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勤勇 《哈尔滨医药》2009,29(5):80-81,84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神经系统常见病,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已成为严重的医学和公共卫生课题,所以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重要。溶栓疗法是当今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前途、最有希望的方法之一,可迅速恢复梗死区脑血流量,使脑血管获得早期再灌注,使局部脑缺血造成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得以缓解。文献报道溶栓治疗的溶通率为21~93%。但由于溶栓疗法引起的颅内出血、再灌注损伤和再闭塞等严重并发症,所以选择最佳溶栓方案,最适宜的溶栓时机和最佳给药途径以及理想的溶栓剂,成为当今世界溶栓疗法研究的主题。现就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方法的应用、并发症展望等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药物溶栓治疗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祖文 《河北医药》2003,25(3):221-222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血栓或栓子堵塞脑动脉所致的脑缺血性疾病 ,理想的治疗应当是尽快使堵塞的脑动脉再通 ,恢复脑内供应 ,改善神经功能 ,溶栓治疗恰好为达到这样的目的带来了希望。研究证明 ,溶栓治疗是唯一能使闭塞血管即刻再通 ,迅速恢复血流 ,可缩小梗死体积 ,使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降低的有效方法。溶栓疗法包括药物溶栓、超声溶栓、激光溶栓、机械溶栓等 ,且以药物溶栓应用得最广 ,效果最为肯定 ,在抢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 溶栓药物的种类目前常用的溶栓剂有 :链激酶 (SK)、尿激酶 (UK)、单链…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死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超早期进行静脉溶栓,一般在治疗时间窗内3h进行[1],可使闭塞的血管再通,也是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的有效手段。但在治疗中对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和准确性非常重要,因为静脉溶栓治疗可导致再灌注脑损伤或脑出血,要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而病情观察主要靠护理。我科38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使用瑞替普酶(爱通立)在治疗时间窗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疗效肯定,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超早期溶栓治疗是目前国内外急性脑梗死治疗研究热点。多数学者认为:溶栓治疗时间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成功再灌注的关键性因素,发病距溶栓时间越短,梗死相关血管越易再灌注,更多的脑组织可受到保护和功能改善。按照治疗时间窗的概念,首次溶栓应在发病3~6小时内即超早期进行[1],但目前临床上实际能在6小时内开始溶栓的病人十分有限,为此我们对2005年10月至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2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时间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分析影响溶栓治疗时间延误的原因,探讨相应对策,提高人们对分秒必争、正确救治急性脑梗死的紧迫性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及时的溶栓治疗能够再通堵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组织,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早期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是在发病4.5h内给予溶栓药物,目的是尽早再通闭塞的脑血管,使局部缺血脑组织在出现不可逆性损害之前获得再灌注,以期迅速改善症状,减轻病残程度[1],但溶栓后对并发症的观察、康复护理等同样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急重症,急性期使心肌再灌注,尽快恢复血液灌注,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死扩大或缩小心肌缺血范围至关重要,目前对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心肌除有条件医院,可尽早实行介入治疗(PCI)外,对于基层医院只能在急性期给予溶栓治疗,但溶栓治疗的药物有引起组织出血不良反应,更有甚者引起脑出血,但溶栓后出现脑梗死非常罕见。  相似文献   

7.
早期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最有效、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但有脑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血管再闭塞等并发症,可直接影响其预后[1]。运用预见性护理能使患者迅速有效地接受急诊溶栓治疗,减少并发症,最大程度抢救患者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对2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溶栓治疗,同时配合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效果满意,现将经验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溶栓疗法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的重要方法。早治疗可以有效地溶栓,改善AMI的近远期预后,溶栓越早,获益越大,应该在接诊30m加内进行。本文对60例AM/在急诊室进行溶栓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山西省心血管病研究所(030001)杨超慧,王晋军,刘卓敏山西省109医院苏燕萍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重要并发症。本文就我院在静脉溶栓疗法中出现的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期间,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对AMI溶栓治疗再通临床标准进行评价。方法对48例有静脉溶栓适应征、无禁忌证的AMI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后3h~11d根据病情急症或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以造影结果为标准,达到TIMI分级标准。2级以上为造影再通,分别分析4项无创临床再通指标与造影血管再通的关系。结果冠脉造影评判冠脉再通31例,未通17例,成功率54.8%;心肌酶峰提前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83.9%、83.6%、89.7%;再灌注心律失常和ST段回降≥50%的阳性预测值较高(分别是82.6%和77.0%);再灌注心律失常、ST段回降50%的特异性分别是76.5%和64.7%。结论AMI静脉溶栓治疗无创临床再通指标中,与冠脉造影有较好相符性的依次是心肌酶峰提前,再灌注心律失常和ST段回降。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在治疗急性脑血栓时,应用尿激酶溶栓疗法可以使急性脑血栓早期溶栓,从而达到血液的再灌注,使患者并发症降低到最低水平.使患者早期回到社会。本文通过对48例急性脑血栓应用尿激酶溶栓疗法的观察,介绍溶栓疗法的治疗以及如何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镁离子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42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随机分治疗组20例,对照组22例。42例均在应用脲激酶的同时,治疗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静脉滴注。两组同时用心电监护或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4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有17例发生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其中治疗组4例占20%,对照组13例占5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补镁能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尿激酶溶栓加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治疗来说,早期再灌注治疗是最关键的治疗手段,而在基层医院不具备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条件下,静脉溶栓治疗是最有效的再灌注治疗[1]。通过溶栓治疗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使缺血的心肌得到再灌注,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心肌范围,改善患者预后。我们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AMI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邓宇平  罗伟良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4):1899-1900
目的利用经颅多普勒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实施动态监测,探讨经颅多普勒在整个溶栓治疗决策中的价值。方法按约定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在起病4.5h内给予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行静脉溶栓,并于溶栓前、溶栓后6h、12h、24h、溶栓后第2天及第7天分别利用经颅多普勒对目标血管血流情况实施动态监测,依据所测数据对溶栓24h后的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方案作调整。所有患者均予随访3个月,采用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对患者实施预后评估,采用脑缺血溶栓标准量化分级血管再通程度,同时统计溶栓治疗后继发颅内出血、血管再闭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3个月,无死亡病例,基本痊愈17例(28.3%),显效20例(33.3%),好转16例(26.7%),无效3例(5.0%),恶化4例(6.7%)。血管再通分级4~5级22例(36.7%);2—3级31例(51.7%);0—1级7例(11.6)。其中,溶栓后继发颅内出血4例(6.7%),脑血管再闭5例(8.3%)。结论利用经颅多普勒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实施动态监测在提高溶栓疗效、减少其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5.
董晓莉 《贵州医药》2004,28(8):715-716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是早期心肌血流再灌注的重要措施,但常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掌握其特点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49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6h内行早期动脉溶栓,已成为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溶栓治疗可导致致命性再灌注脑损伤或脑出血,因此护理上把握对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和准确性非常重要。我科28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使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脑血管血栓形成所致,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致死和致残性疾病,其预后与治疗时机、方法密切相关。脑动脉内溶栓治疗具有快捷、准确和安全的特点,疗效显著。介入溶栓再通技术,能够缩短脑缺血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恢复脑的正常功能。我科自2005年7月与北京天坛医院合作,引进rtPA动脉溶栓治疗术,已成功为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介入溶栓治疗,再通率达95.2%,分析此项高新技术成功实施与护理配合得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脑梗死是由于粥样硬化的脑动脉内血栓形成所致,因此,早期溶栓复流被认为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最根本而又有效的方法。但是,随着血流恢复,再灌注神经元损伤不可避免,因此,及早使用神经元保护剂也非常重要。我们应用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与神经元保护剂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6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灌注指导下9h内急性脑梗死的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方法:选取CT灌注显示发病时间9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CT灌注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对两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血管再通、颅内出血以及预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两组神经功能缺失(NHISS)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NHI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5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2.04%,低于对照组的4.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好"比例为7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指导下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可有效的对9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血管再通率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中风病人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5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进行选择性动脉溶栓,溶栓前后按照卒中病人神经病学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并进行血管影像学评价。结果:15例病人中有9例缺血后完全再灌注(占60%),3例缺血后部分再灌注(占20%),治疗后病人神经病学缺损评分显著下降,总有效率80%,显效率66.7%,结论: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