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文毅  陈霞 《系统医学》2023,(12):78-81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山东省沂南县人民医院确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n=50)行经皮椎体成形术,B组(n=48)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发生骨水泥渗透1例,渗漏率(2.08%),A组术中发生骨水泥渗透7例,渗漏率(14.00%),B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9,P=0.031)。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B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伤椎Cobb角明显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改善疼痛及改善预后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3011-3013
选取2011年9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SVCF 55例,随机分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组(2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分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组和对照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中段高度以及术后VAS评分。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中段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组术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能够提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恢复椎体的高度,且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OVCF患者,根据实施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并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受伤椎体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注入骨水泥量、术后受伤椎体高度增加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体压缩率、受伤椎体Coob角、VAS评分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均能取得满意效果,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改善患者受伤椎体畸形、椎体高度等方面更具优势,且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7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两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及骨水泥注射量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Cobb角及椎体压缩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OD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上述指标与术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骨水泥渗漏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未对周围神经产生压迫症状。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基本一致,但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及骨水泥注入量方面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期间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将其纳入研究调查范围,其均在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入院接受诊治,使用随机、双盲方法分组,分别采用加强护理干预(观察组,n=30)与常规护理(对照组,n=30)开展工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的椎体高度和Cobb’角均基本一致(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椎体高度和Cobb’角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例数为2例,对照组为8例,组间数据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手术治疗期间发挥的积极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减左归丸配合双侧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经皮双侧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组采用加减左归丸口服配合经皮双侧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2组术后3d、2个月分别行VAS评分和疗效评价,比较治疗效果。结果:2组在术后3d,VAS评分基本相同,而2个月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个月后在临床疗效上,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加减左归丸配合双侧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优于单纯采用经皮双侧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6):3068-3069
对我院2009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2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n=46)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组(n=46)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伤椎高度及骨水泥渗漏情况、VAS评分、Cobb角、ADL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0.05),骨水泥注入量显著多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0.05),伤椎高度显著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0.05),骨水泥渗漏率30.4%(14/46)显著低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60.9%(28/46)(P0.05),VAS评分、Cobb角、ADL评分均显著低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0.0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较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更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后凸角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23例,根据其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PKP治疗,n=60)和对照组(单侧经椎弓根入路PKP治疗,n=63)。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率等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 d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 d及术后1年的伤椎椎体后凸角(Cobb角)、腰痛视觉模拟数字评分法(VAS)评分、Oswestyr功能障碍(ODI)指数。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术中骨水泥用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2 d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均增加(P <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药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对照组常规治疗骨质疏松,观察组同时服用左归丸加味。比较治疗前、术后2周两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以及两组临床近期疗效。 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周两组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以及两组临床近期疗效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腹胀、便秘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周观察组VAS评分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药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更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腹胀、便秘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Cobb's角及椎体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VAS评分、Cobb's角及椎体高度均较前明显降低,观察组Cobb's角及椎体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取得较好临床效果,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纠正椎体后凸畸形,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椎体灌洗阳性的负压引导椎体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椎体灌洗阳性的椎体成形术患者76例,其中行负压引导30例(实验组),未行负压引导4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骨水泥的渗漏、弥散分布,以及术前和术后3 d及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实验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P<0.05)。实验组骨水泥弥散分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3,P<0.05)。两组术后3 d、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6.98、82.19、46.23、80.49,P均<0.05);但实验组术后3 d、术后3个月VAS评分、OD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60、-0.53、-0.94、-0.31,P均>0.05)。结论 在椎体灌洗阳性的前提下,负压引导下行椎体成形术相较传统双侧椎体成形术,能显著降低骨水泥的渗漏风险,改善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弥散分布,使之具有更好的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并发邻近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闽清县总医院就医并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50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随访是否发生邻近椎体骨折分为邻近椎体骨折组(100例)和无邻近椎体骨折组(400例)。对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并发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岁,OR=1.385,95%CI:1.106~1.736)、性别(女性,OR=1.441,95%CI=1.065~1.948)、有吸烟史(OR=1.519,95%CI=1.020~2.261)、有饮酒史(OR=1.484,95%CI=1.055~2.088)、术后没有规律锻炼(OR=1.516,95%CI=1.053~2.183)、术后没有规律抗骨质疏松治疗(OR=1.416,95%CI=1.041~1.927)、骨水泥分布类型致密型(OR=1.592,95%CI=1.049~2.417)、骨折椎体个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单侧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8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8例患者采用单侧弯角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单侧直行入路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情况和功能障碍指数。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透视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骨水泥灌注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椎体渗漏、骨水泥分布不佳、椎体脆性骨折发生率,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弯角椎体成形术和单侧直行入路椎体成形术均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强烈的腰背疼痛感,但单侧弯角椎体成形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功能障碍指数更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5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2/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92%(7/26),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术后康复情况,减轻疼痛感,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两组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骨质疏松,观察组同时服用左归丸加味。比较治疗前、术后2周两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以及两组临床近期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周两组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以及两组临床近期疗效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腹胀、便秘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周观察组VAS评分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药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更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腹胀、便秘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中注入骨水泥对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相邻椎体骨折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椎体成形术中在椎体内注入人工骨,观察组椎体成形术中注入骨水泥,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发生相邻椎体骨折的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 11%,显著高于对照组92. 45%(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1年的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分别为0%、1. 89%、3. 7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7 d、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均高于对照组,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 67%,显著低于对照组9. 44%(P 0. 05)。结论椎体成形术中注入骨水泥可以降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发生相邻椎体骨折的概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5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2/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92%(7/26),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术后康复情况,减轻疼痛感,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4601-4602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1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治疗组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基础上加服补肾壮骨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1个月、2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术后第1天、1个月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3个月,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补肾壮骨汤可以有效减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椎体成形术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脊柱骨折患者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老年医院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组70例和经皮椎体成形术组80例,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比较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脊柱功能障碍程度,观察两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Cobb角较术前降低、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术后1、6个月时Cobb角明显低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伤椎前缘高度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6个月ODI指数较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1、6个月ODI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063,P=0.802)。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能明显改善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策略.方法:单纯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椎体骨折患者37例(60个椎体).随机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18例25个椎体,椎体后凸成型术组19例35个椎体.比较2组手术前1 d,手术后1 d,1周,4周,8周,12周和24周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患者满意程度.测定后凸矫正率,观察骨水泥渗漏率.结果: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手术前明显下降(P<0.0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d,1周,4周.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和椎体后凸成型术组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畸形矫正率,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和椎体后凸成型术组分别为(65.50±3.15)%和(67.83±4.2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率经皮椎体成形术组为44.00%,椎体后凸成型术组为14.2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原理相同、疗效无明显差异;经皮椎体成形术操作相对简单,费用低廉.但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高;椎体后凸成型术可降低骨水泥渗漏的风险,但费用较高.椎体骨折时间较短时(<3个月)宜优先选择椎体后凸成型术,骨折时间较长时优先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