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200例60岁以上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每例均行个人史及既往史的问卷调查;脑CT检查,根据脑萎缩诊断标准评定脑萎缩并将其分组;应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定认知障碍.结果 显示,年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是认知障碍和脑萎缩的共同影响因素.高LDL-C在单因素分析时为影响因素,而在多因素分析时为脑萎缩的非影响因素.认为共同的影响因素使两者互相影响.积极干预有价值的因素对于延缓衰老,防止痴呆发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脑萎缩病因颇多,但以动脉硬化所致者居首位。为寻求不需昂贵设备与费用的诊断方法,我们对经CT扫描证实的60例脑萎缩患者作脑电图检查,认为观察脑电图改变对诊断脑萎缩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患者不同脑区脑萎缩程度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年龄≥60岁SIVD患者570例,根据全脑萎缩程度分为无萎缩组27例、轻度脑萎缩组207例、重度脑萎缩组336例。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重度脑萎缩组年龄明显高于无萎缩组和轻度脑萎缩组(P<0.05)。重度脑萎缩组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明显低于轻度脑萎缩组,定向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MMSE总分明显低于无萎缩组和轻度脑萎缩组(P<0.05)。高龄(95%CI:1.004~1.059,P=0.022)、重度脑萎缩(95%CI:1.943~39.234,P=0.005)是SIV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SIVD患者脑萎缩程度与认知功能有关,脑萎缩程度高会增加SIVD患者发生痴呆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和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脑萎缩的差异性及AD患者脑萎缩和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北京老年医院年龄60岁以上临床诊断老年性痴呆患者30例,选取门诊及其他科室认知功能正常的60岁以上非AD老年人40例为正常对照组,测量近1个月脑CT成像,得出哈氏值、侧脑室体部指数、沟间距、左右外侧裂、第三脑室宽度,对两组病例上述脑萎缩指标做病例对照研究;对AD组患者行临床痴呆量表(CDR)评定,并将以上数值和CDR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AD组和对照组脑萎缩指标方差分析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CDR和哈氏值、沟间距、左右外侧裂、第三脑室宽度正相关,而和侧脑室体部指数负相关。结论 AD脑萎缩是老年性痴呆特异性标志,和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脑萎缩的诊断不再只依靠尸检结果,CT影像能为生理和病理学基础研究提供较为准确、快速的信息,使脑萎缩的诊断变得更为准确而及时.本文拟回顾分析经头部CT检查明确诊断为脑萎缩的145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为老年脑萎缩的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CT)的方式分析老年人常见生活方式与脑萎缩及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2012年行18F-FDG PET/CT检查的老年人160例,调查获得其年龄、性别、受教育情况等一般人口学特征和吸烟、饮酒、饮茶、体育锻炼、文娱活动、棋牌活动、家务劳动、旅游、阅读等生活方式的资料。分析其一般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与脑萎缩及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关系。结果年龄对老年人脑葡萄糖代谢与脑萎缩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60~69岁老年人,家务劳动、体育锻炼及阅读为维持较高的脑葡萄糖代谢率的保护因素,家务劳动为预防脑萎缩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家务劳动、体育锻炼及阅读等生活方式对老年人保持活跃的脑细胞功能有利,家务劳动可能对延缓脑萎缩的进展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治疗青壮年脑萎缩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数表法将陕西省人民医院及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门诊治疗的34例青壮年脑萎缩病人划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17例,治疗组采取口服脑血疏口服液,对照组安慰剂治疗,比较两组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记忆力障碍,情绪障碍,性格改变,智能减退等临床特征及CT脑皮层厚度,脑沟裂隙及脑室脑池大小等影像结果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对青壮年脑萎缩病人治疗有显著作用,可较快改善病人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CT在精神科应用还不足10年,但在脑形态学的其它活体检测方法中CT已居重要地位。CT对研究精神病人脑病理改变与精神病理障碍的关系,无疑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脑形态学活体检测方法。目前在精神科应用CT研究脑萎缩较为盛行,其目的主要在于确定临床精神病理障碍与脑形态学的关系。众所周知,脑萎缩性病理变化不仅与某些疾病有关,而且也与生理性衰老过程有关。因此应用CT研究脑萎缩应具备下述的三个先决条件:脑萎缩及其严重程度的判定标准;生理性脑萎缩的界限;不同年龄组的人群其脑萎缩与精神状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应用 CT 有助于发现晚发性癫痫,但是否将其作为常规检查,目前意见尚不一致。作者分析250例晚发性癫痫的 CT 检查,讨论 CT 检查的有效性及其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脑电图(EEG)和可能获得的组织学诊断之间的关系。这些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2(22~88)岁。结果如下。一、CT 检查:CT 异常127例(50.8%),其中广泛性脑萎缩48例(19.2%),脑肿瘤41例(16.4%),脑梗塞22例(8.8%),多发性钙化5例(2%),局限性脑萎缩和血肿各4例(3.2%),血管瘤、蛛网膜囊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探讨老年与非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与CT的不同,为及时诊断与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30例老年与24例非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及CT结果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除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外,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部感染也是造成老年脑梗死的另一重要原因。老年组预后差(P<0.05),这与年龄及合并症有关,同时CT显示脑萎缩多见,部分患者临床符合脑梗死诊断,而CT仅示脑萎缩。结论 提示诊断除依靠CT外,无MRI条件时,还应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11.
由于CT扫描的普及,临床上发现的脑萎缩病人日渐增多。现将我院近一年来确诊的278例脑萎缩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l1一般资料 男182例(65.5%),女96例(34.5%),年龄40~88岁,平均68.5岁。合并脑梗塞105例(37.8%)、脑出血11例(40%)、脑萎缩与脑梗塞和脑出血并存者3例,共计119例(42.8%)。其余159例为单纯性脑萎缩,其中男98例(61.6%),女61例(38.4%)。  相似文献   

12.
颅脑外伤后脑萎缩的发病机制和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外伤后脑萎缩的发生机制和CT表现特点。方法 总结分析30例外伤后脑萎缩病人的CT资料。结果 外伤后脑萎缩的CT表现:脑室系统扩大同时脑沟、脑裂、脑池扩大,脑回变窄,蛛网膜下腔增宽。两侧侧脑室前角间夹角大于140度或较前增大。开骨窗病人骨窗附近脑组织不向骨窗附近移位。结论 CT检查是确诊外伤后脑萎缩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CT扫描的开展,偏头痛患者头颅CT扫描可出现异常改变,如显示脑萎缩、脑梗塞和脑实质密度改变等。国外Jain、Cuctter各报告1例偏头痛CT扫描显示少见的暂时性低或高密度(增强)改变。我院近2年收治偏头痛患者9例,均经头颅CT扫描,其中2例CT有改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病患者复发及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殷镜海  刘长春 《山东医药》2005,45(14):68-68
近来我们对1990~1999年间收治的163例脑血管病出院患者进行了随访,以探讨导致脑血管病缓解后复发及死亡的原因。临床资料:本组163例患者,男126例,女37例;年龄36~87岁,平均60.3岁。经CT证实有脑梗死或多发性脑梗死84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腔隙性脑梗死22例,脑内软化灶8例,脑出血14例,脑皮质硬化1例,脑萎缩31例。  相似文献   

15.
武光丽 《山东医药》2010,50(45):65-66
目的分析脑瘫患儿头颅CT的影像学改变,探讨CT对脑瘫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5例脑瘫患儿采用CT扫描,观察不同临床分型、不同合并症患儿的CT检查异常情况。结果 105例中,头颅CT异常表现者72例,异常率68.6%;CT异常表现主要为脑积水、脑发育不良、脑萎缩、脑软化、脑穿通畸形、蛛网膜下腔增宽等;不同类型脑瘫其CT异常率不同;合并精神发育迟滞或癫痫脑瘫患儿的CT异常率明显高于无合并症患儿。结论头部CT检查对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脑萎缩伴随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的头颅CT检查影像学征象,并分析其相关临床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脑萎缩伴随精神障碍患者40例为A组,无伴随精神障碍的老年脑萎缩患者与头颅CT检查结果正常的健康老年人各40例,分别为B组和C组。回顾性分析3组CT的影像特征,测量3组影像学指标,包括双侧侧脑室宽度、脑沟宽度、侧裂池宽度和脑白质的C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B组的侧脑室宽度、脑沟宽度、侧裂池宽度明显增加[(17.2±4.9)mm和(15.7±3.9)mmvs(12.2±3.0)mm,(8.7±2.8)mm和(6.9±2.5)mmvs(3.9±1.0)mm,(24.3±5.1)mm和(20.8±4.5)mmvs(14.3±3.2)mm,P=0.000],而脑白质的CT值明显降低[(28.2±4.3)HU和(33.9±5.0)HUvs(38.1±6.3)HU,P=0.000]。与B组比较,A组的脑沟侧裂池宽度明显增加,脑白质的CT值显著降低(P0.05)。A组发生脑梗死和脑白质脱髓鞘比例显著高于B组(40.0%vs 17.5%,P=0.26;47.5%vs 25.0%,P=0.36)。结论伴有精神障碍的老年脑萎缩患者的CT表现更严重,伴有脑白质脱髓鞘或脑梗死的老年脑萎缩患者更易出现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17.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CT影像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210例儿童结核性脑膜炎,CT平扫210例,增强126例,130例患儿复查2~4次。结果 CT正常22例,异常188例,显示有7种病变类型分别是渗出性病变99例(47.1%),脑积水115例(54.8%),结核球51例(24.3%),脑萎缩40例(19.0%),脑血管炎及脑梗死26例(12.3%),硬膜下积液12例(5.7%),钙化11例(5.2%),其中一种病变者82例(43.5%),以渗出病变、脑积水、结核球占多数,两种病变同时存在者75例(40.3%),3种病变同时存在者31例(16.2%),以渗出性病变合并脑积水、结核球或脑积水合并脑萎缩、脑梗死居多。结论 CT在诊断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病变部位范围和程度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及对预后估计治疗效果判断具有非常重要价值。渗出性病变是儿童结脑最主要及特征性表现,脑积水及局灶状脑梗死为其典型表现,脑沟增宽可作为脑萎缩早期的唯一征象,增强CT显示脑膜血管异常强化及结核球敏感性明显高于CT平扫。结脑所致脑积水的程度与病程成正比,与患儿的年龄成反比。  相似文献   

18.
精神病     
"对73例J精神分裂症患者与门诊72例头痛、患者(对照组)饭了CT扫描和临床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2。例脑萎缩〔27 .39%,对照组无1例异常。精神分裂症病程>10年者  相似文献   

19.
老年普遍性脑萎缩轻微认知障碍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老年普遍性脑萎缩者不伴痴呆的轻微认知功能障碍 (MCI)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 ,为提高普遍性脑萎缩者认知功能 ,防治痴呆提供一些线索。方法 将CT确诊的老年普遍性脑萎缩者 ,经简易智能量表 (MMSE)、临床痴呆评定量表 (CDR)测定及参照DSM Ⅳ痴呆诊断标准除外痴呆的 10 0例观察对象分为无认知障碍和轻微认知障碍组 ,确定明显萎缩部位 ,经个人史、既往史问卷及血脂、血流变检查 ,对所得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明确所观察指标与老年普遍性脑萎缩者轻微认知障碍的关系。结果 普遍性脑萎缩的老年人MCI发生率为 2 3%。单因素t检验或卡方检验示年龄、文化程度、高血压史、高血脂史、一过性脑缺血 (TIA)发作史及皮层下萎缩与老年普遍性脑萎缩者轻微认知障碍相关 (P <0 .0 5 )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IA史 (OR 4 .15 3,P <0 .0 5 )、高甘油三酯 (OR 4 .4 6 3,P <0 .0 5 )、皮层下萎缩 (OR 6 .94 7,P <0 .0 5 )和文化程度 (OR 0 .12 0 ,P <0 .0 5 )为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TIA和高甘油三酯为老年普遍性脑萎缩者轻微认知障碍的明显危险因素 ,降低血脂、防治TIA、改善脑供血对提高老年普遍性脑萎缩者认知功能、防治痴呆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年龄、脑萎缩、认知障碍三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岁以上腔隙性脑梗死者61例,均行脑萎缩相关指标测量,进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依据测定结果评定相关性。结果≥50岁患者年龄与三脑室宽度(TVW)及皮层脑沟宽度(CSW)正相关;≥60岁患者年龄与哈氏值(HI)、TVW、CSW正相关,而与脑室指数(VI)、前角指数(FHI)间负相关;TVW、CSW与CDR评分间正相关,而FHI与CDR评分间负相关。结论TVW和CSW可以作为脑萎缩和认知障碍的共同判断指标,及时、定期监测该指标对于防止疾病进行性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