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对出现大脑中动脉阻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行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并将两者进行比较.方法 分别在两个卒中单元对大脑中动脉阻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治疗.一个卒中单元对发病后6 h内的患者采用尿激酶(urokinase)动脉溶栓的治疗方案,另一个卒中单元对发病后3 h内的患者采用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plasminogen activator,PA)静脉溶栓的治疗方案.利用病死率及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来评估预后情况:3个月后mRS评分为0~2分者为预后良好,3个月后mRS评分为3~6分者为预后不良.最后,将两个卒中单元的数据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共计115例缺血性卒中患者CT显示大脑中动脉阻塞:58例行动脉溶栓治疗(动脉溶栓组),57例行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组).两个卒中单元收治患者的卒中严重程度及年龄均相似.动脉溶栓组自发病至治疗的平均时间为(244±63)min,静脉溶栓组自发病至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56±2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动脉溶栓组的预后良好率为56.9%(29/51),高于静脉溶栓组的30.2%(1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65,P=0.012);动脉溶栓组的病死率为12.1%(7/58),低于静脉溶栓组的24.6%(1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06,P=0.081).经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相比,预后更好(P=0.003)、病死率相似(P=0.133).结论 尽管动脉溶栓自发病至开始治疗的时间更长,但动脉溶栓的疗效较静脉溶栓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76例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因分型及影像学资料,按治疗后第90天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0~1分)及预后不良组(2~6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溶栓预后的因素。结果 治疗后预后良好组50例(65.79%),预后不良患者26例(34.21%),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1.84,95%CI 1.12~3.01,P<0.05)、《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评分(OR=1.98,95%CI 1.10~3.54,P<0.05)、内囊区新发梗死(OR=5.69,95%CI 1.06~30.57,P<0.05)与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3个月功能良好预后独立相关。结论 基线NIHSS评分、ESRS评分、大动脉病变、内囊区梗死是影响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rt-PA静脉溶栓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e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对视力的危害极大,特别是其主干阻塞,预后往往不良。近3年来,我们采用综合疗法治疗了26例CRAO,部分患者恢复较理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1治疗对象CRvO患者26例,男16例,女10例,均为单眼患病。年龄33一84岁,平均63  相似文献   

4.
劳小平  罗世旺  张炜志  廖荣西  李雄新 《广西医学》2022,(21):2493-2497+2503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纳入368例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治疗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将回归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作为预测因子,建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368例患者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3个月,有104例(28.26%)预后不良。不同预后患者的高血压合并情况、糖尿病合并情况、溶栓时间(即发病至给予溶栓药物的时间)、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高血压、大面积脑梗死、溶栓时间长、溶栓前NIHSS评分高、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和CRP水平升高均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预后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90d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 3~6分)。比较患者的基线资料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预后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96例患者被归为预后良好组,54例患者被归为预后不良组,两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比例、心房颤动比例、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血浆D-二聚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68,95%CI 1.277-3.281, P<0.001)。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预后结局的重要参考指标,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利于临床筛查预后不良患者。  相似文献   

6.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当今社会引起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rt-PA为目前惟一批准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药物.然而,20%~34%的患者在溶栓后发生了再闭塞.而早期再闭塞与远期预后高度相关.本文通过溶栓后再闭塞的发生机制,综述溶栓后早期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进行神经功能维护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是眼科常见急症,多发于中老年人,其病因主要为栓子栓塞、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视网膜中央动脉痉挛、视网膜中央动脉周围炎,视网膜动脉外部压迫等[1].CRAO可引起眼底视网膜组织血供迅速减少,使视网膜功能遭受损害,发病后若不能及时就诊,预后差,致盲率高,对患者的生活、工作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为良 《医学综述》2012,18(2):239-241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目前急性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建立卒中单元、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纤等,但疗效并不理想。而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时是目前被认可的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因存在治疗间窗过窄和诸多并发症的问题,只有少部分的卒中患者接受了溶栓治疗。所以选择最佳的溶栓时机、溶栓剂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溶栓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治疗方法与疗效,严格掌握其治疗的最佳时间窗。方法经股动脉插管,采用Seldinger技术对14例患者超选择眼动脉,局部灌注尿激酶25万~50万U进行溶栓治疗。结果 14例中有5例患者视力明显提高,其中视力最高达1.2,6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例患者视力无变化,1例患者并发脑出血而下肢瘫痪。结论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与发病的时间密切相关,与尿激酶的用量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曹三勇 《吉林医学》2014,(12):2610-2610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采取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和预后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小剂量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0.9 mg/kg)静脉滴注,持续7 d,对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 d、3 d、7 d及半年后进行中国卒中量表(CSS)测定分析,比较疗效及预后。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67.5%(27/40)。rt-PA静脉溶栓治疗与患者生活能力的改善有关(校正OR 1.2,95%CI 1.105~1.553;P=0.003)。结论:证实了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不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可有效改善患者功能转归,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上海长海医院院内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急性期救治情况,探讨脑卒中中心成立后对于院内卒中救治的成效。方法 自2013年9月成立脑卒中中心并执行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急性期救治流程后,我们建立了卒中应急小组,超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进入急救绿色通道,进行快速影像学评估、溶取栓小组制定救治方案、溶栓及取栓后患者进入卒中单元等治疗措施和流程。定期开展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各个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结果 建立应急流程后,超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及取栓救治数量明显增加,从发病到呼叫会诊时间明显缩短,溶取栓人数明显增加,心内科及心胸外科患者最多见,其中房颤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超急性期救治流程建立后,院内卒中溶栓及取栓人数明显增加,其中,心内科及胸外科术后的最多见,考虑和这两个科室病种的特殊性相关(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发科室),自从救治流程建立后,每年院内卒中溶栓及取栓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这与加强了相关科室的联系及交流相关。  相似文献   

12.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起病急,临床预后较差,如不及时治疗往往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采用经导管介入溶栓治疗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总结近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尿激酶溶栓治疗(IATT)的情况,分析治疗方法和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 HAT)的诊疗经验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完成肝移植手术的患者271例,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HAT患者的术前基本情况、术后HAT诊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271例肝移植患者中,4例于术后早期发生HAT,发生率为1.5%,其中1例为术后第2天发生HAT,急诊以异体髂动脉行肝动脉重建术;3例分别于术后第6、7、10天发生HAT,均行介入溶栓治疗,有2例溶栓后再通,溶栓后序贯抗凝治疗,1例溶栓后未再通,并于术后3个月形成门静脉血栓,术后5个月因胆道并发症放置胆管支架。4例患者目前均存活。结论 术后早期常规监测患者肝功能及肝脏血流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HAT,及时行介入溶栓或肝动脉重建等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Willis环的形态特征与脑白质病变(WML)关系,分析两指 标对静脉溶栓预后 1年的影响。方法 收集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发病时 Willis环形态特征 与 WML关联性,并观察其溶栓 1年后的预后情况,同时纳入溶栓预后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本研究患者 232例,男 172例,女 60例,不同部位 Willis环变异的 WML评分高于 Willis环完整组(F= 5.594,P=0.003)。影响患者 1年预后不良(复发/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WML评分(rs=0.155,P=0.018)、 Willis变异(rs=0.162,P=0.014)、溶栓前血糖(rs=0.147,P=0.030)。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WML评分 (95%CI1003~1432)、Willis变异(95%CI1032~3497)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相 关危险因素。结论 Willis环变异和 WML是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 1年预后的不良(复发/死亡)危险 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研究变量进行分析。结果:预后良好组的平均年龄明显比预后不良组更小,发病至溶栓时间明显比预后不良组更短,入院24h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比预后不良组更高,入院NIHSS评分、入院24h NIHSS评分明显比预后不良组更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间、年龄、血糖、入院24h纤维蛋白原水平、入院NIHSS评分、入院24h NIHSS评分均是影响溶栓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卒中分型与溶栓治疗预后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发病至溶栓时间、血糖、入院24h纤维蛋白原水平、入院NIHSS评分、入院24h NIHSS评分均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发病时视力急剧下降,如不及时救治,将导致永久性失明.2006年6月-2009年12月共收治CRAO 13例,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1例青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例青年高血压发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造成视力丧失的患者进行治疗分析,警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对患者的内科、眼科治疗,护理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经治疗血压控制正常且平稳。眼底中央动脉阻塞未能疏通,视力丧失。结论应积极普及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知识。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检查眼底,预防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如发生视力急剧下降切记及时就诊。  相似文献   

18.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retinal artery occlusion,RAO)能引起瞬间失明,是一种严重的眼科急危重症。因视网膜对血液循环障碍极其敏感,一旦发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artery occlusion,CRAO)或分支动脉阻塞(branch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BRAO),视网膜因缺血、缺氧而水肿,视细胞迅速死亡,从而导致不同程度视力损失,甚至永久损害不能复明。所以争分夺秒抢救视功能,医务人员的密切配合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CT对急性颅内出血非常敏感,还能鉴别类似卒中的其他脑疾病.已成为缺血性卒中首选的检查方法。大型临床实验已经证实,在缺血性卒中发病后3~6h内溶栓治疗能改善患者的预后,CT早期缺血性改变可作为溶栓疗法排除标准。因此,熟悉和掌握缺血性卒中的CT早期征象,开发应用新的CT技术,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判断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CT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静脉溶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时间窗内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该文报道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突发中重度卒中, 入院后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 溶栓过程中发现左心室附壁血栓, 即刻停止溶栓, 之后发生脾动脉栓塞导致脾梗死。患者溶栓后卒中症状完全缓解, 虽发生了脾梗死, 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