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失眠是以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或早醒为主诉的一类临床常见病。中医学认为,失眠的总病机是营卫失调,阳不入阴。对于失眠的辨证,历代医家多从"阴虚阳亢,邪火亢盛,神不内守"立论,治疗上常以滋阴敛阳、祛邪定惊、宁心安神为主,遣方用药也多用寒凉之品。但临床观察发现,阳虚失眠的病人亦不在少数,且阳虚失眠患者中以中老年人为主,以男性居多。笔者从阳虚角度来初步探讨对阳虚失眠病机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医文献认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倦及思虑太过、体虚久病是失眠证的主要病因,而"阳不入阴"为总病机。分析历代医家治疗失眠病证的文献,其临床用药规律以补益、安神、清热三大类药物为主线,多随证配伍化痰、行气、消食、活血、平肝、温里、固涩之品,对现代临床治疗失眠证的选方用药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顽固性失眠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历代医家认为其病因多为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病机总属阳不入阴,阴阳失交,多论阴虚,少论阳虚,然临床阳虚致失眠亦不少见,本文主要探讨五脏阳虚致顽固性失眠。  相似文献   

4.
更年期失眠的总病机为阳不入阴,其中湿热之邪阻滞阳入于阴的通路是其病机之一。临床治疗当清热利湿,选用蒿芩清胆汤加减。  相似文献   

5.
从痰热论治失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中医文献对失眠的论述主要有营卫阴阳、神主睡眠、脏腑失和三方面,以阴阳消长睡眠理论为指导,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痰为百病之母"、"人之诸疾悉出于痰",痰热也是导致失眠的重要病机。痰热内扰、心神不安可致失眠,痰热致阳不入阴而失眠,痰热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致失眠。故失眠均可从痰论治。温胆汤经历代医家临床应用及现代实验及药理研究也充分被证明了治疗失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许成  陈甦 《中医药通报》2023,22(3):12-14
失眠的主要病机为阳不入阴,阴阳失衡。陈甦主任认为,瘀血、气滞、痰阻等因素导致阳气入阴的通道受阻是失眠的主要病机。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阴阳两气的调整,使阴阳相交。应重视祛除阳不入阴的因素,调整阴阳的平衡,使阴阳两气相交。可选择肝郁不寐汤、黄连温胆汤、半夏白术天麻汤、血府逐瘀汤等方剂治疗。  相似文献   

7.
“阳不入阴”为不寐的主要病机,最早确立于《黄帝内经》,意为卫阳不能入于阴分的病机概括,该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且为脏腑阴阳的辨证奠定基础。“促阳入阴”是治疗不寐的关键,治疗强调燮理阴阳,使阴阳恋合,而夜寐自安。本文将从中焦脾胃之虚实致中道不通、“阳”盛及“阴”虚分别论述“阳不入阴”之原因,并从这三个角度出发阐述治疗不寐应和胃开中,以交通阴阳,虚则补虚和中,以顾护中焦,实则祛实畅中,以调和脾胃;阳气亢盛,不能入阴,则清热泻火,以衰其盛阳;阴血亏乏,不能涵阳,则滋阴生津,以养阴敛阳。同时,辅用重镇安神,以潜静其阳;促进脑肠相通,以阴交阳治法,以期为“阳不入阴”之不寐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8.
杨勇 《光明中医》2011,26(11):2236-2237
失眠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而导致的睡眠不足。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历代中医医家对失眠的病因病机存在不同的认识和见解[1],提出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  相似文献   

9.
王净净教授认为失眠的中医病机以阴虚阳浮、阳不入阴为核心,治疗当以育阴养血、潜阳安神为主。  相似文献   

10.
夏平 《中医临床研究》2012,4(7):67+69-67,69
脑震荡后失眠治疗上有一定难度,中医认为脑震荡后气血循失常,瘀血阻滞脑络,致使营卫二气运行失调,阳不入阴。阳主兴奋,阴主安静,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如果阳不入阴,就会使人处于兴奋状态,不易入睡。血府逐瘀汤调理气血、燮理阴阳,切合脑震荡后病机,能有效治疗脑震荡后失眠。  相似文献   

11.
“阳不入阴”理论源于《灵枢·大惑论》,创立之初即用来阐述失眠的发病原理。失眠是临床上围绝经期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因其迁延难愈,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围绕“阳不入阴”理论,围绝经期失眠总病机可归纳为阴虚、阳亢、阴阳交互通路受阻三个方面:“阴虚”病机主要责之肝肾阴虚,“阳亢”病机主要责之心肝火旺,“阴阳交互通路受阻”病机则责之血瘀、痰浊阻滞阴阳之正常相交。针对不同病机,临证可采用补益肝肾、清肝降火、活血化瘀、祛痰化浊等方法,以使阴阳相交,夜能安寐。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2.
简版:[摘要]中医学认为,阳入于阴是睡眠活动的本质,阳虚精神失养,阳不入阴是阳虚失眠的主要病机。天雄散以温阳、补阳、助阳、潜阳为主,兼涩精安神,其加减治疗阳虚精神失养、阳不入阴所致的失眠有显著疗效。笔者就阳虚失眠的病因病机以及辨证要点进行阐述,并分析了天雄散治疗阳虚失眠症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余尚贞教授认为失眠的主要病机是阳不入阴,卫不入营,阴阳之气失于交合,阳盛阴衰是其重要原因。阴阳正常出入交接在于三阴三阳开阖枢的功能正常,倘若开阖枢功能失调,则会引起失眠的发生。余尚贞教授基于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治疗上融通伤寒温病,不拘泥于经方和时方,同时应用治疗失眠。  相似文献   

14.
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栗锦迁教授抓住阳不入阴,阴不含阳为失眠之基本病机特点,随证化裁,灵活加减,疗效确切。本文分别从痰热扰心、气血虚弱、肝郁气滞三个证型论述其治疗失眠之施治思路及遣方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5.
总结李方洁教授对气机升降出入与失眠病因病机关系的认识和调畅气机辨治顽固性失眠的经验:气机升降出入失调,气机不畅,"阳不交阴"是顽固性失眠的主要病因病机之一,不可忽视。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运行模式有肝木升、肺金降、肾水升、心火降,脾胃执中央以运四旁,为气机升降之枢,以及人与外环境之间的"出入关系"。临证多见的肝气不升、胃气不降,心火不降、肾水不升,卫不入营、阳不入阴等顽固性失眠,反映气机运行失于条畅的不同环节。故以调畅气机为切入点,常收桴鼓之效,待证去七分再调其气血阴阳以巩固预后。  相似文献   

16.
开阖枢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是对三阴三阳气化功能及联系的形象概括和总结。三阳之开阖枢反映的是阳气的释放,三阴之开阖枢反映的是阴气的潜藏。“阳不入阴”是不寐的基本病机,三阴三阳之开阖枢的正常调节对阴阳协调运动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对六经开阖枢与营卫及失眠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新的思路及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亚健康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笔者综合中医典籍相关论述,得出失眠以"阳不入阴"为总病机,从不同生命层次对其辨析,为失眠辨证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失眠乃阳不入阴所引起的以经常不易入寐为特征的病症,临床多因肝阴不足,心神不安所引起,但辨证施治应综合考虑,凡能引起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者皆可导致失眠。故临床应辨证论治,把握本质病机,注重内脏的调治,以求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历代医家对于失眠的病因病机的认识,旨在对以后失眠的治疗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为失眠的研究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历代医家对阴吹之病机没有正确认识,常使阴吹之辨治失于谬误,只有搞清楚了阴吹之真正病机,才能顺从其正确病机确立正确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