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初次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在正规糖尿病治疗基础上,应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健康教育。记录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比较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注射部位情况。结果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岛素注射部位红肿、硬结、肌肉萎缩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本科室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进行健康教育,均干预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糖尿病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比较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和治疗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糖尿病健康素养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入院当天及出院前1 d对患者进行我对胰岛素的看法自评量表调查,出院前1 d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出院3个月后门诊检查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我对胰岛素看法评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控制优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的应用既可以提高患者对注射胰岛素治疗的认知,增强患者对使用胰岛素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良好的控制了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岛素访谈工具干预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接受为期2个月的糖尿病访谈工具干预,对照组不给予特殊措施。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血糖指标和患者对胰岛素治疗坚持程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糖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两组对胰岛素治疗的坚持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访谈工具可以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和胰岛素治疗的坚持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执行卡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150例住院期间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床尾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执行卡片制定的内容进行教育,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形式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胰岛素笔注射合格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使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执行卡片的观察组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率胰岛素笔注射合格率及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执行卡片内容全面,记录方便,能直观、真实反映护士对每个患者在住院期间提供的健康教育情况,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掌握健康教育知识,促进了健康教育的有效落实与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976-3978
将我社区门诊收治的164例糖尿病确诊病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菜单式"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情况。观察组患者3个月后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治疗依从率分别为98.8%和96.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7.8%和8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菜单式"健康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值得在社区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胰岛素治疗和胰岛素笔使用知识的掌握情况。出院后随访,检测2组患者血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笔使用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建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许镓珍 《妇幼护理》2023,3(15):3766-3767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3 月 期间本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糖尿病且注射胰岛素注射治疗患者 85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2 例)和对照组 (4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注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分析比较两组的胰岛素使用知识—行 为、生活质量以及胰岛素注射相关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胰岛素使用知识—行为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显 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胰岛素使用知识—行为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干预前有所上升,且观察组的升高幅度显著 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胰岛素注射相关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接受胰岛素注射 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胰岛素使用的认知及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并降 低胰岛素注射相关安全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接受全程健康教育,对照组38例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效果、自我管理、知识知晓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控制良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知识知晓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长期的疾病,接受全程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改善血糖控制情况,更具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看图对话教育工具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4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教育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接受过糖尿病知识统一培训的专科护士进行看图对话互动式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3个月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血糖达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看图对话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胰岛素使用教育规范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非专科糖尿病患者知识与行为的影响.方法:将80例初次使用胰岛素治疗的非专科糖尿病患者按内外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按胰岛素使用教育规范进行教育指导,对照组用常规方法进行教育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技术,胰岛素相关知识,低血糖预防、识别和处理能力,遵医行为的差异.结果:教育后两组比较胰岛素相关知识,低血糖预防、识别和处理能力,胰岛素注射技术,遵医行为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使用教育规范能明显提高患者胰岛素相关知识水平,正确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对改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态度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期间首次遵医嘱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37例,采用“我对胰岛素的看法”量表评估患者对胰岛素使用存在的障碍,使用胰岛素访谈工具进行健康教育访谈,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看法及接受程度.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胰岛素看法的总体得分及各个维度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胰岛素治疗的接受程度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胰岛素访谈工具可改变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看法,提高胰岛素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年资护士使用胰岛素工具包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门诊治疗的100例自行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由工作≥10年的高年资护士使用访谈工具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由工作5年的低年资护士使用访谈工具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不同年资的护理人员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b A1C达标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年资护士使用胰岛素工具包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优于低年资护士,应当加大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培训。  相似文献   

14.
董晓江 《全科护理》2014,(31):2971-2972
[目的]探讨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规范使用胰岛素的影响。[方法]将88例糖尿病病人按照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模式。评价糖尿病病人胰岛素使用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胰岛素注射技术并进行满意度调查,比较3个月后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胰岛素使用相关知识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注射技术的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有助于规范糖尿病病人规范使用胰岛素,并能有效巩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糖尿病结构化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00例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结构化健康教育,干预者是由医生、护士、药师、营养师和心理师组成的团队,实施过程包括住院和出院期间;对照组在住院期间,由护师和药师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及对胰岛素认知的得分差异。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和家属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胰岛素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医生、护士、药师、营养师和心理师组成的团队,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结构化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加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标: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5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5例,两组均使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使用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使用全程健康教育;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优于同组健康教育前和对照组健康教育后(P0.05)。观察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良好率、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使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效率,并提升患者的知识储备和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马天蓉  刘燕  张勤  刘玲  肖琼芳  樊林  陈开蓉 《护理研究》2013,27(15):1430-1431
[目的]探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包在2型糖尿病(T2DM)病人胰岛素治疗中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科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T2DM病人63例,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包进行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知识测试表及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出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两组均于出院当天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包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避免了健康教育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也增强了病人使用胰岛素的依从性,是一个有效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构化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2例住院治疗的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7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教育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过程满意度及出院时两组对胰岛素认知情况。结果:观察组对胰岛素治疗认知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家属对护理过程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构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认知水平,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过程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目视化健康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1日~6月30日接受治疗的T2DM患者80例按照随机编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目视化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T2DM知晓情况、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自我效能感[采用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DMSES)]、心理痛苦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对T2DM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危险因素、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FBG、2 h PBG、HbA_1c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观察组DMSES中饮食控制、锻炼、自我检测、医疗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后,两组情感负担、生活规律相关痛苦、人际关系相关痛苦、医生相关痛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目视化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改善血糖紊乱症状,提升自我效能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家属强化教育在出院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4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及家属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属强化教育。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糖尿病饮食原则、运动护理、自我监测、低血糖反应预防差异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糖尿病饮食原则、运动护理、自我监测、低血糖反应预防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家属实施强化教育,能提高出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