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方式的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改良术式的临床应用.方法 手术治疗24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通过对腮腺手术切除的范围控制和手术切口的后移及缩短来完成对手术的改良.结果 24例患者创口均Ⅰ期甲级愈合,无肿瘤复发,颌面部切口隐蔽,瘢痕不明显,腮腺区外形良好,无涎瘘.其中4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耳垂麻木,均在3个月内得到恢复.2例患者出现暂时性面瘫,经过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2个月内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后出现Frey氏综合征.结论 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改良术式,能充分暴露并完整切除腮腺及肿瘤,术后有较满意的面部外形,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类“V”或“N”美容切口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类"V"或"N"美容切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面部除皱切口改良而来的腮腺美容切口入路,进行保留面神经和耳大神经的肿瘤并腮腺区域切除术。随访观察该切口的美观程度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达临床Ι期愈合,无涎瘘发生。2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面瘫,6月后恢复。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耳垂麻木,除2例患者耳大神经损伤外,其余患者耳垂麻木于术后2个月恢复。患者对该切口的美观程度比较满意。结论类"V"或"N"美容切口入路切除腮腺肿瘤切口隐蔽,美容效果好,腮腺部位的大部分肿瘤都可以采用此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术式在手术切除腮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36例腮腺良性肿瘤首发病例(肿瘤直径均≤3.0 cm),根据肿瘤发生部位,选择不同切口,采用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肿瘤+区域性腮腺切除术+局部面神经解剖术的改良术式。术后随访6个月~3年,观察患者术后肿瘤有无复发,并发症发生等情况;测定每个病例手术前后总唾液量,评价术后腮腺分泌功能。结果 36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肿瘤术后无复发,未出现涎瘘、Frey综合征、口干。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于2周左右恢复正常。术前唾液总量为(6.6±0.76)ml/6 min,术后唾液总量为(6.2±0.82)ml/6 min,手术前后唾液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术式手术切除腮腺良性肿瘤,术后肿瘤无复发,并发症少,术后腮腺分泌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4.
景蔚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592-594
目的分析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与腮腺浅叶全切术这两种手术方式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旨在尽可能保留腮腺功能,减少腮腺良性肿瘤术后并发症。方法选择我医院手术治疗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162例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腮腺浅叶及肿瘤全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术式,即在肿瘤包膜外0.5~1.0cm的腮腺组织内切除肿瘤,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l~5年,记录复发例数。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发例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面部凹陷程度、腮腺功能是否完好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术式能保存腮腺功能,显著减少面部畸形程度,有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提高腮腺肿瘤诊断水平和临床治愈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科进行的29例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了病例资料的病理分类、临床治愈、术后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组29例腮腺肿瘤患者,其中良性肿瘤为24例,恶性肿瘤为5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本组患者中有2例多形性腺瘤良性肿瘤术后复发,2例恶性肿瘤术后复发;本组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7例;2例患者发生涎瘘;有1例患者因肿瘤破坏了面神经颊支.结论 手术治疗腮腺肿瘤的治愈率高,为首选治疗方式,术式选择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腮腺嚼肌筋膜重建预防Frey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在腮腺切除术中保留、重建腮腺嚼肌筋膜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并观察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出现Frey综合征主观症状者占6.7%(3/45);术后1年Minor试验复查,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1.1%(5/45);其余41例无诱导反应。结论腮腺嚼肌筋膜重建可减少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Frey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改良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5例腮腺良性肿瘤(肿瘤直径2.0cm,均位于腮腺浅叶),采用改良区域性切除术,并对肿瘤的术后复发、并发症情况等进行观察随访。结果:65例术后患者随访1~5年后肿瘤无复发,术后并发症不明显,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直径2.0cm)采用改良区域性切除术,具有肿瘤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能最大限度保留腮腺功能的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腮腺浅叶肿瘤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腮腺区域性手术在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2012年到我院治疗的8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分为两组,每组有40例患者。对照组运用腺体浅叶切除方法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实验组采用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把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和患者的面部是否凹陷等问题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解剖面神经分支数少,切口长度短、面部凹陷程度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腮腺良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疾病,并且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的生命,从目前来看,治疗腮腺良性肿瘤很好的办法就是区域性切除术,这种手术能尽可能的保存腮腺功能,减轻面部凹陷畸形程度减少损伤神经支数,术后复发率很低,患者满意率很好。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赵锋 《药品评价》2012,(27):28-30
目的:研究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对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的作用。方法:在26例腮腺良性肿瘤术中23例保留腮腺咬肌筋膜,3例未保留腮腺咬肌筋膜,术后6个月~2年定期随访,通过碘-淀试验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23例保留腮腺咬肌筋膜手术者,无感觉不适,碘-淀试验阴性。3例未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者有1例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碘—淀试验阳性。结论:在腮腺良性肿瘤术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能有效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改良式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合理性,为切实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将9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各45例。改良组行改良式腮腺部分切除术,另一组行传统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观察记录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肿瘤复发情况,比较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发生率、耳垂区麻木及面部畸形情况。结果改良手术组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组肿瘤复发率与传统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比较,Frey综合征发生率,耳垂区麻木症状发生率及面部畸形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改良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组。结论腮腺良性肿瘤改良式切除术较传统切除术,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缩短,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显著减少,耳垂区麻木症状及术后面部畸形状况也有良好改善。因此,腮腺良性肿瘤改良式切除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1年11月本院采取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的46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6例患者术后随访1-3年,无明显凹陷畸形以及涎瘘、永久性面瘫发生,分泌功能正常,无肿瘤复发。结论腮腺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Major salivary gland tumors are very rare in the developmental period. Confirming tumor changes of the salivary gland requires precise diagnostic imaging involving an ultrasonography scan,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A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NAB) of a tumor is of high importance. Excision of the tumor is the main treatment method in the case of parotid gland tumors. Statistical data concerning tumors suggest choosing less invasive methods, which seems very logical in children. The operational methods used in the tumor treatment are: extracapsular excision of a tumor, partial parotidectomy, total parotidectomy, sometimes proceeded with lymphatic nodes operations. Extracapsular excision of a tumor is a noninvasive method chosen because of simplicity and lesser risk of serious complications. This method is reserved only for the cases of benign tumors of the gland. Most authors, however, consider a partial parotidectomy as a method of choice in benign tumor cases and a total parotidectomy in cases of carcinomas of the parotid gland. Submandibular gland tumors need total gland excision. The clinical case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show the difficultie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hoices in cases of major salivary gland tumors in children.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保留腮腺主导管及深叶功能的浅叶切除术的术式。方法对28例临床诊断为腮腺良性肿瘤的病例,作保留腮腺主导管及深叶功能,切除腮腺浅叶及其肿瘤的手术。结果术后无一例肿瘤发生,残存腺体功能和形态得以恢复,术侧无明显凹陷性畸形,术后积液及涎瘘明显减少。结论腮腺主导管及深叶的保留与腮腺肿瘤的复发无内在联系。该术式适合于腮腺浅叶、颊部和下极的良性肿瘤、临界瘤。  相似文献   

14.
金鑫  徐文华  陈新  周健 《安徽医药》2013,17(7):1128-1129
目的评价海奥口腔修复膜用于腮腺浅叶切除后预防味觉性出汗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腮腺良性肿瘤患者57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实验组31例在术中植入海奥生物膜,对照组26例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随访12~18个月,进行主观评价及碘—淀粉酶实验客观评价,判断两组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出现味觉性出汗综合征的主、客观阳性率分别为0/31(0%)、2/31(6.45%);而对照组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主、客观阳性率分别为7/26(26.92%)、16/26(61.54%)。两组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奥口腔修复膜可以有效减少腮腺浅叶切除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胸锁乳突肌瓣对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预防Frey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8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腮腺瘤手术;实验组则应用胸锁乳突肌瓣充填腮腺手术凹陷区域;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 实验组手术区域凹陷畸形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Frey综合征得发生率为33.33%;实验组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为9.88%,实验组在减少Frey综合征发生方面强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胸锁乳突肌瓣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腮腺良性肿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同时对预防Frey综合征的发生也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的手术方式、手术范围、病理类型及预后,提高腮腺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近10年手术治疗的腮腺肿瘤患者85例,对各种手术方式及各种并发症进行分析。良性肿瘤80例,31例行腮腺部分切除,19例行腮腺浅叶切除,30例行腮腺浅叶切除加深叶切除。恶性肿瘤5例,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全切加肿瘤切除。结果82例治愈,3例复发。结论对腮腺肿瘤患者应综合分析判断其性质,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注意保护面神经,尽量保存组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保留腮腺导管的区域性切除术治疗Warthin瘤的效果。方法78例腮腺Warthin瘤实施保留导管的区域性切除术,另外52例腮腺Warthin瘤行腮腺浅叶或全切除术作为对照。结果经过3~8年的随访,二组患者均未见复发,但与对照组相比,该术式术后无凹陷畸形,面神经损伤、味觉出汗综合征等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保留腮腺导管的区域性切除术保存了腮腺分泌功能,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赵志宇  张丽萍  郭兰  张强  陈晖 《中国医药》2012,7(11):1439-1440
目的 探讨提高腮腺肿瘤手术治疗水平和临床治愈率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口腔科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138例腮腺肿瘤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式采用以保留腮腺主导管及深叶功能的腮腺浅叶切除术、浅叶扩大切除术叶及腮腺全切除术,必要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常规术中快速冰冻和术后病理检查,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辅助性根治放疗.术后定期随访2~5年,评价治愈率、局部控制率、转移率等.结果 本组病例良性肿瘤112例、恶性肿瘤26例.138例患者中,126例治愈,治愈率为91.3%.随访良性肿瘤中1例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局部控制率为99.1% (111/112),恶性肿瘤3年生存率和原发灶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9.2% (18/26)和88.5%(23/26),术后淋巴结转移率19.2% (5/26).术中快速冰冻与术后常规病理符合率85.5%(118/138例).结论 腮腺良性肿瘤以改良术式为基本术式,采用腮腺浅叶肿瘤瘤体外0.5 ~1.0 cm的肿瘤及腺体部分切除.根据肿瘤具体情况可改变为腮腺浅叶扩大切除术或腮腺全切除术.快速冰冻是腮腺手术中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