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以L 赖氨酸产生菌钝齿棒杆菌 (Corynebacteriumcrenatum)D60 -95为出发菌株 ,提高L 赖氨酸产量。方法采用紫外线诱变处理 ,对大量抗七叶苷 (esculin)突变株进行初筛、复筛 ;在此基础上 ,利用均匀设计方法对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组合。结果得到抗性突变株E0 9-3 7,其发酵液中L 赖氨酸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 2 0 6 % ;发酵培养基主要成分最佳配比为葡萄糖 14 0g·L-1,硫酸铵 5 5 g·L-1,碳酸钙 5 0 g·L-1和盐酸豆饼水解液 18g·L-1。结论以上方法是选育L 赖氨酸高产菌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碳源及添加模式对钝齿棒杆菌JDN28-75发酵生产L-精氨酸的影响,结果显示葡萄糖为合适的碳源.初始葡萄糖浓度为10%时,在发酵至24h左右补加葡萄糖有利于精氨酸的积累.5L全自动发酵罐中,初始葡萄糖浓度10%,发酵20h后以2.5g/h连续流加葡萄糖至总糖浓度为15%,与初糖浓度15%的批次发酵相比,L-精氨酸含量从2.98%升至3.72%,糖酸转化率由23.8%增至26.4%.  相似文献   

3.
石磊 《医药论坛杂志》2013,(1):25-26,29
目的探讨N-乙酰鸟氨酸的转氨酶于钝齿棒杆菌当中,其精氨酸合成环节所起到的作用,并验证其酶学性质,从而为优化提高培养基的成分,以及发酵过程的工艺条件,和精氨酸的产量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于精氨酸的高产菌株中,使其钝齿棒杆菌的染色体(SYPA5-5)扩增,从而获取ACOAT的编码基因-argD,其全长为1176bp,编码氨基酸为390个,均于C.crenatum SYPA与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上成功表达。选择Ni柱进行亲和层析并纯化后,能够得到重组的蛋白比酶活可达到108.2U/g,并研究其酶学性质。再构建重组的钝齿棒杆菌,以加强其精氨酸的合成途径中ACOAT的蛋白表达量,同时对重组的菌产精氨酸予以发酵分析。结果重组的钝齿棒杆菌同出发菌株进行对比,其胞内的ACOAT的酶活得到增强;并且重组菌中CCD1其精氨酸的平均产量达到了39.7g/L,其产酸最终提高了14.7%。结论通过研究,不仅对高产精氨酸其重组基因菌工程的构建提供以理论依据,而且还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由一组为高水平生产所必需的突变的鉴定和重组组成的“基因组育种”技术开发了一株产L-赖氨酸的谷氨酸棒状杆菌的新突变株。经检定,菌株AHP-3能够在35℃以上进行葡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