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病例摘要患者,40岁,汉族,因月经期小腹疼痛4年、阴道不规则流血3个月于2004年10月25日入院。妇科检查:阴道血染,子宫颈光滑,子宫大小如孕3个月。B超示:子宫占位性病变。手术所见: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浆膜面光滑。大体标本检查:次全切子宫标本一个,大小为7cm×6.5cm×5.5cm,表面光滑,纵行剖开子宫,子宫前壁厚1.5cm,后壁厚2cm,子宫内膜厚0.2cm,在子宫后壁肌壁间可见两个结节状肿物,大小分别为:2.5cm×2.5cm×2.3cm、1cm×0.8cm×0.6cm,切面灰白色、漩涡状、质韧、有明显假包膜。在子宫底肌壁间可见2.5cm×2cm×2cm的局限性结节,结节与周围…  相似文献   

2.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灶切除术中无张力疝补片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我院收治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其中3例患者病灶范围大且深,病灶切除后腹壁前鞘缺损过大不能常规对合,予无张力疝补片替代腹壁前鞘组织缺损修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片修补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侵犯腹直肌和/或腹膜)切除后腹壁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0年5月17例采用无张力补片修补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引起的腹壁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其中腹膜外修补12例,腹腔内修补5例,手术顺利,随访1~3年均未见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和切口疝。结论补片修补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切除后腹壁缺损的临床效果显著,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型及其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对35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所浸润的组织层次不同,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35例患者分为皮下脂肪型18例、前鞘肌肉型15例和腹膜型2例。根据不同型别分别在不同的麻醉方式下行异位病灶切除术,35例均切除病灶周围1~2 cm的正常组织,切口愈合良好,随访6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根据所浸润的组织层次及临床表现分为3种不同的类型,以对手术中麻醉方式选择及病灶切除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患者35岁,住院号173382。第一胎臀位作子宫下段剖宫产,伤口一期愈合。术后一个月发现切口上端有一黄豆大小肿块,每当月经来潮时感到疼痛。近一年来肿块逐渐增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肿块切除术,术中见切口上段左侧3×3×3cm 肿块侵入皮下组织,连包膜完整切除,切口上段右侧有肿块4×4×4cm 侵前入腹直肌鞘、腹直肌及腹膜,打开正常腹膜组织沿  相似文献   

6.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腹壁切口EMs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3~37岁,平均(30.7±3.6)岁,均为第1胎剖宫产术后,于剖宫产术后8~36个月时出现腹部切口痛,切口瘢痕处或切口瘢痕周围腹壁肿块。入院时距剖宫产术9个月~6年,肿块约1cm×2cm~4cm×4.5cm,边界欠清晰,质韧偏实,压痛明显,不活动。23例CA125轻度升高。结果:EMs病灶部位:49例完全位于脂肪层中,13例深达腹直肌,3例达腹膜。所有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壁异位病灶切除术,对5例病灶直径4cm的患者先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类药物治疗3次(每28~32d用药1次)后再手术。术后随访4~20个月,术后用药3个月,全部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无一例复发。结论:腹壁切口EMs诊断相对容易。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彻底切除病灶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术后继续用药可以避免复发。剖宫产术中采取预防措施是减少该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AWE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经验及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45例患者中剖宫产43例,宫外孕1例,子宫肌瘤切除1例。临床表现:腹壁包块42例,疼痛40例。病灶的平均直径为3.6 cm,单个病灶32例,2个病灶及以上13例;病灶部位:皮下脂肪层20例,腹直肌前鞘25例,肌层38例,腹膜4例。45例患者均进行手术切除包块,平均手术时间为36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8 m L,切口均一期愈合。在手术前有10例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停药后复发转手术治疗。复发2例(4.4%)。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临床表现较为显著的疾病,最佳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应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择期手术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切除术后肌壁间妊娠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报告  患者 ,4 5岁。因子宫内膜切除术后 1年 ,药物流产后不规则阴道流血 1月余入院。患者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于 1年前在某院行子宫内膜电切术 ,术后月经稀发 ,1月余前因停经 5 0 +天自行药物流产 ,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 ,于本院清宫两次 ,术后阴道仍然淋漓不断流血。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可 ,贫血貌 ,子宫增大如孕 2 +月大小。B超提示子宫肌层内不均质回声 ,血HCG 9U/L。入院后止血治疗无效 ,行子宫全切术。术中可见子宫如孕 2 +月大小 ,表面光滑。术后切开子宫见子宫前肌壁间内有一 2cm× 3cm× 4cm大小坏死组织 ,切除标本经本…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诊治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全部得到确诊,其中腹壁肿块位于皮下脂肪层者36例,位于腹直肌鞘内者14例,直径在1.5cm-5.6cm之间。结论: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发病因素及治疗方式,降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年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1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资料。结果:2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时间3个月~6年,病灶位于皮下14例,肌层5例,1例侵入筋膜,1例侵入腹膜,手术切除后复发少。结论:剖宫产手术操作要精细,保护腹壁切口,术中清洗切口及腹盆腔,可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手术切除是其最佳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1病例报告患者,67岁,因绝经12年伴阴道间断不规则流血1年,发现左附件包块2月余,于2005年9月6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则,绝经12年,G5P4。无内科疾病。1年前在当地医院行宫颈囊肿剥除术后出现阴道少许不规则流血。自服抗感染药后症状有所好转。2月前再度出现阴道流血。妇科检查:子宫前位,较正常略大,左附件区略增厚,活动,无压痛,未扪及明显包块。右附件区未触及。1月前B超检查:子宫3.5 cm×4.7 cm×4.4cm,内膜0.8 cm,子宫左侧3.5 cm×3.1 cm×3.2 cm实性团块,其旁有5.0 cm×4.3 cm×5.3 cm囊性占位,未治疗。入院后查:甲胎蛋白5μg/L,癌胚抗原6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法治疗剖宫产术后巨块型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病灶直径大于5cm的14例剖宫产后腹壁瘢痕EMs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6例采用常规手术(切口直径大于病灶1~2cm),8例采用改良手术(切口扩大至原剖宫产瘢痕大小并整形切口)。结果:14例患者病灶均累及脂肪组织、腹直肌及筋膜层,5例同时累及腹膜层。切除病灶直径6~10cm,平均7.5cm。5例行常规手术的患者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渗液平均8.9天(7~15天),术后复诊见患者腹壁切口处局部不平整,有不同程度凹陷或隆起。8例行改良手术的患者术后切口渗液平均3.8天(0~7天),腹壁手术瘢痕处切口对合好,腹壁平整,无凹陷或隆起。结论:改良术式治疗腹壁瘢痕内异症,术后伤口渗液少,愈合快,切口整齐美观,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报告患者 5 0岁 ,孕 2产 1,因月经量增多 3个月 ,发现下腹肿物1个月于 1997年 11月 15日入院。查体 :体温 36 .9℃ ,脉搏80 / min,呼吸 2 0 / min,血压 16 / 11k Pa,全身淋巴结无肿大 ,心肺正常 ,腹软 ,无压痛 ,下腹触及一手拳大小的肿物 ,无压痛。妇科检查 :宫颈光滑 ,子宫如孕 3 个月大小 ,活动、质韧、边界清、光滑、无压痛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双附件正常。B超检查 :子宫约 9cm× 11cm× 7.5 cm大小 ,在子宫左侧壁有一肿物 ,约 5 .1cm× 6 cm× 4.9cm大小 ,中心有液性暗区。实验室检查 :WBC8.5× 10 9/ L;Hb10 0 g/ L,入院…  相似文献   

14.
盆底腹膜后畸胎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患者,22岁,因B超检查发现盆腔包块1年余,同房后下腹隐痛数天入院。于2004年1月因中期妊娠在我院常规B超检查提示子宫后方混合性肿块,大小为10.0 cm×8.0 cm,考虑为卵巢畸胎瘤,未作处理。于2004年4月在外院行剖宫产术,术中探查子宫及双附件未见异常。术后10月在我院再次B超检查仍提示子宫后方混合性肿块,大小为11.3 cm×9.0 cm。入院查体:腹部未触及明显包块,无压痛。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子宫颈无法暴露,于耻骨联合下方稍偏左侧触及大小正常之宫颈,子宫前位,稍增大,质中,活动欠佳,无压痛。子宫后方触及约10.0 cm×10.0 cm×9…  相似文献   

15.
一、病例摘要 例1:患者女,31岁,因二次剖宫产术后3个月余,腹壁切口反复裂开2个月入院。既往剖宫产史6年,2008年3月前因瘢痕子宫在当地医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第5天拆线,切口甲级愈合。术后间断血性恶露达40余天,伴下腹坠痛不适,小便时加重,无发热,考虑为子宫复旧不良,未治疗。术后第45天出现切口渗液,局部换药2周不愈合,遂入本院。查体:腹壁横切口中央部分裂开2cm,深2cm,达腹直肌前鞘,渗液呈淡黄色,量较多,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报告患者60岁,G3P1,因绝经后间断阴道不规则流血4月余于2001年5月16日入院。53岁绝经,4个月前出现阴道少量流血,粉红色,1天后自止。1月余前于我院门诊行彩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宫体癌待排),卵巢未萎缩。入院查体:T 36.5℃,P 72/min,R 20/min,BP120/70 mmHg,一般状况可,心肺腹无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宫颈萎缩,子宫后位,萎缩,活动尚好,无压痛,右卵巢可及,无压痛,左附件未及。辅助检查:阴式彩超示子宫后位,4.8 cm×4.4 cm×4.1 cm大小,宫壁回声不均,宫腔内可见边缘毛糙极不清晰中等回声区约3.3 cm×2.7 cm×1.8 cm,…  相似文献   

17.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腹壁切口EMs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3~37岁,平均(30.7-3.6)岁,均为第1胎剖宫产术后,于剖宫产术后8—36个月时出现腹部切口痛,切口瘢痕处或切口瘢痕周围腹壁肿块。人院时距剖宫产术9个月~6年.肿块约1cm×2cm~4cm×4.5cm,边界欠清晰,质韧偏实,压痛明显,不活动。23例CA125轻度升高。结果:EMs病灶部位:49例完全位于脂肪层中,13例深达腹直肌,3例达腹膜。所有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壁异位病灶切除术,对5例病灶直径〉4cm的患者先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类药物治疗3次(每28~32d用药1次)后再手术。术后随访4~20个月,术后用药3个月,全部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无一例复发。结论:腹壁切口EMs诊断相对容易。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彻底切除病灶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术后继续用药可以避免复发。剖宫产术中采取预防措施是减少该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1病例报告患者,55岁,因反复阴道流血1年,发现盆腔包块半年,诊断为“下腹部包块,阴道前庭赘生物”入院。入院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前庭尿道口右侧见一赘生物,大小约3cm×2cm×2cm,表面糜烂,呈菜花状,触之出血。阴道、宫颈光滑,子宫大小及双侧附件触诊不清,下腹部巨大包块,大小约22cm×20cm×20cm,边界不清,活动欠佳。B超检查:子宫轮廓欠清,左下腹巨大囊性非均质性包块,少量腹水。取阴道前庭赘生物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为:鳞状上皮癌(图1,见插页7-1)。于2004年3月11日在持续硬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盆腔粘连,子宫大小正常,左卵巢…  相似文献   

19.
患者57岁,住院号8124。于1989年8月因子宮颈癌I_b期,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病理诊断:子宮颈鳞癌。现因发现腹壁切口肿物伴轻度疼痛3个月余入院。查体:腹壁切口下1/4处可触及-8cm×7cm大小实性肿物,不活动,触痛明显,肿物左侧部分区域有波动感。应用先锋霉素V号肿物封闭,封闭前在波动处抽出稀薄血性液体,并做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亦未  相似文献   

20.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现将我院10年间诊治的9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自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院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年龄28-52岁,平均42.6岁。病灶大小为0.5-4.5cm,单发病灶7例、多发病灶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