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宝石能谱CT去除金属伪影软件(MARs)减除脊柱和髋关节植入金属物伪影的价值。方法:收集30例骨外科金属植入术后患者的能谱CT资料。本组行宝石能谱成像(GSI)CT扫描,将GSI图像分解为单能量(Mono)图像,并选取伪影最少的Mono条件进行MARs重建(Mono+MARs)。采用4分法对最佳Mono和Mono+MARs图像质量进行量化评分。分别比较脊柱组(18例)和髋关节组(12例)MARs重建前、后图像质量变化。结果:脊柱组软组织、骨组织和金属图像评分分别为Mono.1.25±0.05、1.33±0.11、1.16±0.12:Mono+MARs:3.00±0.00、3.14±0.15、3.33±0.16。MARs重建后软组织、骨组织和金属物评分均增加,图像质量下降(P〈0.05)。髋关节组软组织、骨组织和金属图像评分分别为Mono:3.55±0.50、3.20±0.33、3.33±0.85;Mono+MARs:1.56±0.53、1.85±0.81、1.96±0.95。MARs重建后软组织、骨组织和金属物评分降低,图像质量提高(P〈0.05)。结论:在GSI去除金属伪影基础上,MARs二次减除脊柱内固定支架金属伪影时易引入大量新伪影,影响诊断:而二次减除髋关节置换术后金属伪影时效果良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3.
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去除对比剂硬化伪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择能谱CT最佳单能量(keV)以最小化对比剂所致射束硬化伪影(BHA)。方法 9支含不同浓度碘溶液(浓度分别为100.0、50.0、30.0、20.0、10.0、5.0、2.0、0.7、0.4 mg/ml)的硬塑料试管,置于圆柱形塑料体模内,浓度最高的位于体模中心,其余8支按浓度梯度依次等距环形排列于塑料体模的周边。应用能谱CT(Discovery CT750 HD),采用120 kVp混合能量模式和能谱(GSI)模式扫描,共获得1组120 kVp混合能量和21组单能量图像(40~140 keV,间隔5 keV)。由2名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质量行主观评分,测量并比较不同浓度碘溶液试管旁的噪声值及BHA。以混合能量组为参照,评价不同单能量组图像降低噪声和BHA的效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数据的差异。结果碘浓度较高时BHA曲线较陡峭,碘浓度较低时,BHA曲线较平坦,其最低点集中在85~90 keV处。85、90 keV组图像主观评分最高,最高碘浓度试管旁85、90 keV时噪声值及BHA最低,与混合能量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低碘浓度试管旁噪声值最低的是70、75 keV组,分别较混合能量组降低了约37.66%及24.12%(P<0.01);BHA值70~100keV 7组单能量图像均显著低于混合能量组,7组单能量图像间BH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能谱CT单能量成像可有效去除碘对比剂产生的硬化伪影,提高图像质量。碘对比剂浓度较高时,最佳单能量水平为85~90 keV,对比剂浓度较低时,最佳单能量水平可供选择区间扩大,可根据需要在70~100 keV之间灵活调整。  相似文献   

4.
龙翔  胡凌  吴迎澜  杨扬 《当代医学》2021,27(29):4-6
目的 探讨CT能谱成像技术去除脊柱金属植入物伪影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脊柱金属植入物患者30例,均行CT能谱扫描,通过不同keV下噪声值、伪影长度、伪影指数、主观评分分析,确定最佳单能量成像点;通过CT能谱图像(单能量+金属伪影消除)与混合能量图像质量比较,分析CT能谱成像技术在脊柱金属植入物伪影去除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在所构建的单能量图像中,伪影长度随keV增加而缩短,110 keV时伪影指数最小,主观评分最高,可进行金属伪影消除重建.能谱成像伪影长度、伪影指标、主观评分等指标均优于混合能量图像(P<0.05).结论 脊柱金属植入物患者最佳单能量成像点为110 keV,在最佳能量成像点进行金属伪影消除重建得到的图像质量较高,可有效去除脊柱金属植入物伪影,满足临床诊疗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不同成像技术在去除人体金属植入物伪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存在金属植入物的患者进行宝石能谱CT扫描,扫描后获得混合能量(140 kVp)图像。所有图像均于110 keV下并行重建,获得单能量(110 keV)+金属伪影消除技术(MARs)图像。由2名医生对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价并比较混合能量图像和单能量+MARs图像的质量。结果不同评价者对图像质量的评价一致性非常好(Kappa值=0.824,P<0.05)。混合能量和单能量+MARs图像重建技术所获得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影像诊断的需要,但单能量+MARs获得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混合能量技术(P<0.05)。结论与混合能量成像比较,宝石能谱CT单能量+MARs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金属植入物伪影带来的影响,还能兼顾对临近组织的显示,较好地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宝石能谱CT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宝石能谱CT作为一款高端CT,具有高清成像、低剂量成像、能谱成像和动态500排成像四大特点,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定性和定量评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大大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宝石能谱CT代表了目前CT发展的趋势。使CT能谱成像真正走入了临床诊断的第一线,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和科研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多层螺旋CT图像伪影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CT图像伪影的病例,并把它们分别整理归类;采用螺旋扫描方式,对CT质控模体进行扫描,分别改变层厚、螺距、重建间隔和模体位置,对阶梯状伪影进行分析。结果阶梯状伪影的大小与重建间隔和模体位置有关,不仅随层厚的增加而增大,也随螺距的增大而增大。结论CT伪影种类繁多,选择正确的扫描方法和参数,对于避免伪影的产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多层螺旋CT图像伪影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CT图像伪影的病例,并把它们分别整理归类;采用螺旋扫描方式,对CT质控模体进行扫描,分别改变层厚、螺距、重建间隔和模体位置,对阶梯状伪影进行分析。结果阶梯状伪影的大小与重建间隔和模体位置有关,不仅随层厚的增加而增大,也随螺距的增大而增大。结论CT伪影种类繁多,选择正确的扫描方法和参数,对于避免伪影的产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扫描方案,减少颅底伪影,改善图像质量。方法双排螺旋CT头颅平扫病例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B组采用常规序列扫描,A组层厚为8 mm(4.0 mm×2),B组层厚为4 mm(4.0 mm×2)。C组采用2段螺旋扫描程序,扫描参数为颅底3 mm(1.5 mm×2)+颅脑幕上5 mm(2.5 mm×2)。观察和评价后、中颅窝图像有无伪影、伪影形态、位置、严重程度等。结果除A组1例外,A、B两组后颅窝均有不同程度的放射状伪影和交叉伪影,中颅窝部分病例有不同程度伪影。B组Ⅱ级伪影的总数多于A组(29/16),Ш级伪影2例,显示B组4 mm层厚不能减轻颅底伪影,且有加重伪影程度的可能。C组中部分病例后颅窝、中颅窝未见明显伪影,Ⅱ级伪影的例数为5例。与A、B组比较,C组可显著减轻颅底伪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底3 mm(1.5 mm×2)+颅脑幕上5 mm(2.5 mm×2)螺旋扫描法,可显著减轻颅底伪影,改善图像质量,清晰显示颅底组织结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能谱成像技术(GSI)去除碘对比剂硬化伪影方面的价值,并评估CT值测量的可靠性。方法将碘剂与水配成18种浓度(0~100.0g/L)的试管液,并分别在离体及模型内行GSI和常规140kVp两种成像扫描。测量试管内外兴趣区不同条件下不同扫描方式图像的CT值和SD值,计算兴趣区的伪影指数(AI)并进行对比分析;在0和100.0g/L试管周围取多个兴趣区,测量CT值,计算伪影造成的CT值偏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0及80keV单能量图像的AI值与140kVp图像的AI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208、3.583,P<0.01),80keV图像质量更优;80keV图像下碘剂周围组织CT值偏差小于140kVp图像(t=3.804,P<0.01);80keV图像中各碘管离体和载体之间CT值偏差小于140kVp图像。结论 GSI有助于解决碘对比剂引起的硬化伪影,提高血管造影检查的图像质量,并对血管周围组织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宝石CT能谱成像技术在减除脊柱金属植入物伪影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带有脊柱金属植入物的患者行宝石CT能谱扫描,扫描后获得(120Kvp)混合能量图像。用能谱分析软件(GSI viewer)进行分析,在40-140Kev(间距10Kev)重建11种单能量图像。然后选取最佳单能量图像行金属伪影消除重建(Metal-Artifacts Reduction System,MARs),获得MARs能谱图像(110Kev单能量+MARs图像)。由3名放射科医师采用4分量表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目测评分,测量椎弓根螺钉前端的放射状伪影长度以评价其伪影程度。对所获得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在11种单能量图像组中,110Kev单能量图像组的放射状金属伪影长度最短,主观评分最高,因此所有20例患者的图像均于110Kev行MARs重建。MARs能谱图像组(110Kev单能量+MARS图像)与混合能量图像组的主观评分及伪影长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05),即MARs能谱图像组的金属伪影明显降低,图像质量明显优于混合能量图像组。结论在脊柱金属植入物患者的单能量图像组中,110Kev为图像质量最佳的单能量成像点。宝石CT能谱成像技术能够显著减少脊柱金属植入物的伪影,使CT图像的质量明显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技术的发展,体内各种材质的植人物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这些植入物尤其是金属材质的植人物,在CT扫描时会产生金属硬化伪影。这些金属植入物的硬化伪影对于病变的分析诊断、判定治疗效果和病情预后有一定影响,也一直困扰着医学影像T作者和临床医生。医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得到长足的进步,其中能谱CT的出现为消除这些金属硬化硬化伪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本文就能谱CT在消除金属硬化伪影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单能量成像在显示乏血供肝癌病灶中的使用价值。方法运用宝石能谱CT对34例乏血供肝癌患者进行能谱扫描,对原始数据进行常规混合能量重建(140 kVp)和单能量重建(65 keV),在GE AW4.4工作站上通过能谱浏览器(GSI Viewer)分别选用混合能量图像和单能量图像对同层面病灶进行观察,观察病灶的数目、病灶与周边正常肝组织的对比(CT值差值)、背景噪声、对比噪声比和主观评分,并做配对t检验。结果在同一层面上单能图像发现的病灶数目明显多于混合能量图像。34例患者中仅有12例结果一致,22例单能图像显示病灶数目多于混合能量图像。单能与混合能图像中病灶与正常肝组织间的对比、对比噪声比及主观评分分别为(21.19±15.23)和(11.13±10.09)、(1.53±0.88)和(0.88±0.68)、(4.32±0.65)和(3.7±0.53),各项指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图像背景噪声为(14.02±2.08)和(13.64±2.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宝石能谱CT GSI模式扫描重建65 keV单能图像可明显提高乏血供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3种共12件常用口腔金属修复体在1.5T和3.0T磁共振成像时的伪影做体外模拟测试和比较。方法以塑料制成的修复体作为对照,对12件常用口腔金属修复体做了1.5T和3.0T磁共振成像测试,分析两种不同场强上的金属伪影的大小。结果1.5T-T1WI上伪影面积的平均值为6.78cm2,1.5T-T2WI上伪影面积的平均值为6.57cm2,伪影面积减小,但无统计意义(t=2.03,P>0.05)。3.0T-T1WI上伪影面积的平均值为7.11cm2,3.0T-T2WI上伪影面积的平均值为6.96cm2,伪影面积减小,但也无统计意义(t=1.25,P>0.05)。3.0T-T1WI上的伪影面积的平均值较1.5T-T1WI上的增加,但无统计意义(t=-1.89,P>0.05)。3.0T-T2WI上的伪影面积较1.5T-T2WI上的增加,其差别有统计意义(t=-2.59,P<0.05)。结论常用口腔金属修复材料会引起MRI伪影;与1.5T相比,3.0T上伪影加重,尤其是T2加权上伪影的增加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能谱CT多参数成像评估胆固醇结石和非胆固醇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25枚胆结石置入猪肝模型中行CT能谱模式扫描,并重建普通螺旋CT图像,测量所有胆结石单能量40 keV、100 keV时的CT值(HU40 keV、HU100 keV)、有效原子序数(Eff-Z)和普通螺旋CT值(HU120 kVp lik...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在垂体腺瘤质地判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36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所见腺瘤质地分为质地软组、质地中等组和质地韧组;患者术前均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增强和计算机化断层显像(CT)能谱成像增强扫描检查,对腺瘤组织和额叶白质的能谱衰减曲线及其斜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36例垂体腺瘤中,质地软组24例,质地中等组8例,质地韧组4例,腺瘤组织CT能谱衰减曲线斜率分别为0.669±0.066、0.333±0.024和0.145±0.049,腺瘤组织与额叶白质的能谱衰减曲线斜率的比值分别为1.355±0.279、0.674±0.057和0.318±0.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术前CT能谱成像检查有助于对垂体腺瘤质地进行判断,衰减曲线腺瘤斜率及其与额叶白质斜率的比值与垂体腺瘤的质地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CT能谱成像和MRI在诊断跟腱撕裂中的影像特点,比较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跟腱区疼痛病史患者35例,通过手术确诊跟腱撕裂患者30例,分为完全性撕裂、不完全性撕裂和慢性局限性撕裂3种类型,根据跟腱形态、连续性、密度、信号改变,由影像科专家独立阅片,分析CT能谱成像和MRI影像特点,并对跟腱撕裂的CT能谱成像和MRI检出对照作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T能谱成像主要表现为跟腱增粗、断端迂曲、密度减低。MRI表现为断端高信号,挛缩。对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撕裂的诊断,CT能谱成像和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对慢性跟腱局限性撕裂的诊断,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5)。结论 CT能谱成像对跟腱完全或不完全性撕裂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MRI在显示慢性跟腱局限性撕裂方面较CT能谱成像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