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干眼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干眼症状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 1752例(3503只眼)近视眼患者行LASIK治疗,分别观察术前、术后1周、1、2、3个月的干眼症状,包括干涩感、异物感等,并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泪膜破裂时间测定及泪液分泌试验.结果 术后1周至2个月干眼症状较术前明显加重;术后1周角膜荧光素染色着色眼数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1周、1、2个月泪膜破裂时间均较术前缩短;术后1周、1、2个月泪液分泌量较术前明显减少.结论 干眼症是LASIK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术前应积极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使LASIK术后干眼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
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干眼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了解高度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干眼症状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84例(168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行LASIK手术,分别观察术前、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干眼症状,包括干涩感、异物感等,并行角膜荧光素染色,记录泪液分泌量(SchirmerⅠ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BUT),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周至2个月干眼症状明显加重(p<0.01),直至3个月角膜荧光素染色仍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1周至3个月泪液分泌量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术后1周至2个月BUT较术前明显缩短(p<0.01)。而术后1周有56眼(33.33%)达到干眼症诊断标准,术后一个月为61眼(40.39%),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结论高度近视LASIK术后发生干眼症为常见并发症,临床上应采取相应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干眼症发生率,减少其危害。  相似文献   

3.
泪腺肿物切除术后干眼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泪腺肿物切除术后患者术眼干眼症状及相关指标变化。方法 37例(37只眼)泪腺肿物患者行泪腺肿物切除手术,分别观察术前、术后2周干眼症状,包括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等,并行相关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泪液分泌检查及泪膜破裂时间测定。结果泪腺肿物切除术后2周,小部分患者出现干眼症状(16%),反射性泪液分泌减少,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2周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和泪膜破裂时间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泪腺肿物切除术后,小部分患者术眼出现干眼症状,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4.
泪道栓治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干眼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可降解型VisiPlug泪道栓治疗准分子激光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科就诊的23例(46只眼)拟行准分子激光手术且术前伴有轻到中度干眼患者,术后应用VisiPlug泪道栓进行泪道栓塞。分别于准分子激光术前、泪道栓塞术前、栓塞术后2周及3个月,针对干眼症状及泪道栓使用舒适度进行问卷调查,并行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及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检查,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准分子激光术后,患者干眼症状明显加重,SⅠt和BUT明显下降;泪道栓塞术后患者干眼症状明显减轻,SⅠt和BUT明显增加和延长,人工泪液使用频次下降;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随访期间除1只眼栓塞术后1d泪道栓脱落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VisiPlug泪道栓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准分子激光术后干眼,增加眼表泪液量,改善泪膜稳定性,缓解干眼症状,替代人工泪液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阳  何阳 《眼科》2004,13(4):230-232
目的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后患者多有干眼症状 ,导致这些变化的机制并不很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和探讨LASIK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Moria2自动板层刀 ,鹰视准分子激光仪 ,对 6 5例 (130只眼 )近视患者行LASIK ,男 34例 (6 8只眼 ) ,女 31例 (6 2只眼 ) ,年龄 18~ 4 2岁 ,观察术前、术后 1天、1周、1个月的干眼症状 ,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Ⅰ )及泪膜破裂时间 (BUT)变化结果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 16 9%患者 (2 2 /96 )有干眼症状 ,术后 1天、1周和 1个月分别是 94 6 % (12 3/12 0 ) ;80 % (10 4 /130 ) ;5 8 4 % (76 /12 3)的患者有干眼症状明显加重 ,1个月接近术前水平 ;术后 1天泪液分泌量增多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 1周泪液分泌量减少 ,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 1个月泪液分泌量较术前无明显减少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术后 1天、1周、1个月和BUT均较术前缩短 (P <0 0 5 )。结论 :LASIK对泪膜的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术后常导致干眼症状的发生 ,其发生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术前行泪液分泌 (Schirmer试验Ⅰ )、泪膜破裂试验BUT等检查排除干眼症状 ,术后使用人工泪液对LASIK患者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工泪液联合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液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干眼的疗效.方法 选择翼状胬肉术后有干眼症状的患者82例(96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1例(48只眼),治疗组给予人工泪液(泪然)和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金因舒)治疗,对照组单用人工泪液,裂隙灯下观察,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2周、4周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实验(schimer-1),角膜荧光素染色(FL)以及干眼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Schirmer-1、BUT、F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周、4周,治疗组schimer-1、BUT、FL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工泪液联合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液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干眼疗效优于单用人工泪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有干眼症状的患者62例62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1例31眼,治疗组采用人工泪液(泪然)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金因舒)滴眼,对照组单用人工泪液。记录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2,4wk的干眼症状评分,裂隙灯下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干眼症状评分、BUT,SⅠt,F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4wk,治疗组干眼症状评分、BUT,SⅠt,F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泪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干眼疗效优于单用人工泪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单纯老年性白内障与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后的干眼情况. 方法将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202例(225只眼)分为A、B两组,A组为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10例(127只眼),B组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92例(98只眼),分别于术后1 d、7 d、1个月、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干眼症状、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以及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等情况.结果 B组术后各时间点干眼症状明显重于A组,术后1、3个月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短于A组,术后各时间点角膜荧光素染色明显多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B组患者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干眼发生更早,症状更明显,持续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9.
胡杨  赵鸣  丁洁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8):1370-1372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及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158眼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干眼症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rhEGF联合玻璃酸钠组)和对照组(玻璃酸钠组)。治疗4wk后评估疗效、干眼症状(干眼问卷),检查BUT、SⅠt、FL,检测患眼泪液IL-1β、IL-6、TNF-α水平。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4wk后,两组BUT、SⅠt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 两组干眼问卷评分及FL、患眼泪液IL-1β、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加用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可显著改善患者干眼症状、患眼泪膜稳定性、泪液分泌情况及角膜上皮细胞完整性,减轻炎症反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工泪液联合维生素A棕榈酸酯凝胶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人民医院就诊并诊断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干眼症的患者68例(68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人工泪液和维生素A棕榈酸酯凝胶滴眼,对照组单用人工泪液.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采用裂隙灯下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的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共计入组患者68例(68只眼),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34只眼).所有患者均按计划完成相应治疗和检查.治疗组和对照组BUT、SIT、FL三项检查的初始评分均无明显差别,在治疗组接受人工泪液联合维生素A棕榈酸酯凝胶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后,2周、4周的三项检查的评分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结论 人工泪液联合维生素A棕榈酸酯凝胶滴眼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干眼疗效优于单用人工泪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干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 XM  Zhao X  Hu LZ  Wang W 《中华眼科杂志》2007,43(1):10-13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手术后干眼症的发病情况。方法对37例(50只眼)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手术前3d、术后1周、1和3个月进行眼部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表情况、角膜和结膜荧光素染色、泪液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试验Ⅰ(STⅠ)、结膜印迹细胞学(IC)检查。使用眼表疾病指数调查表评价干眼症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应用25项改良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视觉功能问卷了解患者眼部情况、日常生活和视功能的总体情况。结果白内障患者经白内障手术获得了良好的视功能,但术后部分患者出现顽固性干眼症状。白内障术后患者可出现泪河线变窄,BUT变短、STⅠ减少,角结膜荧光素染色加重。此现象可在术后1周即可出现,术后1个月时达到最明显的状态,术后3个月时部分患者的症状可有一定程度恢复。IC检查显示:术后结膜杯状细胞的密度明显低于术前。结论白内障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干眼症状和体征,应及时给予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天津爱尔眼科医院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有干眼症状的患者56例80只眼,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8例40只眼,治疗组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普南扑灵)和玻璃酸钠滴眼液(爱丽)滴眼,对照组单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记录患者用药前1d和用药后3d、1、4周的干眼症状评分,裂隙灯下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干眼症状评分、BUT、SIt、F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d,1,4周,治疗组干眼症状分、BUT、SIt、F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组内各时间段干眼症状分、BUT、SIt、F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疗效优于单用玻璃酸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减少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干眼症状的方法。方法:对659例1311眼行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行术前筛查及羧甲基纤维素眼液点眼临床干预,分别观察术前、术后1wk;1,3和6mo的干眼症状,包括干涩感、异物感等,并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泪膜破裂时间测定及泪液分泌试验。结果:术前干眼者术后1wk;1,3和6mo干眼症为45.0%,31.7%,15.1%和4.1%;术前无干眼者术后干眼症分别为32.8%,19.5%,8.1%和1.9%。结论:采取术前筛查和药物干预是减少LASIK术后干眼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谢驰  方芳  方严 《眼科新进展》2017,(8):773-77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与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4月至10月收治的137例(176眼)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合并糖尿病情况分为糖尿病组及单纯白内障对照组,其中糖尿病组58例(71眼)、对照组79例(105眼),对比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干眼指标.结果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均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糖尿病组术眼术后l周、1个月、3个月的问卷调查表(McMonnies questionnaire,MQ)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fluorescein,FL)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 test,SⅠt)均明显差于术前2d(均为P<0.01),随时间延长均趋于逐渐缓解;对照组患者术眼术后1周、1个月的MQ评分、FL染色、SⅠt均明显差于术前2d的指标(均为P<0.0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BUT与术前2 d BUT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术后3个月所有指标与术前2d均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糖尿病组术眼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MQ评分、BUT、FL染色、SⅠt均明显差于对照组(均为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术后并发干眼症状较单纯白内障术后患者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5.
陆守权  曾志成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0):1790-1792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泪然)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舒)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青光眼滤过术后有干眼症状的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30眼,治疗组采用人工泪液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对照组单用人工泪液。记录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2,4wk的干眼症状评分,裂隙灯下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干眼症状评分,BUT,SⅠt,F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4wk治疗组干眼症状评分,BUT,SⅠt,F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泪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疗效优于单用人工泪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小梁切除术前后干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后干眼症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36例(40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小梁切除术前 3 d ,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行眼部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表情况、角膜和结膜荧光素染色、泪液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 试验(ST I)、结膜印迹细胞学(IC)检查.结果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经小梁切除术保持了良好的视功能,但术后部分患者出现顽固性干眼症状.小梁切除术后患者可出现泪河线变窄,BUT变短、ST I泪液分泌减少、角膜荧光素染色加重.此现象可在术后1周出现,术后1个月时达明显状态,术后3个月部分患者的症状可有一定程度恢复.术后结膜杯状细胞的密度明显低于术前.结论 小梁切除术后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干眼症状和体征,应及时给予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强脉冲光(IPL)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中重度干眼的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 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计划行双眼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并患有MGD相关中重度干眼的患者40例40眼, 采用Excel随机数公式随机选择一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常规使用人工泪液治疗干眼, 不定期按需接受睑板腺按摩治疗, 并依据患者意愿, 根据是否接受IPL治疗, 分为治疗组20例20眼和对照组20例20眼。治疗组手术前进行3次IPL治疗, 每2次之间间隔2周, 末次治疗完成至少2周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2个组于首诊(基线)以及白内障术前1 d(即治疗组结束IPL治疗后2周)、术后1周以及术后1个月进行评估, 包括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泪液分泌试验Ⅰ(SⅠt)、泪膜破裂时间(TBUT)、泪河高度、睑板腺萎缩不同评分眼数、睑板腺排出能力不同评分眼数。结果对照组基线、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OSDI评分分别为(47.83±10.17)、(...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下泪点封闭术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重度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0-01/2011-01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9例38眼使用人工泪液效果欠佳的中重度干眼症患者,采用下泪点封闭术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前3d及术后1wk;3,6mo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泪液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Ⅰ试验(SⅠt)以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术前干眼患者主诉多为干涩、异物感、视疲劳。术后患者上述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与术前相比, 15例30眼荧光素染色角膜上皮点状着色消失,下睑缘明显有泪河线形成。与术前相比,BUT和SⅠt明显增加和延长。 结论:下泪点封闭术可明显改善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眼表的泪液量,打破干眼症泪液分泌的恶性循环,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中重度干眼症患者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对正常眼表的影响。方法:对34例(4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观察术前、术后3,10d;1,3mo的干眼症状(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nner′I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10d内患者有明显的干眼症状,术后3d和10d荧光素试验较术前明显增多;而且泪液分泌量术后10d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术后1~3mo接近术前水平(P>0.05)。术后3,10dBUT均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1~3mo后接近术前水平(P>0.05)。结论: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眼表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发生机制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积极采取预防、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联合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hEGF )对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10/2016-05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150例150眼,随机分为试验组(75例75眼)和对照组(75例75眼)。试验组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联合rhEGF治疗,对照组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单药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wk,1mo的干眼主观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 FL)情况、泪液分泌试验( SⅠt)以及泪膜破裂时间( BUT)。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干眼主观症状、泪膜稳定性指标(BUT、FL、SⅠ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随时间延长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干眼主观症状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UT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Ⅰt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联合rhEGF可有效改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状,恢复泪膜稳定性,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