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探讨分析,丰富临床诊治经验。方法选择于本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59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不存在糖尿病的妊娠孕妇159例设为对照组,首先比较两组孕妇合并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以及剖宫产的比例,两组出现巨大儿、胎儿窘迫以及胎儿窒息的几率。同时将观察组中的159例妊娠期糖尿病分成A组80例、B组79例。A组通过人型胰岛素进行血糖的控制,B组则通过动物型胰岛素进行血糖的控制,对比两组血糖的控制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孕妇合并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以及剖宫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孕妇合并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以及剖宫产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现巨大儿、胎儿窘迫以及胎儿窒息的几率高于对照组出现巨大儿、胎儿窘迫以及胎儿窒息的几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的血糖控制有效率87.5%高于B组血糖控制有效率6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新生儿均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围生期定期检查、及时治疗是降低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母婴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用人型胰岛素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糖、血脂及心电图异常的关系,借以揭示血糖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408例受检者的体检结果 ,将受检者分成血糖正常组和糖代谢异常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将糖代谢异常组分为A、B、C三组,即HbA1c〈6.5%(A组)、6.5%≤HbA1c〈8.0%(B组)、HbA1c≥8.0%(C组),糖代谢异常组为分析组,血糖正常组为对照组。将各项检测指标分别在组内(分析组的A、B、C)和组间(分析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组内比较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总胆固醇(CHOL)以及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各项在A组与B组间、B组与C组间、A组与C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TG)在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在A组与B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C)在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组与C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和对照组比较,HbA1c、FBG、PBG、HDL-C、CHOL、TG以及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升高可导致血脂异常,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糖升高可产生"代谢记忆效应",应该重视血糖监测以便尽早发现糖代谢异常而进行尽早干预,以减少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心肌功能指数评价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归为观察组,其中健康的40例孕妇归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心肌功能指数的检测,比较观察两组的检测结果 ,讨论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心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左心室和右心室的射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的时间短,观察组左右心室的心肌功能指数相比对照组明显要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功能指数在测定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胎心功能方面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它能够为相关的临床诊治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对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心功能的影响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空腹血糖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产前保健或分娩的孕妇168例,所有孕妇均在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共发现17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纳入妊娠期糖尿病组,其他151例正常孕妇纳入正常组。对两组进行HbA1c、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HbA1c、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1 h PG、2 h PG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期糖尿病组空腹血糖与正常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HbA1c一次检测成功率均为100%,均显著高于空腹血糖、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一次性检测成功率。结论 HbA1c联合空腹血糖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能够显著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分析控制血糖对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1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效果血糖控制情况满意程度划分为血糖控制满意组(A组)与血糖控制不满意组(B组),A组90例,B组90例。选取同时期9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分析A、B两组孕妇与对照组孕妇并发症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孕妇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B组孕妇高血压疾病发生率、羊水量、巨大儿、早产以及围生儿发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以上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血糖影响,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指标予以可靠控制,能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对改善妊娠结局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ei指数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对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心脏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本院妊娠期糖尿病孕妇68例,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不良组(2h PG 6.7mol/L或FPG5.3mol/L)和稳定组(2h PG≤6.7mol/L或FPG≤5.3mol/L),每组34例,同期选取健康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Tei指数、HbA1C、心脏功能。结果稳定组LVFS、RVFS、LVEF、RVDd、LVWT、RVWT水平高于对照组,不良组LVFS水平高于对照组,稳定组LVEF、LVFS、RVDs、RVDd水平高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组和稳定组的HbA1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组的HbA1C水平明显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组和稳定组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组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明显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的心功能存在受损,且心脏Tei指数、HbA1C与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心脏功能有关,其可作为评估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心脏功能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GDM组,以同期血糖正常的健康孕妇为对照组(CON组),比较两组孕妇HbA1c及妊娠结局的差异并分析妊娠结局与HbA1c的相关性.结果 GDM组孕妇HbA1c为9.7%±0.7%,CON组孕妇HbA1c为5.2%±0.6%,GDM组孕妇HbA1c显著高于CON组孕妇(P<0.05).GDM组孕妇胎膜早破、早产、羊水异常、胎儿窘迫、体重异常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CON组,其中在胎膜早破、早产和羊水异常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GDM组孕妇胎膜早破、早产、羊水异常、胎儿窘迫、体重异常和产后出血与HbA1c正相关(均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膜早破、早产、羊水异常、胎儿窘迫、体重异常和产后出血与HbA1c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妊娠期糖尿病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A组60例(实施孕期管理)和观察B组50例(未采取孕期管理措施),另抽取5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A组及观察B组的孕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各个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孕期管理,能够将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母婴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控制血糖对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意义。方法100例治疗后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按照血糖控制满意与不满意分为A组和B组,取50例妊娠期正常孕妇设为C组,对比三组孕产妇与围生儿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明显大于C组, B组妊娠与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诊治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血糖进行控制,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张玲  杨慧云 《现代医药卫生》2013,(21):3215-321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分娩的孕妇,根据糖代谢有无异常分为3组,A组79例(孕前糖尿病组),B组78例[妊娠期糖尿病(GDM)组],C组71例(糖耐量正常组),比较三组孕妇的新生儿预后。结果A、B组中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早产儿的发生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新生儿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有不利影响,即GDM亦与孕前糖尿病一样可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早产儿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对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经过产前检查并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为针对孕妇血糖水平予以护理干预的孕妇(30例),对照组为同期因某些原因导致未接受相应护理干预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8例);对两组的血糖水平以及分娩、围生儿结局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率以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酮症酸中毒、新生儿窒息、早产、新生儿死亡率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入院3、5d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处于妊娠期的糖尿病孕妇进行护理干预,能够保证孕妇的妊娠质量和保障围生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夏雅君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114-116
目的 应用超声STI探讨并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心肌旋转与扭转的特点。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依据临床是否合并微血管病变分为两组,3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研究A组,30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作研究B组;选取30例同期在本院检查结果示血糖正常、无心脏病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三组的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与STI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三组的LVEF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的E/A、Peaktw与UntwR指标显著低于研究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A、B两组的LVPWT、IVST、EN-PAR、EP-PAR与UHT均显著上升,E/A、Peaktw、AVCtw、MVOtw、IUR与UntwR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心肌旋转与扭转的STI指标有明显特点,可反映患者心肌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特大胎儿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22例(A组)分娩特大胎儿孕妇及200例(B组)分娩正常体重胎儿孕妇的年龄、孕周、孕产次及妊娠合并症.结果 我院2003~2009年特大胎儿的发生率基本呈上升趋势.研究组(A组),产妇年龄18~45岁,平均30.15岁;对照组(B组),产妇年龄20~41岁,平均31.4岁,两组平均年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年龄>35岁患者明显高于B组(P<0.01).A组经产妇117例(52.7%),B组经产妇55例(27.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40周后特大胎儿的发生比率升高,与B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中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以及血糖控制不良者与B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大胎儿的发生与孕妇年龄、孕周、孕产次均有关系,与糖尿病的关系还需大样本的筛查研究来进一步探讨,掌握好特大胎儿的高危因素,对产前准确判断特大胎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微量白蛋白(U-mAlb)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患者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肌酐、尿酸)正常与否,将其分为非临床DN组(A组)61例、临床DN组(B组)39例,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选取样本进行HbA1c、U-mAlb检测。结果 A、B组U-mAlb、HbA1c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U-mAlb、HbA1c指标与A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和U-mAlb两者联合检测对DN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的血糖控制水平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心脏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3月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10例,依据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分为升高组与正常组,取同期血糖水平正常孕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与孕中期(24周)与临产前给予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室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充盈速度/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充盈速度比(E/A)、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充盈速度/心肌舒张早期二尖瓣环根部运动速度峰值比(E/Ea)。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浆钠尿肽水平(BN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脂代谢指标。结果孕末期,血糖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患者E/A比值减少,E/Ea比值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对照组患者E/A、E/Ea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升高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BNP水平以及血脂代谢指标高于正常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组与对照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血糖控制不良可以导致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脏舒张功能减退,脂质代谢紊乱。分析原因与高血糖刺激机体炎性反应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常规治疗组A(饮食控制+胰岛素治疗+中药治疗)和对照组B(治疗为饮食控制+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B组孕产妇在并发症、剖宫产率、早产率、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率的发生率较A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围产儿的死亡率、并发子痫前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较单纯西医治疗能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纯性心肌桥周期性压迫壁冠状动脉对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43例明确诊断而且不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单纯前降支心肌桥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壁冠状动脉收缩期管腔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Noble1Ⅰ级,直径狭窄〈50%,B组:Noble,Ⅱ或Ⅲ级,直径狭窄〉50%。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反映左心结构指标、左室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 A组与B组在性别、年龄、血压、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基线治疗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反映左心结构的指标: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和左室后壁厚度两组也无统计学差异。在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射血分数(LV EF)无统计学差异。在反映舒张功能的二尖瓣多普勒频谱E/A上,两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纯性心肌桥严重狭窄时,可以影响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正常体重妇女孕期体重增长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4526例孕前体重正常、无基础性疾病的单胎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体重进行分组,分娩新生儿体重正常的4221例孕妇为甲组,分娩巨大胎儿的195例孕妇为乙组,分娩胎儿〈2.5 kg的110例孕妇为丙组,对各组产妇孕期的体重增长值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乙组孕妇的孕期体重增长值显著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和甲组的孕期体重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孕妇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胎儿窘迫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的产后出血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体重增长是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体重增长过度会增大孕产妇、新生儿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孕期合理控制营养摄入,密切关注孕妇体重变化,控制在最佳范围内,以提高围生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加强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管理对孕妇的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100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以及10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孕妇进行系统管理的为管理组,其中50例GIGT患者为管理A组,50例GDM患者为管理B组;怀孕期间未进行系统管理的为常规组,其中50例G1GT患者为常规A组,50例GDM患者为常规B组。对管理组和常规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常规组的围产病率明显高于管理组,常规组A组、B组之间结果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管理对孕妇的围产结局影响较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糖尿病体重指数管理与妊娠结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芳 《黑龙江医药》2011,24(2):305-30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前体重指数(BMI)及妊娠期体重指数增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在南京市江宁区中医院产科住院5582例孕妇中,经产前门诊常规检查并确诊为GDM的孕妇118例,回顾分析孕妇孕前及分娩住院分娩前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计算孕末期体重增长值。按妊娠前体重指数分为正常组(18.5≤BMI〈23)、超重组(23≤BMI〈25)、肥胖组(BMI≥25),按早孕至终止妊娠前BMI的总增幅,分为A组(BMI总增幅〈4),B组(4≤BMI总增幅≤6),c纽(8MI总增幅〉6),比较分析各组间围产结局的差异。结果:三组孕妇年龄、孕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三组终止妊娠孕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妊娠前BMI与孕妇并发症的关系,超重组、肥胖组发生胎儿窘迫的危险分别是正常组的的5.13倍和6.85倍。肥胖组发生早产的危险是正常组的5.46倍。见表2。妊娠期体重指数增幅与母儿并发症的关系C组发生羊水过多、胎儿窘迫和早产的危险分别是B组的1.87倍、1.34倍和2.28倍。结论:妊娠前肥胖及妊娠期体重增加过多可增加GDM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危险性,GDM孕妇妊娠期体重指数总增幅应控制在合适范围内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