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21例诊刮子宫内膜临床病理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赵瑞霞岳丽萍程琪辉我院从1996年3月—1997年8月门诊对121例无明显诱因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行诊断性刮宫,根据其内膜病理情况分析对比绝经前后内膜的变化,并据此做出正确处理。1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环(IUD)合并子宫异常出血的子宫内膜病理改变情况。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30例IUD合并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取环诊刮后的子宫内膜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120例未置环、年龄相仿在本院同期因不规则阴道出血诊刮的子宫内膜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0例IUD合并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病理结果:子宫内膜炎83例,占63.85%;子宫内膜息肉32例,占24.61%;子宫内膜发育异常者15例,占11.54%。120例未置环异常出血患者的病理结果:子宫内膜炎12例。占10%;子宫内膜发育异常72例,占60%;子宫内膜息肉31例,占25.83%;恶性肿瘤5例,占4.17%。结论IUD合并子宫异常出血内膜的主要病理改变以子宫内膜炎为主,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发育异常次之,未置环合并子宫异常出血内膜的主要病理改变以子宫内膜发育异常为主,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恶性肿瘤次之。提示:IUD合并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治疗应注意对因治疗。  相似文献   

3.
根据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特别规划委员会推荐的绝经定义 ,绝经后子宫出血 ( PMU B)指绝经 1a后出现的子宫出血。有作者粗略地估计 PMU B的发生率约为10 % [1 ]。究其病因较多 ,Feldman等 [2 ]报道 ,主要原因是非器质性病变 ,良性疾病次之 ,恶性病变不到 10 %。另外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 ,绝经后激素替代疗法的逐渐推广使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介于 PMUB病因复杂 ,明确病因又是采取正确治疗的前提 ,提高 PMUB病因确诊率就尤为重要。长期以来 ,对PMU B的诊断手段首选诊断性刮宫 ,强调分段刮宫 ,取宫内膜组织病理学诊断。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IN)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40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进行光镜观察(视野直径>1mm),免疫组化研究及部分病例随访。结果: 40例诊刮子宫内膜组织标本,镜下子宫内膜腺体增生拥挤,且有些不规则,增生腺体分布区域大于间质分布区域,腺上皮细胞多具有非典型性,表现为核大、核浆比大,核变圆、有明显的核仁,核染色质粗颗粒状、分布不均。40例均作PTEN、p53检测,65%(26/40)PTEN(-),5%(2/40)p53(+)。9例随访病例中2例发现同时存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结论:在子宫内膜癌前病变诊断标准上强调子宫内膜组织结构的异常改变,在诊断中可重复性较好,使组织病理诊断标准更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守性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7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后的痛经程度、月经量、激素水平变化、CA125值的变化及副反应。结果76例患者在带器期间痛经缓解率为100%,治疗前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量明显减少(P〈0.05);CA125值明显降低至正常范围,且维持在较低水平(P〈0.05);放置后卵巢激素正常,雌二醇与放置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术后辅以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疗效较好,不会引起体内雌二醇水平下降,再次复发率低,患者依从性好。其主要不良反应为不规则子宫出血。  相似文献   

7.
刘文杰 《江西医药》2014,(6):543-54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肿瘤(ES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ESTs的诊断水平。方法所有手术切除肿瘤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镜检。并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10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子宫占位和阴道出血;其中子宫内膜间质结节(ESN)2例、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7例、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UES)1例。ESN和ESS均由类似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的肿瘤细胞构成,并伴有丰富的螺旋小动脉;UES则具有明显的细胞异型性并缺乏螺旋动脉。10例表达CD10(占100.0%),其中ESN和ESS均为弥漫阳性,1例UES为局灶阳性。4例表达SMA(占40.0%),2例表达desmin(占20.0%),均为局灶阳性。结论 ESTs临床上无特异表现,容易误诊,但通过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抗体标记可获得确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从本院妇科手术病例中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内诊断为腹壁子宫内膜瘤的患者。对年龄、胎次、症状、手术史、初步诊断、诊断方法、实施手术及复发做了调查及分析。结果 40例平均年龄在(32.3±5.2)岁的患者均在下腹部手术瘢痕处或其附近有包块。其主要症状是周期性(40%,n=16)或非周期性(45%,n=18)疼痛,平均持续18.2±23.4个月。术前诊断准确率为(47.5%,n=19)。3例手术治疗失败(3/33,9.1%)并实施二次手术。结论手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手术引起的医源性内膜种植有关,首选手术治疗,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9.
绝经后子宫出血指绝经 1a后出现的子宫出血 [1 ] ,是一种妇科常见症状 ,据统计占老年妇科病的 80 %以上。因其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之一 ,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对妇产科门诊 15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例的诊刮病理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9年 7月~ 2 0 0 3年 1月 ,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绝经后子宫出血 150例 ,年龄 46岁~ 73岁。自然绝经1a~ 2 0 a,均除外阴道、宫颈、尿道、肛门出血。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分段诊刮和病理检查。2 结  果2 .1 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病理分类 功能失调性子…  相似文献   

10.
周琦  王玲玲  侯伟良 《河北医药》2013,35(12):1800-180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肿瘤(ES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子宫内膜间质结节(ESN)、2例低度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1例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UES)等4例EST标本进行临床资料复习与病理学检测,并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形态上,EST呈宫腔内呈息肉状、肌壁间结节状或弥漫浸润性生长表现。组织学上,ESN和ESS的细胞形态相似于增殖期的子宫内膜,但ESS具有浸润性生长和脉管内生长的特性;UES具有明显异形性,丰富核分裂像和坏死;免疫表型上,本研究中4例标本的蛋白标志特征表达与文献报道一致。结论肿瘤是否有浸润、脉管的侵犯以及细胞成分是否单一是确定本病性质及排除其他肿瘤的标准,应充分取材以寻找诊断线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因子宫内膜因素引起不孕的诊断性刮宫时间。方法收集了66例结婚2年不育不孕症妇女不同时限的诊断性刮宫病理切片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强调刮宫标本应从宫底或宫体取出,不应该取峡部内膜。结果 10例在月经前3-4d诊刮的标本组织损害较小,能准确反映腺体、间质发育及分泌情况。月经后4-6h诊刮的标本,有部分内膜组织变性、坏死,不同程度影响诊断。月经后6h以上的标本,有意义的内膜腺体基本脱落坏死,较难明确诊断。结论对不孕症诊刮时间如月经规律最好在月经前3-4d,如在月经后,最好在4h以内,不要超过6h。  相似文献   

12.
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81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疾病,可发生于子宫、卵巢、输卵管、子宫韧带、腹部器官、肠道、阑尾、腹膜、泌尿系统(如肾、输尿管、膀胱)、盆腔淋巴结、皮肤等。临床表现多样,可形成局部肿块,造成临床术前诊断困难,甚至误诊。沈阳市沈北新区中心医院对81例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其临床病理表现。  相似文献   

13.
黄丹梅 《海峡药学》2016,(4):116-117
目的 探究曼月乐节育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所牧治的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月经来潮第3~5天宫腔放置LNG-IUS,比较放置前后患者月经变化情况、不规则阴道出血、痛经程度、血清CA125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60例患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之后月经量明显减少,痛经缓解率高迭100%,不规则阴道出血等得到改善,血清CA125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性高,有效的减少了患者痛经及不规则出血等症状,患者依从度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产科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外科的一种特殊病例。其发病率目前虽无精确的统计,但它是病理科日常病检中较为常见的常见的病理病变,笔者近年收集了10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标本进行归类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趋向于年轻化,值得引起关注。为了进一步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点,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1996—2004年子宫内膜异位症34例,发病年龄17~60  相似文献   

16.
朱凤花 《江西医药》2013,(10):931-933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ESS)的病理学特征以及诊断经验。方法对12例LESS的标本采用网状纤维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病理学特征、临床表现及预后。结果 CD10和CD34定位于胞膜;Melan-A(HMB45)、actin (1A4)定位子胞质。阳性表现为大小不一的棕黄色颗粒出现在瘤细胞的相应部位。9例表达CDl0,8例表达ER,10例表达PR,均为弥漫的瘤细胞阳性。3例平滑肌分化者actin染色呈局灶阳性。瘤细胞均不表达CK、CD34和Melan-A。结论临床上LESS常因与其他恶性肿瘤相似而造成误诊或漏诊,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可以帮助确诊,CD10、ER、PR是特异的标记。  相似文献   

17.
取器诊刮术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子宫异常出血与子宫内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82例因子宫异常出血需取出IUD同时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取器诊刮送检71例占86.3%;送检物病理检查结果未见异常10例,占14.1%,子宫内膜病变61例,占85.9%,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放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病变,取器诊刮可及时发现病变,从而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LNG-IUS是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能减少需要接受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的数量。  相似文献   

19.
唐金祁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5):188+190-188,190
目的探讨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1~3年,随访期间临床症状消失,盆腔双合诊检查、B超检查及血清CA125检测,均未发现复发情况.其中9例已经生育。结论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腹腔镜是其确诊和治疗的“金标7伟”,临床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个性化的最佳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薄型子宫内膜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薄型子宫内膜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和妊娠结局,为薄型子宫内膜的诊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对2011年1月至12月接诊的30例薄型子宫内膜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因及妊娠结局。结果 30例薄型子宫内膜病例,78个周期,共有9例临床妊娠。结论薄型子宫内膜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寻找病因、积极治疗和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可以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