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背、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交腿转移修复对侧足踝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应用解剖基础上,设计带筋膜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逆行应用修复足背、足跟、足底及踝部软组织缺损,同时观察皮瓣的可切取范围、血液供应及静脉回流情况、营养血管在外踝上与腓动脉穿支相交通的位置及血管蒂隧道的处理方案.结果临床应用 21例,其中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8例、足跟软组织缺损 4例、足底软组织缺损 2例,外踝及足背联合缺损 3例及对侧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4例.皮瓣最大面积 15cm× 9.5cm,除 2例远侧皮缘部分坏死,全部成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液循环丰富,成活率高,不牺牲主要血管神经,是修复足背、足跟、踝部及足底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损伤19例,皮瓣面积最大15 cm×13cm,最大5 cm×4 cm,其中将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9例,未吻合但在蒂部结扎6例,未吻合也未结扎4例。结果大部分皮瓣成活,小隐静脉吻合者皮瓣全部成活,未吻合但在其蒂部结扎者部分坏死1例,未吻合也未结扎者均短期内肿胀淤血且大部分坏死1例。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可靠方法,术中若能将小隐静脉与修复区静脉吻合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并总结2001年1月至201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应用以腓肠神经及其滋养血管为蒂的小腿后侧岛状皮瓣修复的19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者的修复皮瓣均成活,术后足踝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精心周到的医疗和护理是促进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临床应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2例.结果728例皮瓣存活,3例出现部分坏死,1例出现皮瓣中央溃疡.结论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具有多源的动脉血供和丰富的静脉回流网,临床随意性相对较强,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临床应用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32例。结果72 8例皮瓣存活 ,3例出现部分坏死 ,1例出现皮瓣中央溃疡。结论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具有多源的动脉血供和丰富的静脉回流网 ,临床随意性相对较强 ,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6.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临床应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2例。[结果]728例皮瓣存活,3例出现部分坏死,1例出现皮瓣中央溃疡。[结论]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具有多源的动脉血供和丰富的静脉回流网,临床随意性相对较强,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方法: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骨与肌腱外露19例,其中,3便将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结果:除1例未吻合小隐静脉之皮瓣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均存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在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 方法:我院2002年3月~2008年5月应用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9例.切取的皮瓣面积应大于创面15%,将皮瓣旋转点改为外踝上0~7 cm任意一点处,根据创面大小及最远端距离调整旋转点位置,筋膜蒂宽度在5 cm左右,将蒂部保留1 cm左右宽的皮条采用明道转移修复创面,术中创面彻底清创,防止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影响皮瓣成活.结果:术后39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4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后2期愈合. 结论: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简单,成活率高,是修复足踝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一种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效果。方法: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21例,行改良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皮瓣面积5cm×4cm~14cm×10cm。结果:皮瓣全部存活,经游离植皮后创面愈合,所有软组织缺损均修复,骨骼、肌腱外露均覆盖。随访5个月~2年,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改良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运可靠,手术操作及设计简便,不损伤小腿的主要血管,可理想修复足跟、内外踝、跟腱区和小腿下1/3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14例,皮瓣切取范围4cm×3.5cm~24cm×16cm.术中利用皮瓣远端腓肠神经与受区浅表神经的远端架接.结果12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经6~12个月随访,皮瓣感觉神经外形良好.皮瓣传导感觉平均二点分辨率为1.5cm,随访期内未出现失神经性溃疡.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丰富,不牺牲重要血管神经,手术操作简单,可较好地修复小腿下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1.
带蒂皮瓣、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带蒂皮瓣、肌皮瓣修复小腿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其应用体会.方法:自1990年以来,我院根据68例患者创面所在具体部位、面积、创面的性质及致伤因素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皮瓣治疗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共使用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4例,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9例,肌皮瓣12例,足外侧皮瓣23例.皮瓣面积5.0 cm×2.0 cm~24.0 cm×8.0 cm.结果:68例皮瓣中有65例术后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3例皮瓣远端小面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术后均随访3个月~9年,平均2年9个月,皮瓣外形、功能良好.结论:应根据小腿下段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皮瓣种类.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肌皮瓣,足外侧皮瓣均是较理想的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带蒂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逆行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经验。方法:16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均采用带蒂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逆行修复。并采取围手术期护理。结果:16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皮瓣血液循环观察是术后护理的重点;皮瓣皮肤开窗、皮下肝素浸润行维持皮瓣渗血是防治术后静脉危象、促进皮瓣成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柴亚胜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1):1851-1852
[目的]探讨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11例,皮瓣面积最大13 cm×8 cm,最小8 cm×6 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9例,皮瓣边缘坏死2例,经换药后治愈.[结论]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蒂部小隐静脉是否需结扎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腿后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与腓动脉吻合支为血管蒂设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结果临床应用20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2年,功能及外形满意.结论 皮瓣能修复较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安全、可靠、易取,是修复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09年11月,笔者对小腿下段及足部组织缺损患者的创面采用腓动脉穿支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5cm×4cm~21cm×16cm,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或行游离植皮封闭。结果其中27例患者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愈合。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远端皮肤缺损的经验。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交腿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跟与足踝部深度创面 2 3例 2 5处。结果除 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远端 1/3坏死 ,行二期手术修复外 ,其余 2 4个皮瓣均完全成活。结论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以多种形式转移 ,是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跟与足踝部深度创面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多种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以腓动脉、胫前动脉或胫后动脉穿支为远端蒂的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41例.皮瓣面积6 cm×5 cm~23 cm×16cm.结果:术后39例皮瓣Ⅰ期存活,1例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植皮后痊愈;1例出现皮瓣下脂肪液化,经Ⅱ期清创再缝合后痊愈.随访1~12个月,1例足跟皮瓣由于负重出现缝合处瘢痕愈合,其余40例功能及外观恢复满意.结论: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辫具有血液供应可靠、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以及不牺牲重要血管等特点,是修复踝部、足跟部、足背及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59例,切取皮瓣面积最大30 cm×18 cm,最小8 cm×6 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5例皮缘坏死,换药愈合。随访8个月~3 a,皮瓣外形满意,功能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简单,成活率高,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2007年~2010年对足踝部、跟部、胫前下1/3伴有骨、肌腱和钢板外露创面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前常规行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查和下肢静脉造影,术中必要时将小隐静脉与浅静脉吻合。结果临床应用16例患者,其中14例应用该皮瓣修复,2例同时将小隐静脉与创面附近浅静脉吻合,皮瓣均一期愈合。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创面手术简便,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转移修复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0-05/2006-03,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3例小腿远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隐神经-大隐静脉、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术。皮瓣面积最大为16cm×10cm,最小为6.5cm×5.5cm,平均11.2cm×7.4cm;蒂长4~10cm,蒂宽3~4cm。结果:33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转移皮瓣血供良好,31例存活,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满意;2例出现坏死,但筋膜层存活,经游离皮片植皮后愈合。结论:隐神经-大隐静脉、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切取简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外观满意,存活率高,是修复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