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肾降压水煎剂结合辨证施护治疗高血压病1、2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诊断为高血压病1级或2级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5例,给予补肾降压水煎剂内服结合辨证施护;对照组30例,口服怡那林(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月后观察2组血压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7.7%、98.5%,对照组分别为80.0%、100%,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补肾降压水煎剂结合辩证施护治疗高血压病1、2级降压效果明显,且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加味杞菊地黄汤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将333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服用加味杞菊地黄汤)和对照组(服用脑立清、罗布麻片、双氢氯噻嗪),从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值、临床症状、舌质舌苔脉象的变化及远期疗效等方面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可降低血压和改善临床症状及舌质、舌苔、脉象异常,且远期疗效理想。结论加味杞菊地黄汤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病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养心通脉消痹汤治疗气虚痰瘀互结型胸痹心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气虚痰瘀互结型胸痹心痛患者57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保心宁胶囊治疗,实验组给予养心通脉消痹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舌质、脉象改善情况和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7.5%vs68.0%,P<0.05);实验组24例舌质淡红,20例脉象和缓,对照组11例舌质淡红,10例脉象和缓,实验组舌质及脉象改善情况更优(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养心通脉消痹汤治疗气虚痰瘀互结型胸痹心痛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以针刺加中药联合西医治疗,对照组以西药治疗,均治疗4周后观察降压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降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67%,对照组为6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疗法能明显改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症状,提高降压治疗的血压达标率。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579-2581
目的:评估自拟中药克炎灵水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湿瘀型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湿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给予克炎灵水煎剂保留灌肠,对照组36例采用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的方法治疗;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两组间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的改变及临床体征的改善。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72.2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中医症状及临床局部体征指标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克炎灵水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中药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68例痰瘀互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络中药,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的降压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中医证候积分、血清VEGF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79.4%(27/34)、91.2%(31/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中医证候积分、血清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结论化痰通络中药配合降压药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VEGF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7.
杨焕斌 《光明中医》2016,(24):3540-3543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法治疗高血压病(EH)的疗效。方法将来自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心血管专科门诊的48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补肾调肝的左归丸、右归丸、大补元煎等加味中药,服药前后记录患者血压水平、临床症状、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ET)、血脂四项、血液流变学等。结果加用补肾调肝的左归丸、右归丸、大补元煎等加味的中药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高血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临床症状总有效率达到93.33%,血NO、CRP、HCY、ET和血脂、血流变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肾调肝法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明显,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痰瘀互结型胸痹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8例给予血府逐瘀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83%,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舌质、脉象、中医症状方面,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痰瘀互结型胸痹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胸痹症状,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性高血压病40例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肥胖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黄连温胆汤。2组均以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为95.0%,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性高血压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李洪涛 《河南中医》2010,30(6):571-572
目的:观察黄藤清肝汤治疗高血压病Ⅰ级、Ⅱ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黄藤清肝汤,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服用牛黄降压丸,两组均28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降压显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82.5%;症状改善显效率为65.0%,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降压显效率为25.0%,总有效率为65.0%;症状改善显效率为20.0%,总有效率为7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藤清肝汤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1.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和养生。"治未病"的理论在当前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的过程中日益引起重视。研讨中医古籍,联系临床,试从"治未病"的核心内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角度浅析其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异病类证与异病类治的诊疗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方法:基于概述病证结合模式下异病同证同治的概念和特点,提出异病类证与异病类治诊疗思维方式并进行讨论。结果:阐释了异病类证类治与方证相应、同病类证类治的关系。结论:探讨异病类证与异病类治的诊疗思维方式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运用《伤寒论》寒热并用法治疗慢性胃肠疾病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英信 《河南中医》2008,28(2):9-10
在《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法为治疗慢性胃肠疾病的常用治法,将辛温或辛热药物与苦寒或苦辛寒凉药物合用,以开通气机,祛寒化湿,泄热消积,降逆和胃。实践证明,寒热并用法治疗慢性胃肠疾病,具有升清降浊、分消湿热、疏通气机之功。本文首先阐明了寒热错杂证的病因病机和寒热并用法的治病机制,并针对仲景调和肠胃除痞、柔肝涩肠止利、清上温下降逆三法在寒热并用法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思想体现着肝脾之间气机相调、营血互养的密切关系,同时也蕴含着脏腑间的相互关系和疾病的传变规律,对指导“治未病”具有重要意义。抑郁症患者中医病位要素多责于肝、脾两脏,通过运用“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这一“治未病”思想,结合状态医学理论,从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四个方面探讨抑郁症的防治,为医者提供疾病防治的理论参考,进一步提高抑郁症的中医药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由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白芍药、甘草组成,功专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就柴胡疏肝散的临床运用进行探讨,凡因"气滞"所致脾胃病证疾病,在"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原则指导下均可应用,效佳。  相似文献   

16.
肠道菌群与人体的消化吸收、营养、生理功能等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健康人体与肠道菌群在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方面保持动态平衡。中医理论的“整体观”、“阴阳平衡”等与肠道菌群的相关理论高度统一。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其化学成分复杂,肠道菌群在方剂发挥临床疗效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方剂有效成分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胃肠道吸收入血发挥疗效,而肠道中未吸收的成分通过调控肠道菌群亦能发挥疾病治疗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了中药“肠中移行成分”的概念及方剂“从肠道菌群论治”的观点,并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从肠道菌群论治”的研究及以肠道菌群为作用靶点,通过药物干预治疗疾病的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17.
阴阳易为被传者新得之病,是一个人大病刚好,大邪已去,但是正气没有完全恢复,余邪没有完全消退,这个时候如果行房事,原来有病之人就使没有病之人感染邪气,如阳易,男病传于女,而被传之女本无病,气血阴阳未虚,而被邪毒所染,故应以祛邪为主,以浊引浊。阴易亦如此推理,男患以祛邪为主。但如果此病可以攻陷人体免疫系统,如HIV造成免疫缺陷,则易造成抵抗力低下,也即中医所言之正气虚,确实会有一派元气亏虚、精气不足之象,也就应该以扶正为主。但艾滋病与阴阳易虽有某些相似之处,却并非同一病证。阴阳易治则治法自古以来有不同的见解,有扶正为主、滋阴补肾,有清利而禁温补,有以祛邪为主、以浊引浊。笔者认为阴阳易应当以祛邪为主,以浊引浊,同时,烧裈散如同现代的灭活疫苗,具有通散之功,其治疗具有一定科学性,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络脉瘀滞、络脉损伤与络脉空虚为络脉的病理特点,无论是络脉瘀滞、络脉损伤还是络脉空虚,均可致瘀。络病机理虽然复杂,但络体细窄易瘀.其证候特点总不离一个"瘀"字。血溢络外及离经之瘀,是络脉损伤的基本病理变化。络病的局部基本病理应是络脉郁滞,伴有瘀血、痰、湿、毒等病邪的聚集,痰、瘀在络病发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痰瘀互结是络病病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痰湿是造成痰湿阻络的病理机制;瘀血则是导致血瘀阻滞络脉的病理特征。痰、瘀、络三者常常互相影响,导致多种复杂病变的产生。因此,痰瘀络阻既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主要证型,也是络病病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络以改善微循环可防治冠心病,化痰活血通络方通过改善络脉瘀滞,为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有效方。  相似文献   

19.
三焦辨证在肺系疾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焦辨证为外感热病的辨证纲领,在常见肺系疾病的临床诊治中采用三焦辨证可以更简便地判断其病位、病性及预后,对于辨证、立法、处方、用药也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建立<小儿药证直诀>所载方药数据库,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钱乙治疗小儿疾病的用药特点为:组方药少力专、善用毒药、剂型灵活、重视肝脾胃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