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天才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171-172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肠溶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奥扎格雷钠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治疗14天和治疗28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14d、治疗28d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发病48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14 d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第1、14、28天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治疗14、28 d后,治疗组、对照组的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后,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丁苯酞+氯吡格雷)和对照组(氯吡格雷)各6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和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和hs-CR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WTBX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和hs-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在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200mg4次,d,疗程为14d,评价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治疗后第14天、治疗后第21天进行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在第1、14、21天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空腹血糖等检查。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和治疗前相比,Barthel指数评分、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能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显著,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期后循环缺血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期轻中度后循环缺血的疗效。方法入选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疗程为2周。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第14天的神经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第7天和第14天的NIHSS评分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对轻中度后循环缺血急性期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丁苯酞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丹参多酚酸盐,丁苯酞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对比两组疗效、血液流变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FIB)]、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丁苯酞组总有效率[91.30%(42/46)]明显高于对照组[76.09%(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苯酞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5/46)]与对照组[9.80%(4/4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丁苯酞组全血低切黏度、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丁苯酞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BI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丁苯酞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丁苯酞的应用疗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丁苯肽注射液14 d的基础上继续口服丁苯酞胶囊2周治疗,观察组在应用丁苯肽注射液14 d的基础上继续口服丁苯酞胶囊3个月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效果、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及炎性因子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较治疗前2组hs-CRP、PTX-3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丁苯酞疗程长的患者神经功能损失恢复好、预后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Barthel评分分别为(14.01±3.24)、(61.41±27.96)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7.56±3.99)、(45.89±29.8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低于对照组的17.1%,治疗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获得显著疗效,其不但能缓解神经功能缺损,还能提升治疗效果,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分析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基本治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能有效减少神经细胞损伤,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察疏血通联合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及炎症反的影响,本研究以2019年6月~2020年6月住院的98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静脉滴注, 100 mL/次, 2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 6 mL溶于250 mL 5%的葡糖糖溶液中, 1次/天。两组均治疗14天。观察两组入院当天、治疗后7天、14天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分及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水平变化,并观察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变化。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MBI评分显著升高(P <0.05),且治疗后7天、14天观察组NIHSS和M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MoCA和MMSE评分均明显升高(P <0.05),且治疗后7天、14天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期轻中度后循环缺血的疗效。方法将入选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7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0.2 g(2粒)口服,每日3次,疗程为2周。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第14天的神经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及美国卒中量表(NIHS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第7天和第14天的NIHSS评分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对轻中度后循环缺血急性期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尤瑞克林、丁苯酞分别联合中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河南省安阳市灯塔医院收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122例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给予丁苯酞,观察组给予尤瑞克林,比较组间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成本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尤瑞克林及丁苯酞注射液分别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治疗成本相当,但尤瑞克林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介素-33(IL-33)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65例)与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NLR及IL-33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NLR水平低于治疗前,L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N、NLR水平低于对照组,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33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IL-3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3月在潍坊市中医院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首先1 min内静脉推注总量的10%,然后60 min静脉泵入剩余90%,最大剂量9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次,2次/d,连续治疗14 d,然后改为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 g/次,3次/d,连续治疗9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90 d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期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MMP-9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期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神经功能损伤,降低血清MMP-9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单独给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经治疗14d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8.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两者疗效具有协同作用,可作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丁苯酞(恩必普)联合丹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和静脉滴注丹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丁苯酞(恩必普)口服治疗。结果经过1个疗程(14 d)的治疗后,观察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NIHSS评分(9.59±6.07)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数据70.00%(P<0.05)。结论丁苯酞(恩必普)联合丹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神经内科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梧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24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及联合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其他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治疗,丁苯酞组口服丁苯酞治疗,依达拉奉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治疗,联合组联合口服丁苯酞与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比较4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14、30、90 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Barthel-ADL指数变化,治疗后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4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30、90 d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联合组治疗后7、14、30、90 d明显低于对照组、丁苯酞组及依达拉奉组(P<0.05),丁苯酞组及依达拉奉组在治疗后14、30、90 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4组Barthel-AD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30、90 d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联合组治疗后14、30、90 d明显高于对照组、丁苯酞组及依达拉奉组(P<0.01).治疗后14 d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丁苯酞组及依达拉奉组(P<0.01).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提高疗效,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同时药物不良反应没有增加,治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相关指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20-06~2022-06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氯吡格雷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治疗周期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神经相关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Hcy和hs-CRP浓度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卒中患者NSE浓度较治疗前降低而BDNF浓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脑卒中患者NSE浓度低于对照组而BDNF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卒中患者Hcy和hs-CRP浓度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脑卒中患者Hcy和hs-CRP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丁苯酞序贯治疗对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改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周后不给予特殊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周后口服丁苯酞软胶囊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MSE、HD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cy和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序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0.
周黎  项予良  郭昭婷  胡明  杨男 《中国药房》2020,(18):2235-2239
目的:评价银杏内酯注射液对比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从一项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中,选取原试验组中使用了银杏内酯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而未使用任何剂型的丁苯酞的106例患者作为银杏内酯组,原安慰剂组中使用了丁苯酞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和经济性。疗效指标包括复发率、死亡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残障程度分级(改良Rankin分级)、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综合疗效,安全性指标包括治疗过程中出血事件及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治疗后第28天,两组复发率、死亡率、NIHSS评分、改良Rankin分级0~2级的患者比例、BI评分、综合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第7、14天银杏内酯组患者NIHSS评分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最小成本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治疗14 d的总成本为(13 768.19±4 9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