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MRI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9眼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 CT显示眼内钙化软组织肿块8例(9眼),眼环扩大5眼,眼环增厚和局部模糊各1眼,视神经增粗2例.MRI显示眼内肿块呈等T1信号 7例,长T1 1例,等T2 5例,稍长T2 3例,侵犯球外3例.3例MRI增强扫描均显示肿块呈不均匀轻度增强.4例脂肪抑制显示肿块向球外侵犯比非抑脂者更清晰.CT典型表现为眼球内有钙化的肿块,MRI表现为球内异常软组织信号,但对钙化不敏感.结论: CT和MRI是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分期和术后随访的可靠影像检查方法,眼内钙化肿块是诊断本病的主要征象,CT显示钙化优于MRI,但显示肿瘤蔓延MRI优于CT.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7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9例行MRI检查.结果:CT显示眼球内软组织肿块21例,其中眼球内单发肿块14例,多发肿块7例;肿块突破眼环进入球外5例,视神经增粗2例;颅内侵犯1例;视网膜脱离1例;伴钙化24例.MRI显示眼球内肿块5例;眼球内外肿块3例,视神经增粗3例;沿视神经侵犯颅内1例;伴视网膜脱离2例;钙化灶4例.结论:CT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MRI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分期及显示视网膜脱离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与MRI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视网膜母细胞瘤,11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1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征像。结果: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征象主要表现为眼环后份或以后份为主的软组织肿块,伴有斑点及斑块状钙化,钙化显示率达92.9%(13/14)。MRI主要表现为眼环内软组织信号肿块,部分病例肿块内可见更低信号影,钙化显示率仅40%(2/5),但MRI对肿瘤侵犯周围结构较敏感。结论:CT与MRI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以CT较具优势,肿块内钙化可以认为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定性诊断依据。影像学检查对于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金矿  严华  龚福林  黄璐   《放射学实践》2014,(4):441-443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颅面骨转移的CT和MRI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神经母细胞瘤颅面骨转移患者的CT和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6例均行头颅CT平扫,其中2例行头颅MRI平扫和增强检查,6例中5例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1例行腹部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6例均为双侧颅面骨受累,主要CT表现为颅面骨骨质破坏、骨膜下垂直骨针和软组织肿块,软组织肿块中可见钙化;主要MRI表现为颅骨骨质破坏并软组织肿块,其内有钙化灶,肿块于T1WI上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可见肿块和邻近脑膜有不均匀轻度强化。5例腹部CT显示腹膜后肿块并钙化,增强后有不均匀强化。1例MRI显示腹膜后肿块。结论:神经母细胞瘤颅骨转移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和MRI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眼球肿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探讨眼球肿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73例眼球肿瘤行CT扫描,45例行MRI扫描,回顾性分析眼球肿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28例视网膜母细胞瘤CT表现为有钙化的肿块;26例色素膜黑色素瘤MRI显示为短T1短T2信号,增强后轻至中度强化;9例脉络膜骨瘤CT表现为眼球壁高密度扁平性肿块;6例转移瘤MRI表现为扁平性肿块,呈略长T1长T2信号;4例脉络膜血管瘤呈长T1明显长T2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结论:CT和MRI可显示眼球肿瘤的形态、大小及内部特征,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32只眼)资料完整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和CT检查资料。结果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典型临床表现为白瞳、眼球突出等,CT表现为:a)眼球后部软组织肿块.b)点状、斑片状钙化,钙化率93.8%;c)眼球突出;d)视神经增粗,眼环增厚,提示球外蔓延。结论 CT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及分期有重要价值,瘤体内钙化斑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特征性CT表现。  相似文献   

7.
眼球内肿瘤的CT表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常见眼球内肿瘤的CT表现及其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眼球内肿瘤的CT表现,其中平扫47例、平扫加增强扫描37例。结果:视网膜母细胞瘤29例,CT表现自眼环生长的软组织肿块并钙化为本病特征表现,葡萄膜黑色素瘤13例,脉络膜血管瘤1例,脉络膜转移瘤2例,CT均表现起自眼环的软组织肿块,无钙化;脉络膜骨瘤2例,CT表现眼环类圆形骨密度肿瘤。结论:CT可确定眼球内肿瘤的位置并提示肿瘤的性质,对视网膜母细胞瘤进行确切的诊断及分期,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MRI与CT检查在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23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基本资料,给予患者CT检查以及MRI检查,分析临床诊断结果以及价值。结果 MRI诊断之后发现患者眼中肿块信号不均匀,眼中可发现更低斑片、斑点状信号影。钙化显示率为40%; CT诊断患者之后眼内出现斑块状、斑点状钙化肿块,钙化显示率为94. 11%。结论在临床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过程中MRI与CT检查均具备一定效果,但是CT诊断效果更显著,肿块内钙化是定性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基础与依据,影像学表现可以为以后判断预后以及确定治疗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2例经手术病理 (2 9例 )和临床证实 (3例 )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 ,11例行MRI检查。结果 具有典型CT表现者 2 8例 :①眼球壁上软组织密度块影向球内隆起 ;②斑点状或团块状钙化。 3例视神经增粗 ,其中 1例伴鞍上肿块。 4例瘤内无钙化。MRI显示 11例球内肿块同时伴有视网膜下积液、出血 2例 ,显示有低信号钙化灶 2例 ,视神经增粗 2例。CT与MRI检查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敏感性相同。定性诊断准确率 :CT 90 .63 % (2 9/3 2 ) ,MRI 81.82 % (9/11)。分期准确率 :CT 93 .10 % (2 7/2 9) ,MRI 10 0 % (9/9)。结论 CT对肿瘤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检查对肿瘤分期较优越。对无钙化肿瘤辅以MRI检查可提高定性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眼球脉络膜黑色素瘤的CT和MRI表现,并探讨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5例眼球脉络膜黑色素瘤,其中CT扫描13例,MRI检查7例,CT加MRI检查5例.结果:本组仅1例肿瘤侵及球外,其余均局限于眼球内.3例为梭形,21例为蘑菇形.CT平扫密度较均匀,接近眼环密度;增强后12例呈明显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1例伴有斑片状钙化.14例显示肿瘤的一侧或两侧周边区半月形视网膜剥离.与玻璃体比较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10例显示视网膜剥离,渗液在T1WI、T2WI上均呈中高信号.增强后T1WI示瘤体中等至明显强化,周边积液未见强化,仅1例周边积液显示中等强化.结论:CT与MRI均能显示眼球内的病灶,MRI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优于CT且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童颅面骨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特征.方法 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颅面骨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CT和MRI资料,7例患儿均行眼眶CT平扫、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5例行上腹部平扫,3例行腹部增强扫描.结果 7例患儿中6例多发,1例单发;多发病灶以颅眶骨交界为著.CT均表现为受累骨质呈虫蚀状破坏,骨皮质毛糙不整,骨膜下可见垂直针状高密度影,受累骨质周围见梭形稍高密度肿块,内见斑点、斑片、不规则高密度影;7例MRI平扫表现为正常骨髓信号被软组织肿块替代,肿块呈等T1、不均匀等、稍长T2信号;MRI增强扫描显示病变不均匀强化,其中4例伴相邻脑膜增厚、异常强化、破坏中断.5例上腹部CT平扫表现为单侧肾上腺区或腹膜后软组织肿块伴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肿瘤密度不均;3例上腹部CT增强扫描显示病变不均匀强化.结论 儿童颅面骨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具特征性,CT对针状骨膜反应和肿块内钙化斑的显示较MRI更具鉴别诊断价值,而MRI对病变范围及脑膜转移的显示优于CT.  相似文献   

12.
田金生  张靖  徐文彪  周少毅   《放射学实践》2012,27(6):603-60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经眼动脉化疗前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婴幼儿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表现,并根据CT分期进行评估,选择病例进行眼动脉灌注化疗。结果:30例38眼表现为眼球内单发肿块34眼,眼内多发肿块3眼,眼内肿块及视神经管累及鞍上1眼。本组病例全部发现单发或多发钙化灶,钙化率为100%。斑点样钙化5眼,斑片状钙化22眼,混合性11眼。Danziger分期Ⅰ期31眼,Ⅱ期6眼,Ⅲ期1眼。Ⅰ期、Ⅱ期病例行眼动脉灌注化疗,Ⅲ期放弃治疗。结论:多层螺旋CT在婴幼儿视网膜母细胞瘤经眼动脉灌注化疗前的定性诊断、肿瘤分期、评价肿瘤侵犯范围及病例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骨母细胞瘤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9例经病理确诊的骨母细胞瘤术前均行MRI检查并对MRI征象进行分析。结果9例中6例为良性,3例为侵袭性。肿瘤起源于脊柱、颅骨、骨盆分别为5例、3例、1例,MRI上主要表现溶骨性膨胀性骨质破坏,骨样组织在T1WI为低或等信号,T2WI可为低、等或高多种信号成分;肿瘤内钙化或骨化T2WI为低信号,T1WI上为等或低信号;周边硬化环T1WI和T2WI上均为低信号;可伴有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骨样组织和软组织肿块中度到明显强化,囊变、硬化边不强化。侵袭性骨母细胞瘤边界不清,可侵犯周围组织。结论MRI能较好显示骨母细胞瘤的各种改变,对诊断、手术定位、分期尤其在显示脊髓和脑内继发改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眼球脉络膜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目的:探讨眼球脉络膜血管瘤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3例)和临床证实(6例)的脉络膜血管瘤。CT扫描6例,MR检查4例,9例均行B超检查,3例作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2例CT平扫示眼球后极球壁轻度或新月形增厚,与球壁呈等密度,5例(1例平扫+增强)增强示眼球后极部高密度梭形或扁平状隆起均匀肿块,瘤体强化明显。与玻璃体比较3例MR 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与视神经、眼外肌相比呈等信号;1例较小肿瘤辅以增强T1WI脂肪抑制技术被清楚显示。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在T1WI、T2WI上均呈中、高信号;增强T1WI瘤体显著强化,边界清晰,且信号均匀。B超检查8例为实质不均质肿块占位,1例为均质肿块占位,9例均探及视网膜脱离光带。结论:CT+MRI+B超检查对脉络膜血管瘤可得到较为全面的影像学诊断资料,MRI在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较CT及B超更具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骶骨骨巨细胞瘤(GCT)的X线、CT和MRI表现特点,探讨三种影像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1例骶骨GCT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行X线、CT和MRI检查,分析骶骨GCT的X线平片、CT、MRI表现特点,将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经双盲法分析确认。结果 21例中,X线和CT显示囊性膨胀性骨质破坏18例,溶骨性骨质破坏15例,骨包壳不完整14例,MRI显示骨质破坏10例。X线显示侵犯骶髂关节及髂骨5例,CT显示16例,MRI显示11例。CT平扫显示软组织肿块12例,CT增强显示16例,MRI显示16例,其中巨大囊实性软组织肿块12例,10例可见液平面,病灶周围可见软组织水肿及骨髓水肿。骨质破坏在MR SE T1WI上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骨包壳在MRI上表现为低信号,X线和CT上表现为硬化环。软组织肿块实性部分在T1WI为等信号,T2WI及短时反转恢复(STIR)呈等高信号。囊性部分在T1WI为低信号,T2WI及STIR呈等高信号。软组织水肿及骨髓水肿在T2WI及STIR呈高信号。CT和MRI增强软组织肿块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结论 X线、CT和MRI从不...  相似文献   

16.
颞骨肿块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颞骨肿块的CT、MRI和DSA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照分析21例颞骨肿块的CT、MRI和DSA表现与手术病理表现。结果 5例颈静脉球瘤均显示“椒盐征”和肿瘤明显染色。3例鼓室球瘤表现为鼓室内明显强化的软组织影和肿瘤明显染色。4例内淋巴囊肿瘤CT表现为岩骨迷路后前庭水管区和中内耳软组织肿块及骨质破坏,MRI表现为“椒盐征”,T1WI示肿块边缘有环形高信号影,DSA示3例内淋巴囊腺样囊性癌明显染色。4例外中耳鳞癌CT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以及中外耳广泛骨质破坏,1例DSA表现有肿瘤染色。2例软骨肉瘤CT表现为含有点片状钙化的软组织肿瘤,1例肿瘤周边可见高密度环。2例鼻咽癌侵犯中内耳,表现为岩部、鼓室、乳突和颈静脉窝不规则肿块和骨质破坏。1例嗜酸性肉芽肿CT表现为岩部、鼓室不规则肿块和骨质破坏。结论 CT和MRI清楚显示肿块的形态、范围和内部结构,能准确定位,CT、MRI和DSA结合有助于肿块的定性诊断,为手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纵隔神经母细胞瘤的CT与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纵隔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19例行CT检查,8例行MRI检查.结果 20例肿瘤位于后纵隔,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突向肺野,边界较清楚.CT平扫示肿瘤密度较均匀12例,密度不均匀7例,15例肿瘤内伴有钙化.13例行增强检查,7例均匀强化,6例不均匀强化.8例MRI检查T1WI示肿瘤呈等或稍低信号,与胸壁肌肉相近,T2 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3例肿瘤内伴出血、囊变呈混杂信号.结论 儿童患者,CT或MRI检查发现后纵隔肿物,特别是其内伴钙化者,诊断时应首先考虑神经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18.
脊索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脊索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脊索瘤的MRI表现。结果:颅底脊索瘤8例,骶尾部脊索瘤9例,邻近颅底及椎体骨质均有溶骨性破坏,伴硬膜外及骶前较大软组织肿块。17例中16例信号不均匀,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MRI增强扫描后,肿瘤均有轻度或中度不均匀性强化。结论:T2WI显著高信号是脊索瘤的特征性MRI表现,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MRI反映肿瘤的部位、侵犯范围以及显示骨质破坏作用均优于CT。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虹膜睫状体肿瘤的MRI表现,评价虹膜睫状体肿瘤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8例虹膜睫状体肿瘤MRI表现;8例均行MRI平扫,4例行MRI增强.结果 3例睫状体上皮腺瘤MRI均表现为与晶状体相连的类圆形软组织结节,T1WI和T2WI呈中等信号,MRI增强结节强化.2例睫状体黑色素瘤MRI表现为虹膜睫状体区不规则软组织结节,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或中等信号.1例虹膜淋巴瘤表现为晶状体、虹膜睫状体和前房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T1WI和T2WI均呈中等信号.1例虹膜血管平滑肌瘤表现为眼环前部类圆形结节,T1WI和T2WI均呈中等信号,MRI增强结节强化,同时合并视网膜脱离.1例睫状体神经纤维瘤MRI表现为晶状体附近类圆形结节,形状规则、边缘光滑,T1WI和T2WI呈均匀中等信号.结论 MRI可以显示虹膜睫状体肿瘤的大小、部位和种类,可以作为虹膜睫状体肿瘤影像学检查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鼻窦和颞骨成骨细胞瘤CT和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鼻窦和颞骨成骨细胞瘤CT和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鼻窦和颞骨成骨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CT和MRI表现。结果6例为良性成骨细胞瘤,2例为侵袭性成骨细胞瘤;发生于鼻窦者6例,颞骨者2例。CT表现:良性成骨细胞瘤边界清楚,圆形2例、椭圆形4例,周边伴有完整的骨壳,病灶内见点状、结节状、条状钙化或骨化,压迫邻近的结构;侵袭性成骨细胞瘤部分边界模糊,形态不规整,骨壳不完整,外周可见软组织肿块,内伴有不规则形的钙化或骨化,侵犯邻近结构。MRI表现:与脑实质比较,T1WI为等信号者4例,低信号者2例,T2WI信号不均匀,但病灶内部均见数量不一的极低信号影,对应CT上钙化或骨化区;4例骨壳在T1WI和T2WI均表现为低信号环,1例骨壳仅在T2WI显示低信号,1例骨壳在T1WI和T2WI均难以显示;增强后扫描呈中至显著强化,良性为较均匀强化,而侵袭性为不均匀强化;邻近脑膜可见不同程度强化,良性较均匀,侵袭性不规则且范围更大。结论CT是该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MI可更清楚、准确显示病变侵犯的范围,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可作为1种补充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