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比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诊断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分析CABG后AKI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73例CAB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CABG是否发生AKI分组为AKI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4h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尿素氮(serum urea nitrogen,BUN)、尿液胱抑素C(urine cystatin C,Cys C)及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的表达水平;以AKI为作因变量,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自变量,分析CABG后AKI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多因素及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为CABG后AKI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结果 AKI组与对照组术前Scr、BUN、Cys C及KIM-1的表达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KI组术后Scr、BUN、Cys C及KIM-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586、3.728、4.325、3.089,P均小于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移植血管桥数量、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低心排作为CABG后AKI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移植血管桥数量及术后低心排作为CABG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BG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Scr、BUN、Cys C及KIM-1的表达水平,作为AKI的诊断标志物;年龄、移植血管桥数量及术后低心排作为CABG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严格进行术前评估、降低手术风险、围术期保护及改善肾功能,降低CABG后AKI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脓毒症继发急性损伤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凝血变化是急性肾损伤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筛选脓毒症过程中同急性肾损伤相关的凝血指标。方法 本研究收集外科、急诊及呼吸重症监护室的脓毒症患者,纳入132例脓毒症患者,其中合并急性肾损伤64例,非急性肾损伤68例。收集各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入ICU第1个24h内各项实验室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Cox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KI组与非AKI组相比,抗凝血酶Ⅲ(P=0.007)显著降低,D-二聚体则显著升高(P=0.006)。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显示,D-二聚体与抗凝血酶Ⅲ为脓毒症继发AKI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018(95%CI:1.127~8.083)和2.89(95%CI:1.181~7.070),P<0.05。利用Cox回归分析显示仅有D-二聚体同病死率相关,HR值1.347(95%CI:1.081~1.677),P=0.008。结论 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Ⅲ是脓毒症继发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D-二聚体升高同脓毒症继发AKI的28d病死率高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D-二聚体(D-dimer,D-D)、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评分)对评估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346例脓毒症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按28d预后将脓毒症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PCT、D-二聚体及SOFA评分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认影响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血清铁蛋白、PCT、D-二聚体和SOFA评分的组合,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对评估脓毒症患者入院后28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1)死亡组的血清铁蛋白、PCT、D-二聚体和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铁蛋白、PCT、D-二聚体和SOFA评分是影响脓毒症患者28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肾损伤(AKI)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临床特点,探讨CRRT介入时机对重症AKI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明确诊断AKI行CRRT患者141例,其中男性89例,女性52例;年龄3~88岁,平均年龄53.93岁。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分KDIGO 1、2期和KDIGO 3期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查、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并对患者28 d生存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得出影响重症AKI患者28 d存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基线资料:KDIGO 1期18例,KDIGO 2期32例,KDIGO 3期91例;KDIGO 1、2期血肌酐、尿素氮、尿酸明显低于KDIGO 3期(P<0.001),其余生物化学指标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总住院日、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日、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脏病)无明显差异(P>0.05)。引起重症AKI诱因组成:脓毒症54例(占38.3%),心脏术后25例(占17.7%),失血性休克22例(占15.6%),为引起AKI诱因的前3位;诱因为心脏术后的KDIGO 1、2期患者明显高于KDIGO 3期(P<0.001)。严重程度和预后比较:KDIGO 1、2期序贯脏器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低于KDIGO 3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IGO 1、2期28 d生存率(70.0%)明显高于KDIGO 3期(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是否机械通气、白细胞、血肌酐、白蛋白与生存率无关;高SOFA评分、高APACHEⅡ评分、KDIGO 3期为28 d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ICU入住时间增加是28 d存活率的保护因素。结论基于KDIGO分期的早期CRRT,有望改善重症AK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蜂蜇伤所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表达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1年5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且经过筛选的92例蜂蜇伤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有无...  相似文献   

6.
急性肾损伤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既往被称为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一种由不同病因所致、具有不同临床表现并以肾小球滤过率迅速下降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败血症等严重疾病,也常见于各类肾脏疾病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血清中降钙素原(PCT)、乳酸(Lac)、快速肌钙蛋白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肾损伤(AKI)表达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ICU 116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AKI组)及124例脓毒症未合并AKI患者(非AKI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清PCT、Lac、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水平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估血清PCT、Lac、cTnI、cTnT及其联合检测对ICU脓毒症患者合并AKI的诊断价值;并根据AKI组患者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分期分为Ⅰ期组、Ⅱ期组、Ⅲ期组3个亚组,分析ICU脓毒症合并AKI患者KDIGO分期与上述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KI组与非AKI组性别、年龄、入院主要急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KI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病率、APACHEⅡ评分及血清PCT、Lac、cTnI、cTnT水平均高于非AKI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PCT、Lac、cTnI、cTnT及其联合检测均对ICU脓毒症患者合并AKI具有较高诊断价值(P<0.05),且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经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发现ICU脓毒症合并AKI患者KDIGO分期与血清PCT、Lac、cTnI、cTnT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358、0.491、0.411、0.402,P<0.05).结论 血清PCT、Lac、cTnI、cTnT水平可辅助临床尽早诊断ICU脓毒症患者合并AKI,并判断病情进展情况,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尿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与心梗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急性肾损伤诊断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在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按照纳入标准选择经诊断为心肌梗死且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急性肾损伤(AKI)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并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术前和术后特定时间点的尿液标本,测定尿液标本中KIM-1和NGAL水平.通过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两组间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根据纳入标准,共纳入94例患者,其中AKI组36例,非AKI组58例.且AKI组在术后4h、6h、8h及12h尿中KIM-1和术后大部分时间内尿中NGAL水平均高于非AKI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另外,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心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后患者尿中NGAL和KIM-1水平可作为心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出现AKI具有早期诊断价值,且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查阅2021-01—2022-01本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根据其中80例患者28天转归,分为生存组(n=42)和死亡组(n=38),两组均进行集束化综合治疗,并检查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6h CRT及其它临床指标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RT及临床资料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预判CRT对患者28d死亡风险。结果:死亡组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WBC)、血尿素氮(BUN)、肌酐(Scr)、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4h内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治疗后6h CRT与生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WBC、BUN、Scr、SOFA评分和治疗后6h CRT是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其中WBC、SOFA、治疗后6h CRT是独立危险因素。ROC表明治疗后6h CRT为3.15s时,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28天死亡的灵敏度为68.4%,特异度为71.4%,曲线下面积(AUC)0.71(95%CI:0.59-0.82)。结论:集束化综合治疗后6h CRT延长是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脓毒性休克预后有良好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对感染性休克(SS)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52例SS致AKI患者随机分为接受CRRT治疗的CRRT组和接受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的IHD组,各12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肾功能指标、血乳酸、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生存率等情况.结果 治疗24、48h后,两组血CO2-C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血乳酸、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APACHEⅡ、SOFA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CRRT组与IHD组血CO2-CP、乳酸、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RT组与IHD组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RT组与IHD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治疗SS致AKI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酸碱平衡和肾功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齐蕊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10):1868-1871
目的:分析本院急诊重度患者住院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本院接收的急诊重度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30 d预后结局分为死亡组(n=30)与生存组(n=59).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诊重度患者住院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各预后指标预测急诊重度住院患者病情转归的价值.结果:死亡组与生存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血糖、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乳酸(Lactic acid,Lac)、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Ⅱ,SAPSⅡ)、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Mortalit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sepsis,MEDS)、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c、GCS评分、SAPS Ⅱ评分、APACHE Ⅱ评分、MEDS评分为影响急诊重度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ac、GCS评分、SAPS Ⅱ评分、APACHEⅡ评分、MEDS 评分预测患者死亡的 AUC 分别为 0.720、0.784、0.665、0.739、0.753(P<0.05).结论:Lac、GCS评分、SAPSⅡ评分、APACHEⅡ评分、MEDS评分为影响急诊重度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预测患者病情,采取个体化应对措施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肌钙蛋白(hs-TnI)水平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脓毒症患者112例,入院1h内检测hs-TnI水平,并将其分为hs-TnI正常组和hs-TnI升高组;入院24h内进行APACHEⅡ评分。分析hs-TnI升高组hs-TnI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比较两组患者基础疾病和并发症急性肾损伤(AKI)分布;比较两组患者升压药、机械通气及针对AKI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使用率和使用时间;比较两组总住院时间、住ICU时间和住院死亡率、ICU死亡率。结果:hs-TnI升高组基础疾病比例和AKI发生率显著高于hs-TnI正常组(P<0.01)。hs-TnI水平升高患者APACHEⅡ评分也升高,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2=0.5958,P<0.01)。两组机械通气和升压药使用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hs-TnI升高组机械通气和升压药治疗时间显著长于hs-TnI正常组(P<0.05或P<0.01),针对AKI的CRRT使用率高于hs-TnI正常组(P<0.05);hs-TnI升高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死亡率和ICU死亡率显著高于hs-TnI正常组(P<0.05)。结论:hs-TnI升高有助于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hs-TnI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脓毒血症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与白细胞介素27(IL-27)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76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按照确诊分为:休克组,28例;脓毒血症组,48例;选择一般感染患者50例为对照组,并以正常体检者50例为正常组.比较各组的血浆BNP、IL-27、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脓毒症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的差异.随访1个月分析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差异,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死亡相关的临床指标.结果 休克组的BNP、IL-27、hs-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最高,脓毒血症组次之(P<0.05),而对照组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随访1个月死亡组的BNP、IL-27、hs-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患者(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BNP、IL-27及SOFA评分是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浆BNP与IL-27联合检测能有效评估脓毒血症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结局.  相似文献   

14.
正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表现为多种原因造成的肾功能急性下降,是影响多器官、多系统的临床重症。尽管近年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治疗及肾脏替代技术均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死亡率却无明显下降。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减少患者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2005年国际肾脏病学界和急救医学界提出应用"急性肾损伤"来取代传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概念,目的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转归的危险因素。方法5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检测血浆NT‐proBNP、乳酸、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估入院24h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 CRP、NT-proBNP、APACHE I、血清降钙素原是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349,1.648,1.780,1.279。结论血浆NT‐proBNP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检测NT‐proBNP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5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浆NT-proBNP、乳酸、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估入院24h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比较不同病变程度及不同预后患者各指标差异,并比较各指标间相关性。结果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患者血浆NT-proBNP、乳酸、APACHEI、CRP均明显高于一般脓毒症组(<0.05);死亡组血浆各指标值均高于存活组(<0.05);NT-proBNP水平与乳酸、APACHE I 评分、CRP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6,0.525,0.537(<0.05)。结论血浆NT-proBNP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检测NT-proBNP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pancreatitis,SAP)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5例SAP合并AKI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58).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CBP治疗;比较治疗一周内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酸(Uric acid,UA)、尿量、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生理和健康状况[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结果:治疗1周内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IL-6、PCT、CRP、BUN、UA、Scr水平和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尿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BP治疗SAP合并AKI患者疗效明确,可降低患者死亡率,并改善患者肾功能,消除血清炎症因子,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糖代谢、尿量和肾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年 3 月至 2023年 5 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 86 例脓毒症所致AK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3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CRRT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糖代谢、预后情况和肾血流动力学.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 2 h血糖(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PBG)、肾血流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平均渡越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FPG、2PBG相较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尿量恢复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器官支持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1);两组的肾血流峰值强度、AUC、平均渡越时间均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RRT可有效改善脓毒症所致AKI患者糖代谢、尿量和肾血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尿液uIL-18及血中ET-1、persepsin联合检测在肾结石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肾结石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ndey injury,AKI)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肾结石术后非AKI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中ET-1、persepsin及尿中uIL-18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在诊断肾结石术后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结果观察组患者血中ET-1及perseps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尿中u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不同指标作为鉴别诊断的金标准,uIL-18作为诊断指标时AKI共98例,ET-1作为诊断指标时AKI共90例,persepsin作为诊断指标时AKI共99例,三指标联合应用作为诊断指标时AKI共96例;uIL-18、ET-1、persepsin三指标联合应用评估肾结石术后AKI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AUC均明显高于三指标单独应用,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IL-18、ET-1、persepsin水平联合检测有效提高肾结石术后急性肾损伤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Hippo信号通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条调节器官生长和组织大小的重要信号通路,其已被证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Hippo信号通路与肾病的相关性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急性肾损伤(acute renal injury,AKI)方面,Hippo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以及AKI进展至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等多个环节.此外,Hippo信号通路还参与多种慢性肾脏病,包括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等的发生和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