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立新  陈兰亭 《山东医药》2010,50(41):106-106
胃食管反流病(GERD)系指胃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NERD)、糜烂性食管炎(EE)、Barrett食管(BE)三种类型。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并发症多,极易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
非糜烂性反流病的认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亚太地区GERD的患病率较西方国家低,我们采用中国GERD研究协作组改良的中文版反流性疾病问卷在广东省社区人群中调查发现,社区人群中GERD的患病率为2.3%,而每周至少有一次烧心和(或)反酸症状者占6.2%。GERD包括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EE)、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和Barrett食管(BE),约70%的GERD表现为NERD。  相似文献   

3.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一种类型,又称内镜下阴性GERD。GERD还包括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和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两种类型。其中RE可见食管远端黏膜破损,BE是指食管远端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取代,它们共称为胃食管反流相关性疾病[1]。  相似文献   

4.
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国家,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亚太地区GERD的患病率较西方国家低,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GERD的患病率也有上升的趋势。我们采用中国GERD研究协作组改良的中文版反流性疾病问卷,在广东省社区人群中调查发现,社区人群中GERD的患病率为2.3%,而每周至少有1次烧心及(或)反酸症状者占6.2%。GERD主要包括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EE)、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及Barrett食管(BE),50%~70%的GERD表现为NERD。  相似文献   

5.
正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并引起烧心、反酸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可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Barrett食管以及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临床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和Barrett食管(BE)三种类型。GERD是消化科门诊最常见疾病之一,在欧美的发病率达到10%~20%,年发病率约为0.38%~0.45%,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临床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和Barrett 食管 (Barrett'Sesophagus,BE)三种类型[1].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胃肠道疾病。近年研究进展,尤其是内镜下食管炎的洛杉矾分类、蒙特利尔GERD全球定义和分类以及Barrett食管的布拉格C&M分类标准,使我们对该病的认识逐步深入,但仍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内镜下“微小病变”食管炎的诊断、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的特点及其与功能性烧心的鉴别、非酸性反流的检测及其意义以及Barrett食管的诊断和治疗均为今后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胸痛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GERD分为内镜检查未发现病理损害但有明显反流症状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在GERD中最多见;内镜检查有病理损害的糜烂性食管炎(EE)或称反流性食管炎(RE)则次之,EE可以合并食管狭窄、食管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还有较少见的Barrett食管(BE),是指在食管粘膜修复过程中,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BE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但很少变为食管腺癌.  相似文献   

10.
胃镜诊断反流性食管炎95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根据内镜下表现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和反流性食管炎(RE)及Barrett食管,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对我院10年间(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内镜诊断的RE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1.
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疾病谱中相对独立的亚型^[1],综合西方国家资料,NERD占GERD的50%~70%。下食管括约肌(LES)功能障碍是NERD发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调节LES功能是治疗NERD的新方法。由于NERD患者存在胃电起搏紊乱和胃电节律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2.
<正>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致病因素复杂,病理损害多变,疾病自然病程不一致,内外科治疗结果均不稳定,而且患者的期望值往往高于实际治疗结果。因此,外科医生应对GERD的病理生理有清晰的认识,熟练掌握各种评价手段,谨慎选择外科指征并灵活使用各种抗反流手术技术。1 GERD的分型及病理生理机制1.1 GERD分型GERD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糜烂性食管炎(EE)和Barrett食管(BE)。其中NERD最常见。EE  相似文献   

13.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以往称为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或内镜阴性GERD。近年来,随着对GERD研究的深入,逐步更新了对NERD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口腔(包括喉部)或肺所致的症状和并发症[1]。流行病学显示,GERD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为10%~20%[2];在亚洲的发病率已上升至10.5%。GERD主要包括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和Barrett食管。1 GERD的典型症状烧心和(或)反流是GERD的典型症状,但需注意的是它们并不是GERD所特有的症状。烧心和(或)反流在GERD中的特异性约为70%,亦可见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烧心、嗜酸性细胞性食管炎、食管癌或胃癌等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反流症状与诊断关系,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方法采用典型症状、波利特试验及内镜检查;结果 检出反流性食管炎89例,非糜烂性食管炎291例,Barrett食管41例。结论 反流症状并有效检查为临床提供良好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正>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系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胃灼热等不适症状(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咽喉、气道等食管临近的组织损伤。GERD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EE)和Barrett食管(Barrettsesophagus,BE)  相似文献   

17.
背景:胃食管反流病(GERD)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和Barrett食管(BE),其发病机制可能有所不同。目的:分析比较NERD和RE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点,为探讨其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连续入组的278例GER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胃食管反流以及相关症状评分、食管外症状、重叠症状、生活质量评价和精神心理状态评价。结果:NERD和RE分别占GERD的60.8%和37.1%;与RE组相比,NERD患者以女性多见(P〈0.05),平均年龄较轻(R〈0.05)。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在两组患者间无显著差异,但RE组烧心频率较NERD组高(P〈0.05),而NERD组胸骨后疼痛更突出,反食症状较轻。两组患者的食管外症状、重叠症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NERD组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更明显。NERD组患者合并精神心理异常的比例显著高于RE组(P〈0.05),且抑郁评分高。结论:本组资料中大部分GERD患者为NERD,NERD和RE的反流以及相关症状谱无显著差异。但NERD患者常合并精神心理异常、生活质量下降,提示精神心理因素在NERD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胡春玖 《胃肠病学》2010,15(6):364-366
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一个亚型,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且目前对其认识存在争议.直接造成了临床上没有清晰的标准可指导医疗实践。本文重点对NERD主要临床症状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如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食管上皮细胞间隙增宽、内脏高敏感.炎症因素、心理因素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病证结合确立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GERD广义地包括了食管黏膜破损或无破损,因此,可分为内镜阳性GERD和内镜阴性GERD即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  相似文献   

20.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的一系列慢性症状和食管黏膜损伤,包括非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病(non—erosive reflx disease,NERD)和传统意义上的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及其并发症如食管狭窄、食管溃疡和Barrett食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