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药配合心电监护及必要的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予中药及必要的西药及心电监护)56例,单纯西医治疗组30例作对照。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死亡率10.9%(5/55),而对照组死亡率30.0%,两组患者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结合西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1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87例)采用西药治疗,中西医组(95例)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加中医辨证论治。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心肺功能、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相关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心功能改善:中西医组总有效率90.5%,西医组总有效率80.5%;症状改善:中西医组总有效率91.6%,西医组总有效率81.6%;中西医组均优于西医组(P〈0.01),另外,两组VA、pH、PaO2、SaO2、PaCO2及VA/VE比值均升高、PCO2值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中医辨证结合西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99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祛瘀通腑醒脑汤。3个疗程(3周)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治疗组为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治疗组昏迷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致死、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葛根素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86%)优于对照组(6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2个月,治疗组仅有1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79%,对照组有8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显著提高有效率,并可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豁痰祛瘀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豁痰祛瘀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27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8例,有效21例,元效5例,总有效率为9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豁痰祛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可起到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脑部供血,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用加味参附桂枝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休克的效果。[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参附桂枝汤。[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1%;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4.6%。[结论]并用加味参附桂枝汤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扶正抗移方联合放、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43例)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组,21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放、化疗同时,加服扶正抗移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放、化疗治疗。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有效率48.8%优于对照组(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半年生存率及头痛、偏瘫、抽搐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受益率、1年生存率及头晕、恶心呕吐症状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滴,连用14d。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和6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肌酸激酶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且降至正常所需时间也明显缩短(P〈0.001)。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孙小慧 《中外医疗》2013,(30):157-157,159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0年4月-2011年3月诊治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成功率为100.00%、满意度为90.91%,对照组分别为76.74%和74.4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恐惧心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有效的干预护理可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镁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来我科行急诊抢救的69例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静脉滴注;对照组则给予利多卡因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室颤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9%、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镁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AMI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2(IL-2)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40mL(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8、IL-2、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有效率为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8明显下降,IL-2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变化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明显降低AECOPD患者血清TNF-α、IL-8含量,升高IL-2含量,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夏勇  李晓龙 《中原医刊》2011,(21):105-10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入诊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观察组),与同期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后不行静脉溶栓(对照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比较两组再通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48.3%)。观察组再通47例,再通率为78.3%;对照组再通11例,再通率18.3%。观察组病死率(8.3%)明显低于对照组(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后行静脉溶栓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后不行静脉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3.
大柴胡汤加减方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加减方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柴胡汤加减方经胃管注入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5%的红糖水经胃管注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4.2%)优于对照组(73.5%)(P〈0.05);治疗后.实验组胰腺Balthazar CT评分值、APACHEII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基础上应用大柴胡汤加减方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按照卒中单元模式规范治疗及管理,治疗组在卒中单元模式规范治疗基础上增加中医辨证施治。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除言语外的各项神经功能缺损(意识、感觉、面瘫、上肢、下肢、步行能力)疗效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对比研究,客观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1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小青龙汤,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87.5%,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肺通气功能比较,治疗组FE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时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杨艳莉 《中外医疗》2014,(5):124+126-124,126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急症护理。方法对收治于该院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将这87例按照时间先后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5例,行综合护理,对照组42例,行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急诊护理之后,观察组再通率为77.78%,对照组再通率为47.62%,观察组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死亡率为8.89%,对照组死亡率为11.90%,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20%(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急救和临床急诊综合护理可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陈士军  徐纯超 《广东医学》2006,27(4):596-597
目的 探讨中西医鲒合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Hp阳性加阿莫仙、甲硝唑、枸橼酸铋钾服2周,胃萎缩、胃酸减少加维生素C;溃疡加奥美啦唑。6周为一疗程。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中医辨证施治,分脾胃虚寒(66例),脾胃湿热(43例),肝胃气滞(21例),胃阴不足(28例)。服药6周后,对临床症状、内镜象、胃黏膜IM及ATP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中医辨证施治6周后临床症状改善观察组为87.97%。对照组为77.24%(P〈0.05);内镜象改善观察组86.07%,对照组为76.55%(P〈0.05);病理改变比较瑚及ATP改善情况观察组87.34%,对照组为74.48%(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胃癌前病变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慢性肺心脏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3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一般护理;治疗组207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辨证运用中药及加强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148例(94.3%),对照组有效124例(81.55%);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加强护理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头针联合高压氧治疗组(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除了常规药物治疗外.加用头针联合高压氧治疗。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率达52.5%,高于对照组的3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计分则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1)。提示观察组在恢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头针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用中医辨证治疗眼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眼内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50眼)与对照组(50例50眼),治疗组治以中医辨证拟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治以西医常规治疗方法,10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显效12例,好转5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10例,好转8例,无效20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西医常规治疗加中医辨证治疗是治疗眼内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