肝外胆管、肝动脉及门静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过术前影像学检查,对胆囊床分离困难或可能出血者,应选择保留胆囊床部分胆囊壁,用物理加化学方法破坏该处黏膜,切除胆囊其余部分(逆行化学物理法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手术治疗67例老年胆结石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对67例胆结石胆囊炎老年患者行胆囊切除或胆囊大部切除+残留黏膜化学烧灼或电灼术56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9例,胆囊组织+周围淋巴结活检2例。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2例,并发症发生率7.5%,经相应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痊愈率100%。结论重视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和方法是提高老年胆结石胆囊炎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困难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手术技巧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7年4月至今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18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困难腹腔镜下胆囊切除54例。结果完成困难腹腔镜下胆囊切除52例,中转开腹2例,无腹腔镜下胆囊造瘘、胆囊部分切除,无胆道、胃肠道损伤及其它并发症。结论困难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有其特点,术者的经验、手术技巧和方法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伦令祝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4):88-88,90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合理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43例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分别采用胆囊次全切除和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加直接瘘口修补或胆囊壁补片修补、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或肝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Roux-en-Y胆肠内引流术.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对不同类型的Mirizzi综合征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Mirizzi综合征临床类型不一,术前诊断困难,需借助多种影像学技术,术前明确诊断可减少Mirizzi综合征术中胆道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萎缩性胆囊炎是慢性胆囊炎的一种,分为结石性和非结石性。其病理特点是胆囊纤维化、缩小、变厚、变硬甚至钙化,多数与周围组织粘连。其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特殊性。作者总结56例萎缩性胆囊诊治体会,认为要依据详细临床资料,并结合B超或CT等特殊检查才能明确诊断,而手术切除是最佳方案。术中细致操作是手术的关键。根据术中情况,行胆囊切除、胆囊部分切除加粘膜搔刮及药物处理,合并胆管炎者要行胆总管管切开引流。本组治愈  相似文献   

7.
萎缩性胆囊炎是慢性胆囊炎的一种,分为结石性和非结石性。其病理特点是胆囊纤维化、缩小、变厚、变硬甚至钙化,多数与周围组织粘连。其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特殊性。作者总结56例萎缩性胆囊炎诊治体会,认为要依据详细临床资料,并结合B超或CT等特殊检查才能明确诊断,而手术切除是最佳方案。术中细致操作是手术的关键。根据术中情况,行胆囊切除、胆囊部分切除加粘膜搔刮及药物处理,合并胆管炎者要行胆总管切开引流。本组治愈54例,死亡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腋臭根治手术的改进方法。方法2003年10月至2007年6月,我们收治了98例腋臭患者,均为腋窝皱襞小切口,于皮下行广泛剥离后,刮匙搔刮配合负压抽吸去除大汗腺。结果受术患者彻底去味,随访1年无复发。其中9例因搔刮过度,术后出现了水泡皮,经换药后创面延迟愈合。结论搔刮加负压抽吸是微创根治腋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遴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腋臭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电离子腋臭治疗仪治疗26例、肿胀抽吸治疗30例、“Z”成形及毛囊修剪术和腋下皱襞切口皮下修剪加搔刮术各治疗50例,共Ⅰ~Ⅳ组,计156例。对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6~18个月的观察和随访。结果Ⅰ~Ⅳ组四种手术方法疗效:Ⅰ与Ⅲ、Ⅰ与Ⅳ、Ⅱ与Ⅲ、Ⅱ与Ⅳ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形成瘢痕并发症:Ⅱ与Ⅲ、Ⅱ与Ⅳ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近期并发症四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下皱襞切口皮下修剪加搔刮术疗效较佳,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根尖掻刮与根尖切除术治疗根尖囊肿的疗效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根尖搔刮与根尖切除术治疗根尖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4例,本组经过6个月~2年的随访观察,根尖搔刮40例中治愈28例,好转8例,失败4例;根尖切除14例中治愈8例,好转4例,失败2例。治愈率为66.7%,好转率为22.2%,总有效率为88.9%。结论根尖搔刮术适用于破坏范围较小的病例,根尖切除术适用于根尖病变范围大、根管充填的病例,两种方法使各种类型的囊肿均得到有效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刚  郭旭  万拥军 《江西医药》2009,44(3):229-231
目的总结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4月经我科手术的98例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98例各种困难型病例,采用无选择性切除,成功96例,中转开腹2例,成功率97.96%,无出血、胆管损伤及死亡病例,在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掌握腹腔镜下处理复杂胆囊的手术原则,在处理粘连较重、解剖不清的Calot三角区时,要坚持以"冷分离"为主,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样能安全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病理特点及合理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确诊的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7例,胆囊切除或胆囊大部分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7例,其中加瘘口修补术2例,胆肠吻合术2例.结论 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易致胆管损伤,应根据不同的病理分类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7月至2010年5月196例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临床资料,除8例中转开腹外,其余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结果 196例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出血,胆漏及严重感染并发症,随访一年无特殊不适。结论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虽然操作难度大,手术风险高,只要撑握手术技巧,仍可顺利完成,大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涂苍慨 《安徽医药》2004,8(1):38-39
目的探讨Mirizzi 综合征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分析1993~2003年收集的16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采用单纯胆囊切除、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或肝总管探查、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或胆肠内引流术.结论术前诊断困难,应及时手术,并根据不同类型采用相应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XGC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7年来收治的30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B超检查30例,CT检查9例,MRI检查26例,除3例术前拟诊XGC外,其余均在术中、术后确诊。17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LC),2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取石一期缝合(LCDE),2例行胆囊大部切除术,3例行胆囊切除术,6例行胆囊切除加胆囊床部肝组织切除加十二指肠韧带清扫。术后并发胆漏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术前增强CT有助于诊断,术中冷冻切片检查是XGC诊断的关键,施行以切除胆囊为主的手术治疗。经过选择的部分病例是可以行腹腔镜手术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评估搔刮加小针刀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肛裂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小针刀组行搔刮加小针刀内括约肌切断术(78例),传统组行开放式内括约肌切开术(42例),随访6~12个月。结果两种术式的治愈率无显著差别(P>0.05),但是在术后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搔刮加小针刀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具有微创,彻底,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操作简单,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小切口汗腺搔刮,部分结合皮下修剪方法治疗腋臭的效果。方法Ⅱ级患者采用小切口汗腺搔刮法,Ⅲ级患者结合皮下修剪治疗。对86例患者中的71例进行术后3个月~4年的随访。结果随访的71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上肢功能正常。4例出现单侧血肿,2例出现切口延迟愈合,予换药后痊愈。结论Ⅱ级患者采用小切口汗腺搔刮,Ⅲ级患者结合皮下修剪手术是一种并发症少、疗程短、恢复快、兼顾美观、治疗效果肯定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对所收集经手术证实的24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均采用手术治疗。Csendes分型:Ⅰ型18例,Ⅱ型4例,Ⅲ型2例。手术方式分别采用胆囊大部分切除、胆囊切除、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或肝总管探查或胆肠内引流术。其中1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6年,全部治愈。结论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较困难,B超结合ERCP、PTC检查可提高术前确诊率。治疗应根据不同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刘凤武 《淮海医药》2006,24(4):298-299
目的总结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对所收集经手术证实的12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均采用手术治疗.Csendes分型:Ⅰ型9例,Ⅱ型2例,Ⅲ型1例.手术方式分别采用胆囊大部分切除、胆囊切除、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或肝总管探查或胆肠内引流术.其中9例获随访,随访时间4~6年,全部治愈.结论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较困难,B超结合ERCP、PTC检查可提高术前确诊率.治疗应根据不同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王素云  鲍艳娜  徐凤巍 《河北医药》2016,(16):2510-2512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后根尖搔刮术合并窦道切除及皮肤窦道整形术治疗颏部牙源性皮肤窦道及瘢痕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颏部牙源性皮肤窦道患者5例,确定疾患牙位,对病源牙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1个月后行根尖搔刮术合并窦道切除及皮肤窦道整形术。术后随访观察1年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病源牙炎症完全消失,颏部皮肤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挛缩现象。结论病源牙彻底的根管治疗后行根尖搔刮术合并窦道切除及皮肤窦道整形术对于颏部牙源性皮肤窦道及瘢痕挛缩的治疗效果显著,既消除了感染源保留了牙齿,同时颏部无明显瘢痕,愈后美观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