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成像(SPRi)技术是一种能够实时跟踪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无标记技术,在传感器芯片表面固定血型相关抗体检测血型,监测和使用后表面可再生利用,可发展成为一种自动化血型检测系统.该技术可利用固相法固定相关抗体或者抗原,与微阵列芯片相结合来同时检测不同种类的红细胞抗原或者血小板抗体,使检测更具优势.该文简单介...  相似文献   

2.
DNA芯片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生物高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运用微阵列技术将大量DNA片断附着在固相载体表面或原位合成寡核苷酸制成高密度DNA微点阵,用标记探针与其杂交,进行高通量的基因检测。目前DNA芯片技术已日趋成熟并且应用于基因组水平进行基因表达、突变、测序和多态性分析等。本文对DNA芯片技术在白血病和淋巴瘤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DNA芯片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生物高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运用微阵列技术将大量DNA片断附着在固相载体表面或原位合成寡核苷酸制成高密度DNA微点阵,用标记探针与其杂交,进行高通量的基因检测。目前 DNA芯片技术已日趋成熟并且应用于基因组水平进行基因表达、突变、测序和多态性分析等。本文对DNA芯片技术在白血病和淋巴瘤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李先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7):850-851,896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即全部核苷酸测序的完成,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重心逐渐转向功能基因组。由此,产生了一个大规模基因分析工具———基因芯片。基因芯片又称DNA微阵列(DNA microarry),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DNA分析技术,一般包括寡核苷酸芯片和cDNA芯片两种。  相似文献   

5.
席悦 《中国临床康复》2013,(24):4529-4538
背景:脊髓损伤后一系列生物过程变化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目的:分析利用微阵列芯片技术观察脊髓损伤后的基因表达变化的国际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Elsevier数据库和WebofKnowledge数据库中1972年1月至2012年11月关于微阵列芯片技术和脊髓损伤方面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microarray,.spinalcordinjury,geneexpress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利用微阵列技术探究脊髓损伤分子机制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在较高水平杂志中的文章。根据纳入标准选择56篇文献进行综述,同时参考了两部中文著作。结果与结论:利用在分子研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微阵列芯片技术能够很好的检测从急性损伤期到后期胶质瘢痕形成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进而能够寻找相关的信号通路及转录因子。该技术不仅对今后的分子研究起到指导作用,而且可从基因层面为脊髓损伤的治疗寻找合适的靶点。文章分析了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学过程,提出了实验设计及微阵列芯片检测技术上的革新、数据分析方法上的改进,并评价了微阵列芯片帮助寻找有效治疗靶点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生物芯片因其可将许多不同的分析步骤,如样品制备、化学反应和分离检测等在单一器件上实现集成,现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的重要分析工具。生物芯片种类较多,包括微流控芯片、微阵列芯片和生物电子芯片。本文就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水平在疾病检测和预防中的应用和局限性以及技术展望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免疫芯片研究的现状及未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生物科学正迅速演变为一门信息科学 ,微型化分析系统正在对 2 1世纪的生命科学形成强有力的冲击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生物芯片技术[1 4]。综观生物芯片的发展 ,以微阵列技术为基础的检测用生物芯片的发展最为迅速[5 7]。如基因微阵列检测芯片和蛋白质微阵列检测芯片[8 10 ]。基因芯片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基础研究及临床医学各领域。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序工作的完成 ,即将进入后基因组时代 ,对更加复杂的蛋白质功能研究 ,迫切需要蛋白质芯片技术。免疫芯片 (immunochip)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芯片 ,芯片上固定的蛋白质是特异性的抗体 (或抗原 )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 GSR)对结肠恶性肿瘤代谢的影响及其对结肠癌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通过蛋白组学差异分析获得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结肠上皮组织的差异蛋白,并通过富集分析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分析鉴定代谢通路中的关键蛋白,进行生存分析和临床信息相关性分析。收集120例结肠癌患者手术病理标本制作组织微阵列芯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蛋白组学差异分析共鉴定出1 209个差异表达蛋白。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蛋白显著富集于代谢通路,共富集144个蛋白。PPI分析显示ADH1A、ADH1B、ADH1C、ADH5、ALDH18A1、ALDH3A1、GSTA1、GSTA2、HPGDS、GSR是结肠癌差异蛋白代谢通路中的关键蛋白。GEPIA2生存分析显示,GSR影响结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期(P=0.0 017,HR=0.45)。UALCAN数据库分析显示,GSR高表达的结肠癌患者N分期、总分期更低,TP53突变率更低。组织微阵列芯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SR在正常结肠上皮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在合并肝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最低,在未合并肝转...  相似文献   

9.
赵姗姗  李梦熊  徐娟  沈慧敏 《新医学》2014,(11):714-717
目的探讨桩蛋白paxillin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0例卵巢肿瘤标本和30份正常卵巢组织标本,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标本中paxillin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paxillin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paxillin蛋白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78.6%螂.26.7%,P〈0.01),其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在不同年龄、病理组织学类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axillin蛋白表达异常可能与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其表达异常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蛋白质组学分析联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初步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肺癌(COPD-LC)的生物学机制及其潜在的核心治疗靶点,并进行验证。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门诊就诊的COPD、肺癌患者以及体检的健康人员的尿液标本,并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差异蛋白并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进行功能富集分析,进一步预测COPD-LC的关键靶点,最后采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对上述分子进行验证。结果 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OPD组存在157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67个,下调90个;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肺癌组存在306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132个,下调174个;此外,本研究基于相互作用基因检索工具(STRING)平台,将上述差异蛋白进行PPI分析。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结果显示,COPD-LC主要富集在细胞外区域、溶酶体、细胞外空间、淀粉酶活性、蛋白酶抑制剂活性、防御/免疫蛋白活性等方面。在GEO数据库中搜索关于COPD和肺癌患者微阵列数据,最终纳入GSE8581和GSE4334...  相似文献   

11.
医学基础研究为临床分子诊断提供了新的诊断技术,这些新技术包括高密度基因芯片、高通量的平行测序技术、高度灵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等。随着分子医学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全基因组基因芯片的出现,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结合生物信息学的应用将使医学呈现革命性的变化。本文就基因谱微阵列芯片技术在临床分子诊断中的应用作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T7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构建X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X蛋白,以X蛋白作为靶蛋白,应用T7噬菌体展示技术对人肝细胞cDNA文库进行筛选,对筛选到的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及同源性研究。结果表达并纯化了X蛋白,经过4轮筛选后,选择52个阳性克隆,采用T7特异性引物扩增插入片段,回收PCR产物进行测序。经过同源性分析,确定了7个与乙型肝炎X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结论 T7噬菌体展示筛选是1种快速、简单的筛选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工具,筛选的与X蛋白相互作用蛋白为进一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中多肿瘤抑制蛋白(p16)、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4)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80例大肠癌组织芯片,同时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组织芯片中p16、cyclinD1和CDK4的表达。结果80例大肠癌中p16、cyclinD1和CDK4的阳性率分别为40.0%、57.5%、47.5%。不同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大肠癌中,p16、cyclinD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组织学类型、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大肠癌中CDK4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16表达、cyclinD1高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程度密切相关,大肠癌中p16低表达与cyclinD1的高表达密切相关。p16低表达影响cyclinD1的高表达。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基因芯片 (GeneChip)通常指DNA芯片 ,其基本原理是将指大量寡核苷酸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 ,然后与标记的样品进行杂交 ,通过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弱进而判断样品中靶分子的数量。基因芯片的概念现已泛化到生物芯片 (biochip)、微阵列 (MICroarray)、DNA芯片 (DNAchip) ,甚至蛋白芯片。基因芯片集成了探针固相原位合成技术、照相平板印刷技术、高分子合成技术、精密控制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 ,使得合成、固定高密度的数以万计的探针分子以及对杂交信号进行实时、灵敏、准确的检测分析变得切实可行。基因芯片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是近年来检测蛋白含量的一项新技术,它集酶联免疫吸附反应和流式细胞技术优点于一身。介绍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在医学中应用进展。资料来源: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6-02期间文章,检索词“cytometricbeadarray,cytokine/protein”。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1990-01/2006-02期间文章,检索词“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细胞因子/蛋白”。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②有关细胞因子或蛋白检测技术,限定时间为10年以内。排除标准: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0篇有关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15篇符合研究要求。资料综合:①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特点:能同时检测单一样本中的多个目的蛋白,检测所需样本量小、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高通量、检测灵活并且范围宽;使得流式细胞仪的应用范围从细胞抗原检测发展到细胞外蛋白或细胞因子的定量检测。②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应用于医学研究与诊断:目前,应用领域涉及眼部疾病、新生儿溶血症和病毒性感染的早期诊断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疾病的诊断、监控;细胞信号中磷酸化蛋白、凋亡相关蛋白分析,以及肿瘤及药物的研发等多方面领域都有广泛性应用。结论: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作为一种有实用价值的临床检测、研究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特别是在微量、多重检测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应用DNA微阵列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基因表达谱的可行性,将2例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RNA各取等量混合后进行逆转录Cy5标记,与Cy3标记的正常对照cDNA混合.与H141微阵列杂交、扫描、软件分析。结果H141s芯片中共点样13484个基因克隆,其中1064个靶克隆是由针对同一基因内不同序列的cDNA片段重复点样至少2次。重复点样检测结果表明:在2张芯片内各自完全一致的分别为625个(58.7%)和630个(59.2%),而存在完全相反结果的cDNA片段分别有21个(2.0%)和11个(1.0%)。1064个靶克隆中重复点样数据完整且分别在2张芯片内结果一致的共有411个,其中在2张芯片间结果也完全一致的共有400个(97.3%)。2张芯片中MDS与正常对照比较存在差异表达的靶基因分别为1549和1311个,而2张芯片间表达差异一致的靶基因为409个,其中101个基因参与造血调控,主要涉及转录因子、细胞周期调节蛋白、代谢相关基因、表面黏附分子等。结论:DNA微阵列可用于对MDS患者混合标本的表达谱分析,为深入研究MDS的发病分子机理提供线索,但需要进行重复实验以降低微阵列操作过程引起的表达偏差。  相似文献   

17.
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是近年来检测蛋白含量的一项新技术,它集酶联免疫吸附反应和流式细胞技术优点于一身。介绍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在医学中应用进展。 资料来源: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6—02期间文章,检索词“cytometric bead array,cytokine/protein”。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1990—01/2006-02期间文章,检索词“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细胞因子/蛋白”。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②有关细胞因子或蛋白检测技术,限定时间为10年以内。排除标准: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0篇有关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15篇符合研究要求。 资料综合:①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特点:能同时检测单一样本中的多个目的蛋白,检测所需样本量小、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高通量、检测灵活并且范围宽;使得流式细胞仪的应用范围从细胞抗原检测发展到细胞外蛋白或细胞因子的定量检测。②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应用于医学研究与诊断:目前,应用领域涉及眼部疾病、新生儿溶血症和病毒性感染的早期诊断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疾病的诊断、监控;细胞信号中磷酸化蛋白、凋亡相关蛋白分析.以及肿瘤及药物的研发等多方面领域都有广泛性应用。 结论: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作为一种有实用价值的临床检测、研究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特别是在微量、多重检测方面。  相似文献   

18.
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生物体蛋白质表达新的分析方法。高通量和自动化技术如二维电泳、质谱分析、生物信息学等被用来鉴定和分析各种蛋白质。蛋白质组学技术可被广泛用于细胞一基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中,用来发现在细胞和基质间起作用的细胞粘附相关蛋白,为生物材料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生物芯片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广泛应用于基因序列分析、杂交、基因突变检测及多态性分析、基因组文库图型分析以及疾病的基因诊断等领域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同时将大量不同的探针固定于同一支持物上,因而可以一次性对同一样品进行大量序列检测和核酸分析。它的技术核心是生物芯片的制备及反应信号的检测。所谓生物芯片是由固定于不同种类支持介质上的高密度的寡核苷酸分子、基因片段或多肽分子的微阵列组成,其中每个分子的位置及序列为已知,当荧光标记的靶分子与芯片上的探针分子结合后,可通过激光共聚焦荧光扫描或电荷偶联摄影像机(C…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DNA微阵列芯片法在海南地区结核病诊断及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抗酸杆菌涂片法、罗氏培养法、比例法药敏试验及DNA微阵列芯片法对海南地区的2069例疑似结核病患者痰标本进行检测,并对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突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为明显高于罗氏培养法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