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培训内镜医师实施快速现场评估(rapid on-site evaluation by endoscopic physicians themselves, self-ROSE)在胰腺实性占位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fine needle aspiration, EUS-FN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接受EUS-FNA的连续124例胰腺实性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2017年7—12月的病例行self-ROSE,纳入self-ROSE组(60例);2017年1月—2017年6月的病例未行self-ROSE,纳入非self-ROSE组(64例)。比较self-ROSE组与非self-ROSE组患者EUS-FNA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穿刺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self-ROSE组的EUS-FNA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8.21%(55/56)、4/4、100.00%(55/55)、4/5和98.33%(59/60),而非self-ROSE组的EUS-FNA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81.82%(45/55)、9/9、100.00%(45/45)、47.37%(9/19)和84.38%(54/64)。self-ROSE组EUS-FNA的灵敏度(P=0.004)和准确率(P=0.009)均显著高于非self-ROSE组。在样本满意程度评估(Kappa=1.000,P<0.05)和细胞病理学评估(Kappa=0.815,P<0.05)方面,内镜医师与病理医师均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2组患者穿刺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8±0.83)针比(2.61±0.75)针,P>0.05]。2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self-ROSE有助于提升胰腺实性占位EUS-FNA的诊断效能,可作为提高EUS-FNA诊断准确率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超声内镜、增强CT对胰腺及壶腹部周围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胰腺及壶腹部周围肿瘤患者88例,每例患者均完善腹部增强CT、超声内镜(EUS)或EUS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术(EUS-FNA)。以患者手术后的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估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经手术病理诊断,68例患者证实为胰腺或壶腹部周围肿瘤,EUS/EUS-FNA诊断的灵敏度是94.1%(64/68),特异度是95.0%(19/20),准确率是94.3%(83/88);增强CT诊断的灵敏度是82.4%(56/68),特异度是90.0%(18/20),准确率是84.1%(74/88)。与增强CT相比,EUS/EUS-FNA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US/EUS-FNA对胰腺及壶腹部周围肿瘤的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高于增强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对上消化道及其周围实质性占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6年7月-2007年12月间64例因发现上消化道及其周围实质性占位病变而行EUS-FN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62例患者成功进行了EUS-FNA,穿刺成功率96.88%;EUS-FNA总的诊断准确度88.71%(55/62)、灵敏度86.54%、特异度100.00%、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58.82%;对于病灶直径>3 cm及≤3cm者,两者EUS-FNA诊断准确率及平均穿刺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实时细胞学诊断者其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无实时诊断者(P=0.029),且平均穿刺次数也明显减少(P=0.001);应用5 ml负压者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应用10 ml负压者(P=0.044).结论 EUS-FNA对上消化道及周围实质性占位病变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且安全易行,现场实时细胞学诊断及适当的负压将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在上消化道壁外占位性病变(胰腺、纵隔、腹膜后占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行EUS-FNA检查的33例胰腺占位、25例纵隔占位和13例腹膜后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病理或6个月临床随访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统计EUS-FNA对不同分类上消化道壁外恶性占位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 EUS-FNA诊断上消化道壁外恶性占位的总体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82.2%(37/45)、100.0%(26/26)、100.0%(37/37)、76.5%(26/34)、88.7%(63/71),且分别诊断胰腺、纵隔、腹膜后恶性占位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均较高.病灶直径>3 cm恶性占位EUS-FN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1.0%(17/21)、100.0%(13/13)、100.0%(17/17)、76.5%(13/17)、88.2%(30/34),病灶直径≤3 cm恶性占位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3.3%(20/24)、100.0%(13/13)、100.0% (20/20)、76.5% (13/17)、89.2%(33/37),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1例患者均未出现出血、穿孔、胰腺炎、胰瘘及感染、胸痛、气胸等并发症.结论 EUS-FNA是一种安全、准确、有效地诊断上消化道壁外占位性病变的方法,且诊断准确率不受病灶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US-FNA)诊断消化道周围占位性病变的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5月行EUS-FNA的1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病灶部位、大小、性状,穿刺次数、穿刺时抽吸负压、穿刺针型号、医师操作经验等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EUS-FNA诊断消化道周围恶性占位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8.3%(83/106)、100.0%(65/65)、86.5%(148/17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EUS-FNA诊断恶性占位性病变穿刺阳性率的影响因素有病灶部位、性状、大小。多因素logistic分析示,病灶大小(OR=1.029,95%CI:1.011~1.047,P=0.001)、病灶性状(实性及囊实性/囊性,OR=5.098,95%CI:1.324~19.633,P=0.018)是EUS-FNA诊断恶性占位性病变穿刺阳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171例患者中,术后2例出现发热,1例出现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1.75%(3/171),经保守对症处理后均好转。 结论 EUS-FNA是一项安全有效、敏感度和准确率高的细胞组织病理诊断手段,在鉴别消化道周围良恶性占位性病变中起重要作用。EUS-FNA诊断恶性占位性病变穿刺阳性率与病灶大小呈正相关,诊断实性恶性占位性病变的穿刺阳性率显著高于囊性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检查在胰腺占位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诊治的可疑胰腺占位性疾病患者85例,以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EUS及EUS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EUS-FNA)在胰腺占位的应用价值。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χ~2检验。结果 EUS对胰腺占位的影像学检出率为96.7%(59/61),特异度为100%(24/24),准确率为97.6%(83/85);EUS在检出率和准确率上均明显优于腹部B超、CT和MRI(检出率:χ~2=4.344、3.873、15.445;准确率:χ~2=6.675、8.685、17.389,P值均0.05)。EUS-FNA对肿瘤性占位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分别为81.8%(45/55)、81.0%(47/58)。在手术明确病理的患者中,术前EUS-FNA检查的总体符合率为84.2%(16/19)。结论EUS较常规影像学检查对于胰腺占位具有更高的影像学准确率,EUS-FNA可进一步明确占位性质、病理类型,EUS可为胰腺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胆胰疾病CA19-9升高相关因素及其临床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胆胰疾病CA19-9水平的因素,评价CA19-9升高在鉴别诊断消化道良恶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9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例胆胰疾病(73例胰腺癌、45例胆管癌、83例胆总管结石),分析胆总管结石患者的CA19-9水平和胆汁淤积以及胆管炎症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胰腺癌、胆管癌患者CA19-9水平和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绘制胰腺癌、胆管癌CA19-9的ROC曲线。结果CA19-9升高组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淤积以及胆管炎症相关指标均较CA19-9正常组高(P值均0.05),患者的CA19-9水平与上述指标呈正相关(P值均0.05)。胰腺癌患者的CA19-9水平与年龄和肿瘤分期呈正相关(P值均0.05)。CA19-9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临界值为37kU/L)86.30%,特异度42.16%,据ROC曲线当临界值为42kU/L时灵敏度为86.30%,特异度为53.06%。CA19-9临界值为37kU/L诊断胆管癌的灵敏度95.56%,特异度42.16%,根据ROC曲线当临界值为63.14kU/L时,灵敏度95.56%,特异度60.24%。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的CA19-9非特异性升高水平与胆汁淤积以及胆管炎症相关指标呈正相关。胰腺癌患者的CA19-9水平和肿瘤分期呈正相关。以CA19-9临界值为37kU/L诊断胰腺癌和胆管癌灵敏度较高,但是鉴别良恶性疾病的特异性不理想,提高临界值可以提高特异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对胰腺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其准确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统计101例因胰腺占位病变行EUS—FNA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患者性别、年龄、病灶部位、大小、性状、穿刺时抽吸负压、穿刺次数、实时细胞学诊断、超声内镜类型、操作医师经验等10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EUS-FNA总体诊断准确率为85.1%,敏感度为81.1%,特异度为96.3%,阳性预测值为98.4%,阴性预测值为65.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EUS-FNA穿刺阳性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有病灶大小、病灶性状、抽吸负压、操作医师经验(P〈0.05),EUS-FNA诊断准确率的相关影响因素只有病灶大小(OR=1.984,95%CI:1.141—3.451,P=0.015),病灶每增大1cm,其穿刺阳性的概率增加1.67倍,其穿刺诊断准确的概率增加1.83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US.FNA穿刺阳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有病灶大小(OR=2.012,95%CI:1.394—2.906,P=0.000)和病灶性状(OR=10.218,95%CI:2.432~42.937,P=0.002),实性病灶穿刺阳性的概率为囊性病灶的10.2倍;EUS—FNA诊断准确率的独立影响因素为病灶大小(OR=1.984,95%CI:1.141—3.451,P=0.015)。结论EUS.FNA是一项安全有效、特异度高的诊断手段,在胰腺占位病灶的病理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EUS-FNA穿刺阳性率及诊断准确率均与胰腺病灶大小呈显著正相关。胰腺实性病灶的穿刺阳性率显著高于囊性病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细胞学检查、囊液癌胚抗原(cEA)分析对区分胰腺囊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7例胰腺囊性病变患者行EUS-FNA细胞学检查和囊液CEA分析,绘制囊液CEA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通过Youden指数确定诊断临界值,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统计分析EUS、EUS-FNA细胞学及囊液CEA分析鉴别诊断胰腺囊性病变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手术病理确诊良性病变14例、潜在恶性/恶性病变13例。EUS鉴别诊断胰腺囊性病变良恶性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21/27)、69.2%(9/13)、85.7%(12/14)、81.8%(9/11)、75.0%(12/16);EUS-FNA细胞学上述指标分别为85.2%(23/27)、76.9%(10/13)、92.9%(13/14)、90.9%(10/11)、81.3%(13/16);以囊液CEA值22.24ng/ml为诊断临界值,上述指标分别为74.1%(20/27)、84.6%(11/13)、64.3%(9/14)、68.8%(11/16)、81.8%(9/11)。结论EUS-FNA细胞学鉴别诊断胰腺囊性病变良恶性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特异度,而囊液CEA分析(诊断临界值22.24ng/m1)鉴别诊断胰腺囊性病变良恶性的敏感度较高,选择合适的胰腺囊液CEA分析诊断临界值结合EUS-FNA细胞学检查可以基本满足临床鉴别胰腺囊性病变良恶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EUS-FNA获得的细胞量及细胞学诊断结果,比较3种不同型号穿刺针在胰腺实性占位诊断中的差异.方法 纳入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期间两家医院胰腺实质性占位病灶长轴直径大于2 cm并进行EUS-FNA的病例.根据穿刺途径将患者分为经胃壁穿刺组(19 G或22 G或25 G)和经十二指肠壁穿刺组(22 G或25 G),分别按事先设置的随机表随机选择穿刺针型号进行EUS-FNA.穿刺过程中,固定穿刺次数、吸引负压、穿刺针在病灶内移动次数和移动距离,穿刺内容物送液基细胞学检查,由同一位细胞学医生制片及诊断对EUS-FNA获得的细胞量及细胞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共纳入病例52例,经胃壁穿刺组42例,经十二指肠壁穿刺组10例.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穿刺操作并未出现与EUS-FNA操作相关的并发症.两个穿刺组中不同型号穿刺针所获得的细胞总量、细胞学诊断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两组中25 G穿刺针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均稍高.结论 EUS-FNA在胰腺实质性占位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尽管25 G穿刺针对胰腺病灶的诊断略显优势,但3种不同型号的穿刺针获得的细胞量及细胞学诊断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经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EUS-FNA)在淋巴瘤诊断和分型中的作用。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疑诊为淋巴增殖性疾病(LPD)并接受EUS-FNA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34例患者,其中男性21例(62%),中位年龄64岁,13例(38.2%)使用19G穿刺针,21例(62.8%)使用22G穿刺针,目标穿刺病灶包括胃(5例次)、肝脏(3例次)、胰腺(4例次)、肾上腺(3例次)、腹腔淋巴结(25例次),6例(17.6%)患者同时接受了前述2个类型目标病灶的穿刺。31例(91.2%)最终确诊为淋巴瘤,29例通过EUS-FNA诊断,其中20例(69.0%)可确定正确的病理学亚型,诊断低级别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灵敏度较高,所有患者均未发生EUS-FNA相关不良事件。EUS-FNA诊断淋巴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3.5%、100.0%和94.1%,联合辅助技术可将准确率提高至97.1%。结论对于疑诊淋巴瘤患者,EUS-FNA是一种灵敏及安全的诊断技术,联合流式细胞术、二代测序等辅助技术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胰腺癌肿瘤标志物对胰腺癌诊断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胰腺癌住院患者198例,良性胰腺病50例,正常对照组61名。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242、CA50、CA125、CEA。分析回访到生存期的120例胰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胰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CA19-9、CA242、CA125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胰腺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9-9、CA242、CA125、CA50和CEA灵敏度分别为80.84%、72.50%、56.67%、56.12%、45.31%,特异度分别为76.80%、69.32%、72.96%、65.33%、57.40%。联合检测灵敏度有提高,但特异度降低。胰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5.5个月,胰体尾癌及全胰腺癌较胰头癌生存期短,CA19-9、CA242、CA125升高的患者生存期短(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CA19-9、CA242是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胰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提高对胰腺癌的诊断效率,胰腺体尾部肿瘤、CA19-9、CA242、CA125升高的患者生存期短。CA19-9、CA242是胰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有助于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对腹腔占位病灶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05~2011-06因腹腔占位行EUS-FNA的患者19例,回顾性分析EUS-FNS病理的阳性率及EUS-FNA与手术后病理的符合率。结果 19例患者穿刺病理结果,腺癌11例,假性乳头状瘤1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T)1例,炎性改变6例,穿刺检查阳性率为68.4%。其中7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与穿刺标本病理或细胞学结果符合6例,符合率为86.0%。本组19例患者EUS-FNA术后无出血、穿孔、感染及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 EUS-FNA是一项准确而安全有效的技术,对腹腔占位病灶尤其是胰腺肿瘤的定性诊断及进一步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对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间行EUS-FNA的35例胰腺占位病例,与CT、B超、临床表现等进行对比分析,依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或随访结果确诊。结果在所有35例患者中,最后确诊胰腺癌23例、慢性胰腺炎9例、导管内黏液性乳头状瘤1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浆液性囊腺瘤1例。B超共检出胰腺病变22例,CT29例,EUS发现35例可疑胰腺病变。对所有患者均行EUS-FNA检查,获得满意标本34例,取材满意率97.14%。EUS-FNA诊断胰腺癌17例,敏感性为73.91%,EUS-FNA总准确率为82.86%。5例患者EUS-FNA后出现淀粉酶及脂肪酶轻度升高,治疗后很快恢复正常。结论 EUS-FNA是病理学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胆汁CA19-9水平对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82例胆道恶性病变患者和85例胆道良性疾病者测定血清和胆汁的CA19-9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结果 恶性组患者血清、胆汁CA19-9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组患者(P<0.001);胆汁CA19-9诊断胆管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4,诊断价值高于血清的0.701;根据诊断评价指标,胆汁CA19-9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57.90%、95.50%、77.25%、92.30%、70.43%)均高于血液CA19-9(50.90%,89.10%,70.66%,82.35%,65.62%),两项联合检测灵敏度、符合率及阴性预测值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选择血清、胆汁CA19-9进行联合检测,在胆管癌的早期筛检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检查(EUS-FNA)在消化系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7年5月-2008年12月对68例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检查,对比细胞学和(或)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及随访结果.结果 EUS-FNA细胞取材成功率91.18%(62/68).其中病灶位于食管4例(6.45%,4/62),胃19例(30.65%,19/62),直肠19例(30.65%,19/62),肝脏3例(4.84%,3/62),纵隔4例(6.45%,4/62),淋巴结13例(20.97%,13/62).40例患者细胞学检查结果阳性,阳性率为64.52%(40/62).22例患者获得组织碎片或细条行病理学检查,组织获得率为35.48%(22/62),其中10例病理学检查结果阳性,阳性率为45.45%(10/22).与术后病理结果及长期随访结果对照,EUS-FNA对消化系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为85.48%.敏感度为90.91%,特异度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57.14%,阳性预测值为100.00%.结论 在消化系占位性病变诊断中,EUS-FNA是一项安全、有效、准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在细胞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ERCP胆道刷检联合血清及胆汁肿瘤标记物对胆道梗阻定性诊断的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因胆道梗阻住院治疗的88例患者资料。ERCP诊疗时行胆道刷检联合血清及胆汁的CA19-9、CA242、CA724指标检测。 结果 胆道刷检的敏感度为930%,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37%。胆道良性梗阻及恶性梗阻患者的血清CA19-9、血清CA242和胆汁CA72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线下面积计算结果显示血清CA19-9、血清CA242和血清CA724的敏感度分别为605%、349%和558%,特异度分别为867%、978%及756%;胆汁CA242和胆汁CA724的敏感度分别为465%和744%,特异度分别为756%和667%。胆道刷检联合血清CA19-9、血清CA242和胆汁CA724的敏感度为953%,特异度为1000%。 结论 经内镜胆道刷检可有效地对胆道梗阻进行定性诊断,而联合血清CA19-9、血清CA242、胆汁CA724检测可提高胆道恶性梗阻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检测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活检物中CEA、CA19-9常用肿瘤标志物对胰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2004年6月至2006年1月间的65例胰腺癌患者和25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行EUS-FNA,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EUS-FNA活检物的离心上清进行CEA、CA19-9检测,并与该患者外周静脉血清中的CEA、CA19-9进行对比和分析.随后对临床可疑胰腺癌而EUS-FNA病理学检测阴性的12例的病例进行随访,观察该方法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结果 (1)胰腺癌患者中EUS-FNA标本中CEA和CA19-9均高于血清(P<0.01).慢性胰腺炎患者EUS-FNA标本与血清中的CEA(P=0.122)和CA19-9(P=0.035)都没有明显差别.(2)对于EUS-FNA标本,胰腺癌中的CEA、CA19-9高于慢性胰腺炎(P<0.01).对于血清标本,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中的CEA没有明显差别(P=0.079),胰腺癌中的CA19-9高于慢性胰腺炎患者(P<0.01).(3)12例可疑胰腺癌随访后确诊10例为胰腺癌,2例为慢性胰腺炎.对于胰腺癌的诊断,血清CEA的敏感性为30%,血清CA19-9为70%;EUS-FNA活检物中CEA和CA19-9的预测敏感性均为90%.结论 胰腺癌EUS-FNA活检物中的CEA、CA19-9对提高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为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快速现场评估(rapid on-site evaluation, ROSE)在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抽吸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EUS-FNA)诊断胰腺实性占位性病变中的价值, 并比较细胞病理医师与经过培训内镜医师进行ROSE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将2014年1月—2020年12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医院因胰腺实性占位性病变行EUS-FNA并得出细胞学诊断的168例连续病例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1月—2017年11月行EUS-FNA的患者均未行ROSE, 纳入N-ROSE组, 共67例;2017年12月以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拟行ROSE的患者分为E-ROSE组和C-ROSE组, E-ROSE组由经过细胞病理学培训的内镜医师进行EUS-FNA和ROSE, 共59例;C-ROSE组由未经过培训的内镜医师进行EUS-FNA, 然后由细胞病理医师进行ROSE, 共42例。比较3组患者的穿刺次数、样本充分率、细胞学诊断、最终诊断和诊断效能(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和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对胰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胰腺癌患者、70例胰腺炎患者、50名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比较3组患者外周血内IL-33和CA19-9水平,评价IL-33和CA19-9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对胰腺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并比较不同病理分期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内IL-33和CA19-9的水平差异。结果 CA19-9水平超过临界值37 U/ml时对胰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为96.70%,当超过100 U/ml时诊断准确率有所上升,但超过1 000 U/ml时其诊断精确度却不再上升;当IL-33水平超过临界值50 pg/ml时对胰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准确率,且在超过100 pg/ml时有所增长,但超过300 pg/ml时其诊断正确率不再明显上升。CA19-9单独应用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均高于IL-33,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诊断灵敏度和准确性,但特异性略有下降。不同病理分期胰腺癌外周血内的IL-33和CA19-9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病理程度的严重,IL-33和CA19-9的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IL-33和CA19-9对胰腺癌的确诊和病理分期评估均有重要价值,且能弥补影像学诊断胰腺癌的不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