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对方式。方法:对2011年7月-2013年12月自愿在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住院治疗的52例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自编的基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定及应对方式调查。结果: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与精神病、SDS得分(51.17±s10.87)、SAS(46.69±s 6.72)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对方式以消极为主,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消极应对分与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焦虑、抑郁及敌对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焦虑、抑郁状况高于常模,应对方式以消极为主。其心理健康水平可能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2名精神科临床护士进行测评。结果精神科护士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敌对四项因子有显著性差异(P〈0.05);精神科夜班护士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白班护士。结论精神科护士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以夜班护士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企业改制医院临床护士焦虑、抑郁状况和社会支持程度,探讨焦虑、抑郁两者与社会支持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312名洛阳市企业改制医院临床护士的焦虑、抑郁现状与社会支持程度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的SAS、SDS和SSRS得分均显著高于社会常模,其中焦虑、抑郁程度与社会支持程度呈显著性相关。结论在企业改制医院工作的临床护士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比社会人群发生率要高,呈一定的普遍性,反映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佳,相关部门及人员要关注此状况,通过提高社会支持的方法来改善其不良情绪,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精神科开放病房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状况,分析原因,探讨对策.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92名精神科开放病房住院患者家属和200名综合科住院患者家属进行调查,运用χ2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精神科开放病房住院患者家属中躯体化、强迫、抑郁、敌对、偏执因子分高于综合科住院患者家属(P<0.05) 精神科开放病房住院患者家属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其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差异显著(P<0.05) 精神科开放病房中高中及中专以下学历组家属中抑郁、焦虑、偏执因子评分较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组家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精神科开放病房住院患者女性家属中躯体化、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男性家属(P<0.05).结论 神科开放病房住院患者家属为心理问题多发人群,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精神科住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我院精神科住院护士和非住院护士各40名进行评定。结果精神科住院护士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惧因子分均高于非住院护士。结论精神科住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应改善其工作状况,建立良好的应对方式,缓解心理压力,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并探讨助产士工作压力源以及心理健康状况,并基于此提出改善护理管理以及确保助产士心理健康的相关对策。方法选取了助产士20例,利用护士抑郁自评量表、压力源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对助产士实施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助产士工作压力源主要为护理专业、工作量以及工作时间;助产士焦虑分值是(44.83±12.17)分,抑郁分值(52.20±13.26)分,这些分值均比常模参照高(P<0.05)。此外,助产士抑郁以及焦虑状态都与工作分配、人际关系、护理专业的具体工作、病患护理与管理及工作量等成正相关。结论医院与卫生行政管理机构须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措施缓解助产士的工作压力,保障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正向激励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12年7~12月科室护理人员焦虑与抑郁状况调查,经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定,并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从2013年1~6月实施信息激励、关怀激励、目标激励等正向激励后,再次经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定分值的变化。结果正向激励措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评分较常模评分低,通过实施正向激励可有效促进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科实习护士焦虑、抑郁情绪与个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112名精神科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根据SAS评分结果将被调查者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根据SDS评分结果将被调查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再分别与个性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精神科实习护士焦虑和抑郁检出率分别为25.89%和36.61%。焦虑、抑郁组在EPQ量表的N、P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t=4.41~6.54,P<0.01)。SAS、SDS的得分与EPQ量表的N分、和P分呈正相关,与E分呈负相关,(r=-0.13~0.50,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N、P和L分是影响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结论:精神科实习护士存在较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焦虑和抑郁情绪与个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等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精神科门诊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家庭环境量表FES-CV等对150例入组对象进行测查。结果门诊患者家属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分均超过常模,并具有显著差异;FES-CV各因子分中,亲密度、独立性、文化性、娱乐性均低于常模,而矛盾性高于常模,并具有显著差异。结论精神科门诊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状况不容乐观,需要给予社会支持及综合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心理状况测评,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6名护士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较国内常模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专学历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分较大专及以上学历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20~30岁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恐怖因子分同41岁以上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普通人群。学历、年龄低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安徽省某高职院校医学大学生的抑郁、焦虑现状及相关因素,为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心里保健和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某高职学校医学生537人,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的量表进行抑郁、焦虑状况筛查.结果 抑郁检出率为30.4%;焦虑检出率为40.2%.对焦虑和抑郁得分及检出率分析表明,各专业、成绩排名和同学关系好坏的学生之间抑郁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学专业的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抑郁得分较高,检验和影像专业的学生得分其次,医学营销专业的学生得分最低.抑郁情况随着成绩在班内排名的增加而增加,学习成绩排名下30%的的学生抑郁情况较严重,同学关系一般的学生抑郁得分较高;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的学生之间焦虑得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经济情况好的学生焦虑状况评分较低.焦虑和抑郁之间存在正相关(rs=0.36,P〈0.05).结论 某高职院校大学生焦虑、抑郁情况较为严重,根据相关因素及时开展心理健康的分析和相关对策研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宫颈癌放化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方法 对60例宫颈癌放化疗患者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同期在潮汕4个地区抽取60名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进行调查对比;并结合影响因素对病例组实施护理干预7d后再次进行心理评估.结果 宫颈癌放化疗患者SDS、SAS得分分别为(56.1±7.7)、(45.2±7.5),显著高于健康女性调查得分(P<0.001);进行护理干预7d后,宫颈癌放化疗患者SDS、SAS得分与干预前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因素以担心住院费用、不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医学知识、对疾病感到恐惧、家庭社会影响、治疗副作用、担心预后最为突出.结论 宫颈癌放化疗患者这个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极差,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护理人员根据影响因素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与支持,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疾病康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感染科护士心理焦虑、缓解方式的相关性,为医院对感染科护士的心理干预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调查我院感染科29名护士的状态一特质焦虑现况。结果感染科护士状态焦虑(45.39±9.51)分、特质焦虑(45.85±9.91)分高于健康人群女性常模,高于儿科与普通科室护士、女性干部、女性科技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感染科护士存在焦虑抑郁等危险的心理问题,重视感染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风险。感染科护士的心理焦虑与失衡是医院行政思想工作值得重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性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其影响。方法将1800例性病患者分成两组,干预组(A组)900例采用常规治疗加心理治疗,对照组(B组)900例采用常规治疗,正常对照组(C组)490例心理健康者。用自制心理量表对性病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性病患者治疗前人格、生活质量、抑郁及焦虑的评分与正常对照组有差异(P〈0.01),治疗后A组与B组比较,生活质量、抑郁及焦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未达到正常对照组评分。结论常规治疗加心理治疗性病有推广价值,自制心理量表信效度好,可作为性病患者的心理状况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吕娟妹 《中国当代医药》2013,(11):137-138,14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院诊治的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将进行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干预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进行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针对其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海洛因依赖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对30例海洛因患者配偶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并根据测评出的心理问题给予心理干预。结果:海洛因依赖者配偶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症状的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1)。配偶干预后,其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症状等因子分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海洛因依赖患者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值得关注。戒毒期间,同时对海洛因依赖患者的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杨海  娄振山 《安徽医药》2007,11(5):429-430
目的 通过问卷测量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心理状况.方法 选择本院与南京军区上海455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门诊接受透析的患者105例作为患者组,同期从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10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心理进行分析.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组症状自评量表的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因子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血液透析组N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血液透析组的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个性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分析评价,进行合理的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海南省儿科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发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2011年3月至2011年6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海南省14家医院正常在岗、无精神疾病的405名儿科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包括一般状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90).结果:海南省儿科医务人员SCL-90的评分在总分、总均分、阴性项目数、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5名儿科医务人员有119人(29.38%)有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在各因子分≥2分中,检出率最高为强迫,112人(27.65%);其次是抑郁,84人(20.74%);第三位为躯体化,81人(20.00%);第四位为焦虑,79人(19.51%).在职称比较中,各级职称在各因子比较中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夜班每月≥6 d与每月≤5 d和常白班的比较中,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工龄的比较中,15~20年组与其他工龄组之间在躯体化、强迫、抑郁、恐怖、偏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工作单位比较中,三级医院与一、二级医院各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工作表现及身体健康自评上,表现良好、身体健康的与差或很差的各因子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省儿科医务人员各因子分普遍高于中国常模,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在强迫、抑郁、躯体化和焦虑等方面较为突出,有必要给予适当的心理训练和辅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咽喉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2013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咽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同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人的体检报告进行分析,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及健康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结果实验组慢性咽喉炎患者在躯体化、强迫症、抑郁、焦虑及其他因子方面及阳性项目检出率方面与对照组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其余各个项目方面与对照组健康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咽喉炎患者较正常人的心理状况低下,不利于其病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