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护理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经股动脉及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舒适程度,为减少并发症发牛和提高舒适度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经股动脉及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病人各200例,术后对病人心理、穿刺局部、外周血管并发症的预防等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桡动脉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7.5%,股动脉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7%,差异有显著性(P<0.05);桡动脉组病人舒适度等相关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P<0.01).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较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并发症少、安全、护理方便、病人舒适程度高.  相似文献   

2.
李蕊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7):187-188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护理的优缺点,为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119例冠脉介入患者按途径分为两组,桡动脉组57例(A组);股动脉组62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及患者舒适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迷走反射,局部血肿和主观不适感为B组主要并发症,血管相关并发症为A组主要并发症。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2~4d,5~7d。结论与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护理容易,患者舒适度高,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股动脉两种不同的穿刺路径行冠脉介入(PCI)治疗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方法选择本院心内科收治的7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穿刺路径的不同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36例)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对照组(36例)经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与舒适度相关各指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PCI治疗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较经股动脉途径穿刺要少,患者舒适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分别经股动脉或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第一次穿刺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和不良情况。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冠脉介入诊疗术的患者在术后下床时间、穿刺部位及血管及并发症、心理状态及发生不良情况明显优于经股动脉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股动脉途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冠脉介入诊疗术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手术依从性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护理和康复角度对比经皮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技术,说明桡动脉径路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技术较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在促进患者康复及提高远期生活质量更具可行性。方法将32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按介入诊治途径的不同分为两组,桡动脉组160例,股动脉组16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舒适度及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桡动脉组局部血肿、迷走反射、尿储留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两组在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上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途径都是安全有效的,但桡动脉径路行介入诊疗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花费低,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两种途径行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及两种途径的利弊.方法:选择100例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A组)、100例有相似病变特征患者经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B组),观察两组治疗过程、手术成功率、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A组穿刺时间明显长于B组,但穿刺成功率、完成造影时间及总手术时间无差异;A组完成手术更换途径显著高于B组;两组手术成功率、造影剂量、X线曝光时间无差异;术中、术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卧床时间A组明显少于B组.结论: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术,与经股动脉相比,经桡动脉途径具有较高的成功率,相似的临床效果,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桡动脉途径行复杂病变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比较经桡动脉途径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院诊治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穿刺途径将其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每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时间无明显差别,与股动脉组相比,桡动脉组的穿刺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股动脉组相比,桡动脉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相对于股动脉途径,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并且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大大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更容易被患者及其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8.
张婉斌  梁惠  费兴梅  黄莉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75-1876
目的:比较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并发症和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6例已行冠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有较大范围心肌缺血,并需择期行PCI的患者,分为经皮桡动脉途径组(A组)19例和经皮股动脉途径组(B组)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结果:经皮桡动脉穿刺行PCI冠心病,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难度小特点.上述特点均优于经皮股动脉穿刺行PCI.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具有止血容易,外周血管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活动不受限和易于接受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冠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总结该方法与传统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术相比较的优势与益处。方法:回顾性研究冠心病行桡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200例及行股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200例。结果:两组在动脉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方面优势明显。结论: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术及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创伤小,住院费用经济,住院时间短,血管并发症少,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增加患者舒适性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我院接诊的1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7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结果实验组穿刺插管成功率(98.7%)明显高于对照组(90.7%),两组治疗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冠脉介入患者住院期间腰背疼痛、排尿困难、腹胀、肢体疼痛等手术不适症发生率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平均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脉介入诊疗增加患者舒适性及安全性,安全可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采取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患者216例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16例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患者出现并发症1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发生动脉痉挛8例,局部血肿6例,手部发凉麻木静息痛3例,桡动脉狭窄1例。结论:严密进行观察,积极进行防控,耐心细致的护理能够减少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两种不同途径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优劣势,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在基层医院的可行性.方法 将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桡动脉组45例(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和股动脉组45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均行急诊PCI,对比两组病人的门球时间(接诊到球囊开放的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X线曝光时间、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病人在门球时间[( 92.0±6.1)min vs.(89.0±5.4) min]、手术成功率(93.3% vs.95.6%)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桡动脉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4.5% vs.13.0%,P<0.05),住院天数也明显缩短[(6.3±1.5)dvs.( 8.6±2.1)d,P<0.01],桡动脉组的X线曝光时间较股动脉组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少、血管并发症少,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但前提是必须先积累大量的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和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经绕、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方面的优缺点。方法自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共194例,按冠状动脉造影途径分为2组,桡动脉组96例,股动脉组98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发现的并发症和患者舒适感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组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术后舒适度有统计学差异以及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方面与经股动脉途径组相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由此表明经桡动脉穿刺途径是冠状动脉造影的较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桡动脉和股动脉两种不同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及不适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150例经桡动脉穿刺组和150例经股动脉穿刺途径行PCI术后病人的舒适程度、并发症等等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其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桡动脉组患者局部血肿、迷走神经反射等并发症较股动脉组出现少,在排便困难,腰痛,睡眠障碍等不适反应方面桡动脉组明显少于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在舒适程度、不适反应及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股动脉穿刺途径患者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与经股动脉途径相比,了解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者能否通过减少穿刺部位的出血量和减少血管并发症来改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方法:经皮冠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8例,评估接受经股动脉PCI与经桡动脉PCI患者1年死亡风险的差异。结果:经桡动脉途径组患者的1年风险校正死亡率低于经股动脉途径组患者。经桡动脉组患者中需要外科手术或输血治疗者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股动脉途径组者。结论:与经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降低了行直接PCI的AMI患者的1年死亡率,减少了外科手术和(或)输血治疗。  相似文献   

16.
张锦春  王健 《中国医药》2010,5(9):864-865
目的 比较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中采用桡动脉和股动脉2种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如舒适度、并发症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介入途径分为2组,经桡动脉介入的23例患者为桡动脉组,经股动脉介入的25例患者为股动脉组.对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股动脉组皮下淤血2例,神经反射性低血压1例,刺激部位血肿1例,有腰酸背疼感20例,夜眠差15例,烦躁不安5例,尿潴留3例,术侧肢体肌肉痉挛4例;桡动脉组动脉闭塞1例,夜眠差3例.股动脉组成功率为100%(25/25),桡动脉组成功率为95.7%(22/23),其1例因桡动脉闭塞而改为股动脉后穿刺成功,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较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更安全、有效,值得广泛应用.护理过程中,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严密观察,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有效地减少手术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功能导管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经验。方法58例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患者中,32例选用多功能导管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检查术,26例选用常规左、右造影导管行冠脉造影检查术。结果58例患者均经桡动脉进行介入诊疗手术。其中32例选用多功能导管成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检查术,其中2例因右桡动脉穿刺困难改由左桡动脉穿刺成功行介入诊疗手术。26例选用常规左、右造影导管行冠脉造影检查术,其中7例发生桡动脉血管痉挛,经处理后3例改为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诊疗手术。结论采用多功能造影导管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中具备头软、支撑好、柔韧性好特点,术中减少交换导管等步骤从而减少血管并发症,减少手术时间,有利于介入治疗的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比较经桡动脉途径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1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穿刺入路把患者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每组各50例,评价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与股动脉组相比,桡动脉组的穿刺时间、住院卧床时间明显缩短,P〈0.05。且桡动脉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时间无明显差别。结论相对于股动脉入路,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并且住院时间较短,从而增加了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临床观察经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两种穿刺路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需行冠脉造影或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04例,其中行桡动脉穿刺患者54例,行股动脉穿刺患者50例,比较两组穿刺时间、穿刺后压迫时间、介入成功率、穿刺后血肿发生率。结果经桡动脉穿刺组穿刺点压迫时间(3.6±1.3)min、穿刺时间(4.1±1.4)min,均短于股动脉穿刺组的(15.5±3.6)min、(6.5±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并发症发生率(5.6%)明显低于股动脉穿刺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成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治疗,其介入成功率与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治疗相当,穿刺点压迫时间短,压迫点血肿发生率低,且不影响患者活动,是值得选择的一种穿刺路径。  相似文献   

20.
王岩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5):129-130
目的 评价老年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对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缺点行对照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70 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股动脉途径400 例,桡动脉途径380 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在术后血管及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躯体不适及心理状态等方面均明显优于经股动脉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