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LEEP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LEEP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病人568例,其中253例行宫颈炎性病灶消融术,169例行宫颈环切术,146例行宫颈锥切术。比较不同术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疗效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EEP术对各种类型慢性宫颈炎的总治愈率达93.3%,总有效率100%,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出血量最大的为宫颈锥切组,其次是宫颈环切组,再次为病灶消融术组。术后有57%的患者出血量超过月经量,需再次止血。结论LEEP术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适当的操作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宫颈病灶消融术效果好而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病人1632例,其中958例行宫颈炎性病灶消融术,511例行宫颈环切术,1632例行宫颈切术.结果 手术时间、术中、术后血量最大的为宫颈锥切组,其次是宫颈环切组,再次为病灶消融术组.结论 Leep刀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当的操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9例经妇科检查排除宫颈、阴道、盆腔的急性炎症及经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或宫颈多点活检排除宫颈浸润癌的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LEEP刀宫颈环切或锥切的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及术后疗效。结果:389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经LEEP刀治疗后,一次性成功治愈379例(97.4%),平均手术时间5.2 min,平均出血量4.8 ml,有效10例(2.6%),总有效率100%。结论:LEEP刀治疗各类慢性宫颈炎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可提供较完整的病理标本,降低了宫颈癌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术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慢性宫颈炎患者326例,随机分为两组:LEEP组168例行LEEP+整形术,微波组158例行传统的微波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排液时间、出血量及疗效。结果LEEP组手术时间比微波组长,术中出血量稍多,但术后阴道排液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4周治愈率80.4%(135/168),8周治愈率98.2%(165/168)。微波组4周治愈率22.8%(36/158),8周治愈率61.4%(97/1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慢性宫颈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阴道镜下活检为慢性宫颈炎的患者进行LEEP术,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情况、术后恢复及妊娠情况。结果LEEP治疗手术时间平均10.8min,出血量平均10.5ml;2例并发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3.2%;治愈率92.1%。术后有3例患者孕足月经阴道分娩。结论LEEP是诊治慢性宫颈炎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久治不愈的有生育要求的宫颈炎患者应及早行LEE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良性宫颈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妇科检查、细胞学、阴道镜及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良性疾病364例采用环形电刀行宫颈环切术或宫颈锥切术,包括各种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等。手术标本送病理检查,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反应及随访术后修复情况。结果:LEEP治疗宫颈疾病成功359例(98.63%),平均手术时间6.1min,出血量10ml,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发生,手术标本经病检确诊。结论:LEEP治疗宫颈疾病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并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尤其适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微波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治疗的9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微波术治疗,观察组接受LEE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40/4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46/4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LEEP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显著,手术损伤小,病变组织清除彻底。  相似文献   

8.
李伟  张菊新  刘广芝 《中原医刊》2006,33(18):28-29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TCRC)和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TCRC和LEEP治疗中、重度慢性宫颈炎患者276例,其中TCRC治疗组78例,LEEP治疗组198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电热圈环切术的手术时间[(4.7±2.3)m in]及术中出血量[(9±5)m l]均较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少[(12.8±5.3)m in、(12±7)m l,P<0.01],两组在治愈率和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中、重度慢性宫颈炎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频电波刀环行电切术(LEEP)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120例确认为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LEEP环行电切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患者反应及术后宫颈创面愈合情况。结果随访至12周,慢性宫颈炎一次性治愈率为95.0%(114/120),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17/120)。结论环行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操作简单、安全、效果好,治愈率高,患者痛苦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及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2013年5月‐2015年5月该院诊断为慢性宫颈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研究组采用LEEP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阴道流液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LEEP刀较微波在慢性宫颈炎的治疗上,具有时间短、创伤小及恢复速度快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LEEP刀与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期间,到该院就诊的7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取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和观察组(采用LEEP刀治疗),两组患者的人数均为3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等指标. 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阴道流液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对照组为82.86%(29/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宫颈炎的治疗中,与传统微波治疗相比,LEEP刀治疗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梁金艳 《河北医学》2013,19(2):219-221
目的:探讨宫颈微波术与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80例,A组给予微波治疗,B组给予LEE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轻、中度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重度糜烂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P〈0.05),但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微波治疗适合轻、中度宫颈糜烂患者,LEEP适合重度糜烂患者。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配合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9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6例,采用LEEP刀术后加康复新口服及局部湿敷,对照组152例,单纯LEEP刀切除,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阴道排液量,排液时间,术后出血量及出血时间,随访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阴道排液量、排液时间、术后出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EEP刀配合康复新液治疗慢性宫颈炎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慢性宫颈炎LEEP术后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环行电刀切除术(LEEP)治疗不同类型慢性宫颈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05例初步诊断为慢性宫颈炎并进行LEEP治疗的患者,其中轻度糜烂197例,中度糜烂414例,重度糜烂494例,单纯型糜烂286例,颗粒型糜烂569例,乳头型糜烂250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慢性宫颈炎,随访1年,比较不同分度、分型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结痴脱落出血时间及出血量;愈合时间;术后感染率;宫颈狭窄发生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治愈率;复发情况。结果:LEEP对慢性宫颈炎的一次性治愈率99.19%,有效率100%;术后感染率1.36%,不同度、型间无差异;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结痂脱落出血量各型别间、各度别间均存在差异(P〈0.01),术后结痂脱落出血时间及愈合时间重度糜烂组超过轻、中度糜烂组,而各型别间无差异;宫颈狭窄发生率1.09%,均发生在中重度糜烂;1年内有4例再次发生息肉,占总数的0.36%。结论:应用LEEP治疗各种类型慢性宫颈炎安全、疗效确切,术后不易复发.但可发生宫颈狭窄。  相似文献   

15.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1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8-2007—12行LEEP治疗的161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4周治愈率达80.1%(129/161),8周治愈率达97.5%(157/161)。手术时间(11±3.8)min,术中出血量(10±1.5)ml。结论LEEP治疗慢性宫颈炎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治愈率高,具有诊断与治疗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8月—2007年3月本院妇产科经阴道镜活检后病理确诊为CIN的320例门诊患者行LEEP术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3、6个月以液基细胞学涂片和阴道镜检查方法随访所有的患者,进而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对CIN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LEEP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手术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诊治效果安全可靠。结论LEEP术是目前诊治CIN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2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LEEP组与微波治疗组各106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LEEP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微波治疗组,且术中平均出血量、阴道平均排液时间减少(P〈0.05)。结论 LEEP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好,应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应用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分为两组,80例(对照组)行微波治疗,80例(观察组)行利普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21±3.75)min、(13.58±4.33)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21±2.03)mL、(11.76±1.95)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分别为96.25%、90.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且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9.
子宫颈电圈环切术标本的热损伤及组织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子宫颈电圈环切术标本的热损伤及对病理诊断的影响。方法 :1 43例宫颈病患者行子宫颈电圈环切术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电圈环切术标本热损伤情况及组织形态学改变 ,并镜下测量热损伤区范围。结果 :热损伤表现为碳化或凝固 ,碳化区位于最外层 ,失去组织细胞形态 ;凝固区在碳化区内 ,表现为数层细胞排列紧密呈单向性倾斜排列 ,细胞拉长 ,着色加深 ,胞核轻微扭曲 ,可有切迹。电圈环切术标本中碳化区出现率为 5 1 .0 5 % ,凝固区出现率为 1 0 0 %。 4例术前诊断为慢性宫颈炎 ,术后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 CIN ) ;1例术前为 CIN ,术后为 CIN ;1例术前为慢性宫颈炎 ,术后为 CIN 。结论 :电圈环切术后标本虽有一定的热损伤 ,但不影响病理学诊断结果 ,并且可以提高 CIN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细菌性阴道病是否对宫颈高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产生不良影响.方法 收集行LEEP治疗的慢性宫颈炎194例,根据是否存在细菌性阴道病将其分为细菌性阴道病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创面开始出血时间,术后阴道流血天数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细菌性阴道病组及对照组除在宫颈创面愈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创面开始出血时间及阴道流血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菌性阴道病对LEEP治疗宫颈病变可能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